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空间设计研究论文_郭东阁

基于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空间设计研究论文_郭东阁

河南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省 郑州市 451191

摘要:在城市绿地系统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最终目的是要营造绿色海绵系统,提高城市的吸纳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绿地生态价值,缓解城市内涝,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人地关系。本文从城市下沉式绿地空间设计角度阐述了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方案的策略与要求,对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绿地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地空间;方案设计

前言: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传统排放雨水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绿地等的建设,使城市能够与海绵一样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在雨水量过多的季节吸收多余的雨水,并在干旱季节将其排出缓解旱情,这就是海绵城市理念。下沉处理是实现海绵化蓄水的重要手段,海绵城市绿地景观设计通过道路、广场、绿地、立交桥、雨水花园等下沉设计形成下沉空间,兼顾景观设计的要求,实现城市绿地的海绵功能。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内容

1、建立系统性的思维

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必须把握好整体性的原则,不能着眼于简单的功能而单独布局,而应该将各种绿地视为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区域内的点状、线状、面状绿地根据功能统一规划布局,做到功能上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2、建立循序渐进的方法

结合绿地现有条件,制约绿地建设的因素较多,在这种条件下,绿地系统规划必须遵循渐进性的原则,分阶段地实施,才能保证绿地系统规划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具体地说,应该首先把重点放在人口高度密集、绿地严重不足的地方,结合城市改造等多种手段增加绿地的面积,逐渐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扩展到周边地段,阶段性地改善绿地状况。

3、树立可实施性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能只停留在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阶段,不应该只要求在城市规划总图上完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率这两方面的硬指标,因此在规划中要通过加强对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政策设计,将土地空间和各种生态政策相结合,以政策设计为核心缩小绿地系统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的距离。

二、海绵城市中绿地空间设计策略

1、下沉式绿地

城市绿地能够改善城市的局部气候环境,为城市提供氧气、温湿环境、优良景观,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增添一抹优质的绿色环境,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储存、回用、入渗、排水、管路等五个主要部分构成了城市公园绿地中的雨水系统。下沉式绿地这一工程技术设施的应用,能够增强雨水的利用,将雨水进行蓄存和净化。下沉式绿地的优点就在于它的土质疏松、土壤透气性稳定,比一般的植被草地渗透率高15~20个百分点,能够将雨水的蓄存提升到一定高度。城市绿地的植被覆盖率高,这利于雨水渗透到地下补给为地下水,设计的优化应将净化入渗系统引入,将很大程度上提高雨水的利用率。绿地设计上应该加入路面高于绿地高度、雨水口高于绿地高度的规划,其中雨水口连接管道,形成一个雨水优良流动的下沉式绿地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假如下雨,雨水就会将抵达绿地,将绿地浇灌,绿地会吸收、渗透、储存一部分,而绿地吸收储存不了的多余的雨水就会流入雨水口内,雨水口连接的管道会将多余的雨水汇入城市河流或其他地方,这样保证了雨水在绿地上的使用和储存,更使得河流和地下水实现补给,减少了城市中雨水过多造成水泄不通的现象,也不会对绿地植被造成破坏。

2、下沉式道路

城市道路的存在是为了城市的交通、市民行走,是城市空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雨水最爱汇聚的地方,几乎所有的雨水在道路上汇聚,就逃不过在道路表面的径流,如果道路上的雨水汇聚不为重视的设计,就会造成“海景”景观的现象。在城市道路上的设计也采用下沉的模式,即在道路两边的人行横道铺设透水设施,道路行车中间的中分带和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应该低于道路路面的高度,假如雨水较多的情况下,长时间的雨水浸泡会对路面的路基造成安全威胁,影响交通安全,所以要在靠近路基的一侧用混凝土或其他设施挡住雨水的浸泡,防止雨水渗透的影响,保证路基及交通安全。在绿地的空间设施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绿地中间设置一个给雨水缓冲的空间,利用这个缓冲空间将其与下沉式绿地联为一个整体,将雨水通过缓冲空间流入周边的其他绿地环境,实现雨水的吸收、渗透,也将道路上多余的雨水进行了储存。要在此设计中引起重视的是,在城市道路上的初期地表径流的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例如城市废弃物、重金属尘埃、路面垃圾材料等,这些污染物一旦渗入雨水,而初级雨水再汇入城市绿地植被中,将会危害绿地植被的生长,更严重地会污染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破坏整个水循环的系统。所以,雨水的初级处理在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用雨水初级净化设施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才能够流入绿地植被。

3、下沉式广场

城市的广场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娱乐、休闲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在城市雨水汇聚的场所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广场上的雨水处理也是一大重点。在设计广场时,应将广场周围的绿地高度适当降低,高度低于广场的整体高度,以此将雨水汇聚状况减少,全部汇入周围的绿地中,保证绿地对雨水的吸收和储存。在这一部分中,绿地植被的设计应加入灌木、乔木、花卉等,在为广场的整体景观提分的同时,可以更加充分地改善地表雨水的渗透能力,加强雨水的吸收,营造良好的广场生态环境。广场的透水层应在先进生态技术允许范围内使用低碳环保的材料,加强雨水下渗程度,保证雨水的充分汇集和收集储存。对于初级雨水可能有污染的状况,在广场上设置两种不同的水质汇聚区域,将初级雨水和其他雨水进行分离,利用初级雨水净化设施对初级雨水进行净化,同时可以保证处理后的雨水和正常雨水都可以进入绿地被吸收储存。广场的范围有些会有限制,于是有些雨水的渗透和流失并不能保证立马见效,此时就需要在绿地范围内种植耐干旱同时耐水湿的植被,这种植被生命力强,对多水多旱状况都能够适应,符合现代城市的气候特点,也能够保证广场范围内整体植被的景观视觉效果。在广场周边范围内设置检测水量装备也是有必要的,装置能够对雨水分配进行调制,减少没有及时通过下沉式绿地装置的雨水对植被的过度浸泡状况发生,将浸泡时间尽量缩短,提高植被的生长环境质量,保证广场景观效果。

4、下沉式立交桥区

立交桥路面两侧高度都随着立交桥体高度有些纵坡弧度。下雨会造成路面范围内的雨水长时间汇聚没办法及时排出,造成道路交通的不安全。在这一部分绿地设计中,可以将路面高度适当提高,使绿化带的高度降低,下雨时使雨水汇入绿化带,而不是积在路面。绿化带内可以种植一些草木花卉、灌木丛等,或者设置一些山石景观,使得城市立交桥在繁忙的道路交通外可以有一份城市外的惬意。

5、湿地与雨水花园

设计中湿地和雨水花园以雨水作为水源,要综合考虑水流速度、水量、雨期与旱期;雨期中充满雨水,降雨过后处于渗透、蒸发阶段,而后出现局部干枯,旱季露出种植层。植物的选择要优先选用本土物种,选用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耐水湿、干旱交替环境的植物,即耐旱又耐涝,同时,还应考虑观赏要求,植物搭配,形成稳定、复合植物群落。

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程。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绿地,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合理建设城市绿地,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功能,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耿玉石.从园林绿地系统视角分析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认知[J].现代园艺,2016(4).

[2]周迪.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6).

[3]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26-36.

论文作者:郭东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基于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空间设计研究论文_郭东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