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关键问题探讨论文_柳静

市政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关键问题探讨论文_柳静

摘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改善了道路结构层,具有强度有保证以及整体性、耐久性好的特点,是我国市政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基层结构形式。文章通过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特点,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工艺,分析了市政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关键问题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特点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路基开裂、干缩的现象,这些质量问题会对施工单位信誉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提高道路基层施工技术的质量标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选材较为简单、原材料容易获得,而且强度、稳定性能得到保证,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缩短工期,增加经济效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准备工作

2.1 材料选择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受原材料质量的影响较大,必须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均衡性,原材料质量不均衡是水泥碎石稳定层离析松散及干缩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材料包括石屑、水泥以及碎石等,在实际施工中,通常会加入适当的粉煤灰。水泥要选择硅酸盐水泥,不得采用早强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最低为 3 h,终凝时间最少为 6h。集料碎石的直径不能超过 30 mm,而且要保证碎石的表层干净整洁,石质坚硬且带有棱角,压碎值要控制到 28%之内。粉煤灰以及石灰不能有结块现象。施工拌合的水要使用达标的河水或生活用水。

2.2 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之前,保证土方垫层表面平整度及压实度,安排专人进行基层测量放样,做好基层的厚度标识,确保中线以及路边线达到设计标准。按照实际地形地貌,做好道路基层的坡度、标高及线型微调,保证市政道路完成后满足实用、美观、大方的效果。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工艺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先进行样板段施工,便于进一步提高施工工艺的水平。

2.3 施工设备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水泥碎石基层的施工工作,宜采用工厂化集中拌合,所需要的设备包括振动压路机、装载机、洒水车和混合料搅拌机等,设备的具体数量依据实际工程量而定。为了确保施工顺利,设备投用前一定要进行检测,例如应用于厂拌的设备,施工开始前的两天,就要对其进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4 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将施工现场清理到位,科学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严格按施工方案对各施工工序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对集中搅拌站原材料进行预控:①控制原材料;②杜绝原材料混料现象;③经常检查计量器具的准确性;④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混合料应随拌随用,必须在水泥初凝前铺筑,碾压完成及时覆盖养护,保证养护期,加强养护温度的控制,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水平。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关键问题

3.1 施工放样施工放样主要是高程控制。由专业测量人员组成一个测量组,以保证施工放样及时,平面位置、标高随时得到控制。放样时,首先在已铺好的底基层上恢复中线、边线,直线段每 20 m 设一桩,曲线段每 10 m 设一桩,并在两侧外缘外 0.3~0.5 m 设指示桩;然后进行水平测量,在各桩点上根据设计标高及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设置摊铺机水平传感导线,导线采用直径 2~3 mm 的不锈钢丝,用张紧器张紧并固定好,张紧力不小 800 N,每次架设长度不大于 200 m,钢丝绳与钢筋支杆间要固定好,一般在钢筋支杆端刻出 3 mm 槽,让钢丝绳正好卡在槽内并用扎丝固定,以防钢丝绳上下滑动,应在摊铺前和摊铺过程中对导线进行复核测量,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3.2 下承层准备下承层面清除和洒水湿润。摊铺前对底基层顶面进行彻底清除,使底基层表面没有任何杂物、浮土;确保底基层达到较湿润的状态。

3.3 混合料拌和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拌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JS500 强制式拌和机按工程实际需求配置,自动配料称量系统按砂、碎石、水泥的比例依其重量比采用试验段总结出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合,含水量应根据气温以及各种原材料自然含水量等情况,最佳含水量为 0.5%~1%。3.4 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选用 RP751 型混合料摊铺机。1)将摊铺机的压板高度控制在试验段所确定的松铺系数高度,并采用做标高线的方法,利用摊铺机在已设置的导线上,探杆传感器自动控制路面纵横坡坡度,均匀摊铺。2)结合各标段拌和能力,摊铺机采用最低速度摊铺,减少停机待料情况。3)为了防止混合料运输车辆在卸料时碰撞摊铺机而对路面平整度造成影响,要求运料车必须在摊铺机前 20~30 cm 停下,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4)对于无法摊铺的路段或部位采用人工摊铺,并严格控制基层纵横坡和平整度。5)为保证熟料水分不受损失,摊铺机铺好后的基层,及时用薄膜覆盖。3.5 碾压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按照 “稳定—振动—收面”和“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则进行阶梯型碾压,碾压长度不小于 50 m,碾压时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处于最佳值,必要时还需进行人工补水。根据试验段试验结果,先用 20 t 振动压路机及时并连续地在全宽范围内进行一遍初压(静压),碾压均与路中心平行,直线段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到外侧依次、连续、均匀地进行碾压,相邻碾压轮迹重叠 1/2 轮宽,然后微振 2 遍、强振 2 遍,再用 18~20 t 光轮压路机静压 2~3 遍,最后用振动强振 1 遍、微振 1 遍结束。3.6 养护每一段碾压完成且自检压实度合格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采用麻袋或土工布覆盖及洒水保持湿润。在养护中特别应注意对两个侧边的养护,养护不宜少于 7 d,在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严禁车辆通行。

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 原材料控制

1)水泥作为稳定剂,其质量至关重要。在进场过程中每批次或每 500 t 检测一个样品,进行水泥标号初、终凝时间、安定性和细度指标的检验。2)砂、碎石每天使用前取 2 个样品测其含水量,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碎石在使用过程中,每 2000 m3取 2 个样品进行颗粒分析、相对密度、吸水率、压碎值试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4.2 施工过程控制

1)混合料拌和质量的控制。检查生产的实际配合比是否在容许的偏差范围内,尤其是级配和水泥剂量的控制。拌和场需配置一名试验工程师和一名试验员,随时抽查水泥剂量和级配情况,一旦发现混合料的质量有异常,及时通知拌和机手检查机械和配料系统,待排除故障后再继续生产。2)含水量控制。当实际含水量 W 接近最佳含水量(W0)时,压实度才能保证,当 W>W0时,水分过大,碾压时容易“弹簧”,且在振动碾压时,容易将水泥浆集聚在表面。这样在取芯检查时,试件下部易出现松散或强度不够的情况。3)平整度控制。摊铺机摊铺后,自检员及时用三米直尺或没有变形的铝合金尺条检查其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用人工整平,并对已形成的基层及时进行检测。4)压实度控制。压实后的基层表面应达到平整、无轮迹和隆起现象,平均压实度达到 98%以上,使其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的要求。若发现压实度不足的现象,及时补压,避免留下隐患。5)水泥延迟时间的限制。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时间。6)养护。碾压完成后,及时覆盖洒水养护,并派专人分段看管,封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并对没有覆盖好的地方及时补盖。保证养护期内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保持湿润。

5 结语

综合上述关于市政工程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我们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重视技术要点的合理掌控,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施工工艺,提高工程的总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智.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6):80.

[2]周道清.浅析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3):188- 189+213.

[3]赵慎兵.浅谈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183- 184.

[4]陈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9):272- 273

论文作者:柳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关键问题探讨论文_柳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