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太和县供电公司 安徽太和 236600)
摘要:电力通信技术和电力信息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两者的融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电力系统的现代化控制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电力通信技术和电力信息的融合,有利于电力系统各项业务的应用和管理。本文简要对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分析
1 电力通讯的意义
电力通讯技术在现代供电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电力通讯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的电能生产、输送以及配送和使用等诸多环节,并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电网的特殊性质,覆盖面积非常广,并且输电环节众多,输电的环节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具有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电力通讯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输电的主要保障。因为电力通讯在电网中的应用主要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保证商业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电网管理和服务的高效性。通过电力通讯与电力信息巧妙地融合,可以实现电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2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实现融合因素
2.1 技术环境分析
(1)核心网技术分析。基于信息领域的IP/MPLS(GMPLS)技术建设多业务融合的核心网络已经为电力通信系统所认同,通过建设一个具有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QoS、低延时的精品网络,优化网络资源,提高带宽利用率,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员工提供高质量保证的业务也已成为共识;(2)接人网技术分析。接人网的技术虽然很多,但仍然被认为是全网宽带化的最后瓶颈。融合的网络可以利用从固网的xDSL,Ethernet到移动的WLAN等条件,为员工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无缝宽带接入。从长远的观点看,光纤接人网,特别是无源光网络(PON)则更可能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3)软交换技术分析。在现有通信系统中,传统的电路交换设备是与信息系统差别较大的,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取而代之更好的实现信息与通信的融合。软交换技术作为NGN的关键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并支持多用户和多业务。利用软交换系统,不同的接入设备可以通过已建立的协议接口统一融合,利用IP技术来建立端到端的通信链路,这样对各通信系统的传输信息集中交换不仅在经济方面避免了设备的浪费,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而且也省掉了经不同介质网络传递信息所经过的复杂转换环节。除了能够更好地支持现有语音与数据业务外,软交换网络还能提供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可以便捷地利用新的网络设施并结合电力系统的需要开展各种电力信息化业务。
2.2 经济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通讯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和综合化,通讯以其先进的技术和综合的应用融合于各种各样的企业中。企业的发展需要分享和合作,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企业与通讯密不可分,通讯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慢慢地认识了通讯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中,还是在企业的高效管理中,电力企业都需要在通讯技术融入其中国,这些因素如果利用的合理,都可直接提高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电力信息与电力通讯的融合,不仅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得到充分的地加强,还可以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得到进一步的实现和提高。当下电力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经济实力急需提高。通过通讯技术的深入融合,可使企业的信息资源处理和分享成本大大的降低,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方式更加多样化。
3 电力通信与电力信息融合的实现策略
3.1 将基础技术作为技术融合的立足点
通信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是以通信及信息的基础信息为立足点的。在通信运行模式下,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的通信管理体系制度,以实现通信运行维护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定制应急通信处理方案,有针对性的采取应急措施,实现操作的可行性。通信作业的实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严格进行现场督察,按规程办事,用事实说话,全面提升通信质量。
建立信息化的系统运行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监控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化、统一化管理及监控调度。配给专门的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基础培训,全面掌控电网信息资源的维护与调控,通过IMS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实时追踪,按期对信息指标进行分析整理,及时处理信息系统中的故障,保障系统的连通性,从而提升各信息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
3.2 合理利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信息平台,合理利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中,需要突破其本身的特点,不仅能准确无误的显示地形地貌,更需要具有行业应用功能,以满足电力市场的需求。
3.3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更新管理运营模式
在通信信息的融合技术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服务信息热线,将企业服务热线进行统一整合,实现通信信息服务的统一化。通过统一的服务电话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如技术支持、故障检修等。建立统一的通信信息服务管理模式,使顾客对服务机制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努力改善服务中的不足,不断完善通信信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4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发展
信息与通信的融合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相互协同,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较实用的新型通信技术模式。两者的融合简化了企业客户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为客户带来去全新的体验模式,同时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技术实现了企业内部享用统一的通信平台,提高了沟通效率,提高了企业效益。
电力系统中的信息通信融合技术实现了网络的融合,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了各终端的连通,不仅可以简化网络的管理与维护,还可以重复利用设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融合技术涵盖了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优点,很好的将通信的特点融入到电力系统中。电力通信的机制在于建立统一的通信调度、运行、维护支撑技术平台,实现业务的全面监控调度管理,提高电网运营的安全性。信息与通信的技术融合实现了电网的资源共享及集约化管理,推动了信息资源的集成与运用。
一般电力企业的信息流包括通信架构层、设备层、数据存储管理层与应用层四个方面的层次模型。企业信息的正常运作则依靠各层次间组成的信息架构体系,为企业数据传输提供了基础保障。通过信息架构体系的调控与整合,企业信息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方面均得到了整合与集成,为电力行业的企业经营管理、生产运行均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技术支撑。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平台,真正实现智能化电网的发展要求。
5 结语
随着我国电网企业的不断发展,通讯系统在电网企业中很好的发挥出网络整体效益,满足了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需求,是我国建立“一强三优”现代化电力企业的重要保证。在我国的电网企业中,通讯系统提出“十一五”规划,其中明确而指出,通讯系统应该扩大数据网络范围,实现我国电网公司数据信息统一化管理,实现通讯网络一体化标准。
参考文献:
[1]安然.浅谈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J].化工管理,2016,02:274.
[2]方继强.浅谈电力信息与通信的融合与创新[J].通讯世界,2016,19:201-202.
论文作者:陈铁见,刘俊,王忠,刘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电力论文; 信息论文; 通信论文; 通讯论文; 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