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语文课堂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堂参与不和谐。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及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大多在课堂上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剥夺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权利。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更不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教学过程和表现的机会。
2.信息交流不对称。信息交流不对称,主要是指学生的反馈信息不畅通,有偏差。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大多是优等生;“学困生”总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几乎没有机会和教师交流;一般学生只能当听众,没有机会发言。信息交流不对称,显然是全体学生发展的瓶颈。
3.课堂学习不快乐。教师严字当头,学生之间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课堂上学生心理、课业负担过重,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和谐语文课堂的内涵
《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而“谐”的意思是“配合得当”,使多样要素相“统一”。和谐课堂实际上是教学中在各方面追求一种平衡,对“度”的恰当把握。
和谐语文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亲和力,学生赋予学习学习力。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乐而满堂和,教学好而效果佳。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师如果真诚对待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安全感、理智感和道德感,师生关系才会和谐。师生关系、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等各要素的和谐统一,“教”“学”多样化的表达,在教学的动态发展中实现“和谐”。
三、建构和谐语文课堂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做任何事都需要兴趣的引领。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阅读语文不同于其他的阅读,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需要认真细致,需要读写结合,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的参与,更需要意志的支持。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的动机。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在诸多科目当中,普遍都认为语文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在教学中力求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就连对学生发言的评价,我也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式的鼓励赞扬。
2.调和人际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调和师生关系。师生作为教学的主角,两者之间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调和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道德、情感关系尤其重要。道德、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的基础。师爱是“严爱”,而不是“溺爱”,应该“严慈相济”。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夸美纽斯主张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
师爱是无私的、公正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无论学生的成绩优劣、素质高低,也不论学生家庭的贫富,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坚持平等的原则。
(2)调和学生关系。和谐课堂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关系体现出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同学之间通过交流与合作,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成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首先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人人都有任务;其次,当学生有困难时,合作小组力求组内解决问题;其三,汇报学习成果时,不能总是让几个优等生占有,而要体现小组的成功。
3.重建课堂秩序。良好的课堂秩序就是课堂有条理、不混乱,同时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潜能的机会。
(1)倡导秩序井然。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探索、创造。然而,有的课堂活动过滥,追求形式,致使课堂秩序混乱,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动静搭配合理,张弛恰当有度,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思索中感悟,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活动,有的课还不止一个活动节目,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由于占去大量的时间,文化知识教学的时间就难以保证。不少课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有余而严谨不足。其实有许多知识,没有冷静的思考、刻苦的训练是学不好的。
(2)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与倡导秩序井然并不矛盾,秩序井然的课堂有赖于教师创设尊重学生的情境与气氛。教师必须树立平等、公平的观念,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突如其来的灵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不要去制止他,先听他说完理由,哪怕是错误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
4.减轻学生负担。
(1)减轻课业负担。实践证明,课业负担与课堂是否和谐成正相关。在不和谐的课堂里,教学效率低下,教学内容无法正常完成,学生一知半解,而要在课外加班加点,课业负担重;反之,在和谐的课堂里,能够实现高效率的教学和高效率的学习,课业负担轻而质量高。在布置作业时,注意有弹性,保底不封顶,宁愿少而精,也要保证做对做好。课堂上保证有5~10分钟的作业时间,努力减轻课业负担,课堂会变得和谐,而课堂和谐,进一步促进负担减轻,形成良性循环。
(2)减轻心理负担。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建构和谐轻松的课堂,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十分重要。首先,作为教师应该是人格丰满、受人喜爱的。上课面带微笑,批评也带有幽默。下课能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交流,支持学生发展特长,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其次,作为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能经得起挫折,减轻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论文作者:曾祥行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和谐论文; 教师论文; 师生关系论文; 秩序井然论文; 课堂上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