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48例为1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中医护理应用于研究组中,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较好,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较低,各项对比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晚期肿瘤患者;中医护理;效果
我院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其应用价值,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48例为1组,其中对照组中由28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最高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为(63.8±2.9)岁,最长病程为10年,最短病程为2年,平均病程为(5.8±0.5)年,13例食管癌,8例肺癌,18例乳腺癌,9例为淋巴癌;研究组中由26例男性患者和22例女性患者,最高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47岁,平均年龄为(65.6±2.8)岁,最长病程为9年,最短病程为2年,平均病程为(5.5±0.8)年,12例食管癌,8例肺癌,17例乳腺癌,11例为淋巴癌,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研究中对比数据有较强的可比性,参考价值较高。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即遵医嘱给予药物,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对不良用药反应进行了解,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及生活干预,使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等。研究组患者则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耳穴埋豆
晚期肿瘤患者会因为疼痛造成失眠现象,给予患者耳穴埋豆,对耳廓上的反应点或穴位采用王不留行籽进行刺激,单侧进行取穴,选择的穴位一般为皮质下、耳尖、神门等穴,两耳进行轮换,每次贴压要进行3d保持,对患者的疼痛及失眠情况进行有效缓解[1]。
1.2.2 按摩穴位
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化疗时会产生干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甚至会产生营养不良、代谢紊乱、脱水等情况,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不同,根据循经选穴按摩,用轻柔灵活的手法,主要以揉法及滚法进行按摩,胃经及脾经为主,防止对其重复刺激造成不适感,对纳谷不佳进行改善[2]。同时因为患者长期卧床,会造成肌肉萎软不用、关节枢机不利的情况,用穴位按摩将其清除,并将乏力消除,通脉活血,濡养肌肤,对压疮进行预防[3]。
1.2.3 中药灌肠法
肿瘤患者在晚期,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弱或者消失,降低了患者胃肠蠕动,很可能会有肠梗阻或者便秘等并发症产生,针对便秘的患者,给予中药组成煎剂进行润肠通便、清热解毒,将药汁进行过滤,对患者灌洗发挥有利作用,促进患者排便,将生活质量提升[4]。
1.2.4 艾灸
艾灸的作用为抗感染免疫、保健防病、消瘀散结、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等,选择的穴位有阿是穴、命门、大椎、天枢、中脘及足三里等保健穴,针灸时间一般为20-30min,皮肤微红灼热为宜,将机体内免疫细胞激活[5]。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10分为总分,重度疼痛为8-10分,中度疼痛为6-8分,轻度疼痛为3-5分,无痛为0-2分;并应用焦虑评分量表及抑郁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评分越低,焦虑和抑郁程度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对比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整理和处理,疼痛程度为计数资料用X2进行验证,而焦虑及抑郁评分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0.05作为标准进行判断。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较好,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3 讨论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会有胃肠反应、失眠及疼痛等情况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有严重的影响。在其治疗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将其不适感降低,将预后生活质量提升。本研究对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结果中显示采用此种护理方式,不但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敬,舒晓宁,毕然等.晚期肿瘤患者的中医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116-117.
[2] 黄宝英.晚期肿瘤患者中医护理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4(9):119-120.
[3] 陈洁.中医护理肿瘤晚期患者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7):119-120.
[4] 李丽红.肿瘤中晚期患者的中医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11):230-231.
[5] 来云霞.探究肿瘤中晚期患者的中医护理[J].光明中医,2013,28(9):1939-1940.
论文作者:许运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患者论文; 晚期论文; 肿瘤论文; 中医论文; 疼痛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程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