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现状与培养论文_路遥,,刘文婧

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现状与培养论文_路遥,,刘文婧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如今,大学生对国学的阅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新的时代需要引导新一代大学生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认真了解阅读国学经典,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担当历史使命。

关键词: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

“国学经典”,一个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词。一个学生从幼儿园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诵唐诗宋词,到中学、大学时代语文课堂上的文言阅读,小到父母长辈谆谆教诲中的道理,大到他们在成长中感悟的人生智慧,国学所包含的内容已渗透在每个人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离开课堂,对于国学他们又有哪些了解?是否曾认真阅读过这样一本经典?对此,为了分析当下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的现状而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选取了国内不同地区不同专业20岁左右的大二学生,通过网络对其逐一发放问卷,所有问卷全部收回,经过核查,所有问卷内容均符合要求。

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男

○?女

2. 您所学的专业: [填空题] [必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您了解国学经典吗? [单选题] [必答题]

○?阅读过相关书籍

○?了解相关的常识

○?只在课本上了解过

○?根本不了解

4. 您对国学类书籍的兴趣度? [单选题] [必答题]

○?感兴趣

○?一般

○?不感兴趣

5. 您更愿意阅读国学经典关于哪些方面的书籍? [多选题] [必答题]

□?古典小说

□?古诗词

□?历史

□?哲学

□?其他

6. 您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国学经典的? [多选题] [必答题]

□?父母长辈的教导

□?学校学习

□?书籍

□?网络等媒体

□?其他

7. 您阅读国学类书籍的目的? [多选题] [必答题]

□?兴趣爱好

□?提升自身文学素养

□?了解传统文化,扩大知识面

□?提高写作能力

□?专业相关

□?课程要求

□?其他

8. 您认为阅读国学经典的主要障碍? [多选题] [必答题]

□?读不懂,很难理解

□?专业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

□?对自身帮助不大

□?缺少途径

□?缺乏兴趣

□?其他

9. 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最后,您对于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还有什么建议: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对包含文史类、理工类、艺体类的多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调查过程中发现:

对于国学经典的了解程度而言,“仅从课本中了解过”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阅读过相关书籍。

从对国学类书籍的兴趣度来看,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兴趣度一般,三分之一左右的人认为自己感兴趣,其中文科类女生居多。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学经典中,大学生们更倾向于阅读古典小说、古诗词以及历史方面的书籍,而对于哲学类则较少选择。

在阅读目的方面,选择“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与“了解传统文化,扩大知识面”的大学生比例较大,其次是个人的兴趣爱好。

从调查结果来看,国学类书籍对于大学生来说拥有一定的吸引力。在他们看来,阅读国学经典可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了解传统文化,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阅读中领悟的道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健全的人格。所以,他们认为,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多去阅读,但是,整体的阅读情况并不理想。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此类书籍中有一些很难理解,导致阅读起来对其缺乏兴趣。国学类书籍是文言文,阅读起来不像白话文那样通俗易懂,由于存在阅读困难,并且对经典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背景等缺乏了解,使其在大学生心中多少显得有些晦涩难懂。

其次,缺少阅读时间。大学学习与中学时代相比专业性更强,因此,多数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投放在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上,相应地,在阅读方面也更偏向于和专业有关的书籍,这就使得许多非文史哲专业的学生便会暂时放下对国学经典的阅读,而其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习的经典内容也会在长时间的搁置中慢慢被淡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90后当代大学生是与互联网时代共成长同发展的一代,相对于传统的阅读方式,他们更热衷于通过电子书、微信等一些应用软件,随时随地进行方便快捷的阅读,以及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新闻资讯、热点话题。而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内容则大多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咀嚼、慢慢品味其中的深意,有些时候需要一个反复理解的过程才可顿悟。所以,当代大学生在阅读国学经典上很少投入时间。

再次,缺少多样化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了解国学的途径主要来源于学校学习以及个人阅读。然而,单凭语文课堂上的时间想要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完全不够的,而个人的阅读量受阅读能力、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也较为缺乏。总之,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下,对于这样一批新潮时尚、灵活开放的90后大学生来说,传统的语文课堂、单一的阅读方式,都已无法满足。

二、阅读经典的重要性

泱泱华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因为我们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古代神话到百家争鸣,再到汉唐气象,包含了天文地理、人与自然等众多思想理念,流传至今仍影响着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主席曾在讲话中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新一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薪火相传。对于心智与精神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通过学习和阅读国学经典,思考和品味其蕴含的深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十分重要。对此,为了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更好地推进传统文化走入课堂,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在“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部分,该《纲要》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从而达到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的目的。

三、如何培养

如今,在大学专业设置中与国学有关的专业较少,对于理科来说更是寥寥可数。此外,以太原师范学院这所省属院校为例,学校里与国学有关的社团、杂志、讲座等校园平台较少,尽管学生可以通过网易公开课、慕课等一些网络平台学习国学,但是,能够有教师引导,进行面对面学习交流的只剩下课堂。所以,对于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对国学经典阅读的兴趣,首先,应以课堂为依托,实现师生双向互动。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有很多与原著有关的作品,例如简化版、白话文的古典小说,古诗词赏析评论等为方便大众读者阅读而出版的书籍,但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心中也有一千种对儒道哲学的不同理解,能够更好地体会国学经典作品中深刻内涵的方式还是阅读原著。但是,国学类书籍的创作背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受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阅读时在思想内容、用词用语、艺术手法等方面难免会理解困难。所以,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为学生详细介绍一本经典原著,介绍其作者、写作背景,概述主要内容,讲述精彩片段,从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可以在课堂上举办诵读经典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背诵儒道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秋水》等书目,依次上台诵读,共同完成对一本经典的阅读。这样,既规范了普通话和汉字的使用,又加深了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

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大学生兴趣,带动阅读热情。

大学的学习生活相对与中学时代有了更多自己的空余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余时间,在课堂之外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国学阅读活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学生对国学的兴趣与热情。例如,邀请学者、作家做讲座,为大学生们讲授国学方面的知识,并通过现场互动交流,解答学生心中的各种疑问,带领大学生走出对国学认识的误区,构建起正确的认识,引导大学生逐步了解国学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讲座结束之后,向学生们赠送推荐阅读的国学书籍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举办知识竞赛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阅读国学的热情。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益智竞赛节目,带动全民参与,共同领略汉字诗词之美。在高校同样可以举办类似竞赛活动,在丰富趣味的竞赛中积累国学知识,体会古典文化之美。同时,有利于汉字的规范化使用,避免现代科技下长期使用键盘带来的提笔忘字等书写问题。此外,还可以举办国学知识座谈,组织课题小组、团日活动等,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引导大学生领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再次,结合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自身特点,创新教育与阅读方式。

90后的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喜爱新鲜事物,又生活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与阅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就需要进行方式创新。新一代大学生与互联网时代一同成长起来,了解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所说,“通过现代化手段传播经典文化、开展国学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传承的文化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教育方面,将国学教育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可以打破大学生在学习国学上受到的时空限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时代,网络碎片化、工具化、情绪化也扩展到了教育领域。如何避免国学教育碎片化、工具化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阅读方面,除了传统的学生自己在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室进行,还可以由教师在课下组织读书沙龙、举办读书会,师生一起读一本书,共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也可建立微信群组,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为其推荐不同类型的经典书目。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问题或者产生感想,也可以随时进行同学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以加深对国学经典作品的理解。此外,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有很多经典作品被拍成电视剧、电影,搬上银幕,但是,影视剧不能代替原著的阅读,更何况有些作品在不断地翻拍中变得更倾向于娱乐。因此,这种图像化的阅读方式对于国学的传播具有两面性,而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其优点,通过观影激发兴趣,再对相关国学原著进行仔细阅读,由浅入深,逐步了解国学。

近年来,一股全民学习国学的浪潮掀起,对于这一现象,有些观点认为:当今世界,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商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国学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已不再适应时代的潮流,且国学的实用性不强,与当代大学生追求现实、讲求实际的理念不相符。对于这一观点,必须要说明的是:虽然国学中有一部分落后陈旧的思想在新时代下已不再适用,但是,有更多古人的智慧经过千百年流传至今,沉淀在一本本经典著作中,它所具有的轴心文化的意味与高度永远是民族文化的灯塔,无可取代,值得现代人去认真阅读,学习借鉴。例如,当今世界是一个讲求谋略的时代,而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中所涉及的战略战术不仅在现代政治军事领域仍然适用,从中提炼出的谋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同样起着指导作用,国内外众多企业界人士都认真阅读,积极借鉴其中的战略思想作为自己的企业经营策略。因此,古人的智慧不可轻视,国学思想的精髓在当今世界依旧适用。

此外,“这种实用理性对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害的,毕竟文化建设这种精神层面的构建与物质的制造大相径庭,精神构建既是非功利的,长期的,其价值和作用也是物质建设所远远不及的”。古人的胆识、气魄、胸怀,他们的阳刚之气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尤其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又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应该认真阅读国学经典,探寻其中的精华,运用自身优势,将国学发扬光大,成长为一个具有中国灵魂与世界眼光的人。

注:本文系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041032-4

作者简介:①路 遥,女,1965年3月,博士,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②刘文婧,女,1995年7月,太原师范学院政治系,本科学生。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2014年02月28日

[2]《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

[3][4]中国社会科学网《互联网+国学教育,如何“加”?》,2015年9月22日,转自中国教育报,董鲁皖龙:《互联网+国学教育,如何“加”?》

[5]李有光,张金明.对当代“国学”及其教育热潮的学理检视和深度追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师范学院 030001)

论文作者:路遥,,刘文婧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现状与培养论文_路遥,,刘文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