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知识扶贫与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科教兴村”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粤北论文,科教论文,少数民族地区论文,知识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12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48(2002)04-034-03
粤北地处广东省北部的南岭地区,与湘、桂、赣接壤。是一个人多、地少、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以农林矿业为主体的地区。自古就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区,至今,这里仍然居住着我国壮、瑶、畲、回、苗等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这里是广东省主要贫困地区。1997年,广东率先基本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如何防止“返贫”现象,如何在脱贫之后加快奔小康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1 粤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1 经验
1.1.1 抓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提高公路密度,基本达到村村通车;村村均开通程控电话,实现电话城乡一体化、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图文传真等通讯系统相继开通;全区90%的农户已用上电。
1.1.2 组织大规模的石灰岩山区移民
自1993年以来,投入大量移民资金,安排石灰岩缺水、缺耕地区的贫困户从石灰岩地区迁移出来,走出一条“异地发展,体外造血”为主要特征的开发新路子。
1.1.3 开展大规模的挂钩扶贫到户活动
以清新县为例:1997年帮助贫困户发展项目2157个,全县挂扶的2100户特困户有96%实现当年脱贫;1999年进一步推行了以巩固脱贫成果为主要目标的挂扶到户责任制,巩固率达95%以上。
1.1.4 加大科技知识扶贫力度,积极探索科技知识扶贫新路子
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村“普九”工作,注重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引进工作。以清新县为例:全县实现了“两基”达标,初步建立了科技含量较高的各类生产基地40多个;镇党政领导、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基本实行了培训上岗。
1.2 存在的不足
目前,粤北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同广东全省平均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特别同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还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农村中脱贫户返贫现象时有出现,1998年清新县曾对实现脱贫的特困户进行过追踪调查,发现返贫率达到10%以上,真正经济得到发展的农户仅占30%。
2 实行科技知识扶贫是继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客观要求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都具有“边缘性”的共同特征。从广东情况看,其具体表现为:一是自然要素复杂多变,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但自然灾害频繁;二是地处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社会、经济和文化落后;三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商品率低;四是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人口增长迅速,卫生医疗条件差。对这类地区如不采取特殊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则很容易形成系列的恶性循环:即自然条件严酷→交通不便→商品经济不发达(贫困)→科学技术水平低→劳动者综合素质差→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以消耗资源为主的掠夺性生产经营→自然条件更趋恶化。制约这一类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劳动者素质低下、受教育程度低、商品意识差、生产技术落后。据有关资料反映,全国贫困地区的文盲率高达35%~50%。
实行科技知识扶贫,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能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产,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广西省恭城瑶族自治县,原是广西出名的石灰岩山区贫困县,经过15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养殖+沼气+种值”三位一体的农村经济新路子,农民平均纯收入达2865元。恭城县大力发展科技和培训人才,全县有沼气、水果技术人员3300多人,65%以上的群众掌握了种果技术,沼气建池成功率达100%,水果种植技术达到无大小年之分。清新县桃源镇是最贫困的一个石灰岩山区镇,这个镇在20世纪70年代大搞种杉,山上以杉为主,但由于种杉效益低,并未能使贫穷山区的经济有起色。前几年,清新县蔬菜种植大户潘利辉走进了海拔400多米的桃源镇仓边、拱水村,利用其独特优越的气候资源,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并为300多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从而很快在全镇推开了种植反季节蔬菜的高潮,年种植反季节蔬菜近千公顷,使这个在贫困中寻找发展道路的边远山镇看到了曙光,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群众学习科技种养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可见,以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运用知识合理配置资源,用现代知识进行经营和管理,是加快脱贫步伐,打破和防止贫困现象恶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实行科技知识扶贫,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更具紧迫性,当前,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正悄然兴起。在这个年代,财富正逐渐表现为对知识的占有程度,经济已经没有国界地界,谁掌握知识多,谁就占有市场的制高点。试想,如果贫困地区还按部就班跟着别人走路,不仅无法打破其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且贫困地区和其它地区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知识经济的兴起,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但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帮助农民扩大生产,稳定增收,已成为实现小康的关键。如何实现农民增收防止返贫?实践证明,兴办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抓好农业的综合开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而要抓好这些措施的落实,除政府的政策推动,发达地区的支持外,最终还是靠贫困地区的农民自己去实现。而农民素质低的问题不解决,措施再好、项目再好也是难以落实和实现的。
加大科技知识扶贫力度虽然难度很大,但只要转变观念,领导有方,措施得力,完全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走科技知识扶贫的路子,具有现实性。美国犹他洲1986年选择高级化、信息化、轻量化、投放少、效益高、运输量小的新兴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个原是美国经济落后地区的洲已成为世界高新技术的“重镇”。同是贫困地区的广东高州市、梅州市运用新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水果生产,迅速改变了山区贫困落后状况,成为广东山区的农业明珠。还有不少高寒山区,利用特殊的气候资源发展反季节蔬菜,养殖优质水产,发展生态旅游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近几年来,清新县抓住机遇,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引进科技知识,创建了清新温矿泉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温泉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不仅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还大大提高了该县的知名度,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到清新投资开发,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说明经济落后地区只要掌握新科技知识,运用新技术,重新研究自己的资源配置,就一定能够找到一条适合发展的新路子。
3 推进科技知识扶贫工作的对策——实施“科教兴村”工程
知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推进科技知识扶贫,其主要难点有:一是知识和技术有一个由中心城市向四周转移辐射的过程,贫困地区处于边缘区,吸收接纳辐射的能力弱,如何突破知识技术转移的梯度性难度大。二是因地区经济不发达,资金原始积累少,对发展教育,智力投资,推广应用技术投入不足,人才外流严重,实用人才少,使依靠自我发展的能力更弱。三是干部群众意识观念陈旧,全社会对知识扶贫的共识和支持有待加强。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行科技知识扶贫必须实施“科教兴村”工程,重点应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切实解决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只追求政绩而忽视做好长期基础工作的思想,破除认为知识经济离我们太远,抓教育、抓人才培训、抓人的观念转变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错误观念。认真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明确目的要求,有重点、有布置、有检查。要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想方设法留住人才,积极大胆引进人才,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一个加速培养人才、稳定人才的机制。各级政府在安排财政计划时,要有落实科技知识扶贫的专款。要通过典型引路,办点示范,“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引导和增强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知识扶贫中,用科技知识改变贫困面貌。
3.2 在经济扶贫中移入文化教育
经济落后常常与思想守旧、文化素质低共生。经济落后与文化落伍间有着必然的恶性循环关系。对此政府也制定了诸如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科教兴县、科教兴村等多项方针。但现在教育在贫困地区的学生看来是脱离贫困家乡的道路,而不是建设美好家乡的途径。这种教育方针是不正常的。对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人来说,他们身上有一些基本素质(如自信、有理想等)急需培养。贫困的根本问题何在?有人认为是体制的问题,我们认为是文化和教育。如果文化不能普及,人的素质得不到提高,这个社会也就没有发展,更不要说脱贫致富。
扶贫对象自身没有脱贫意识,没有促使他想脱贫的环境,单纯经济上的救济,只会使他们依赖政府的救济,无法取得实际效果。所以,要对贫困地区进行新的文化教育移入,比如,使他们接受自立的观点,接受商品、市场的观点。当然,对贫困地区的文化重构,要因地制宜,要以当地传统文化为依托,允许差异存在。教育也要从需求出发,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要从孩子的素质抓起,要逐渐在传统社会中介入现代文化的影响。
文化普及是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但我们并不是说文化脱贫是唯一重要的,着眼于文化意识的重构,基于文化而起步的扶贫工作可能更具有生命力。因此,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素质。这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振兴经济的基础和百年大计,同时也是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民整体素质的根本措施。要继续认真抓好“普九”工作,切实解决好贫困地区辍学率高的状况,确保让每个青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要因地制宜大力兴办职业中学,从而缩短科技知识与实践的距离;要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进行智力开发,逐步消灭文盲,提高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各级政府在办学经费、科技经费的安排上应尽可能向贫困地区倾斜,以加快贫困地区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水平。同时要实行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要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抓好人才的培训、使用工作;要积极用好各级政府制定的大专院校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的政策;要继续抓好培训贫困农民的工作,使每个农民都掌握1~2门适用技术,为贫困地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3.3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据调查,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尚处贫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以资源的过量消耗为代价,初级产品较多,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应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技进山增效工程”,努力促进资源的循环增值和转化,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社会发展的目的。工程实施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抓市场,培训增素质,科技创高效”的思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营体制的优化、管理机制的更新。
“科技进山增效工程”主要以建立示范基地县为主,开始应选择资源条件较好的县进行,以后逐步扩展。通过对山区各种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争取在示范区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资源产业体系,确立区位优势,进而将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在实施“科技进山增效工程”的过程中,应建立畅通的科技传授途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聘请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作为技术依托单位,采取技术攻关、成果转让、项目承包、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服务。同时,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开展实用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第一线科技人员和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强化技术推广体系和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3.4 依靠科技发展支柱产业,推进产业化步伐
要改变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缺少具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农业商品率低的状况。首先要依靠科技,利用贫困地区的资源,大但调整农业布局,确定主导产业,坚持走系列产品开发之路,扩大生产链,搞多层次加工和多层次增值。支柱产业的开发要落实到产品上,产品开发要坚持名、优、稀、奇、特的原则,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其次要办好“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从分散种养走向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要围绕“带动农户”这一核心,以资本为纽带,以合同契约联结,使“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把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推进“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传播信息,传授技术,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引导农民走上其科技致富道路。再次要建立和完善农科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网络,加速农业新技术引进、推广和应用,加快市场信息的传递,增强贫困地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3.5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
发展乡镇企业,可以改变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通过发展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增值增效,可以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让人才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达到吸引人力、挽留人才的目的,从而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要利用地差级别及廉价劳力配合其它优惠政策和措施,吸纳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乡镇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原则,避免盲目上项目和产生环境污染。小城镇是农村与大中城市联结的纽带,是小域经济的中心,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窗口。因此,要认真抓好小城镇的发展,认真搞好规划和管理,力求做到规划起点高,建设上档次,管理上水平;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到集镇上发展;要把握农村奔小康过程中农房改造的机会,让更多的农民下山进城。各级政府应在用地政策和各项收费上,在工业布局项目安排上,照顾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从而推动农村小城镇的建设。
3.6 继续推进经济发达地区挂钩帮扶工作
多年以来,广东省直单位和沿海发达地区与贫困县建立挂钩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挂扶单位从发展思路、项目资金、技术、信息上给予支持帮助是很有成效的,今后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特别是要加强发达地区的技术、市场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资源相结合来发展互利项目。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尤其要转变观念,坚决克服“抱着娃娃讨饭吃”和“等、靠、要”的思想,做到大胆让利,采取积极的措施,吸纳发达地区的科学技术和信息,以此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3.7 抓好劳务输出工作
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不仅可以解决就业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是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劳务输出可采取政府安排、企业用人的办法,也可采取按市场需求组织贫困地区劳力进行岗前培训,然后由发达地区按需录用的办法等。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达到每个贫困户输出一个劳动力。
3.8 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确保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要大力提倡优生、优育,使人口再生产有计划按比例进行。要把生育观念的转变作为贫困地区农民旧传统观念转移的突破口来抓,采取得力措施,抓好计生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加快创建计生合格村和推广计生“三结合”工作的步伐,坚决遏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现象,减缓人口增长速度,开展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下决心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积极发展合作医疗,抓好农村卫生院(站)建设。
标签:农民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农业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三农论文; 文化扶贫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科技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