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探讨论文_钟国富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探讨论文_钟国富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城供电局 广东惠州 516007)

摘要:现如今,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不仅是电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深入进行智能配电自动化建设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建设快速发展,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1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加快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利于推进“大运行”体系建设进程。“大运行”体系建设在电网系统推开以来,“地县调业务一体化”、“地配调业务一体化”、“营配调业务一体化”等专项工作逐步实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平台建设更显重要。尤其在实施“一流配电网”建设过程中,利于提高地区调控规范化、专业化、精益化、理集约化管理水平,实现体系从整合到融合,强化县配调同质化管理,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从而有效推进“大运行”体系建设进程。第二,加快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利于促进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智能电网建设是电网发展大势所趋,而作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的配电自动化专业系统,只有通过高、新、尖技术运用,才能为智能电网调度提供有力技持。当前供电企业开展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推进了变电站自动化业务的数据网双平面接入改造,规范了厂站自动化设备的电源接入管理,较好地实现了地区110kV及以下变电站数据网一、二平面二次安防设备全覆盖。

2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要点

2.1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技术

通过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可以有效分担配电主站的压力,对于配电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在所有温度情况下工作,不容易发生故障,具有非常强的环境适应性,并且可以对故障信息实施准确隔离以及筛查,并且可以自行进行方案的恢复,从而提升配电自动化的效率。

2.2系统的主站以及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始终是限制配电自动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光线设备的价格在不断的降低,光线通信已经成为了配电自动化中最为重要的应用。如果因为某站点缺少电源影响到同一环路中其他站点通信的问题,那么要采取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此种通信技术主要是将光线传输当作媒介,通过无源光纤以及点到点的结构进行传输;对于那些由于敷设困难造成的光线无法有效覆盖区域,可以通过电缆层蔽层通信载波技术来进行,此种技术虽然会出现偶然掉线的问题,但是其安装比较方便,并且不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所以可以满足配电自动化应用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合适的现代通信方式。

2.3子站自动化建设

配电自动化建设要以提升子站自动化水平为核心,借助子站自动化达到对配网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例如:连接系统控制全部配电设备,达到主站服务与配电主站系统设备的控制。配电自动化中,子站自动化发挥着数据搜集、终端设备控制、系统维护的作用。一些自动化系统和智能通信重复,对此,要求做好通信装置处理与控制,做好各系统的连接与处理,防止带来运行矛盾。监控系统设计时,通讯系统也具有监控作用,能够将系统问题传输到主站并输出,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方案。此外,配置360°视频控制系统也是今后建设主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自动化典型实现模式

3.1电缆线路配电自动化典型实现模式

该自动化功能方案中,利用SCADA系统的开关跳闸以及动作保护、故障信息获取等控制作用,进行馈线故障分析与判断,并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问题改进,以实现配电网馈线故障自动化诊断与隔离,确保非故障区域供电可靠。该自动化保护系统主要包含网络模型以及拓扑结构、故障检测、定位、隔离、恢复、序列控制、报警功能、历史信息记录与查询等结构模块。

3.2架空线路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

架空线路配电自动化建设中,以信息交互功能的建设为例,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信息交互要求和调度EMS系统以及配电GIS系统、各信息采集系统的接口之间形成信息交互连接总线,然后按照通信有关协议标准,与配电自动化系统之间实现信息整合。此外,信息系统集成技术需要统一的信息模型与设备编码等,据此可通过PMS系统编码原则进行GIS系统数据交互编码与转换,以确保数据的唯一性。然后在配电网运行监测中,图形数据由GIS系统进行维护并向总线输送,将配电网设备属性及台账信息通过PMS系统进行维护与输送,变电站数据通过EMS系统进行维护与输送,从而对数据传递的安全性与唯一性进行保障,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交互。

4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策略

4.1设置好各部门间的信息自动化领域

成功解决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提升电力信息技术系统的统一管理能力,提升配电自动化中的自动化发展策略的平稳性,并对电网运行环境调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促进自动化发展策略的平稳性。实施电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统一化管理标准,加快数据传递速度,信息失真的问题就有所避免,从而使得配电自动化中的自动化发展策略的整体安全性得到了有力提升,保证了电路系统的优质运行。另外,实施统一管理化的电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将极大地改善成本浪费问题。

4.2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引推动着智能电力系统更加完善,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使得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和加强,这样就会提升配电自动化中的自动化策略的应用成效。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组织网络中的漏洞,否则就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在互联网技术下,电力工作人员对整个电网和线路做到实时监控。这样就造成了互联网技术纳入其中,提升了整个电网信息的高速处理。

4.3提升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供电安全

对于用户来说,供电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电能的可靠和安全;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供电安全也能够影响电力企业的形象,好的电力企业的供电安全问题一定有所保障,而电力企业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供电安全也是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影响。所以说,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供电安全问题,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建设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时候还应该合理的选择供电模式。而建设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应用模式就是自动重合分段器模式,自动重合分段器模式在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的应用,除了不会对电网正常运作过程中其他线路产生影响,还能够很快的寻找并且锁定发生电力故障的具体位置,并且,在解决清除电力故障之后,产生电力故障的位置可以实现自动恢复,不会影响正常的供电使用,这一点也很好的提升了智能电网的供电的质量和供电的效率。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与把握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现状,从而推动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对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以及电力事业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维健.智能电网新型配电自动化建设及其改造[J].通讯世界,2017,18:137-138.

[2]潘晓聪.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改造建设[J].科技展望,2016,2630:88.

[3]张科达.鄞州农网智能化建设中配电自动化典型模式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论文作者:钟国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探讨论文_钟国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