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术后护理能提高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术后不适和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83-02
在胆囊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标准方法[1],但在突发急性胆囊炎的情况下,患者胆囊会存在严重粘连以及充血水肿的问题,使腹腔镜手术的操作难度大幅提升,并且非常容易引起多种术后并发症。以往的临床实践结果表明,在患者术后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提升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预后也会因此得到改善。本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8±5.9)岁;其中急性单纯性胆囊炎6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1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4例。
1.2 护理方法
1.2.1体位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h,头需偏向一侧,麻醉清醒之前患者有躁动时,需防止其坠床和输液管、腹腔引流管等脱落,6h平卧之后改为半卧位。手术当日,患者病情稳定时,可下床活动,从而促进其肠蠕动,防止出现肠粘连,减少患者肺部的并发症和深静脉血栓等形成,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活动和有效咳嗽,协助患者完成漱口、洗脸和入厕等简单的生活活动。
1.2.2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要对患者的病情和体温以及脉搏情况等进行严密监测。每隔30min需要对患者观察一次,直到手术以后的6h。待患者的病情稳定之后,可以逐渐的延长观察时间。手术之后,给患者进行低流量的氧气供给。促进患者肺换气,使得CO2的弥散程度得到加大,进而减少CO2气腹而引起的高碳酸血症造成的疼痛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心理护理:术前与患者进行交流,听取患者各项诉求,认真解答患者疑虑,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安抚患者不安情绪;进入手术室后,给予患者安抚、鼓励,树立患者信心;术后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了解,帮助患者放松心情。
1.2.4管道护理:护理人员会对各类管道进行妥善固定,避免出现堵塞、受压、脱出、扭曲等问题,使引流能够长期保持通畅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还会定期对引流管进行挤压,观察引流液的质、量、颜色。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不会对患者内脏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拔管的时间更为提前。
1.2.5并发症护理:①胆道损伤和胆汁漏护理:胆道损伤属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由胆囊床迷走而神经未关闭或者术中没发现导致的,会引发胆汁性的腹膜炎,需给予及时处理。其临床一般表现出腹痛、发热、黄疸和胆漏等症状。护理人员术后需观察患者巩膜及皮肤是否发生黄染,腹部切口是否有胆汁样的液渗出,并注意其腹腔引流管是否有胆汁流出和腹膜炎的症状。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作出与之相应的处理,血压平稳的患者应让其去半卧位,从而利于引流,避免发生逆行感染[2]。②肩背部酸痛护理:在腹腔镜手术中,C02无法完全排出,积聚于患者膈下,刺激其膈神经反射导致的,术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低流量的吸氧,并取半卧位,尽量排出患者腹腔内C02的残余气体,减少此症的发生。严重的患者可采取按摩息处的方法,或者遵医嘱给予患者消炎镇痛药,缓解手术导致的肩背部酸痛。③出血护理:出血是由于胆囊动脉撕裂导致出血,或者是术中的套管针误伤患者网膜导致出血。护理人员应紧密观察患者腹部切口的敷料是否渗血和渗液,观察腹腔引流管患者的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压痛和移动性浊音等情况,以及是否出现面色苍白、脉速和血压下降等休克的症状,一旦发生以上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积极采取的止血措施和抗休克治疗,为其建立静脉通道,方便抢救。④皮下气肿护理:出现小的皮下气肿一般给予热敷便会自行消退,而较大的皮下气肿则需穿刺破皮肤,用双手将气肿内的气体自戳孔中挤出,或者在局部行小切口将气体驱出皮肤,严重的患者应通知医生,同时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⑤下肢静脉炎护理:护理人员应选择行上肢静脉输液治疗,以预防患者发生下肢静脉炎。而发生此症后需要给予患者24h的冷敷后再行热敷。下肢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但是会因手术中患者气腹所致的下肢静脉压力不断增高,回流受阻,而静脉输液之后极易渗出导致炎症变化。
1.2.6出院指导:患者术后~5d,如精神状态较好,食欲好,生命体征平稳,可安排出院,指导患者做好出院后的自我护理。出院后1周左右可做轻微活动,2周后,如恢复术前状态,可进行正常工作。
2.小结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我国已属常规术式[3]。但对很多患者来说,较为陌生,从而极易产生恐惧心理,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很大影响。由此看来,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康复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结合熟练的专业技术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护理工作创造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姜红艳.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方法探讨[J]. 吉林医学,2014,35(29):6586-6587.
[2]赵雪勤.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4):6586-6587.
[3]云肃川.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2):79-80.
论文作者:宫延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患者论文; 胆囊炎论文; 术后论文; 胆囊论文; 腹腔镜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