唐宋国家市场管理模式变迁研究--对唐代“城市”和宋代“征税”对象的历史考察_市场管理论文

唐宋国家市场管理模式变化研究——以唐代“市”和宋代“税务”为对象的历史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唐宋论文,宋代论文,唐代论文,管理模式论文,税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唐宋是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社会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自唐代中后期至宋代以来,市场管理模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唐代的市场以市制为代表,国家对市场设置地点、交换时间、交换方式等各个环节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市令”作为最重要的市场管理者,严格遵守国家对市场空间和时间的规定,以追求市场有序、交换规范、稳定公平为己任,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坊市制崩溃后的宋代市场,在时空以及交换方面呈现出自由勃发的特点。由于市场活跃,形式多样,故宋代国家给予市场更多的自由度,对市场的管理已超脱于唐代“直接管理”模式之上,向“以税代管”模式转变。在文献中,似唐代那样的“市令”极少,却频繁出现了管理不同类别的、不同行政级别税务的“监税务官”。他们都是市场的管理者,但宋代“监税务官”不再将自己的目光聚焦在交换地点、时间以及交换者行为是否遵守规则等具体问题上,而是以收税为职责或说目标,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达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市场的目的。唐宋两朝市场管理者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变化;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国家市场观念转变而导致的市场管理模式的变化。

一、“直管模式”——唐代市场管理分析

唐代的市场管理模式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即由国家“直接管理”。其虽然与先秦市制有渊源关系,但始终与国家的指令性管理、行政层级有密切的关系,体现出一种国家权力至上的特点。

唐中前期以前的“市”,一般多指官市,即国家派官员直接管理的、有时空限定的固定市场。唐代的“市”主要设置在两京及全国地方州县以上,长官即“市令”或由地方官兼管;在边地有“互市监”,设监官1人等。国家对市场的管理由上而下由太府寺、两京都市署、平准署以及州县以上“市”等相关机构负责,而最重要的官员即“市令”。

据《通典》载:京都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其副职丞则是“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谓秤以格,斗以槩),以三贾均市(贾有上中下之差)”,①这应当是唐代“市令”、“丞”的基本职责。这种以“市令”、“丞”等掌百姓交易、均平物价、规范市场等职事,可以追溯至先秦市制中的市官——司市。先秦的“司市”为市官之长,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之责。其所统领的市官各份其责,有掌平定物价的质人,有专收市肆屋舍等税的廛人,有在市肆中领导众胥的胥师,有定物价的贾师,有负责治安、防止暴乱的司虣,有专门稽查不按时去留之人的司稽,以及掌管市税征收的泉府等等。②以司市为主管的市官体系说明市场管理较为完备,这种“直管模式”多为后代所继承。

“市令”一词,大约初见于《周礼》,如“罚布者,犯市令者之泉也”。③这里的“市令”,显然是指市场的相关法令而非官员之名。大约在春秋楚庄王时期,有了作为市场管理官员——“市令”的叫法④;王莽时期有“长安东、西市令”,在成都等大城市有“市长”,后又改称“司市”等等。⑤魏晋南北朝也多有“市令”。至隋朝,“市令”成为太府卿的属下。⑥虽然各朝的市官叫法时有差异,但基本都是履行先秦市场总长官“司市”的职责。唐承隋制,仍以“市令”为市场的管理者,但其设置却随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而有所变化,一是数量增多,一是随市场有层级差别而“市令”也开始具有行政层级特点。

从现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唐代的市场管理可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两京市场的管理。唐时,中央设有“太府寺”,长官太府卿“掌邦国财货,总京师四市、平准、左右藏、常平八署之官属;举其纲目,修其职务”。又有“太府少卿”为副职,专“以二法平物(一曰度量,二曰权衡);凡四方之贡赋,百官之俸秩,谨其出纳而为之节制焉。凡祭祀则供其币”。由于太府寺所掌邦国财货、四方贡赋皆属于国家财政的重头,所以其长官地位高,如所置太府卿一人,官为从三品;少卿二人,官为从四品上,责权重大。⑦但是,对市场交换等事务的具体管理则是由其下属机构“市署”及其属官“市令”、“丞”等完成的。在唐两京——长安和洛阳,“太府寺”下设有“两京都市署”和“平准署”⑧等机构作为都城市场管理的职能部门,其长官皆称为“令”,即京都市令和平准令;副职曰“丞”。前者掌管民间物货交易,后者负责官府物货的交易。“两京都市署”是当时全国最发达的市场——长安东、西两市和东都洛阳南、北两市的直接管理机构,长官“令”、“丞”是管理两京市场的实质性人物。《通典》载:“京都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丞为之贰。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谓秤以格,斗以槩),以三贾均市(贾有上中下之差)”。由于京城东西两市是万众交易之地,事务繁杂,故所设市令官1人,其官位为从六品上;丞各2人,官位正八品上。⑨在当时,一个畿县县令为“正六品下”⑩官员,由此可以看出,掌管一个市场的“京都市令”地位与畿县县令相近。在京都令、丞以下还设有录事、府、史、典事、掌固等吏员,做具体事务。“平准署”(11)作为专管官府市易的机构,唐承隋制“隶太府”,设“令二人,丞四人掌官市易”。(12)“凡百司不任用之物,则以时出货”,凡没官之物亦由它出售。由于平准署所管的物货交易较为单一,故其令、丞的地位不如“市令”:平准令,从七品下;丞,从八品下,其下也有录事、府、史、监事、典事、贾人、掌固等随员。(13)

第二层次的市场管理主要针对那些分布在全国各地州、县治所的市,且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其一,虽然州县以上设市,但只有层次较高的市场才有“市令”官;一些地方市场的管理由地方官兼管。其二,州县地方“市令”官的设置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且各地设置时间早晚不一。

一方面,虽然我们知道唐代的官市是在地方州县治所以上,但据《唐会要》等文献记载,直到公元八世纪初,唐朝廷对各地市场的设置仍然有相当的限制。据唐中宗李显景龙元年〔公元707〕(14)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如“车驾行幸处”才可以“于顿侧立市,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15)据此,后者是一种临时市场,且带有施恩优惠的特点。这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唐代地方市场或说城市市场时常用的一条资料。若细加分析可知,唐中宗即位后的百余年正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盛唐时期,是唐代商品经济进入一个发展迅速的阶段。但从这条资料看,至少在公元八世纪初时,亦即建唐近百年时,唐政府对地方市场设置是有严格规定的。这就显示出那一时期唐代县级以上市场的分布密度、数量和发展水平都是有局限的。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条记载,使我们可以反观到或感受到唐代社会的发展,看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正在出现或说蔓延开来,即唐代越来越多的州县以外的市场开始出现,它迫使政府需要以政令的形式去规范那些活跃于社会表层之下、且日益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另一方面,至公元九世纪初时,在州县以上地方市场发展的同时(一般认为唐朝已经处于商品经济活跃发展的时期),地方市场的管理却表现出与之不大相称的现象,即市场管理似乎仍处于调整状态,即国家对于县级以上市场是否必须设置“市令”这一点并不确定。

从文献记载可知,唐代对“市令”的职责有明确规定,京都市令的职责如前所述,而对地方市令也有相应规定,如“大都督府市令一人,掌市内交易,禁察非伪,通判市事”,仍然具有市场总管的特点。对其官阶也明确划定,大、中、下都督府以及上、中州的市令,官阶均为“从九品上”;下州市令为“从九品下”。(16)据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的资料显示,全国大约有“三百郡,一千四百余县”。结合前面提到的唐中宗时期对州、县以上设市的规定以及唐代商品经济发展速度看,唐代“市”的数量肯定是超过这个数字了。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市令”却仍然是在州级以上地方市场中才能设置,也就是说,在元和六年时,唐代的“市令”数量不过300左右。尽管《旧唐书》记录了唐代大、中、下都督府以及上、中、下州等市场都设有“市令”,但与其他资料相比较就显示出《旧唐书》的记载是一种静态记录。若根据《唐会要》的资料进一步分析,我们还能看出地方“市令”设置在行政层级上和时间上的区别,看到“市令”在县一级市场中的设置更晚。资料显示,唐朝州县地方的“市令”官首先在上州和都督府中设置,晚唐时才在县级市场中逐渐固定下来,并且,仍然有兴废之变动。

据《唐会要》记载,大约在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二月,“上州置市令”。(17)同年十二月,朝廷又允许“三辅”、“四大都督府”等冲要地区,以及4万户以上州等地调整或补充市令等官员。(18)这是唐代较早的、在地方市场中专设“市令”的一则资料。随唐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在上州有“市令”,即使中、下县地方的市中也有了市令。由于官员增多,俸禄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庞大,故唐宪宗元和年间宰相李吉甫曾经奏请裁撤官员。至元和六年(公元811)九月时,吏部裁减合并地方808个职员,其中明确规定“中、下县丞,市令一例停减”(19)。这一裁员的史实告诉我们,至少到元和年间,中、下县等地方市场已经有了“市令”的设置。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公元811年已经裁撤了中下县中的“市令”,但在40年后即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时,朝廷又恢复了中县的市令,明确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而“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系者,听依三千户法置,仍申省诸县在州郭下并置市官”。(20)也就是说,直到公元九世纪初,“市令”的设置局限在3000户以上的地方。

可以看出,唐代主要是根据地方行政层级的高低,并参考人口规模和市场发展程度来确定是否设置市令的。由于古代的人口规模是衡量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在这些官市中设置“市令”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市场发展的水平;而一个地方是否设置“市令”则成为衡量唐代市场管理力度的另一个标志。

在唐朝周边地区,朝廷对贸易的管理专设有“互市监”,规定每市设“监”1人,从六品下;丞1人,正八品下。“监”官主要“掌诸蕃交易之事;丞为之贰”。从朝廷对商品关注的程度看,在互市监交易中最重要的商品应是马、驴、骡、牛等,朝廷明文规定“凡互市所得马、、驴、牛等,各别其色,具齿岁,肤第,以言于所隶州、府,州、府为申闻。太仆差官吏相与受领,印记”。(21)作为市场,“监”的地位显然低于州县以上的“市”,但“监”所行职责与“市令”有相近之处。

在沿海地方,唐在开元年间始有“市舶使”管理日益发展起来的海外贸易,但最初似由武官兼任,如《新唐书》中有“市舶使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等字样(22)。到唐代后期,因“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凑”,而“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棞载而还”,于是卢钧“请监军领市舶使,已一不干预”。(23)显然,“市舶使”在唐代并非常设官员,也没有专门的机构。

从上述唐王朝的中央到地方,从都城到边疆、地方市场的管理情况看,尽管“市令”的设置时间有早晚,设置的地方也存在层级差别,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市令”在全国范围内的、较高层次的市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唐代对市场的管理主要采取由“市令”专管或以其它官员兼职掌控,严格规范各级市场空间及市场交换行为的模式,我在此暂且谓之“直管模式”,其最重要的就是由市场官员直接管理交换的各个环节,其职事前后似乎都在表现出国家至上的特点。比如“市”能否设立,由国家规定;在“市”内,物价的确定、交换的具体位置、交换的时间等都要遵从国家安排的。在这种模式下,市作为交换场所虽说是交换发展的产物,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以及国家对市场的认识或说市场观念都还没有达到那样一种水平——无论是个体商人还是国家,都力图利用市场的功能,通过增加或扩大交换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唐代以及以前的市场管理都着意在规范市场的交换行为,其所看重的是怎样体现国家权力和社会法规。这种管理模式是市场发展的局限。虽然唐中后期以后市场发展速度加快,水平提高,京城及州县市之外又有了草市、墟市等新兴的、不同层次的市场,但终唐一代,“市令”的设置及其所行职事,似可以作为衡量市场发展及其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志。

二、“务”、“榷税”——唐宋市场管理模式渐变的信号

查阅宋代文献就会发现,一方面,在唐代市场管理中曾担任重要角色的“市令”在宋代发生变化,其一,除了王安石市易法以及南宋资料中少有提及外,“市令”一词几乎消失了。其二,作为市易务的“市令”,虽然仍然是朝廷命官,但更多的是属于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市易务”官员,而非唐代直接管理市场总体事务之官。另一方面,宋代对各级、各类市场的管理一改唐代的“直管模式”,而是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在全国各地设置管理贸易机构——名之曰“务”、“场”等等,如商税务、酒务、楼店务、榷盐务、榷茶务(或曰“场”)等;而且,这些机构以收取税收为主要目的,明显是用“以税代管”的方式控制着市场;其官员主要谓之“监税务官”、“监官”等等。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何时发生的?下面试作分析:

《文献通考》明确记载,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大则专置官监临(景德二年(公元1005)诏:诸路商税年额及三万贯以上,审官院选亲民官临莅);小则令佐兼领;诸州仍令都监监押同掌之”。(24)不过,这只是一个静态的记录。事实上,宋代税务的创置及完善是一个自唐中后期、历五代及入宋以来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务”的产生,与唐中后期以来国家财政税收由农业税为主转向广开财源,实施种种榷税的措施有关,唐德宗时期实施的两税法就是最重要的一项,前人多有论述此不赘述。同样是在德宗时,赵赞“议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以为常平本钱”,(25)并请于“诸道津会置吏”,“商贾钱每缗税二十”,德宗采纳了他的建议(26)。这虽然是国家军费窘迫下的动议,但却可能是后代历朝将商税作为国家重要财源的先声。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时,“王涯献榷茶之利,乃以涯为榷茶使,茶之有榷税自涯始也”。(27)很快,榷茶之巨大利润驱动着国家及官员增加榷茶之税额。在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时,浙江观察使卢商奏曰“常州自开成元年七月二十六日勑以茶务委州县,至年终所收以溢额五千六百六十九贯,比类盐铁场院正额元数加数倍已上。伏请增加正额。诏户部盐铁商量,并请依州司所奏。从之”。(28)从杨炎倡行两税法、赵赞倡行税商、王涯榷茶税等建议的提出,能否说明一点,国家管理层中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市场不仅只是“管”的问题,而是要“用”。要使市场的利润为国家所控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对流入市场的每一种物品“税”。这种方法古已有之,只是不同时期“税”的对象不同。只有针对当朝百姓离不开的最大宗商品,国家才能获得最多的收益。应当说,他们的建议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其奠定了物质基础。也正因为如此,“务”作为专管机构(唐时多曰“场”),最初与茶业、盐业以及通商等具有较大利润的经济部门有关,且地位特殊,从设置之初其目的就是为了通商取税。早期的“务”,只是指某一具体事务的名词,后来才作为管理贸易和税收机构,始有“茶务”、“盐务”等名。如唐代安邑、解县两地是当时重要的盐产区,故有“两池盐务隶度支”的记载。(29)在这里,“茶务”更多的是指茶或盐等事务而已。大约到五代以后,由于盐、茶以及通商等税收利润巨大,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务”逐渐演变成一个专门的机构了。至后唐明宗长兴二年(公元931),“诏天下州、府商税务,并委逐处差人,依省司年额勾当纳官”。(30)在这里,“商税务”不仅是一个管理商税税收部门,且是在地方州府一级普遍设置的常设机构了。这也是“商税务”名称出现较早的例子。同样,在后汉乾祐二年(公元949)时,兵部侍郎于德辰奏请三司“差清强官于襄州,自立茶务收税买茶”,其目的就是其税“足以赡国”。(31)

自唐中后期历五代入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茶作为大宗商品异军突起、各类商品交换日益活跃,使得“务”的设置逐渐固定下来,并成为各级地方主管贸易和税收的部门。由于“务”主要作为以征收各种与流通相关的税钱为目的,所追求的是实际利益而非象征性的国家权力。在这种状态下,政府成为与个体商人可以在市场上“分一杯羹”的不同获利者。由此,“务”的创设就成为市场管理模式渐变中的重要因素,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入宋以后的市场管理向“以税代管”方向发展。

三、“以税代管”——宋代市场管理模式分析

宋文献中的“市”,实际已经成为一个更加广义市场的概念,它不再是单纯地指唐代那种有着一定空间范围和时间的交换场所——市,而是指广泛分布在城乡的各类市场。事实证明,宋代的市场较唐代已经有更加明显的发展,城市若以两宋都城为例,随坊市制度的崩溃,以铺席贸易为特点的各色店铺在城中连街沿巷的分布着,市场繁荣;在乡村,镇市的蓬勃兴起体现出市场发展的勃勃生机。面对这样的市场发展,宋国家的市场观发生变化,使唐代以来通过“商税”以增加国家收入的意识在宋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在现实中,一方面国家下放对具体交换场所的管理权,将琐细事务交予牙人、小吏;另一方面,则是加强税收机构的完善,从另一个角度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管理。从现象上看,增加国家收入是事实,但发挥市场优势,国家通过税收控制市场,最终实现交易利润的最大化却是其经济实质。所以,市场管理由“以税代管模式”取代了过去的“直管模式”。

要考察宋代“以税代管模式”的形成发展,最有说服力的也许是“税务”的建立和完善。入宋以来,“务”作为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在宋代设置的越来越普遍,涉及的经济事务也远远超过唐和五代。建隆元年(公元960)创制“商税则例于务门”,并规定“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至太宗年间,以“枢密直学士杜韡监州税”,史称“以朝臣监州税始于此”。雍熙三年(公元986)方形成制度,规定“监当使臣”由京朝官任,“并三年替,仍委知州通判提举之”,此后“遂为定员”。从上述太祖立商税则例至太宗雍熙年以朝臣监州税,表现出宋对广义市场的管理基本完成了机构、章法及专职官员的建制过程。能否这样说,这就是宋代市场“以税代管模式”建立的标志。

其税收物货及税率据《文献通考》载可见一斑。宋代“关市之税:凡布帛、什器、香药、宝货、羊彘、民间典卖庄田、店宅、马牛、驴骡、槖及商人贩茶、盐皆算。有敢藏匿物货为官司所捕获没其三分之一,以其半畀捕者。贩鬻而不由官路者罪之,有官须者十取其一,谓之‘抽税’。……凡州县皆置务,官镇或有焉。大则专置官监临(注曰:景德二年诏诸路商税年额及三万贯以上审官院选亲民官临莅);小则令佐兼领;诸州仍令都监监押同掌之。行者赍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大约如此。然无定制,其名物各从地宜而不一焉”。(32)

根据《宋会要辑稿》和《文献通考》所记,宋代的税收机构大都由太府寺所辖。宋承唐制设太府寺,其所属机构有商税务,收京城商税;汴河上下锁、蔡河上下锁,掌收舟船木筏之征;都提举市易司,掌提点贸易货物;杂买务、杂卖场、市易上界,掌敛市之不售,货滞于民用者,乘时贸易以平百物之价;市易下界,掌飞钱给券,以通官籴;榷货务,赏折博斛金银之属;交引库,掌给印出纳引钱钞之事;店宅务,掌管官屋邸店,计置出僦及民修造缮完之事;石炭场,掌受纳出卖石炭等等。(33)而“免民行役,官自和市则归杂买务”,杂买务,掌和市百物,凡宫禁官府所需以时供纳。“斥其余币以利公私则归杂卖场”,杂卖场,掌受内外币,余之物计直以待出货,或准折支用。(34)这些机构是太府寺所属“官司二十有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的直属职能机构,都与税收有关。此外,地方上还有酒务、楼店务、榷盐务、榷茶务(或曰“场”)、市舶务等名目。

在宋朝诸多“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商税务”等,或曰“税务”、“茶务”、“酒务”。由于它的设置是自上而下,从京城到地方的路府州县甚至在镇中多有设置,发挥着既类似唐代“市”但又超越其职能的特点,下面试作分析:

首先,宋代商税务的设置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即有行政层级的差别。

第一个层次,在京城曰“都商税务”或“都商税院”。《宋会要辑稿》载北宋开封“都商税院在义和坊,掌京城商贾廊店市收”;其官员由京城“诸司使、副、三班三人监,所领有拦税数钱之名”。(35)从监都商税务官的职责可以看出,他们对市场的管理不再是像唐代京都市令、丞那样,直接掌管市场交易具体事务,而是挚市场之纲领,不再过问枝节,直接以税收为终极目标,即所谓“商贾之赋则归都商税务”(36)。从《宋会要辑稿》的相关资料看,都商税院收税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京城城门使臣,一是客商自己依例交纳。“太宗至道元年诏:都商税院每客旅将杂物、香药执地头引者,不问一年上下,只作有引税二十钱;无引者税七十五钱”。(37)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五月诏:商税院并依榜例收税。仍取脚地引看验,如无引每千收税三倍;若一千已下,竹木席箔篦物,只委监新城门使臣点校验就门收税。一千已上依旧于商税院纳钱。官员出入随行衣物非贩鬻者不须收税。村民入京货鬻百钱已下与免。如以香末出城每斤税二钱”。(38)上述所言“地头引”或“脚地引”应是一种类似经营许可证或说营业执照的凭证;似有一定的空间划定,适合于铺席贸易者,故有“地头”、“脚地”之名;属于商人自己缴纳,国家批准给纳的范畴。由监城门使臣负责出入城门的部分,则根据物货时价值决定纳税数额及缴纳方式,不足1000的由监城门使臣收缴,超过1000者则由客商到都商税院缴纳。通过收税的方式,都商税院实际上实现了对整个京城市场——无论是行商还是坐贾的交易活动进行最有效的管理。较之于唐代市制,宋代的“以税代管”既有具体事务的管理——收税,更有高级别的宏观控制的特点。如果说北宋都城的市场管理以“都商税务”为代表,说明其已经进入“以税代管”模式,那南宋都城的突出表现就是税务的增多,在临安城,除了都税务外,还有浙江税务、龙山税务、北郭税务和江涨桥税务。(39)据《淳祐临安志》的记载,除了前面提到的各务外,还有市舶务、红亭税务等。除了各务外,还有合同茶场、城南炭场、抽解竹木场、糠场等(40)。这是国家市场观念及实践都已经转向追求税利最大化的表现。

第二层次,即各府州县所设置的商税务。前面提到《文献通考》所记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大则专置官监临(景德二年(公元1005)诏:“诸路商税年额及三万贯以上,审官院选亲民官临莅);小则令佐兼领;诸州仍令都监监押同掌之”是最基本的情况。(41)并且根据各地的地方特色,税务的名称可以有“商税务”、“税务”、“茶务”、“酒务”等不同称谓,并且可以同时设置数务。关于宋代对路府州县等地方税务的设置情况,可以南宋年间成书的《淳熙三山志》为例以作说明。两宋时期,在福建路治所福州州城先后设有都税务、临河务、楼店务、修造场、抽木场、窑务、船场、灰场、炭场等。在这些庞杂的务中,有的并不是税收机构,如窑务,就是利用流役人员的劳力为官府烧制产品的,属于临时设置。但在以税收为目标的场务中如“州城都务、临河务,号里、外税务二务”等,(42)在当时当地的市场发展中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州城之“都税务”曾经曰“茶盐商税务”,“国初,茶盐有榷官,自设市于此收税,官通领之。熙宁三年,罢科卖茶,故至今只称‘盐商税务’。虽产浮盐,久不给,其名不废也”。而“临河务”又曾经是“古南锁港”,有“凡百货舟载此入焉”的记载,说明其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地位。(43)在县一级也设税务,史称“有九县十务”,即“闽清、长乐、罗源、宁德、长溪、永福、连江、福清与古田里、外二务是也”(44)。

第三层次,即镇市税务,那是随市场发展,市镇博兴后的产物。在北宋时期,不仅在县级以上设务,镇一级地方也有税务:如哲宗元佑四年(1089),韩城村因“人物繁盛,场务系百姓扑买”有司“欲乞改为镇,创酒税务,置监官一员”,得到朝廷的批准。(45)又如福建路各县之下有黄崎镇、水口镇、闽安镇、海口镇等镇务,政和八年(公元1118)明确规定了“十县务及四镇正额”。(46)嘉定年间,太平州黄池镇也有镇务。(47)总的说来,南宋各地的镇之税务虽时有兴废,但其存在并开始增多已经是事实。

此外,从宋代资料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新兴的乡村“市”中也出现有“税官”的记录。这些新兴的市,商品种类、流通量及成交额都有局限,即所谓“乡落有号为‘虚市者’只是三数日一次市合”,故“初无收税之法”。但由于“州郡急于财赋”,多“创为税场”,或令人买扑,政府坐收课利(48);或令拦头收税;或由官府直接差官措置税收,如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诏省洪州武宁县巾口市官监酒税,从本路诸司之请也”,这说明此前巾口市曾有监酒税之官。(49)又如,庆元府鄞县有下庄市、林村市、横溪市、甬东市、东吴市、小白市、韩岭市、下水市等(50),有的直接设有税务或税场,如下庄酒务、林村酒务,(51)且直接有监官,“下庄酒务,监官一员;林村、黄姑林酒务,监官二员”等等。(52)由上可知,上自京城,下府州乃至镇市,宋代都以税务机构和税务监官的形式直接控制了各级市场。那些在唐代还只是临时性的机构或是临时性的特殊官员,到了宋代大都成为常置机构和常设官员。

其次,检索宋代相关的资料,宋代各级税务创置的时间有早晚之别。第一层次的都商税务在宋建国之初就已经存在,如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司勋郎中监在京商税务苏晓就奉命查办供备库使李守信贪污案。(53)第二层次的地方各府州县税务设置大约在太宗以后;而第三层次的镇市税务设置多在北宋末及南宋年间,如前面提到的政和八年(公元1118)对福建路10县及4镇税务税额的规定;(54)又如绍兴年间,犇牛镇有镇务;(55)湖州乌墩、新市镇务(56)等等。设置时间之所以有差别,一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致,一是“以税代管”市场管理模式逐步完善的表现。

再次,尽管说宋代通过税务层层分布控制了全国的各级市场,但有宋一代的官员也常常因为“以税代管”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质疑,对地方州县是否应当设置“税务”始终存在争议。从现有资料看,到北宋仁宗时期,各地方官员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盲目扩展税源,产生诸多弊端,增加了百姓负担,一些官员纷纷上奏批评税务“刻虐日甚”,使得“商旅为之不行”,而朝廷也开始频频下诏欲遏制不良态势:天圣五年(公元1027)五月,因“河北诸州、军酒税务自有监临官,而转运使复差官比校岁课,务以侵民”有诏罢之。(57)天圣七年(公元1029),“诏天下税务毋得渎傒商人物帛”。(58)康定元年“诏天下商税务今年所增税物名件尽除之”。(59)皇祐三年(1051)“诏绿汴河商税务无得苛留公私舟船”,(60)诸如此类。哲宗元祐七年(公元1092)苏轼又言“臣至淮南体访得诸处税务,自数年来刻虐日甚,商旅为之不行。其间课利虽已不亏,或已有增剩,而官吏刻虐不为少衰。详究厥由,不独以财用窘急,转运司督迫所致,盖绿有上件给钱充赏条贯故人人务为刻虐以希岁终之赏。显是借关市之法以蓄聚私家囊槖”(61)等等。仁宗以后,地方随意增加税收的情况愈演愈烈,而类似的争议也延续到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1)时,高宗对臣下曰:“比闻州县多创添税务,因此商旅不行,所有货少,为公私之害”,并令相关官员查实,最后“诏所增税务并罢”。(62)尽管如此,10余年来“商贾不行“的局面并没有太大的改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1记载,绍兴二十六年(1156)尚书省言:“近年所在税务收税太重,虽屡降指挥裁酌减免,而商贾犹不能行,盖绿税场太密,收税处多,欲令户部行下诸路转运司,开具将相去连接之处,裁酌减并以宽商贾。如县道税务不可减,即与免过税。仍许豁除省额,如此则商贾行而货财通矣,从之”。事实是,一面是批评声不断,一面是税务依旧创置不止。

从上述唐代在两京及州县以上地方置“市”,设“市令”、“丞”,到宋代在京城及其地方路府州县镇市置“税务”,置“监官”的变化,我们确实能感受到唐中后期,历五代入宋以来国家市场管理模式的渐变。前者重“管”,后者重“税”;前者显得市场“规范”,犹如谦谦君子,后者显得市场无序、自由,甚至将国家和个人的“贪婪”暴露无遗。但是,恰恰是这种变化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操纵着整个国家市场的发展方向,其方向已经非人们的主观愿望所能改变。它导致现实社会中的国家和个人,除了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这种变化外,别无他法。正是这只看不见的手,导致国家市场观的转变,从过去那种单纯的、朴素的“互通有无”的市场观,向主观能动地,欲发挥市场功能,利用物货流通,以收税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的方向转变。正是这只看不见的手,成就了唐代市场管理“直管模式”向宋代“以税代管模式”的转变。

注释:

①杜佑:《通典》卷40《职官二十二·秩品五·大唐官品》,开元二十五年定:两京市令为正六品官员;两京市署丞为正八品官员;都督都护府、上州的录事、市令等皆为从九品官员。

②《周礼注疏》卷9《地官·司徒第二》的《司市》《质人》《廛人》等条,载《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影印本。

③《周礼注疏》卷15《廛人》,载《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影印本。

④《史记》卷119《循吏·孙书敖》,中华书局标点本,以下同。

⑤《汉书》卷24下《食货志第四下》,中华书局标点本,以下同。

⑥《隋书》卷26《百官上·太府卿》,中华书局标点本,以下同。

⑦《旧唐书》卷44《职官三·太府寺》,中华书局标点本,以下同。

⑧《旧唐书》卷44《职官三·两京都市署》。

⑨杜佑:《通典》卷40《职官二十二·秩品五·大唐官品》,开元二十五年定:两京市令为正六品官员;两京市署丞为正八品官员;都督都护府、上州的录事、市令等皆为从九品官员,四库本,以下同。

⑩《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县令》。

(11)《旧唐书》卷44《考证》,沈炳震考证曰,《新书》中,太府寺只有七个官署,无平准署。

(12)杜佑:《通典》卷26《职官八·诸卿中·太府卿》。

(13)《旧唐书》卷44《职官三·平准署令》。

(14)本文中的公元纪年皆为笔者所注,特此说明。

(15)王溥:《唐会要》卷86《市》,四库本,以下同。

(16)《旧唐书》卷44《职官三》,参《大都督府》、《中都督府》、《下都督府》、《上州》、《中州》、《下州》等条。

(17)王溥:《唐会要》卷69《刺史下》。

(18)王溥:《唐会要》卷67《伎术官》。

(19)王溥:《唐会要》卷69《刺史下》。

(20)王溥:《唐会要》卷86《市》。

(21)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22《諸互市監》,中华书局1992年版。

(22)《新唐书》卷112《列傅第三十七·柳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以下同。

(23)《旧唐书》卷177《卢钧传》。

(24)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4《征榷考一·征商》,四库本,以下同。

(25)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56《财赋门》,四库本。

(26)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4《征榷考一·征商》。

(27)刘:《旧唐书》卷17下《文宗下》。

(28)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494《邦计部·山泽》,四库本,以下同。

(29)刘:《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

(30)薛居正:《旧五代史》卷42《唐书·第十八明宗纪八》,中华书局标点本。

(31)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476《台省部·奏议第七》。

(32)《文献通考》卷14《征榷考一·征商》。

(33)《文献通考》卷56《职官考十》。笔者注,《宋会要辑稿》所记哲宗《职官志》太府寺官司有二十四。又,本文的“市易上界”、“店宅务”等条又根据《宋会要辑稿·职官》27之2-3《太府寺》有所补充。

(34)《宋会要辑稿·职官》27之2-3《太府寺》。

(35)《宋会要辑稿·职官》27之34-35《都商税院》。

(36)《宋会要辑稿·职官》27之2-3《太府寺》。

(37)《宋会要辑稿·职官》27之34-35《都商税院》。

(38)《宋会要辑稿·职官》27之35《都商税院》。

(39)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55《官寺四·務》,四库本。

(40)施谔:《淳祐临安志》卷7《仓场库务》,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4《征榷考一·征商》。

(42)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9《诸县镇务》,四库本,以下同。

(43)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7《公廨类一》。

(44)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9《诸县镇务》。

(4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28,哲宗元佑四年五月甲午。

(46)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9《诸县镇务》。

(47)真德秀:《西山文集》卷7《申御史臺并户部照□罷黄池镇行铺状》,四库本。

(48)《宋会要辑稿·食货》18之8。

(49)《宋会要辑稿·食货》17之40。

(50)罗濬:《宝庆四明志》卷13《镇市》,四库本,以下同。

(51)罗濬:《宝庆四明志》卷12《仓库务场等》。

(52)罗濬:《宝庆四明志》卷12《官僚》。

(5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太祖开宝六年四月癸丑。

(54)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9《诸县镇务》。

(55)张侃:《张氏拙轩集》卷6《犇牛镇厅壁记》,四库本,以下同。

(56)薛季宣:《浪语集》卷18《札子·湖州与镇江守黄侍郎书·又书》,四库本。

(5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5,仁宗天圣五年五月壬子。

(5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7,仁宗天圣七年三月庚子。

(5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8,仁宗康定元年九月已未。

(6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1,仁宗皇佑三年九月己酉。

(6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6,哲宗元祐七年八月丙辰。

(62)熊克:《中兴小纪》卷28,四库本。

标签:;  ;  ;  ;  ;  ;  ;  

唐宋国家市场管理模式变迁研究--对唐代“城市”和宋代“征税”对象的历史考察_市场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