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耕地沙化为目标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牵涉农业、林业、畜牧、国土等职能部门,还牵涉到退耕还林实施主体—农民。因此,退耕还林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才能顺利实施,实现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持续发展;水土流失
1、退耕还林的概况
1.1自1999—2001年,国务院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十六字方针。2002—2006年全面启动实施。
1.2历年退耕还林情况:截止2013年底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面积63.83211万亩。其中:1999—2006年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5.18211万亩(生态林面积23.53751万亩;经济林面积1.6446 万亩);2000—2013年完成荒山造林面积36.65万亩;2005—2010年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0万亩。
2、退耕还林的生态类型及模式
退耕还林是一项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的工程,推广先进、适用、高效的科学技术是关键,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具有创新性的退耕还林类型及模式尤为重要。
2.1生态保护型及模式
2.1.1阔阔混交模式:适宜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块,防止水土流失。如:有刺槐、榆树、杨树、柳树等混交。
2.1.2阔灌混交模式:适宜25度以上坡耕地低产田。如:有刺槐、柳树、杨树等与沙棘、文冠果、连翘等混交。
2.2生态经济型及模式
2.2.1经济林模式:适宜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如:有苹果、桃、李子、杏、大樱桃等。
2.2.2生态经济兼用模式:适宜林木与矮干豆类作物间作。如:有核桃、花椒等。
2.2.2针阔混交模式:适宜用材林和薪炭林。如:有油松、华山松、侧柏等与刺槐、柳树、国槐等混交。
2.2.4针灌混交模式:适宜林下种植经济价值高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如:有油松、落叶松、刺柏等与沙棘、文冠果、连翘等混交。
2.3生态旅游型
适宜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地段,属森林三大效益典型类型。如:有银杏、云杉、雪松、塔柏等风景树种,适合永清镇红崖观、红堡镇小华山等地段栽植。
3、退耕还林主要应用技术
3.1节水抗旱造林技术
3.1.1深栽造林技术:采用机械钻孔法和人工戳孔或挖坑法整穴栽植。
3.1.2容器育苗技术:采用高、径各40cm的移栽桶和高25cm、径10cm塑料膜袋育苗,移栽时保持土坨完整、不裂不散、根系完整。有不缓苗、成本低、成活率高的效果。
3.1.3覆膜造林技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树穴,要求覆膜面大于穴面,便于四面压土,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漏斗形。
3.2径流集水保墒整地技术
3.2.1利用自然坡面直接作为集水区。
3.2.2对集水区的地面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表土压实拍光。
3.2.3在一、二种方法基础上喷洒一层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以提速引流作用。
3.2.4在一、二种方法基础上引入低等植物地衣覆盖,以提高产流率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
选择速生、耐修剪、根深的固氮树种(黑荆树、紫穗槐、胡枝子等)沿等高线相间4—8m,栽植2或1行植物篱,并适时刹割或用作饲料,不仅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理化性质,还能提供林木生长结实所需的大量肥料,减少农民负担,起到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4保水剂抗旱技术
能增加苗木含水量,提高抗侵蚀能力。蘸根或施入土中,水分向根区移动,在根区形成“小水库”,提高成活率,针叶树种成活率增幅2.7—12.3%,阔叶树种成活率增幅1.8—14.8%。
4.、主要做法
4.1领导是保证。建立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制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兑现奖惩。
4.2广泛宣传。变“国家要我退”为“群众我要退”。4.3增加科技含量。掌握应用先进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
4.4加强育苗管理,提升种苗质量。
4.5制定管理办法,巩固造林成果。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落实责任主体,做好林木管护、防火、病虫害防治。
4.6完善经营方式。采取股份制、合作制、个体承包、兴办家庭林场等多种经营方式。
4.7加强监督检查,严把质量关。
4.8抓好政策落实。严格界定政策范围内允许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地类型,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准确足额兑现国家政策补助资金。
5、存在的问题
5.1退耕还林缺乏灵活性
立地条件差异较大,施工难易程度不同,生态、经济树种不同,投工投劳标准不同,存在施工效率低下。同时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不到位,导致造林质量不高。
5.2机制滞后是困扰退耕还林的主要问题
一是国家补助有限,补助标准统一。对退耕还林稳定性非常不利,又不能长期得到有效补偿。
二是工程区解决退耕农户计生问题长效机制未建立。主要是后续产业发展缓慢,缺乏政策扶持力度,加之退耕农户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不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不明显,尤其荒山造林成效差,国家政策难以兑现,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转移。
5.3科技含量低是质量不高的原因
大多以乡土树种、老苗圃、传统方式造林。一是许多抗旱技术,抗旱保水技术未应用;二是基层科技人员技术水平低,掌握技术人员不足;三是科研成果和技术转化脱节,产业链短、滞后。
5.4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失调
由于短期经济林效益高,农民不愿意乔、灌、草立体配套,农民对生态林的林权并不感兴趣,短期经济林更符合农民的需求,从而出现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不合理。
6、可持续发展建议
退耕还林是一项包括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在内的复杂系统工程。
6.1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投资机制,扩大投资渠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6.2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综合治理。“遵循宜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原则,借鉴小流域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应与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统筹规划与相互衔接相结合,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6.3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一是选择良种壮苗,如沙棘、花椒、核桃等;二是地膜覆盖、蘸根、深栽抗旱、保水剂、生根粉等的应用;三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6.4加大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成效: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原则。一是技术管理,工程规划、种苗供应、资金运转。二是严格监督检查,工程实施中不断检查,稳步推进,严厉打击弄虚作假,争取面积实,确保质量好,苗木成活高。
6.5能够及时将建设成效好的退耕地还生态林纳入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
论文作者:马永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退耕还林论文; 生态论文; 经济林论文; 模式论文; 树种论文; 适宜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