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科学与文化的汇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汇通论文,科学论文,文化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的流通与共享,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人类文化的发展促进传播的变革,而今天的科技传播已成为将人们带入信息化社会的推进器。文中结合我国科技传播的实际,对科技传播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科技传播 科技信息 文化
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的流通与共享,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技传播不仅在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族科技素质以及推动科技自身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创造着时代的文化。它是科学与文化融汇的产物,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贯通的写照。
一、人类文化的发展促进传播的变革
传播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人类社会谋取生存发展的一种需要。著名传播学学者宣伟伯说:“传是人类社会赖以建立的工具,人类社会与其它动物或昆虫社会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会传。”[1]
马克思主义认为,传播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的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了语言。语言开创了人类传播的历史,至今仍为人类社会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科技信息是源于人类进行科技活动时产生的一类信息。而人类的科技活动不是开天辟地就有的,它是科学技术社会化的产物。科学的产生、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的改进与创新也是社会化的活动,即需要有前人经验的积累和众多社会成员的参与。只靠语言口口相传已无法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也产生不了科学。文字的发明使信息的交流传播发生了质的飞跃。文字通过介质把信息的传者与信息的媒体分开,扩大了传播的时域和空间,使人们可以通过文字的记载寻觅前人积累的经验,为科学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文字的使用使人类古代科学技术获得空前发展,中国古代对全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指南针、火药、纸张、印刷术,通过传播将灿烂的中华文化弘扬四海、光照古今。
引起传播发生又一次变革的是印刷术的发明。我国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升发明了活泥字版印刷术,400年以后, 德国的古登堡发明了活铅字印刷。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2]自1455年使用印刷术出版了《圣经》以后, 在近百年的时期内,先后出版了《冶金学》(德国,1530)、《植物生态图》(德国,1532)、《论各种三角形》(德国,1533)、《新植物学》(法国,1539)、《技术的基础》(英国,1540)、《天体运行论》(波兰,1543)、《人体结构》(比利时,1543)、《动物学》(瑞典,1551)等自然科学著作,使科技传播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电磁理论的产生及其应用引起了科技传播的第3次飞跃。 人类社会自19世纪走上了电的时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可将信息传到世界上任何角落。借助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手段,科技传播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也创造了反映时代特点的影视传播文化。
当前,科技传播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经历着当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的变革,最引人瞩目的即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技术已经在广播、电视、图文一体化处理等方面获得实际应用,在克服了多媒体推广应用的障碍以后,多媒体计算机将进入千家万户,从而使信息传播出现诱人的前景。以纸张作介质的传统出版物将被电子出版物取代或部分取代。网络传播已经为信息的共享展现出美好的前景,互联网络(Internet)已经把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万台主机4000万用户连在一起,每日大约传递4000万字符的信息。用新技术装备起来的传播产业反过来又创造着时代的文化,可以说科技传播是科学与文化融汇的产物。
二、科技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开展科技传播研究,不仅是建立科技传播学学科体系的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结合目前我国科技传播的现状,提出以下有关研究内容。
1.传播在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社会化的产物。由于科技在发展经济中的先导作用以及对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影响,社会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明显增加,科技传播的作用与地位也益显重要。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十分复杂,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社会生产需要产生和决定的;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第一生产力。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在上述的这种关系中, 科技传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通过传播将科技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科技信息是这一劳动的结晶。科技信息可以提高劳动主体的素质,扩大劳动对象范畴,增加劳动资料信息属性,从而使生产力获得空前提高。而科技信息的流通与利用离不开传播。经验证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社会信息化的程度,即信息活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的规模。我国目前“信息总量与信息活动规模都比较小。据调查,全国主要部门之间交流的信息量只占他们拥有的信息量的11.5%”,[4]与政治信息、经济信息、 文化信息相比,科技信息的传播在数量、时效、利用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仅以图书出版为例,科技图书的品种大体占总品种数量的20%左右。而报刊、广播、电视传媒中科技信息的比例有如风毛麟角,与社会需求相比,差距更大。
(2)通过传播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
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决定着生产率水平。科技素质低,生产率不高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障碍。“目前我国文盲、半文盲人口达1.8亿,在全国1.2亿职工中,70%为初中文化水平, 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5%,在亚太地区17个国家和地区中,仅仅高于孟加拉, 比菲律宾、巴基斯坦都低。”[5] 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自然科学与其它科学的交叉渗透,要求不同学科、不同职业的人都能对自然科学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对普及全社会的科技产品,如计算机都能使用或了解。这不但可提高劳动素质,而且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科学认识论。
(3)推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
历史上任何一门新的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科技信息的传播。近代天文学是始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出版;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申农的《通信的数学理论》对信息论的创立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目前全世界每年发表的500万篇左右的论文,就是这一作用的生动写照。
(4)传播创造着新的知识与文化
科技信息具有增值性质,可利用原有信息产生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方法;可使非资源性物质变为资源性物质,使低附加值产品变成高附加值产品,并由此总结和发展出新的知识与文化。
2.关于科技信息的性质与分类
科技信息最基本的性质是具有生产力要素,即它可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素质的变革。劳动资料是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劳动资料的构成及功能从扩展人的体力劳动职能和范围延伸到扩展人的脑力劳动的职能和范围。科技信息的这种性质使“劳动资料信息属性的增长,是我们面临的第5次产业革命的历史特征”。[6]
科技信息分类的参考系不同,分类的方法也不同。如按产生信息的信源不同可分为自然信源信息、社会信源信息、知识信源信息;按技术领域不同又可分为工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医药科技信息等等;从信息应用的层次上又可分为以下4类,而且每一类都各具特点:
(1)科学理论信息,它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是在积累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思维和抽象,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完整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一种信息。图书、期刊是主要的传播载体。
(2)工程技术信息,即反映人们用以改造、 保护客观世界的技能和方法以及人们使用的各种工具、仪器和设备,各个技术领域、各行各业的发明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传播的载体有图书、期刊杂志、报纸及广播影视等。
(3)科技动态信息,主要反映科技政策、科技活动或事件、 科技成果、科技交流等,时效性强是这类信息的特点。报刊、广播及电视是传播这类信息的主要载体。
(4)二次、三次科技信息, 即将科技信息按一定规则重新加工编录而成的信息。图书馆及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是这类信息的供应者。
3.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传播效果是传播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科技信息应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甚至有些可用量化的方法对信息量及传播效率进行分析。这里仅就影响传播效果的3个原则作一简单介绍。
(1)科技传播信息的有效流动的方向是使系统信息熵值降低的方向
表示该系统对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度量。不确定性程度愈大,熵值越高;当事件完全确定后,熵值为零。系统经过接受信息传播可使熵值降低,有效的传播始终指向熵值降低的方向。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科技传播最基本的原则,传播的信息必须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不同类型的信息有不同的衡量判断标准,应尽量避免因使用传感器的限制或个人意识的干扰,造成被传播的信息失真。
(3)传播匹配原则
科技信息的受体在接受信息时会存在“语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势垒”。这种势垒阻碍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交流。克服这种势垒的途径是在传播媒介的选择与信息描述方法方面使信息传播与受主内向传播之间匹配,目前有关科技写作、科技翻译、科技名词术语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都有益于匹配原则的实现。
4.科技传播产业化与科技信息商品化
科技发展及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刺激科技信息产品迅猛增长。除在政府或企业内部使用的那一部分外,科技信息产品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为信息商品。研究信息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内涵,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将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现代科学技术在传播中的应用
当前传播技术发展的趋势有: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移及用光学介质代替传统的纸张、磁带;多媒体技术;网络传播技术;智能技术,即开发计算机智能化接口,使计算机能像“傻瓜”相机一样直接接受并处理自然语言、文字和图像。
6.科技信息产品产权使用及保护
科技信息传播涉及知识产权、信息获取与公开、信息保密、国家安全等诸多法律、法规问题。计算机软件,电子图书,网络传播等新技术的引入,使传统的立法缺乏科学的依据对由此产生的问题进行判断与管理,建立有效的保护是信息传播发展面临的实际课题。
三、科技传播是信息化社会的推进器
信息化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高技术社会。自1959年被美国的未来学学者贝尔提出之后,受到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关注。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国家乃至一些发展中的国家都确立了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基本方针。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开发信源、组织信息产品的生产,使人们切身感到信息社会再也不只是未来学者笔下的绚丽美景,而正在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事实。许多学者对信息社会的特征作过分析讨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信息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源之一, 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信息经济的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主要地位。
3.科学技术高度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主宰社会、塑造社会。 生产、办公、管理、生活等方面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将使大量的人员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成为控制生产的主人。
4.社会信息化规模(信息的生产、 传播和利用)以及信息流通设施(干线、支线、网络)有较大提高,确保信息的流通。
5.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获取、 使用信息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6.科技与生产的结合、科技与文化的结合、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将创造出成批的新知识与文化。
上述特征并不见得完全正确,人们对在工业化社会中发展形成后工业社会的说法也持有不同的意见。但对于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问题人们必须正面予以解决,否则就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邓小平同志说:“世界形势,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的一天比得上过去古代社会的百年或几十年,如果不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正是纵观了当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决定性影响之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以及准备向信息化社会的过渡指明了根本途径。
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信息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而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为信息的获取、开发和利用创造了物质基础。进入20世纪之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进步加快,信息资源猛增。从公元前650 年古希腊的泰勒斯发现摩擦琥珀可以生电的现象,到1650年德国格里凯发明摩擦起电机经历了2000多年。而自发明真空三级管(1907年)到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完成了电视实验广播(1928年)不过21年的历史。这完全归于科技信息的传播。如果说信息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则科技传播是人们带入信息化社会的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