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论文_李勇明

李勇明 石岐西厂小学

摘要:故事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突出的地位。小学英语教材的故事模块,接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故事教学 变教为学

所谓故事教学,就是在课堂中,通过看故事、读故事或听故事进行语言输入,强调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在看、听故事之中,呈现语言知识,结合对故事的理解和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和操练新的语言的一种教学方式①。

故事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突出的地位。自2014年秋季起,中山市对现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开心学英语》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把原来每个单元第一模块的“conversation”部分全部改为“story”,通过有趣的故事情景和会话学习语言。每个单元第一模块呈现的故事人物(Gogo、 Tong、 Jenny)形象生动,活泼可爱,故事图文并茂,主题接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开展故事教学提供了方便的教学资源。

小学阶段是英语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这样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阶段应该重视培养儿童的语音和语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故事中有儿童喜爱的情节,丰富的情感,所有儿童都非常喜欢故事,同时故事中也含有一定的语言知识,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故事教学是有可行性的。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更多的是单纯的词汇和句型学习,知识输入非常有限,有时故事教学只是为了好玩而不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和活力。而有生命力故事教学,不只是讲故事,不以好玩作为最终的目的,以优化课堂教学,创设真实的、有趣的、综合性的语言运用环节或环境为目标,对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笔者就对课堂故事教学谈谈本人的尝试:

一、 故事前

1.热身活动

由于小学生性好动,在上课之初会有一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所以上课前进行一些热身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唱英文歌曲或歌谣、游戏、Free talk 等,这样既能吸引学生尽快地集中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入课堂学习。

2.激活故事的背景知识,预测故事的内容

在故事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的标题、图片、主要人物、关键词汇等启发学生预测故事大意、人物关系、通过多种方式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将故事与他们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为阅读做好情感准备。

如六年级下册Unit6 “Feeling Fun” 的故事教学中,当老师运用多媒体出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图片时,学生立刻就知道了这是《西游记》的重要人物,并对里面的故事情节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为下一步故事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一、 故事中

1.生动地“讲”故事

在讲故事时,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片、音频、课件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推测、理解故事及语言,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感受和观点的机会,这样,教师可以推动学生学会思考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如五年级下册Unit2 “Vocation Plans” 的故事教学中,我让学生听完故事录音后,利用多媒体和教材图片,出示了一副西藏的图片,并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1). Are there beaches in Tibet? (2). How are they going to Tibet? (3). Can they go camping? Why? 学生们经过观察图片和已有的知识。很快就把答案说了出来。(1). There are no beaches in Tibet.(2). They are going by plane. (3). No, they can’t. Because it’s too cold ,and there are bears and wolves . It’s dangerous.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如:There is no sea in Tibet. We also can go by train to Tibet. We can go sightseeing in Tibet. It’s beautiful, and so on. 在故事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们表达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的思维,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学生自主学习

在故事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教为学”,所谓的“变教为学”就是把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变为学生自主或合作开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②。这样,我们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就会变大,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机会也会增多,他们才能在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在四年级上册Unit4 “My Day” 的故事教学中,我根据故事中的时间,结合词汇,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表格,并简单的说一说自己一天生活习惯。

在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观察学生一天生活的合理性,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在小组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变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表演故事,复述故事

表演故事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课堂上用英语表演令他们产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表演成功也会给他们带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熟悉和掌握故事的内容,这一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故事表演也需要同伴的参与和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这一过程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如六年级下册Unit6 “Feeling Fun” 的故事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后,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由于该内容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所以对里面的人物扮演拿捏到位、栩栩如生,语言生动有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故事表演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复述故事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训练学生的积极思维,它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复述能让学生更好地识记,掌握语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六年级下册Unit3“A Lucky Day” 的故事教学中,我针对故事的内容,利用课文故事的插图,给出关键词,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Gogo had a lucky day. What happened? He lost his keys. First,________________. Next,_______________. Then, _____________. He was lucky. He was fine.学生在图片的引导下,很快的把故事内容理解、掌握,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三、故事后

我们知道,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学得快忘得更快,故事教学的适当的拓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词汇、句型和语法的掌握,巩固故事的理解。

如五年级下册Unit2 “Vocation Plans” ,我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设计的一个表格进行了适当拓展。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拓展练习中,学生运用的by plane, by train, by bus, stay in a hotel, go sightseeing 等等词汇,加以一般将来时态的语法结构be going to…,不但加深了对词汇、句型的理解,语法知识也得到了掌握,有时老师应根据实际需要,先给出范例给学生,学生通过模仿,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切实做到学有所用,学有可用。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运用的情景,教师通过故事教学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①https://wenku.baidu.com/view/4e68cc2b3169a4517723a33d.html

② 郜舒竹.变教为学—从哪做起[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9):4-7.

论文作者:李勇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再探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论文_李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