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梦的探索与实践自觉
陈 银
(南昌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江西南昌 330000)
【摘 要】 拥有梦想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证了中国梦的探索与实践选择。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梦;智力探索;实践自觉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十九大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中国梦”的认识。在新时代,我党继续坚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引领我们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梦提出与实践是经历了过长时期的智力探索阶段和逐步走向实践自觉阶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因此,研究中国梦的智力探索和实践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梦的探索
(一)中国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现实需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实物质和人力活动的存在,决定了人的思维活动的存在,并通过思维过程将现实物质的种种景象或直接表达于外,或经过大脑加工升华出更高层次的抽象概念,产生对客观事物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梦想是一种意识,当这种意识受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影响后,人在本能意识的催促下不受约束的对新奇环境或高级状态产生想法,当所思过程与结果有合理性并富有前瞻性时,梦想便产生了。可见,梦想的存在有其内在合理性。人们常说追逐梦想,而追逐梦想其实是追逐另外一种社会存在。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验证了这一过程。当时生活中已经出现毛笔的普遍使用,且有信函往来的必要;但毛笔的书写和简帛的运输,存在极大的不便;加之,当时已经出现丝麻物品和蒸煮的可能。这样的现实困境和物质基础,促使人们对另一种便携型书写材料的设想和需求,于是纸张的发明应运而生,并迅速推广延续至今。如果没有经历长期的生产力发展,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梦。
(四)明确基本建设投资功能定位,细化支出方向。切块管理的基本建设投资与其他通过预算开支提供公共服务的区别,在于可以集中预算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建设社会公众需要的、无法通过市场配置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因此,应当明确其上述功能定位:一是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基本建设投资作为政府的重大投资活动,应当坚决退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为社会资本留出足够空间。二是加强中央基本建设投资的清理整合力度,对属于地方事权的,不安排中央投资;对属于中央事权的,由中央承担支出责任,不再要求地方配套;对属于共同事权的,明确各自负担比例;对地方事权因地方财力不足的而需要给予支持的,通过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进行。
中国梦从十八大后首次提出到十九大的继承和发展,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物质基础上的客观预期。中国梦已深深扎根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千锤百炼、历经百年奋斗历程,终成文明新自觉。中华文明曾创造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近代以来,优秀的革命先行者,一直在探索人民幸福富裕、民族团结复兴、国家独立富强之路。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积贫积弱的中国在曲折中匍匐前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却未发生根本改变。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发生转折。历经28年浴血奋战,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迎来新中国的诞生。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正式开启征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的努力,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伟大复兴。
以上就是本人对高中阶段社团活动的有效管理的粗浅认识,但限于我校的实际情况,可能有些观点有一点片面,鉴于此本人将持续关注我校和城区周边学校社团活动的发展情况,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得我校的社团管理日趋完善,社团活动更加成功并使之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中国梦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世界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特征、中国人的“精神状况”等密切相关。尽管中国在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军事实力等方面已有长足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确实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尚未得到圆满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有上升空间、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实体经济水平仍需提高、民生领域仍存在短板、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差距过大等诸多问题依然突出。因此,中国梦不能脱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就像习近平同志讲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中国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一切思想、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出发。”“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国梦才可能实现。中国梦的适时提出是我们现阶段认识水平的合理性预期。
(二)中国梦是现阶段认识水平的合理预期
对观察组患者开展目标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为:①制定护理目标。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并确定健康教育目标包括:药物知识、饮食方式、心理情绪、运动等多方面知识。促使患者了解饮食习惯、运动、药物干预等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提高患者血糖自我监测能力,明确教育目标后,对患者予以健康指导,并纠正患者不良习惯,及时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十八大之后砥砺奋进的五年,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统筹推进,“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由54万亿陡增至80万亿,位居世界第二,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30%以上。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纵深推进,推出1 500多项改革举措,社会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思想文化建设进展重大,彰显文化自信,大幅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全党全社会思想更统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批惠民措施落地,稳定脱贫的贫困人口达6 000多万,贫困率由10.2%降至4%以下,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国防军事方面,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外交方面,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创办“亚投行”,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G20杭州峰会、厦门金砖国家会议等国际性会议,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提升国家的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党建方面,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的凝聚力显著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与时俱进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梦,并将其作为先阶段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可见中国梦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使然,也是新时代中国现状的现实需求。
(三)中国梦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前景广阔
道路决定命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先辈们从革命实践中逐步探索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革命先行者们就将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目标,历经磨难赢得抗战胜利、建立新中国。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中国共产党凭着坚定的意志一次次挺过来,最终赢得国家解放、民族独立。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务实的“理想主义”和辩证的“理性主义”涉及主体的行动,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无有效手段,目标再崇高都无法实现。无正确目标,手段再先进也极易误入歧途。
二、中国梦的实践自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把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GDP人均已超五千美元,总量进入中等国家行列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属不易。国防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家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巨变。这些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坚韧意志和不懈奋斗。由此我们满怀信心,待建党100年,实现小康社会;待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实现梦想,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梦如同清晨冉冉升起的朝阳,心中充满期待,光芒触手可及。
(一)准确的方位是梦想实现的前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历史方位,是客观事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前进方向和所处位置。古人云“辨方位而政则”。认清发展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决定发展成功的根本。历史方位的认识并非易事,新中国成立以来虽已完成“一化三改”,取得显著成效。却也曾遇挫折,走过弯路,其重要原因就是对历史方位认识不准。能否在新的历史时期,准确认识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是保证发展方向正确、发展路径通畅、发展举措适当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摸着石头过河”走出来的,是在新中国近70年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近代170多年历史进程深刻总结出来的,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伟大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必然选择,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历史表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发展繁荣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大道。
(二)坚定的意志是梦想实现的动力
古人云“常立志不如不立志”,强调意志的重要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定的意志为驱动,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将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梦想紧密联系,融会贯通。
社会存在和人的智力意识有阶段性特征,这决定了人们只能产生合理范围内的梦想。随着梦想的逐步实现,人们的智力意识水平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从而产生新的梦想,呈螺旋上升趋势。
中国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梦,有其历史继承性、与时俱进性和客观现实性三个特征,是现实的梦,也是一个长远的梦;是前瞻性的梦,也是一个触手可及的梦。现实与长远,前瞻与可及取决于我们的方位、意志和举措。
梦想存在有其合理性,其必要条件就是与认识的对等。梦想的高低远近与人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有关。梦想是对自身所处环境和知识储备的反映,只能在知识可了解的合理范围内产生梦想,有范围界限,不能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这是梦想与空想的差别所在,同时也反应了梦想的历史继承性。
(三)合理的举措是梦想实现的保障
历史发展的车轮有其内在规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积贫积弱,生产力较低,党的方针政策要以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为主导,据此提出可能的适当发展构想。中国人民从头学,大胆开拓,勇于尝试,推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实现认识上的极大提高。可以说,是梦想推动了人的智力提高和智力探索。经过几十年的科技积累,我国终于实现月球漫步和太空遨游。宇航梦想的实现过程中,人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推动人的认识不断提高,这些提高进一步激发新梦想,不断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正是在这种良性互动中,逐步实现,逐步圆梦。
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预期,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整体梦,他的实现,需要努力创造各方条件,配合适当有效的举措。一方面,尊重劳动的价值创造,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民族都有梦想,梦想有千万种,但实现的途径离不开辛勤劳动和努力创造。只有尊重劳动并共享成果,我们的中国梦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坚持弘扬中国精神的广泛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对国家、对民族至关重要,没有凝聚力、没有民族精神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作为新时代意识形态的结晶,中国梦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理想目标,需要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力量的支撑。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当代发展的精神支柱,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经久不衰的精神动力。
三、实现中国梦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着中国梦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一定时期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不变,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不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任务没有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要逐步摆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日渐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项伟大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前景必然光明,过程也将长期而艰巨。
如果生产者认可排除猪源原料是可行的,那么还应该考虑到那些间接的猪源原料,像添加剂、基础混合物和那些可能源于猪源的动物蛋白或脂肪等。如果生产者选择使用猪源原料,那么生物安全和防止交叉污染的后处理将会是其风险评估的关键因素。
结语
“中国梦”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预判,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物质基础,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文化自信得到彰显,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全面实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当下最主要的矛盾。“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应深刻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实际出发,将新时代发展的美好预期融入到各个领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本研究采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MODIS数据与同期地面实测土壤含水量资料,基于开发的旱情监测系统,对黑龙江省耕地旱情进行了监测分析,对遥感监测模型进行了验证。土壤含水量和旱情等级监测图如图1~图5所示。
参考文献:
[1]潘世伟.中国梦的内涵、实现条件及特征[N].文汇报(论苑版),2013-6-25.
[2]刘世军.中国梦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N].文汇报(论苑版),2013-6-25.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党的十八大报告,2012-11-8.
[4]齐夫.用中国梦来凝聚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六论中国梦[Z].宣讲家网,2013-4-17.http://www.71.cn/2013/0417/709933_2.shtml.
[5]冷溶.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3-4-26.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黄守宏.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M].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曲青山.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名族最伟大的梦想[M].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中图分类号】 D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75(2019)05-0024-04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昌师范学院2013-2014学年课题“高等师范类院校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研究——以南昌师范学院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4RWYB05)。
【作者简介】 陈银(1984-),女,湖南浏阳人,南昌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教师,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哲学,就业创业咨询与指导。
[责任编辑:褚永慧]
标签:新时代论文; 中国梦论文; 智力探索论文; 实践自觉论文; 南昌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