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论文_姜碧容

武冈市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目的:对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的效果以及对产妇康复和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44例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2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和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术后排气时间及出院时间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疼痛评分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高于参照组[93.06% vs. 73.61%],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促进产妇康复以及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模式;剖宫产;产妇;康复;产科护理质量

剖宫产术这种经腹切开将胎儿取出的手术在产科中十分重要,并且已经成为解决某些产科合并中和难产的首选方案,在挽救围产儿和产妇生命安全等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是剖宫产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因此加强护理工作至关重要[1]。本院将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护理工作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44例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年龄跨度为20岁-44岁,中位年龄:(31.65±3.21)岁;孕周:36.5-42年,平均孕周:(38.45±1.11)周;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人数分别为84例和60例。根据随机平行对照法将以上患者通过摸球法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2例,上述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相似性较高,因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营造温馨、舒适、居家式的病房环境,病房内要定期通风,通过口头宣教的方式来告知产妇剖宫产的相关知识,使其紧张、恐惧等情绪缓解,并给予常规的饮食护理、生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措施;实验组产妇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剖宫产这种手术虽小但是也有一定的创伤性,产妇由于对分娩的恐惧、对手术知识的不了解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存在紧张、恐惧、焦虑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鼓励产妇进行表达,通过互联网教育、集体授课、健康专栏、座谈教育等方式来加强健康宣教,使产妇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疏导;指导产妇通过倾听轻柔的音乐、心理暗示法、深呼吸法等技巧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以保持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2]。

1.2.2 饮食指导

术前指导产妇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进行常规的禁食;术后指导产妇排气前忌食易产气的食物,排气后要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例如瘦肉、水果、肉皮、鸡蛋等,多食用富含氨基酸的食物[3]。

1.2.3 行为护理

指导产妇家属多按摩产妇的双腿,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指导并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活动时产妇可以用手按着腹部切口以减轻疼痛,并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量要根据产妇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4]。

1.2.4 疼痛护理

麻醉消失后产妇会存在一定的疼痛感,指导产妇通过倾诉法、放松法、深呼吸法以及情绪转移法等有效缓解疼痛;如果疼痛难忍,则可以遵医嘱给予注射杜冷丁、口服止痛药或者应用镇痛泵等;指导产妇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5]。

1.2.5 哺乳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产妇强调母乳喂养的优势,指导产妇保持积极的心态对面对哺乳;产后2h内将新生儿抱至产妇身边进行早期哺乳,以促进乳汁分泌;指导并让产妇掌握乳头及乳房的护理措施,哺乳前对乳房通过热敷、按摩等方法来避免乳头皲裂[6]。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实验数据,采用“ ±s”(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指标对比

就术后排气时间及出院时间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疼痛评分(VAS评分)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对比(`x±s)

2.2 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参照组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2例(占比30.56%)、16例(占比22.22%)、15例(占比20.83%)及19例(占比26.39%),则护理总满意度为73.61%;实验组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7例(占比65.28%)、10例(占比13.89%)、10例(占比13.89%)及5例(占比6.94%),则护理总满意度为93.06%;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虽然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及麻醉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保证,并且其应用在保障母婴安全方面确定了显著的效果,但是毕竟属于创伤性手术,术后也存在尿潴留、腹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出血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对产妇的术后恢复情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精细化护理模式这一新型护理模式工作的重点将疾病转移到患者身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社会、身心以及文化需求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护理模式和精细化护理模式分别应用于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44例产妇中,结果显示:就术后排气时间及出院时间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疼痛评分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高于参照组[93.06% vs. 73.61%],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践证明,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促进产妇康复以及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宫卓,马彩莲,李晓梅.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30(10):115-116

[2]梁银珠,李淑柳,胡春柳.国际产科管理及服务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4(05):904-905

[3]董青华,左培仙.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在48例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1(09):193-194

[4]王小姣,林岸云.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05(22):3127-3128

[5]李美平,徐玉.循证护理融合知信行模式在城乡结合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4,29(05):74-75

[6]陈翠辉,白淑秋,李世玉,等.规范化安全质量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14(22):109-110

论文作者:姜碧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论文_姜碧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