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解读与成语注音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词法论文,汉语拼音论文,注音论文,成语论文,规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词典编撰者,我们经常会遇到给成语注音的问题。在成语注音方面,由于对《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的理解不同或尺度把握不一致,所以虽有成文规定却往往执行不力。鉴于此种局面,我们认真学习了《基本规则》,研究、比较了数本词典的成语注音情况,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 成语注音方式不应违背《基本规则》的有关规定,不应落后于时代脚步
1988年7月1日,在经过近四年的研究、讨论和拼写实践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公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这是个具有前瞻性的重要文件,它的“分词连写”的拼写原则,已经成为国家标准。
然而,这个国家标准的执行情况,从整体看并不尽如人意;至于成语注音方面,则更显落后。王均先生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曾经说过:“信息时代离不开汉语拼音……需要强调的是:汉语拼音输入必须以词语为输入单位。如果按一个个音节打了再去找字,不仅费时间,慢,而且常常发生歧义,影响理解,影响效率。”他同时慨叹:“可是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拼音都不按词拼写了……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请容许我借此机会向出版界、教育界和全社会紧急呼吁:汉语拼音一定要按词连写!”出版界曾出版的发行量很大的《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和《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1月),两书的成语注音均是一字一顿分写的;权威辞书《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成语注音,虽说是遵照“按词分写”原则,但看实际情况,其所收约3583条四字成语中有2930余条的注音是一字一顿分写的,就是说注音一字一顿分写的占到80%以上。
若照着这几部辞书上的注音方式进行电脑或手机输入,成语“装腔作势”得要先敲出6个字母,再从众多的“zhuang”音字里挑出“装”来,“腔”“作”“势”也如此,还谈什么高速度呢?事实上,目前我们电脑所用输入法已经走在前头,我们只要敲出ZHQZSH,“装腔作势”一下子就蹦出来了。由此可见,目前的成语注音方式确实与《基本规则》的有关规定不相符合,与科技时代的脚步落后不少。
二 正确解读《基本规则》中有关成语注音条款的理念
《基本规则》第7条专门列有“成语”的规定,其内容是:“7.1四言成语可以分为两个双音节来念的,中间加短横。”例词有风平浪静、水到渠成、光明磊落、颠三倒四、层出不穷及爱憎分明、洋洋大观、平分秋色等(其中前5个是两两对偶式,后3个是两两成词式)。“7.2不能按两段来念的四言成语、熟语等,全部连写。”例词有不亦乐乎、总而言之、爱莫能助、一衣带水及糊里糊涂、黑不溜秋、吊儿郎当等(其中前4个是四言成语,后3个是四言熟语)。①
解读这些文字可以明确三点:(1)讲的是四言成语(不涉及他言);(2)确定成语注音要连写的原则;(3)连写原则下又有变通,即再分为中间加短横(半连写)与不加短横两类。明确这三点,很有针对性。比如,为什么强调“四言”成语呢?因为二言成语“推敲、鸡肋、向隅、问津”等,把它们视为双音节词,注音连写没任何问题;三言成语“莫须有、破天荒、闭门羹、鸟兽散”等,把它们视为三音节词或惯用语,注音或分或连也不成问题;五言成语“小巫见大巫、依样画葫芦”,六言成语“五十步笑百步、风马牛不相及”等,它们已是完备的小句形式,注音分词连写应是不言而喻的。——唯独四言成语,既占了成语的绝大数量,又在形式上甚为特殊,不能不提出来予以特别考虑。
为什么确定成语注音要连写的原则呢?因为成语,在意义方面有比喻义、引申义,已难于简单地通过字面来理解;在结构方面好比一块经千百年凝练而成的琥珀,对它进一步分词不仅困难也往往劳而无功;在用法方面,成语区别于其他语汇的显著特点就是“在现代汉语中,语法功能相当于词”。② 既然一个成语在各方面均相当于一个词,那么,它的注音自然就无需再“分词连写”了。
为什么在“全部连写”的原则下又首先要求注意“中间加短横”的变通呢?1984年,吕叔湘先生在《关于汉语拼音正词法》的文章中有一段话或许能说明这个问题。吕先生谈到:“一种正词法要取得群众的欢迎,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一致,二是易学,三是醒目。”在解释“醒目”的意思时,吕叔湘先生进一步指明:“全是单音节不行,全是四个五个甚至比这更多的音节也不行。按汉语的情况,最好是双音节多些,少不了一定数量的单音节,三、四音节的不太多。这样最醒目。”③ 我们以为,“中间加短横”主要是为了解决“醒目”问题(当然,这个小短横还有其他意义,如:既表示此处可以有微小的停顿,又表示连接前后两部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体会《基本规则》中成语注音的基本精神是“连中有分,分而又连”;即是说:在连写的原则下,又有加短横的分写;而这种分写,同时表示它是一个加短横的连写。
解读《基本规则》,我们感觉难点在于“可以分为两个双音节来念”“不能按两段来念”的说法实在语焉不详,不便掌握。比如“爱憎分明”中的“爱憎”,《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就没有出条,那么,就可以认为它是两个词;那么,由三个词组成的“爱憎分明”凭什么“可以分为两个双音节来念”呢?再如“一衣带水”,也是由“一”“衣带”“水”三个词组成的,凭什么它就“不能按两段来念”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做过认真思考,将在后面谈到。
三 考察比较近年所出几部词典中对成语注音的不同处理方式
2000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应用汉语词典》(以下简称《应用》)。 词典编写组注意到《基本规则》中有关成语注音的规定并决心贯彻之;然而,由于始终没有吃透何时加短横、何时全连写的标准,因此,在贯彻时不得不“自行其是”,——不取“可以分为两个双音节来念”“不能按两段来念”的说法,而取“凡属并列结构的,在中间加短横隔开,如‘万水千山wànshuǐ—qiānshān’, 其余一律连写”的说法。④ 这样做的好处是:(1)使注音间加不加短横的标准变得十分单纯和明确,满足了“一致”“易学”的条件。(2)凸显了左右两段是并列结构的成语。汉语成语中大量存在着左右两段并列结构的语条,如:唇枪舌剑 风驰电掣(主谓—主谓类)、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偏正—偏正类)、防微杜渐 粉身碎骨(动宾——动宾类)。此类成语,左右两段往往各不成词,不能单说,然而,凭对称手段凝聚为一体后,它们在形式上格外典雅、整齐,在内容上更加生动形象、文采盎然。把这类成语提出来,给以特殊的注音形式,实在并非妄为。但是,《应用》这样做的缺点也明显:此类标准的左右两段并列结构的语条虽然数量不少,但顶多占到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剩下百分之七十的成语“全部连写”,解决不了“醒目”问题。
2004年1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规范》)。书中对成语的注音或中间加短横,或全部连写,从形式看是执行了《基本规则》有关规定。但为什么中间加短横、为什么全部连写?查遍其《前言》、《凡例》,未见丝毫文字说明。比如“安如泰山”和“爱财如命”,两条都是用“如”字连接本体和喻体,都不是并列结构,但前者至少包含一个双音节词“泰山”,可是注音偏偏全部连写;后者一个双音节词也没有,反倒两两连写中间加短横。这是为什么呢?由于看不到它的成文规定,所以不能不怀疑它在这个问题上是在“跟着感觉走”。
通过上述两种近期出版的重要词典的成语注音情况,我们深深感觉到:(1)《基本规则》中的成语注音规定确实已经引起词典编撰者的注意;(2)《基本规则》中的成语注音规定里确实存在语焉不详、难以把握、不甚严谨的问题;(3)《基本规则》“说明”的第五条写道:“汉语拼音正词法需要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改进,才能做到约定俗成。这个基本规则,将根据使用情况、新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在今后适当的时候再作必要的修订。”此话确实并非一般的谦虚之词。
另一部引起我们注意的重要参考书是尹斌庸先生主编的《新华拼写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1月)。尹先生参加了《基本规则》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基本规则》中的优、缺、得、失自然心知肚明。他在书前有这样一段话:“《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是一个纲要性的东西,它不可能规定得十分详尽和具体。这本拼写词典实际上就是基本规则的补充和详解,有一些地方可以看作是作者个人的建议,以备将来基本规则修订时参考。”⑤ 在《新华拼写词典》里, 尹先生专门谈到四言成语的拼写问题,将四言成语从拼写的角度分为三大类型,即对偶式、非对偶式和词化式,并总结出四言成语拼写的步骤,具体是:“(1)先看这个成语是不是对偶式,如果是对偶式,则在中间加短横(半连写);(2)如果不是对偶式, 则按词分写,在文章中必要时可在成语前后加引号;(3)已经‘词化’的成语,全部连写。”⑥
分析尹先生所提步骤,我们看出:步骤(1)的做法完全同于《应用》的做法,是对《应用》的肯定。肯定《应用》的做法,实际也是否定《规范》的做法,《规范》那种无论对偶、非对偶,一律中间加短横的拼写法,不利于对成语语义的理解。步骤(2)反映出尹先生对怎样才能处理好非对偶式成语的注音相当焦虑。 或许是由于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只得后退一步,建议非对偶式成语“按词分写”。殊不知退后这一步,则完全放弃了《基本规则》已然明确的“成语注音连写”的立场,使得成语中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非对称结构的条目面临被分解得七零八碎的局面。“按词分写”的结果就是出现了AB—CD半连写形式以外的AB CD、A—B—C—D、ABCD、AB C D、AB CD、A BC D、ABC D、A BCD、A B C D等10余种之多的成语注音形式,这势必不易学习掌握,势必难于普及推广。至于步骤(3)中“已经‘词化’的成语”的提法,也是一个让人难能掌握的、需进一步明确的概念。
四 我们对成语注音的建议
成语注音方面的难点是什么?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我们通过学习和分析,对这些问题有了较清晰的认识。首先,大家对以对偶式为主的成语采取“半连写(中间加短横)”的方式是认同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符合“半连写”条件的成语的范围先确定下来。其次,大家对少数成语要采取“全连写”方式也是认同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必须“全连写”的成语的范围先确定下来。剩下的非对偶式的、“全连”“半连”归属起来都不太适宜的成语,便是我们要攻克的难点了。把这个难点攻克,使变得科学易行、大家都能接受;这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应该把“半连写”成语的范围尽量扩大。不仅应包括“风平浪静”这样的标准的对偶式成语,还应包括“层出不穷”这样的对偶性不很强的成语,还应包括“兢兢业业”“惟妙惟肖”“出尔反尔”这样的AABB、ABAC、ABCB式成语以及“衣食住行”这样的A—B—C—D(四字并列,词类一致)式的成语——因为完全可以把它们视为变体的对偶式;不仅应包括“世态炎凉”“扬扬得意”“生气勃勃”这些左右两边两两成词的成语,还应包括“爱憎分明”这样的一边成词一边可视为成词的成语。——可以把“爱憎”视为成词吗?可以的。 因为连写而未必成词的情况在注音实践里经常碰到。吕叔湘先生曾举例说明:“有许多名词前面有长长一串定语,例如‘同步稳相回旋加速器’,‘多弹头分导重入大气层运载工具’,这里边‘同步’‘稳相’‘多弹头’‘分导’‘重入’等片段不光是不能单说,而且也不怎么能自由运用,但是如果不承认它们是词因而不分开写,那么第一个例子就得九个音节连写,第二个例子就得十四个音节连写,这是行不通的。所以只能把这些片段是词不是词的问题留给语法学家去争论,正词法得把第一个例子写成四段,把第二个例子写成六段。”⑦
应该把“全连写”成语的范围压缩到最小。只有实在不能分为两段念的成语才全部连写。四言成语分两段念,几乎是全民习惯,施蛰存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国汉族人民的语言或文字,通常用两字组成一个语词,成为一个语文音节。……例如:烽火——照——西京铁骑——绕——龙城宁为——百夫长……但是在吟诵的时候,这三句都会读成烽火——照西——京铁骑——绕龙——城宁为——百夫——长……语法结构和音节结构出现了矛盾。许多人朗诵古诗,只会按照语法结构读。所以读不出诗的音节美来。”⑧ 按这种说法,为了音节美, 甚至可以不顾语法结构。这也就是人们宁可把“一衣带水”也分作两段来念的原因吧?然而,我们毕竟是在给成语注音,这种注音又必定不能违背分词连写的总原则。如若我们硬是把成语的“衣带”分开,中间加短横,硬是把不成词的“一衣”“带水”黏合在一起,那是会影响读者对语义的理解的。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就不能不对成语注音进行语法结构和音读习惯的协调考虑。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成语大致有三类:
(1)“一衣带水、如鸟兽散”这样的A—BC—D式成语;
(2)“旁观者清、揭不开锅”这样的ABC—D式成语;
(3)“吃闭门羹、打退堂鼓”这样的A—BCD式成语。
这三类成语若分为两段念是会出笑话的,因此,注音只能全连写。也有人主张就标作“yī—yīdài—shuǐ”“pángguānzhě—qīng”“chī—bìméngēng”,我们认为:这虽然把内部层次结构反映得清楚些,但与音读习惯大相径庭,因此不宜采用。
剩下的便是成语注音的难点:半边成词(或可视为成词)、半边不成词的成语的注音如何处理呢?
我们欣喜地看到徐世荣先生1985年写的一篇文章《四字成语连写格式的拟议》,我们觉得照他的分析来办,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徐先生把这部分左右不对称成语分析为“三段式”成语,具体包括“(一)A—B—CD;(二)AB—C—D;(三)A—BC—D”三种格。其中A—BC—D格,我们已认定将其纳入“全连”为好;那么就剩下(一)(二)两格需要我们去认识。
翻检此类成语,结构确实复杂,但仍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比如:
(1)大多为“主谓宾”结构:像
(A—B—CD格)胸有成竹火烧眉毛墨守成规目空一切脚踏实地
(AB—C—D格)草木皆兵狗胆包天痴人说梦同室操戈愚公移山
(2)第一字为单音节形容词的多为A—B—CD格:像
[大]张旗鼓 [大]吹法螺 [大]兴土木 [暗]送秋波 [饱]食终日
[别]出心裁
[差]强人意 [漫]无边际 [茫]无头绪
(3)第一字为数词的多为A—B—CD格:像
[一]无是处 [百]无聊赖 [三]缄其口 [初]出茅庐
(4)前两字不宜黏合的多为A—B—CD格:像
[铤]而走险 寄(人)篱下 祸起〈萧墙〉 事出〈有因〉
(5)第三字为“之”的多为AB—C—D格:像
(井底)之蛙 (不速)之客 (自知)之明 (乌合)之众
(6)第三字为“如、似”之类动词的多为AB—C—D格:像
胆小如鼠 表里如一 繁花似锦 怅然若失
(7)第三字为虚词助词的多为AB—C—D格:像
马首是瞻 众望所归 梦寐以求 不翼而飞
(8)后两字不宜黏合的多为AB—C—D格:像
尘埃落〈定〉 天花[乱]坠 好景[不]长 [顺手]牵羊
这(1)、(2)、(3)两种格式中分别是主谓、动宾、状中和中补关系,次序、 层次固定,不能任意替换字眼,我们用“一”连接。对ABCD不能成词的处理都应该分写。我们主张分写,而且是有标志的标注方法。
这里的(4)、(8)条里,均用了“不宜”二字,这是为了照顾各人不同的认识,比如“腹背受敌”,徐世荣先生认为前两字是并立的两项事物,不宜黏合,我们却认为分析为“腹背受敌”更好;又如“尘埃落定”,如果有人不看重做补语的“定”字,那么将成语分析为“尘埃—落定”两层也未尝不可。
徐先生在此类左右不对称“三段式”成语的注音里,用了两个小短横,A—B—CD格的“视同儿戏”注为shì—tóng—érxì,AB—C—D 格的“强弩之末”注为“qiángnǔ—zhī—mò”,这多么层次分明、多么简便易行(计算机操作起来十分方便)!我们由衷地感觉这种注音格式好,值得拿来推广。我们把这种有别于半连写的格式称为“半半连写”式。
有人会问:这样对成语进一步“分层”,与对成语进一步“分词”有何两样?我们说:区别是很大的。“分层”好比透过一块琥珀观察其内部构成(或是包含个小虫子,或是包含个小树叶);而“分词”则好比把一块琥珀打碎(把其中包含的小虫子、小树叶等等统统分解开来)。比如《现汉》对“胸有成竹”的(分词)注音是“xiōng yǒu chéng zhú”,把一条成语分为四块;而我们的(分层)注音是“xiōng—yǒu—chéng zhú”,还是一条完整的成语。 再比如“动人心弦”,《现汉》的注音是“dóng rén xīnxuán”,与同样结构的四言词组“抗日战争 Kàng Rì Zhànzhēng”的注音方式毫无二致;而我们对“动人心弦”的注音是“dóng—rén—xīnxuán”,这样,既避免了《现汉》的零零碎碎,又可以使人们通过注音方式的不同,把哪是成语、哪是普通四言词组清楚地分辨开来。
采用这种“连中有分,分而又连”的注音格式,充分利用连接号“-”的作用,大致可使50%以上的成语带着一道“-”(半连写),使得43%以上的成语带着两道“-”(半半连写),仅有6%左右的成语全连写(数据来源于我们的注音实践)⑨。这样,绝大多数的成语都有了自己的特征,使成语在注音方面做到既易行又醒目,既利于语义理解又便于拼音阅读。
五 小结
根据成语的特点和类型以及《基本规则》的精神,四言成语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它的注音都是有章可循的,要体现“分词连写”和“连中有分”。由此全部四言成语类型及拼写格式列表如下:
类型
拼写格式举例
①对偶式 半连写(中间加短横) 花好月圆 huāhǎo-yuèyuán
②对称性差的对偶式
丰富多彩 fēngfù—duōcǎi
③AABB、ABAC、ABCB式 鬼鬼祟祟 guǐguǐ—suìsuì
④两两成词式 得意洋洋 déyì—yángyáng
⑤A—B—C—D式(四字词类一致) 衣食住行 yīshí—zhùxíng
①A—B—CD式 半半连写(中间加短横,不 石沉大海 shí—chén—dàhǎi
②AB—C—D式 成词的一边中再加短横) 井底之蛙 jǐngdǐ—zhī—wā
①A—BC—D式 全连写 一衣带水 yīyīdàishuǐ
②A—BCD式
吃闭门羹 chībìméngēng
③ABC—D式
旁观者清 pángguānzhěqīng
④A/B/C/D式(四字词类不全一致) 不亦乐乎 bùyìlèhū
拼写步骤:
(1)先看这个成语是不是对偶式或两两成词式,如果是,则在中间加短横, 取AB—CD(半连写)式。
(2)如果这个成语不是对偶式或不能两两成词,则分析其结构层次, 如果可以按三段分,则取A—B—CD或AB—C—D(半半连写)式。
(3)如果这个成语从中间断开、分两段来念, 就会既违背阅读习惯又不合语法且影响理解,则取ABCD(全连写)式。
《基本规则》是在由19位顶尖专家组成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多次修订制成的。每个语言文字工作者都应该积极宣传它、实践它、推广它。我们两个年轻编辑,在宣传、实践、推广《基本规则》的过程中,发现其在成语注音方面尚不够完善,冒昧提出以上浅陋思考,盼望能在《基本规则》今后的修订工作中尽上绵薄之力。
注释:
① 汉语拼音正词法委员会《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1991年。
② 谢仁友《论成语的区别特征》,《中国辞书论集200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③ 吕叔湘《关于汉语拼音正词法》,《吕叔湘文集》第四卷122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
④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应用汉语词典》(凡例8),商务印书馆2000年。
⑤ 尹斌庸《新华拼写词典》第8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⑥ 尹斌庸《新华拼写词典》第353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⑦ 吕叔湘《关于汉语拼音正词法》,《吕叔湘文集》第四卷123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
⑧ 施蛰存《唐诗百话》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
⑨ 我们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A、B、C、D四母所收685条四字成语,按“半连写、半半连写、连写”办法进行了穷尽式的注音操作实践,统计结果:AB—CD式,350个,占总数685个的51.8%;AB—C—D式,137个,占总数685个的20%;A—B—CD式,158个,占总数685个的23.1%;ABCD式,40个,占总数685个的5.8%。
标签: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论文; 现代汉语词典论文; 汉语拼音论文; 读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