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在城镇建设中小户型住宅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陈钰晓[1](2021)在《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住房资产是我国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将总资产的70%配置在了住房资产上。因此,房价成为我国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房地产价格剧烈变化不仅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更会引起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体的波动。1998年中央政府确定了城镇住房的货币化、市场化、商品化改革方向之后,我国新的住房制度逐步构建起来,房地产市场自此开始走向蓬勃发展。自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以来,我国住房价格节节攀升,从1998年的1854元涨到了2019年的9287元,20年间房价上涨超过4倍。房价的过快上涨一方面造成居民买房难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的高房价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探究房价变化背后的原因有助于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并针对性地出台调控政策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现有研究从土地财政、货币超发、居民收入提高、城市化等视角切入,解释房价变动的原因。但是这些因素在解释房价长期变动趋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住房销售价格与销售面积变动步调十分一致,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体,居民的需求是影响房价的关键,人口因素会对住房价格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来看,第三次“婴儿潮”成年以及老年群体代际转移行为共同作用,导致房价进入上升通道。但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持续恶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人口数据显示,0-14岁少儿比例从1953年的36.3%下降到2018年的16.9%;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则从4.4%上升到11.9%,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少子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效果如何、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微观机理以及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未来房价可能产生何种变动趋势等问题,是当前经济学领域十分重要的议题。围绕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全文通过逐层递进的三个部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从宏观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论文首先从理论溯源、现实描述和实证研究三个层面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体来讲,在理论分析层面,构建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老年群体自身住房需求降低,导致房价下跌,但从代际转移理论出发,老年群体的代际转移行为则会推动房价上涨,因此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依赖于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在现实描述层面,基于全国、省份、城市维度的历年数据,描述我国房地产价格、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婴儿潮”成年是推动房价在2003年之后结构性上涨的重要因素,少儿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而老年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实证研究层面,第一步,基于中国199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二步,基于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省份层面和城市层面相应年份数据,实证检验各个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三步,通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的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数据,结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未来走势的影响。无论是从省份还是城市一级宏观数据都得到一致结论,即少儿抚养比下降推动房价上涨,老年抚养比增加推动房价上涨但推动力量在减弱。第二部分从微观个体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从不同年龄群体住房需求决策出发,基于微观视角探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这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房地产价格运行规律。论文分别使用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M-W模型计算出年龄与住房需求之间呈现稳定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修正“群组效应”的基础上,提供老年人口代际转移行为变化的证据。结果发现,老年人口自身住房需求下降,但会通过代际转移行为推动房价上涨,同时代际转移的力量正在逐步减弱。伴随着代际转移力量的消减,老年抚养比增加对房价的推动作用正在减弱,未来将会呈现何种趋势?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必要汲取OECD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一方面,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正在与OECD国家趋同;另一方面,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相对成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时序长,使得研究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有优势。因此,论文利用1970-2018年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为本研究提供更多证据。实证结果显示,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住房价格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抚养比对住房价格指数的负向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综合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深入,我国老年抚养比增加将会从推动房价上涨转向抑制房价上涨。第三部分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测未来房价趋势。由上两部分的论述可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而且未来会呈现出新趋势。那么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内在规律,我国房价未来将会如何变动?这是政府、居民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论文首先选取人口—发展—环境分析(Population-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alysis)模型,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其次,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来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住房总需求将在未来遭遇拐点,在低/中等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0-2035年之间;在高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5-2040年之间。由于城市人口和跨区域流动人口变动的一些特征趋势,会导致不同层级城市出现拐点的时间存在差异。一二线城市房价更稳定且拐点更靠后,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风险更大且拐点更靠前。最后,通过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人口年龄结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优化人口结构、强化住房居住功能、坚持“因城施策”、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加强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包括:第一,通过生命周期理论与代际转移理论的统一,国内经验与国际经验的统一,最终得出老年人口占比与我国房价之间将呈现“倒U型”关系的结论。仅仅依靠生命周期理论很难解释我国人口老龄化推动房价上涨这一现象,因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对住房的需求会下降。为了解释这一悖论十分有必要引入代际转移理论,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经历了房地产市场改革,获得了房改红利,加之我国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社会养老制度并不健全、房屋交易成本较高等原因,老年人口具有较强的代际转移能力和意愿。因此,老龄化反而推动房价上涨,但这种代际转移行为难以持续。伴随储蓄释放过程的逐步减弱、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的日益丰富、养老制度的逐步健全,代际转移的力量也将削弱,实证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进一步,结合国际经验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对房价的抑制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综上,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先推动房价上涨,之后推动力量变得不显着,最终人口老龄化将抑制房价。第二,通过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结合的方式,有机整合国家、地区层面以及微观个体层面的数据,全方位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及其机理。从宏观视角出发,选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5个大中城市的人口与房价数据,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论文进一步选取1970-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展开分析。国家、省份、城市层面的房价数据,各有其优缺点,能够在不同维度上更好度量我国房价变化的时序特征和地区差异特征。从微观视角出发,选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345个地区的2585481个样本)、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907238个样本)以及2011、2013、2015、2017年四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剖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机理提供依据。人口普查数据和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可以更好地度量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住房资产变动情况。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建立对应的计量模型,本文相对更加准确、全面的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房价的关系。第三,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更精准地预测了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当前,预测房价变动趋势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直接将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分布平移至未来,结合各年龄段对应的住房需求,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第二种,基于线性模型,将房价影响因素的预测值代入模型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三种,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根据房价历史变动趋势特征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一种直接平移人口分布预测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动态演变的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后两种方法则适用于预测短期房价变动,在预测房价长期变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引入人口—发展—环境分析模型,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同时,考虑城镇化率、人口跨区域流动等因素,对房价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边雨[2](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邱冠雄[3](2020)在《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住宅精细化设计实践研究 ——以吴中桃花源二期项目为例》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住宅的面积和品质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国家政策依然将中小套型住宅作为今后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套型住宅的品质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住宅套型设计不够精细化,是摆在广大建筑设计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本文以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细致分析如何对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商品住宅进行精细化设计研究。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住宅精细化设计的实践研究,实现对住宅内部空间配置、家具整体空间上的组合和优化配置。以求在中小套型的人性化设计,中小套型的实用性设计和中小套型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来解决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商品住宅的精细化设计问题。本论文先分析了中小套型内的功能空间构成,然后分析了东北地区人群的行为模式特点,通过将套内各个空间的功能与居住人群的行为模式相匹配,总结出东北地区人群对各个空间的需求特点。之后提出了住宅套型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专业协同作业时遇到的问题。通过对套内空间构成、东北地区人群行为模式的分析以及现阶段住宅套型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细致探讨了如何在套内空间组合、套型的适应型设计和套内各空间的设计三个层面进行精细化设计。在此之上选取了两个东北严寒地区的中小套型作为例子,对方案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方案进行了精细化设计调整。在论文的最后,对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住宅的精细化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
李曼[4](2020)在《基于弹性设计理念的微住宅室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人们收入水平与房价出现失衡现象,家庭结构与居住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微住宅应运而生,不仅适应城市发展,又符合市场需求。本研究的目的是优化微住宅室内设计,从室内弹性设计入手,结合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试图探索弹性设计理念在微住宅室内设计中的设计策略,为当下及未来微住宅的室内设计提供部分借鉴与思考。首先,对微住宅的市场背景进行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方向,绘制研究技术路线;其次是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是对微住宅相关概念进行解读,整理微住宅在国内外研究现状,解读日本微住宅的发展,提取经验用于借鉴,归纳出当代微住宅的特征:高效性、可变性、精细化,二是对弹性设计理念相关概念进行解读,整理弹性设计相关理念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内部空间弹性设计的特征:灵活性、模糊性、开放性、多样与包容性、限定性;然后是实地调研——以微住宅用户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调研方式,了解微住宅的居住现状及使用者的功能需求等,分析调研数据,总结调研结论,为之后精准解决微住宅空间室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研究,提取出可借鉴的设计原则:舒适宜居原则、布局紧凑原则、灵活多变原则,从空间弹性、时间弹性、生活弹性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思考,最终提出弹性设计理念在微住宅空间的设计策略:改善空间配置、实现功能复合、完善收纳系统、拓展视觉效果,实现优化微住宅内部空间的目的。论文有图115幅,表15个,参考文献91篇
王乐[5](2020)在《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的弹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技术产业的革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园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局面。同时,产业园作为我国产业快速发展的载体逐渐暴露了潮汐式交通、睡城、鬼城等一系列由于产城分离引起的问题,产城融合作为我国现在经济转型期的重要战略也被提出和重视起来,产业园面临着功能和空间品质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弹性设计理念引入到产业园建筑的设计当中,首先从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以及我国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出发,指出了我国产业园面临功能变化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问题,提出我国现在产业园设计对弹性设计的需求。第二章对国内外的产业园进行分析研究,从国内外产业园的发展进程中发现其发展特征,然后以四个国内外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产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后文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方法提出的事实依据。第三章对相关设计理论进行梳理。首先提出了和本文有关的一些理论,然后对国内外产城融合理论的研究进行分析,提出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的四个主要功能构成模块。对国内外弹性设计理论发展的研究,最后提出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设计中引入弹性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章分析了建筑弹性设计中的整体原则和要素,提出建筑功能、空间以及结构方面不同要素对于建筑弹性设计的影响,根据第三章提出的产业园四个功能模块以及园区规划五个方面提出弹性设计的策略。第五部分为本文论述的重点,主要从总体规划、产业生产、研发办公、商贸展示和生活配套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弹性设计方法。通过本文对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研究,希望在以后产业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一方面拓展了弹性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在产业园设计实践中可以借鉴本文提出的弹性设计方法,为产业园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汤顶华[6](2019)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近20年的新城和保障房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城是中国有序拓展的城市化的主要手段和载体,而保障房一方面解决了住宅市场化配置后的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又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对于新城和保障房的研究不少,但一方面缺乏重量级学者参与研究,同时缺乏对二者相依相存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重点对国内外新城保障房建设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论述主要分为导论、新城和保障房综述、大城市新城发展和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大城市新城住房保障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结语七个部分。从研究的出发点,到相关概念,接着到面上的理论提炼,再到国内外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分析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新城和保障房结合在一起研究,之前学界对二者独立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研究甚少,这在新城和保障房研究中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到实证全面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和共生关系。在实证层面选取了国外和国内大城市的多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梳理,在理论层面对新城和保障房互相促进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同时对于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做了全面分析和展望,强调新城保障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对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全覆盖,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对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方法和意义,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替代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等的优势和趋势,分析了市场化租赁住房的前景、潜力和相关政策支撑。
吴建永[7](2019)在《基于南昌市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的小型公寓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聚集,面对高昂的房价,租房仍是大多数人解决居住问题的方式,在这些向城市聚集的人口中,青年群体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群体工作时间较短,收入不高。青年群体对于住所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市场上面向青年群体需求的小型公寓尚未很好的满足青年群体个性、多元化的居住需求。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拍摄、网络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南昌市青年群体进行调研,了解青年群体的特征、需求及习惯,同时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居住需求影响下的南昌市小型公寓空间设计要点及启示。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及界定相关研究概念。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分析,归纳研究方法及框架。第二章对居住需求的理论分析,从人体工程学、住居学、社会学三个方面考虑分析,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南昌市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第三章主要采用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分析南昌市小型公寓的现状及特征,结合青年人的需求特点提出对小型空间设计的启示,为小型公寓的空间设计研究奠定基础。第四章结合对南昌市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的调查分析及南昌市小型公寓的现状及特征分析,提出安全性、合理性、私密性、舒适性、适应可变性、生态节能性的设计原则,再结合对南昌市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的调研,分析各功能空间的设计要点及空间组合模式。第五章结合新建和改造实例研究,探索基于青年居住需求的设计原则在小型公寓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最后笔者基于上述研究发现对顶层开放空间的利用及底层架空的方式不仅能满足青年群体社交活动的需求,还能应对南昌市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也是南昌地区小型公寓设计的重要设计方法。
王娟[8](2019)在《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空间现象,近年来在各地城中村拆除重建的同时,安置村民的居住环境、身份特征、收入来源和就业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从目前的城中村改造实践来看,改造过程更多体现的是政府和企业的意志,忽视了村民作为改造主体之一的各项权益,有失社会的公平正义,并导致城中村改造面临很大的阻力,矛盾冲突不断。随着各地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全面展开,从村民视角对已经实施改造的城中村进行系统评价,从而为后续改造工作和谐有效地开展及为政策制定提供经验支持,就显得越发迫切而重要。本文基于村民视角,以村民的利益关怀为出发点,结合24个典型实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郑州不同阶段的城中村改造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后评价,并剖析各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主要问题,进而对城中村改造策略和政策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郑州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的系统梳理,揭示出郑州城中村改造进程的发展轨迹,分别是市场运作初步探索阶段、三方参与快速推进阶段、规划引领的调整阶段和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村集体与投资商联合改造或投资商独立改造的形式,通过市场运作吸引企业投资开发;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负责决策引导,开发商负责对村民安置补偿以及安置区和开发区建设,村集体负责沟通协调,三方共同参与快速推进改造实施;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市政府收回规划编制权,改造突出了规划引领作用;第四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城中村改造纳入到郑州大棚户区改造范围之中,政府在改造过程中发挥主导和全程监管的作用。(2)借鉴相关领域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重点在物质空间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和环境效果等四个维度上展开评价;基于村民满意度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维度指标的权重;结合郑州城中村改造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评价的等级标准。运用该体系对郑州城中村改造效果进行评价后认为,四个阶段的经济效果和环境效果的后评价结果较好,物质空间效果的后评价结果次之,社会效果的后评价结果相对较差。其中,物质空间效果的景观设计、活动场地与设施、场所文脉、户型、墙面、地面、供暖、楼电梯等指标以及社会效果的居委会配备、村民社会保障、村民就业安置、公众参与度等指标的较低得分,影响了村民对物质空间效果、社会效果以及综合效果的后评价结果。(3)从村民视角研究揭示了各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主要问题。第一阶段主要存在产业形态单一,商业和办公物业配比较高;缺少公益用房、原村庄文化及风俗功能用房;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未有效实施;村民经济收入单一等问题。第二阶段主要存在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不足;房屋质量问题普遍;村民城市化转型不彻底;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问题。第三阶段主要存在建筑形态单一,户型配比不够灵活;景观绿化效果差,村庄场所文脉缺失;村民参与度较低;村民补偿金没有合理规划等问题。第四阶段主要存在社会性问题突出;过渡安置政策有待完善;村民社会保障力度降低;村民租金收益有所下降等问题。进一步总结了以上各个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安置区物质空间改造效果一般;自上而下的改造,村民参与度较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失地村民后续发展乏力,缺乏制度保障等。(4)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城市发展现状,提出基于村民视角的科学有效的城中村改造策略和制度保障。首先,城中村改造应以多元目标体系为指导,策略包括建立城中村改造多元竞争机制、规划和建设满足安置村民需求的物质空间环境、保护和传承城中村地域文化、提高村民的后续发展潜力、促进公众参与。其次,相应的制度保障包括建立科学多元的征地补偿机制、完善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体制改革配套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盛焱[9](2018)在《豫南地区小城镇居住形态对城镇住宅集合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结果,随着我国经济能力的提升,走城镇化道路也成为我国的必由之路。而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小城镇也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但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居住建筑是小城镇建筑的主体,城镇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将乡村的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并使其具有城市面貌,也需要改变乡村人口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然而当前我国城镇化中,常常只是照抄照搬大城市的居住模式。因此小城镇居住建筑在集聚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严重扭曲了科学的城镇化进程。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之中,农村社区居住形态社区化、集合化转型是主要形式之一。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中开始大量采用工业化的建设手段,我国村镇的建设节奏和建筑尺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单户单栋的建设尺度被群体规模化的建设尺度取代;原址嵌入的建设方式被择地另建、拆除重建等建设方式所取代;原生、多元的乡村迅速的被形态单一的“新杜区”所取代,造成极严重的后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两点至关重要。其一,村镇住宅开发建设模式单一,不适应小城镇自身的发展条件,缺乏小城镇自身的文化特质,没有小城镇应有的基本形态,仅仅是延续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因此,农民“被上楼”,小城镇空壳化等农民生活转变不适应等现象时有发生;其二,传统居住模式的继承与挖掘不够。小城镇居民生活模式、传统居住模式在小城镇发展延续的可能性研究匮乏。为此,本文首先从我国城镇住宅的发展历程中分析出我国城镇住宅逐步向集合化、集中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从发展途径中得出现阶段我国小城镇住宅的主体还是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结论,这也决定了小城镇居住形态是在继承了农村居民生活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后,本文以豫南地区为例,通过多学科方法和实地调研的形式,从环境、人口、行为、空间等多方面探索其居住形态的基本特点。进而在其基础上总结出豫南地区城镇居住形态对住宅集合化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以豫南地区居住形态特征为基础,结合所提出的影响因素,从设计方法上分析小城镇居住建筑的集合形式,初步总结其形式特点,提出针对性的设计思路,从具体应用层面对提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论证与探讨,以期为建立科学的小城镇居住形态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徐凯[10](2017)在《房地产市场小户型住宅研究 ——以北京市房地产小户型住宅为例》文中认为目前,北京已经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经济水平较高。但是北京市人口数量庞大,常住人口已逼近两千二百万[1]。再加之土地资源不足以及高房价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小户型住宅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当前,虽然北京市小户型住宅发展很快,但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以找出解决办法,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显得及其重要。本文在对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小户型住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北京市小户型住宅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通过查找国内外关于小户型住宅的研究资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及其相关概念和特点,掌握其发展方向。其次,采用网络调查、实地调研等手段,深入了解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小户型住宅供需现状,明确了当前北京市此类房屋的建造特点及其原则,找出了影响此类户型发展的因素,指明了北京市发展小户型住宅的重大意义。最后,本文针对北京市小户型住宅和小区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希望对北京市发展有所帮助。发展小户型住宅对于满足市民住房需求,保持城市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浅谈在城镇建设中小户型住宅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在城镇建设中小户型住宅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
1.2.2 人口因素对房地产需求及价格的影响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房地产市场 |
1.3.2 人口年龄结构 |
1.4 研究路线、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基础 |
2.1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相关理论 |
2.1.1 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 |
2.1.2 人口转变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代际转移理论 |
2.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分析 |
2.2.1 理论分析框架 |
2.2.2 世代交叠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情况 |
3.1 房价变动情况 |
3.1.1 房价变动趋势 |
3.1.2 房价变动特征 |
3.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 |
3.2.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 |
3.2.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征 |
3.2.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
3.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1 婴儿潮与房价的相关性 |
3.3.2 老龄化与房价的相关性 |
3.3.3 人口抚养比与房价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宏观视角 |
4.2.1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
4.2.2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 |
4.2.3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未来房价增速的影响 |
4.3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微观视角 |
4.3.1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人口普查数据 |
4.3.2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
4.4 本章小结 |
5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与经验启示 |
5.1 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与人口年龄结构的情况 |
5.1.1 房地产市场情况 |
5.1.2 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
5.1.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5.2.3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
5.3 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启示 |
5.3.1 人口转变的内在规律 |
5.3.2 婴儿潮对房价的影响 |
5.3.3 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 |
5.3.4 不同层级城市房价的变动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
6.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
6.1.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模型选择 |
6.1.2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参数设定 |
6.1.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结果 |
6.2 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1 不同生育率方案下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2 考虑城镇化率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3 考虑跨区域流动人口的房价趋势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促进房价平稳运行 |
7.2.2 强化住房居住功能,防范楼市投机行为 |
7.2.3 坚持“因城施策”,实现差异化引导 |
7.2.4 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满足流动人口住房需求 |
7.2.5 加强房地产调控,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住宅精细化设计实践研究 ——以吴中桃花源二期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对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相关概念 |
1.4.3 吴中桃花源二期项目简介 |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 中小套型住宅精细化设计基础研究 |
2.1 中小套型住宅套型组成 |
2.1.1 内部空间构成 |
2.1.2 中小套型的分类 |
2.2 中小套型住宅需求分析 |
2.2.1 中小套型住宅客户群类型与需求 |
2.2.2 东北严寒地区人群居住行为分析 |
2.2.3 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住宅各空间精细化需求 |
2.3 住宅套型精细化设计理念 |
2.3.1 住宅套型精细化设计概念 |
2.3.2 住宅套型精细化设计思想 |
2.3.3 住宅套型精细化设计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住宅精细化现存问题 |
3.1 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的问题 |
3.2 建筑与其他专业设计协同问题 |
3.2.1 建筑专业内部的常见问题 |
3.2.2 建筑与结构专业之间的问题 |
3.2.3 建筑与水暖专业之间的问题 |
3.2.4 建筑与电气专业之间的问题 |
3.2.5 建筑与其他专业之间的问题 |
3.3 竣工后反馈设计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住宅精细化设计策略 |
4.1 套内空间组合的精细化设计 |
4.2 中小套型住宅适应性设计 |
4.3 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各空间精细化设计要点 |
4.3.1 门厅精细化设计 |
4.3.2 起居室精细化设计 |
4.3.3 卧室精细化设计 |
4.3.4 厨房、餐厅精细化设计 |
4.3.5 卫生间精细化设计 |
4.3.6 储藏空间精细化设计 |
4.4 细部精细化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吴中桃花源二期中小套型精细化设计 |
5.1 G1、G2套型设计解读 |
5.1.1 G1中等套型的解读 |
5.1.2 G2小套型的解读 |
5.2 G1套型精细化设计 |
5.2.1 独立玄关的精细化设计 |
5.2.2 餐厨空间的精细化设计 |
5.2.3 卫生间储物空间的精细化设计 |
5.2.4 卧室空间可变性的精细化设计 |
5.2.5 阳台的设置 |
5.3 G2套型精细化设计 |
5.3.1 厨房的精细化设计 |
5.3.2 玄卫结合的精细化设计 |
5.3.3 双阳卧室的精细化设计 |
5.3.4 暗厅的精细化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弹性设计理念的微住宅室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微住宅概念与特征 |
2.1 概念解读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当代微住宅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弹性设计理念概述 |
3.1 概念解读 |
3.2 弹性设计理念的发展概述 |
3.3 内部空间弹性设计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微住宅居住空间实态调研 |
4.1 调研概况 |
4.2 调查问卷分析 |
4.3 居住现状入户调研 |
4.4 调研分析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微住宅室内弹性设计原则及思考维度 |
5.1 微住宅室内设计原则 |
5.2 空间弹性维度 |
5.3 时间弹性维度 |
5.4 生活弹性维度 |
5.5 本章小结 |
6 微住宅内部空间弹性设计策略 |
6.1 改善空间配置 |
6.2 实现功能复合 |
6.3 完善收纳系统 |
6.4 拓展视觉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的弹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城融合的发展趋势 |
1.1.2 产业园的转型升级 |
1.1.3 对于弹性设计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释 |
1.3.1 产业园 |
1.3.2 产城融合 |
1.3.3 弹性设计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产业园的发展与分析 |
2.1 国外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
2.1.1 第一阶段:1890—1950年 |
2.1.2 第二阶段:1951—1980年 |
2.1.3 第三阶段:1981—1990年 |
2.1.4 第四阶段:1991年至今 |
2.2 国内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
2.2.1 孕育期(1979—1983年) |
2.2.2 初始培育期(1984—1991年) |
2.2.3 高速发展期(1992—2002年) |
2.2.4 稳定调整期(2003—2008年) |
2.2.5 创新发展期(2009年至今) |
2.3 国内外产业园案例分析 |
2.3.1 西班牙巴塞罗那22@创新产业园 |
2.3.2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
2.3.3 苏州工业园区 |
2.3.4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
2.4 我国现阶段产业园中存在的问题 |
2.4.1 产城空间结构缺乏统筹,布局混杂 |
2.4.2 产业园区用地规划单调,弹性不足 |
2.4.3 基础配套设施供应不足,职住分离 |
2.4.4 园区建筑模式单一僵化,适应性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城融合及弹性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3.1 相关设计理论 |
3.1.1 产业集聚理论 |
3.1.2 职住平衡理论 |
3.1.3 功能混合理论 |
3.1.4 骨架支撑体理论和开放建筑理论 |
3.1.5 可持续设计理论 |
3.2 国内外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
3.2.1 国外产城融合的研究 |
3.2.2 国内产城融合的研究 |
3.2.3 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的功能构成 |
3.3 国内外弹性设计的相关研究 |
3.3.1 国外弹性设计的研究 |
3.3.2 国内弹性设计的研究 |
3.4 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引入 |
3.4.1 产业园弹性设计的必要性 |
3.4.2 产业园弹性设计的可行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
4.1 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总体原则 |
4.1.1 整体优化原则 |
4.1.2 动态适应原则 |
4.1.3 弹性适度原则 |
4.1.4 经济适用原则 |
4.1.5 功能整合原则 |
4.2 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要素 |
4.2.1 功能要素 |
4.2.2 空间要素 |
4.2.3 技术要素 |
4.3 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策略研究 |
4.3.1 规划层面 |
4.3.2 功能层面 |
4.3.3 空间层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方法 |
5.1 总体规划 |
5.1.1 规划理念 |
5.1.2 布局方式 |
5.1.3 功能组成 |
5.2 产业生产 |
5.2.1 产业生产建筑的弹性设计要求 |
5.2.2 产业生产建筑的弹性设计方法 |
5.3 研发办公 |
5.3.1 研发办公建筑的弹性设计要求 |
5.3.2 研发办公建筑的弹性设计方法 |
5.4 商贸展示 |
5.4.1 商贸展示建筑的弹性设计要求 |
5.4.2 商贸展示建筑的弹性设计方法 |
5.5 生活配套 |
5.5.1 生活配套建筑的弹性设计要求 |
5.5.2 生活配套建筑的弹性设计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研究项目 |
致谢 |
(6)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快速城市化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保障性住房研究文献综述 |
1.2.2 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主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述主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二章 新城与保障房概述 |
2.1 新城概述 |
2.1.1 新城的概念 |
2.1.2 发达国家新城的起源和发展 |
2.1.3 国际新城建设的经验 |
2.1.4 国际新城建设的教训 |
2.2 保障房概述 |
2.2.1 保障房的概念 |
2.2.2 保障房国内外的发展 |
2.2.3 保障房的社会意义 |
2.2.4 保障房的推动情况 |
2.2.5 保障房的现实问题 |
第三章 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与互动 |
3.1 住房保障对新城发展的能动作用 |
3.1.1 有利于推动新城初期建设发展 |
3.1.2 有利于促进新城各社会阶层融合 |
3.1.3 有利于满足新城对从业人员的需求 |
3.2 新城发展对住房保障的能动作用 |
3.2.1 有利于满足保障房选址用地的要求 |
3.2.2 有利于为保障房居民提供服务 |
3.2.3 有利于助推保障房建设 |
3.3 新城与保障房和谐共生 |
3.3.1 城市化初期建设的大量小产权房 |
3.3.2 以新城为主、主城为辅的保障房选址规划 |
3.3.3 新城对保障房从抵制到支持的转变 |
3.3.4 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的辩证统一 |
3.4 东西方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关系的比较 |
3.4.1 西方发达国家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结合较少 |
3.4.2 东方国家新城发展和保障房建设结合较为普遍 |
3.4.3 东方国家的新城日益成为多中心特大城市的中心之一 |
第四章 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
4.1 新加坡的新镇建设与祖屋开发 |
4.1.1 新加坡组屋概况 |
4.1.2 新加坡新镇与组屋规划选址 |
4.1.3 新加坡新镇祖屋的分级与规模 |
4.1.4 新加坡概念规划的新发展 |
4.1.5 新镇祖屋完善的配套公共设施 |
4.1.6 新镇祖屋区适度的人车分行设计 |
4.2 日本的新城建设与公团住宅和公营住宅开发 |
4.2.1 日本新城的主要事业手法 |
4.2.2 日本新城建设与城市化历程 |
4.2.3 日本新城建设与公共住房政策 |
4.2.4 日本新城公共住宅的开发模式 |
4.3 韩国的新城建设与公共住宅开发 |
4.3.1 首尔都市圈的新城建设 |
4.3.2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背景 |
4.3.3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 |
4.3.4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管理 |
第五章 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
5.1 香港的新城建设与公屋开发 |
5.1.1 香港公屋带动新城建设 |
5.1.2 香港新城和公屋的地点选择 |
5.1.3 香港新城“自给自足”解决公屋居民就业 |
5.2 上海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
5.2.1 上海新城与保障房研究背景 |
5.2.2 上海保障房建设与人口郊区新城化 |
5.2.3 上海大型保障房社区建设对新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
5.2.4 上海新城保障房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5.3 南京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
5.3.1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结合的基本情况 |
5.3.2 南京新城保障房规划选址基本原则 |
5.3.3 南京新城保障房建设的问题 |
5.3.4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的发展趋势 |
5.3.5 南京新城保障房相关政策建议 |
5.3.6 南京新城保障房实施建议 |
5.3.7 南京新城保障房总结与展望 |
第六章 新时代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 |
6.1 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
6.1.1 初始阶段新城保障房的使命与责任 |
6.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
6.2 新城保障房类型的丰富和创新 |
6.2.1 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传统新城保障房 |
6.2.2 新时代面向中等收入群体的新型新城保障房 |
6.3 新城保障房运作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
6.3.1 从大规模集中建设向分散配建转变 |
6.3.2 从国有土地建设向国有和集体土地建设并举转变 |
6.3.3 从传统融资模式向资本化运作模式转变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7.1.1 新城与保障房结合的叠加效应 |
7.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广覆盖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
7.1.3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南昌市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的小型公寓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流动人口特点 |
1.1.2 青年群体租住新需求 |
1.1.3 相关政策导向研究 |
1.2 研究目标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居住空间 |
1.3.2 居住需求 |
1.3.3 小型公寓 |
1.3.4 青年群体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1.5.1 南昌市青年群体居住需求分析 |
1.5.2 基于需求的小型公寓空间设计研究 |
1.5.3 论文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青年群体的行为特点和居住需求分析 |
2.1 居住需求理论分析 |
2.1.1 居住空间的发展演变 |
2.1.2 基于人体工程学方面的居住需求 |
2.1.3 基于住居学方面的居住需求 |
2.1.4 基于社会学方面的居住需求 |
2.2 青年群体行为特点及居住需求分析 |
2.2.1 青年群体特征分析 |
2.2.2 青年群体行为特点分析 |
2.2.3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分析 |
2.2.4 南昌市青年群体行为特点和居住需求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南昌市小型公寓现状及特征 |
3.1 南昌市相关背景 |
3.2 南昌市小型公寓总体分布概况及特征 |
3.2.1 南昌市小型公寓分布情况 |
3.2.2 南昌市小型公寓的特征 |
3.3 南昌市小型公寓现状调研 |
3.4 调研结果对小型公寓空间设计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南昌市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的小型公寓空间设计原则及要点探析 |
4.1 小型公寓空间设计原则 |
4.1.1 合理性原则 |
4.1.2 安全性原则 |
4.1.3 私密性原则 |
4.1.4 适应可变性原则 |
4.1.5 生态节能性原则 |
4.2 小型公寓常见平面类型分析 |
4.2.1 通廊式 |
4.2.2 单元式 |
4.2.3 中庭式 |
4.2.4 塔楼式 |
4.3 小型公寓公共空间设计要点 |
4.3.1 公共交通空间设计要点 |
4.3.2 公共活动空间设计要点 |
4.4 小型公寓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
4.4.1 小型公寓户型各功能空间设计要点分析 |
4.5 小型公寓功能空间组合方式探究 |
4.5.1 “空间层级化”复合性设计 |
4.5.2 套型单元的多样化组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型公寓空间设计原则及要点运用分析 |
5.1 新建型小型公寓空间设计原则及要点运用 |
5.1.1 设计前期规划 |
5.1.2 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组织 |
5.1.3 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
5.1.4 居住空间设计 |
5.2 改造型小型公寓空间设计原则及要点运用 |
5.2.1 改造设计 |
5.2.2 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组织 |
5.2.3 公共空间设计 |
5.2.4 居住空间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6.2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附录A 套型模式发展表 |
附录B 南昌市小型公寓调研统计表 |
附录C 南昌市青年群体生活习惯及居住需求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中村改造的现实困境 |
1.1.2 城中村改造是郑州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中村(Urban Village) |
1.3.2 安置区(Resettlement Area) |
1.3.3 后评价(Post-Evaluation)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相关研究与实践 |
2.1 城中村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城中村研究 |
2.1.2 国内城中村研究 |
2.2 后评价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后评价理论与实践 |
2.2.2 国内后评价理论与实践 |
2.3 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相关研究 |
2.3.1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 |
2.3.2 城中村改造评价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 |
3.1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构建 |
3.1.1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必要性 |
3.1.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涵义 |
3.1.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内容 |
3.1.4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3.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关键点 |
3.2.3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
3.2.4 评价指标确定 |
3.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指标的释义和评分标准 |
3.3.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 |
3.3.2 社会效果后评价 |
3.3.3 经济效果后评价 |
3.3.4 环境效果后评价 |
3.4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后评价体系权重 |
3.4.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和步骤 |
3.4.2 后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3.4.3 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结果 |
3.5 模糊综合评价的构建 |
3.5.1 评价方法选取 |
3.5.2 模糊综合后评价法步骤 |
3.5.3 评分结果百分制得分 |
3.5.4 模糊判断矩阵及综合得分的确定 |
3.5.5 聚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运作初步探索阶段(2003-2006 年) |
4.1 改造背景 |
4.1.1 城中村人居环境形态问题制约郑州城市发展 |
4.1.2 先进地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
4.2 改造政策和特点 |
4.2.1 相关政策 |
4.2.2 政策特点分析 |
4.2.3 改造计划安排 |
4.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
4.3.1 数据采集 |
4.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
4.3.3 指标结果统计 |
4.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
4.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
4.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
4.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
4.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
4.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
4.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
4.5 改造效果反思 |
4.5.1 产业形态单一,商业和办公物业配比较高 |
4.5.2 缺少公益用房和原村庄文化及风俗功能用房 |
4.5.3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未有效实施 |
4.5.4 村民经济收入趋于单一,房租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方参与快速推进阶段(2007-2008 年) |
5.1 改造背景 |
5.1.1 郑州发展战略调整 |
5.1.2 城市建设需要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 |
5.1.3 第一阶段改造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
5.2 改造政策和特点 |
5.2.1 相关政策 |
5.2.2 政策特点分析 |
5.2.3 改造计划安排 |
5.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
5.3.1 数据采集 |
5.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
5.3.3 指标结果统计 |
5.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
5.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
5.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
5.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
5.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
5.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
5.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
5.5 改造效果反思 |
5.5.1 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不足 |
5.5.2 房屋质量问题普遍,村民满意度低 |
5.5.3 村民城市化转型不彻底 |
5.5.4 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依然滞后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划引领的调整阶段(2009-2011 年) |
6.1 改造背景 |
6.1.1 郑州城市发展向外延与内涵相结合转变 |
6.1.2 房地产市场发展刺激存量用地开发 |
6.1.3 城中村改造现实困境需要进行调整 |
6.2 改造政策和特点 |
6.2.1 相关政策 |
6.2.2 政策特点分析 |
6.2.3 改造计划安排 |
6.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
6.3.1 数据采集 |
6.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
6.3.3 指标结果统计 |
6.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
6.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
6.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
6.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
6.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
6.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
6.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
6.5 改造效果反思 |
6.5.1 建筑形态单一,户型配置不够灵活 |
6.5.2 景观绿化效果较差,村庄场所文脉缺失 |
6.5.3 改造过程公众参与度较低 |
6.5.4 拆迁安置标准存在区域差异,补偿金使用没有合理规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阶段(2012-2017 年) |
7.1 改造背景 |
7.1.1 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度环境 |
7.1.2 城中村纳入郑州棚户区改造范围 |
7.2 改造政策和特点 |
7.2.1 相关政策 |
7.2.2 政策特点分析 |
7.2.3 改造计划安排 |
7.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
7.3.1 数据采集 |
7.3.2 评价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
7.3.3 指标结果统计 |
7.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
7.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
7.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
7.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
7.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
7.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
7.4.5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7.5 改造效果反思 |
7.5.1 社会性问题突出 |
7.5.2 村民社会保障力度降低 |
7.5.3 过渡安置政策有待完善 |
7.5.4 村民租金收益有所下降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 |
8.1 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不同阶段的共性问题 |
8.1.1 安置区物质空间改造效果一般 |
8.1.2 自上而下改造,公众参与度较低 |
8.1.3 社会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
8.1.4 村民后续发展乏力,缺少制度保障 |
8.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新定位 |
8.2.1 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认识 |
8.2.2 改造目标应向多元体系转变 |
8.2.3 郑州城中村改造的方向 |
8.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策略 |
8.3.1 建立多元竞争的城中村改造市场 |
8.3.2 规划和建设满足村民需求的物质空间环境 |
8.3.3 保护和传承城中村的地域文化 |
8.3.4 提升村民的后续发展潜力 |
8.3.5 提高村民素质,促进公众参与 |
8.4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制度保障 |
8.4.1 建立科学多元的征地补偿机制 |
8.4.2 完善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
8.4.3 完善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机制 |
8.4.4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豫南地区小城镇居住形态对城镇住宅集合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
1.1.2 城镇居住建筑集合化发展趋势 |
1.1.3 小城镇建设中的住宅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3 概念界定 |
1.3.1 小城镇 |
1.3.2 小城镇住区 |
1.3.3 居住形态 |
1.3.4 住宅集合化 |
1.4 国内外研究 |
1.4.1 国外小城镇居住形态理论研究概况 |
1.4.2 国内小城镇居住形态理论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小城镇发展概况及小城镇住宅发展趋势 |
2.1 国外小城镇发展概述 |
2.1.1 发展现状 |
2.1.2 发展途径 |
2.2 中国小城镇发展 |
2.2.1 发展历程回顾 |
2.2.2 发展机制 |
2.2.3 小结 |
2.3 我国小城镇住宅建设概况 |
2.3.1 我国小城镇住宅建设历程 |
2.3.2 小城镇中住宅建筑的开发方式 |
2.4 小城镇住宅集合化发展趋势 |
2.4.1 城镇住宅集合化的现状 |
2.4.2 城镇住宅集合化发展的必要性 |
2.5 小城镇住宅集合化发展中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豫南地区小城镇居住形态分析 |
3.1 豫南地区概况 |
3.1.1 区位 |
3.1.2 环境文化背景 |
3.2 豫南小城镇居住特征分析 |
3.2.1 居住环境特征 |
3.2.2 社会人口特征 |
3.2.3 行为习惯特征 |
3.2.4 小结 |
3.3 豫南小城镇居住空间形态分析 |
3.3.1 庭院空间 |
3.3.2 起居空间 |
3.3.3 卧室空间 |
3.3.4 就餐空间 |
3.3.5 厨卫空间 |
3.3.6 阳台及露台空间 |
3.3.7 交通空间 |
3.3.8 储藏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居住形态在集合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总结 |
4.1 主体活动因素 |
4.1.1 需求 |
4.1.2 价值 |
4.1.3 生产 |
4.1.4 交往 |
4.2 居住空间因素 |
4.2.1 空间层次 |
4.2.2 空间肌理 |
4.3 居住文化因素 |
4.3.1 农本思想下的亲地文化 |
4.3.2 血缘与宗法影响下的厅堂文化 |
第五章 小城镇住宅集合化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
5.1 小城镇住宅功能空间特点 |
5.2 小城镇住宅功能空间组织分析 |
5.2.1 功能分区组织 |
5.2.2 流线组织 |
5.3 小城镇住宅集合化户型设计分析 |
5.3.1 联排住宅 |
5.3.2 叠合式住宅 |
5.3.3 商业户住宅 |
5.3.4 城镇集合住宅 |
5.4 小城镇住宅集合模式分析 |
5.4.1 菜单式集合模式 |
5.4.2 叠合式集合模式 |
5.4.3 合院式集合模式 |
第六章 小城镇住宅集合化建设的展望 |
6.1 小城镇建设图景展望 |
6.2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城镇居住形态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房地产市场小户型住宅研究 ——以北京市房地产小户型住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小户型住宅相关理论 |
2.1 小户型概念 |
2.2 小户型的特点 |
2.3 小户型的分类 |
2.3.1 按居住人群分类 |
2.3.2 按户型分类 |
2.3.3 按户型组合分类 |
第三章 北京市小户型发展及问题分析 |
3.1 北京市小户型住宅的发展历程 |
3.2 当前北京市小户型的类型 |
3.3 当前北京市居民小户型居住现状及小户型需求调查 |
3.3.1 当前北京市居民小户型居住现状调查 |
3.3.2 当前北京市居民小户型需求调查分析 |
3.4 北京小户型住宅的供给现状 |
第四章 北京市小户型住宅发展策略 |
4.1 实事求是制定政策 |
4.2 提升小户型住宅的创新优化水平 |
4.2.1 小户型住宅的创新优化 |
4.2.2 小户型住宅小区的创新优化 |
4.3 加强企业创新和政府监管 |
4.3.1 加强企业创新 |
4.3.2 加强政府监管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在城镇建设中小户型住宅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陈钰晓. 四川大学, 2021(12)
-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3]东北严寒地区中小套型住宅精细化设计实践研究 ——以吴中桃花源二期项目为例[D]. 邱冠雄.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基于弹性设计理念的微住宅室内设计研究[D]. 李曼.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的弹性设计研究[D]. 王乐. 湖南大学, 2020(08)
- [6]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D]. 汤顶华. 东南大学, 2019(01)
- [7]基于南昌市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的小型公寓空间设计研究[D]. 吴建永. 南昌大学, 2019(02)
- [8]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D]. 王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豫南地区小城镇居住形态对城镇住宅集合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 盛焱.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10]房地产市场小户型住宅研究 ——以北京市房地产小户型住宅为例[D]. 徐凯. 青岛理工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