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数字资源建设研究论文_姚磊磊 李文竹 姜建华

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数字资源建设研究论文_姚磊磊 李文竹 姜建华

潍坊市工业学校 山东 潍坊 261000

摘 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共建,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是中职教学的必然趋势。构建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数字资源库,将极大地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 数字资源建设 中职教学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而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能否快速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新技术的变化,带给学生最新的知识体系,决定着数亿计的企业基层劳动者的素质水平。信息化教学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解决之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企业、学者三者相会配合,共同完成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建起了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效地促进了中职教育的发展。我们教学团队参与了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中《平面设计》的创建,下面我从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数字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感悟两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数字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1.可以解决教材慢、企业快的问题。教材从编写至使用,中间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而技术的发展则是日新月异的。我们希望通过数字资源的建设,搭建起随时更新的校本课程体系,解决教材滞后难题。

2.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脱节问题。中职学生毕业后有近一半进入本地企业工作,如果他在校学习的内容恰好适应工作那将使他的工作事半功倍。在团队设计的《平面设计》中,我们设计了多个模块的知识服务本地经济,如纺织领域的印花图案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logo制作、包装设计等,针对性强,学生非常喜欢。

3.解决教材枯燥、知识量少的问题。中职学生一般自制力欠缺,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直都是中职教师努力的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的素材形式多样,如微课、动画、虚拟仿真、vr、课件、学案等,依据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我们搭建了生动的情境导入,设计了合理的任务模块,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拓展部分,我们邀请企业专家设计了非常多的企业案例,校企结合,既扩充了知识量,也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

4.解决了个性化学习环境的问题。我们依据共享、共建、开放的理念建设数字资源环境,学生可以登录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平台记录学习效果并提供教学评价和讨论,而且平台提供了由易到难的企业案例,学生可以学习复习,得到专家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环境,实现了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5.解决了评价难的问题。信息化的课堂遵循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控教学,提高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信息化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而是采取了多元评价机制。当学生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学习后,教师就可以采集到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系列数据,形成过程性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团队成员也可提供评价数据,这样自评与他评,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做到了评价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6.解决了学生自身定位问题。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我们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企业的环境,学习者都是以小组或者其他协作形式进行学习,模拟的是企业员工。这样,每个学生都通过小组或者协作方式展开学习,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者案例。学习者在其中完成了学习者身份和企业员工的双重建构,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社会。

二、数字资源建设感悟

1.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信息化教学是学习者在教师创建的情境中通过问题探究、协商学习和意义建构,构建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学习方式。那么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提供碎片化的资源,而是利用信息化形成一个有序的学习系统,因此,平台的直观及逻辑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效果。本团队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的教学平台,构建起共享、共建、共赢的数字资源环境,实际上我们构建了一门数字化校本课程,教师普遍反映,教学变得有趣起来,自己也成了爱教、善教、乐教的老师,因为通过平台的资源可以顺畅地组织学习,感觉将大家集体备课后的优秀课堂搬到了平台上,随手拿来,非常好用。

2.一定是老中青结合,校企联动构建学习共同体。信息化教学素材多样,改变了靠文字和符号为表现内容的传统教学,但是也容易导致课堂太散,学生迷失了方向,这就需要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步步引导。老教师有丰富的课堂驾驭经验,他们对课程的整体把控能力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为我们整体的资源设计提供指导。青年教师对技术的热情和课程创新的不懈追求可以让课程变得丰富多彩,而企业则是新技术的摇篮,是学生的归属,企业提供的案例可以缩短学生的职场适应期,更好地开始工作。

3.建立更新体制。精品课程每年10%的更新率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及需求的变化,课程也应是与时俱进的,特别是企业案例的更新,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拓宽知识量,这一优势也是传统教材无法比拟的。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至各个领域,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信息化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尊重工具和资源的多样性,注重以任务驱动或者问题解决作为学生学习主线,这些都要求教师建立优秀的数字资源库,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我们相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一个共建、共享和共赢的环境将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论文作者:姚磊磊 李文竹 姜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数字资源建设研究论文_姚磊磊 李文竹 姜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