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句读——从最基础处教学文言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句读论文,文言文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言文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是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为此,从初中开始,语文教材逐步加大了文言文的编入比例。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老师们面临的一道难题。
我们知道,古代的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三字经》里有“详训诂,明句读”之说,《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之说,韩愈《师说》中也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说法。由此可见,句读训练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功夫。进入中学阶段,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相比于古人,起点已高出了许多,为此,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古人“明句读”的做法,或许能走出一条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
古代的文章本来就没有标点符号,现代课本中的文言文却是加了标点符号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还原式,即在学习之前将原文去掉标点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方法学加标点符号,然后与原文进行对比;二是补充式,即另选与课文层次相当的文言文,去掉标点符号印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类比学加标点符号。两种方式都有很强的探究性和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促使学生会探究、能探究,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一、细阅读,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明句读”也必须从诵读开始,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会文章大意,才能动笔给文章断句。有人可能会说,有标点符号的文言文学生都读不懂,一上来就让他们阅读没有标点符号的文言文,似乎有点不现实。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开头难,为降低难度,我们可以先节选课文的一部分进行实验,之后逐步扩展。古人从蒙学就开始阅读无标点的文字,我们的学生都到了中学时期,也不要过分低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既要主张学生主动思考,又要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探究,看谁读得更准更顺畅。这种以“明句读”为动力的阅读,目的性很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循序渐进,长久坚持,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辨虚词,认识文言停顿规律
“明句读”是有技巧的,文言文没有标点符号,常用虚词往往就是重要标志。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由此可见,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是断句的依据之一。
1.句首虚词:“夫、盖、凡、窃、请、敬、唯、若夫”等,常用作句首发语词;“初、寻、时、须臾、既而、已而、未几、俄而”等时间副词,也常用于句首。例如:
(1)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满井游记》)
(2)既而儿醒,大啼。……未几,夫齁声起……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3)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游恒山记》)
2.句末语气词:“之、者、也、矣、焉、耳(尔)”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例如: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六则》)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二则》)
3.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况、而况、且、至于、至若、遂、所以”等,是关联上下句的标志。
(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2)又一里,则土石皆赤……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游恒山记》)
三、察对话,掌握话语内在联系
中学课本所选文言文,许多是对话体的,像语文版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世说新语〉二则》《古文二则》《强项令》《〈列子〉二则》《公输》《曹刿论战》。文言文中的对话常常以“曰”“云”“问”“谓”为标志,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常常会省略主语,直接用“曰”“问”延续,甚至全部省略。在对话体文言文中,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也是“明句读”的方法之一。例如: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四、看句式,了解文言结构特点
文言文中的句式有特殊的结构模式,了解句式特征,也是“明句读”的有效途径。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者)”“何……为”“况……乎”等是反问句式。例如:
(1)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六则》)
五、识代词,明确主语宾语位置
在“明句读”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用为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它们往往是断句的重要标志。代词的作用基本上与名词相同,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代词都是十分简单易识的,但文言文中,代词的表现形式却是相对复杂的,指导学生辨识文言代词,也是“明句读”的重要途径之一。
1.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文言文中表示第一人称的代词有“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现代汉语除保留“我”外,其余都不用了。第二人称代词:文言文中表示第二人称的代词有“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卿、阁下、陛下、足下”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或“您”,除“阁下”“陛下”在外交辞令中还用外,其他已基本不再使用。第三人称代词:文言文中表示第三人称的代词有“之、其、彼”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或“它”。
2.疑问代词
文言文中常用疑问代词有“何(何如、何为、奈何、如之何、若之何)、谁、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怎么、谁”等,是疑问句的重要标志。
3.指示代词。文言文中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等,另外,“之、其、彼”除做人称代词外,也常做指示代词。
以上种种方法,必须结合具体篇目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我们以探究的眼光去引导学生“明句读”,并能做到坚持不懈,就会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这对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