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胜利镇中心小学 张 磊
摘要:
笔者结合当今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 就小学教育的特点以及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略作评价。小学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 要创新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将美术教育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去。
关键词:
小学美术; 特点; 现状; 教学体会;
美术教育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下, 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学专家所重视,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很多学者研究发现, 在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提高学生表现能力和审美判断方面, 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可谓不言而喻。当今美术教学广泛运用数字媒体技术,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学生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此, 笔者对小学美术教育有着自己一些独特的观点, 现结合当今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以及小学教育的特点, 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美术教育是小学课程教育中不可或缺的
和语文、数学等其他文化学科相比, 小学美术课往往因为不在升学考试之列而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很多学生和家长轻视美术课程, 而且部分学校领导和老师也有这种倾向, 因此, 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不能得到应有重视。然而, 学生喜欢美术课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审美的教育是自身成长的需要, 这种需要是自然的、本能的, 就像氧气、水以及生命的重要性一样。所以, 美术教育必不可少。
2 美术教育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美术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 利用教育心理学有关知识, 把握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 然后勇于创新, 努力创设出趣味性强、参与度高、轻松无负担的教学情境。其次, 美术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单纯的讲授模式, 而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要把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和参与度放在首位, 利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手段以及教师精雕细琢的美术语言, 去调动学生感知美术大师作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特征, 进而鼓励学生去创造有意味的美术作品, 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意图和思想, 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三, 美术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的具有吸引力的美术课堂除了要求美术教师要有较高的美术素养和基本的教学素养外, 还要有创造性的思维。研究表明, 当授课教师思路活跃、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时,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很快得到有效调动。
3 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从来都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每个学生的美术基础、性格爱好、个性发展、审美观等都不尽相同, 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展示, 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美术作品, 允许“不同”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另外, 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创意说明, 老师可以给出合理的建议补充,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创意是非常丰富的。我们总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坚持“求异”的思维训练, 尊重每个学生的任何想法, 坚决不去打击他们, 才能让每位学生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4 美术教育应把能力开发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中
小学美术教学要体现出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思考、探究、创造和评价等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学习活动, 去创作美术作品, 而不仅仅是去要求学生画的“像”。“像”从来都不是评价美术作品的最高指标, 只一味的要求像的程度是忽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麻木的想法, 这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的效果, 更可怕的是会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扼杀学生宝贵的想象力。因此, 小学美术教学中应把美术教育和能力开发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处在一个美的环境里, 在之前的悠久历史里, 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无数的艺术瑰宝, 而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学习, 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作出更优秀的美术作品。同时, 让学生敢于想象, 敢于创造, 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普通小学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贺元.试谈小学美术教育与教学方法[J].新课程, 2011 (12) :18.
论文作者:张磊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美术论文; 学生论文; 美术教育论文; 自己的论文; 美术作品论文; 小学美术论文; 小学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