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途径是通过教师创设实际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意识习惯,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时,最乐意接受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甚至“爱屋及乌”。学生若具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然后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自己经过观察分析发现的,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因而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或逼迫的,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且能够持久地自觉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就会不断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找到满意的答案,会积极地搜集材料,主动探究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做出各种猜测或假设,并寻找证据或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直到能合理地解释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亲身体验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处理信息、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了问题意识,学生才能处处发现问题、时时思考问题、人人提出问题,学生才能不迷信课本和权威,才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观察、分析、思考、归纳,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新问题。提出问题后,为了解决问题,必须积极思维、探究,创造性地建立假设,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学生具有了问题意识,才会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异思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不盲从,不迷信,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精神。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题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出师生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2.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3.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以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努力方向。等待的时间,应由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熟知程度而定,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出问题中来。应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把握了问题的真谛;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准确把握问题。
三、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问题意识。
2.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中,教师可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这样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和创造精神。
3.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问题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问题意识。
论文作者:栾华祥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学生论文; 意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已有论文; 《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