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理论研究

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理论研究

陈宁[1]1999年在《语义记忆的联结主义模型述评》文中指出联结主义研究取向是近十几年来认知心理学中一种主导性的指导思想、记忆研究领域已出现了不少联结主义模型。本文主要介绍有关语义记忆的联结主义模型的历史演变,并阐述该模型特点及基本结构假设、加工假设和控制假设,最后对该模型的优点和局限进行评价。

贾林祥[2]2005年在《认知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的争论与反思》文中研究表明符号加工和联结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范式,二者在认知心理学内部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论。在一般 认知问题上的争论主要表现在语义理解、心理表征以及一些具体的认知问题上;在方法论问题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是 结构模拟、黑箱方法、还原主义还是结构与功能模拟、灰箱方法和整体主义上。两种范式争论的本质问题是究竟哪种 范式更加符合认知过程的本质。联结主义范式似有取代符号加工范式的趋势,但它也不能完全揭示人类的高级认知功 能,因此出现了行为主义的进化论研究范式。

陈淑娟[3]2016年在《个体印象与群体印象形成的认知机制相似性》文中指出个体印象形成是基于可用个体信息对个体建构整体观念的过程;而群体印象形成是基于群体成员信息对群体建构整体观念的过程。这两种过程均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却很少被讨论过。为此,本研究基于相关概念、形成过程和理论解释的文献梳理与问题分析,从加工偏差的视角系统比较了个体与群体印象形成认知机制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揭示了不同社会范畴化任务之间的共性,并应用优先转移联结理论解释印象偏差的形成认知机制。虚假相关效应与反基准比率效应范式是考察印象偏差形成的两个经典范式。虚假相关效应假设印象形成的两个对象之间本身无实质差异,这称为无差异条件,人类认知加工后却会觉得二者存在显着差异。反基准比率效应范式假设印象形成的两个对象之间存在实质差异,称为有差异条件,人类认知加工后则会扩大这种差异。目前,针对这两种范式主要采用行为实验展开研究。但行为研究只能依据印象形成后的测试结果推测其形成的认知过程,属于间接证据;而认知神经科学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印象形成的加工过程,可以获得深层次的直接证据。因此,本研究基于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事件电位实验方法,考察了无差异和有差异两种条件下个体印象偏差与群体印象偏差形成机制之间的相似性。整个研究论文包括六章:第1章是对个体与群体印象形成过程的研究综述;第2章报告实验材料的收集过程;第3章是采用虚假相关范式比较个体与群体印象偏差形成的研究报告,包括范式有效性验证、偏差形成机制实验、偏差抑制实验;第4章是采用反基准比率效应范式比较两类认知加工偏差形成机制的研究报告,包括范式有效性验证、偏差形成机制实验、偏差抑制实验;第5章是采用相关事件电位技术比较两类认知加工时间进程的研究报告;第六章为研究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采用虚假相关和反基准比率效应两种范式,并在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两个研究水平上考察比较个体印象形成与群体印象形成认知加工机制之间的关系。获得的研究结论如下:(1)在虚假相关效应和反基准比率效应问题框架下,中国大学生被试的反应与西方被试的反应一致。据此可以应用上述两种效应设计相关实验,并仅以中国大学生作为被试考察认知偏差的形成机制。(2)在无差异前提下,以虚假相关效应范式考察个体印象形成与群体印象形成,被试对个体与群体两类靶子产生基本一致的反应倾向,即在高频信息上对熟悉个体或多数群体的印象偏差指数、特质评价值、估计的执行项目频次比对陌生个体或少数群体的高,而在低频信息上,对陌生个体或少数群体的印象偏差指数、特质评价值、估计的执行项目频次比对低频靶子的低。(3)在有差异前提下,以反基准比率效应范式考察个体印象形成与群体印象形成,被试对两类靶子产生基本一致的反应倾向,即在正确学习信息与靶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共有信息I及包含共有信息组合(PC+PR+I)的反应符合设定的基准比率,出现共有线索效应;但是对于冲突信息组合(PC+PR),被试的反应与设定的基准比率相反,出现反基准比率效应。(4)无论是无差异还是有差异前提,其实验结果均可适用优先转移联结理论的解释,即注意在印象偏差形成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信息加工早期,认知系统优先注意高频信息,并导致样本规模效应的出现;而当低频信息出现时,注意转移机制使得认知系统更侧重于加工低频事件之间的联结,并引发中后期的竞争折扣效应。该加工机制是虚假相关效应和反基准比率效应产生的基本心理机制。(5)通过预先学习印象偏差相关知识、强制要求注意刺激信息结构的干预方式,考察自我监控对抑制偏差形成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但不能完全消除印象偏差的形成。印象偏差形成是一种自动化的、无意识心理活动。(6)基于虚假相关范式的无差异前提脑电研究的结果发现,刺激线索诱发多种脑电成分,包括N1,P1,P2,P3,LPC。靶子类型,即印象形成的对象是个体或群体,对印象偏差的形成无影响,被试对它们诱发的N1,P1,P2,P3,LPC的峰值波幅或平均波幅反应无显着差异。但是线索频率对脑电成分的反应波幅影响差异显着。总体而言,被试对低频刺激诱发的脑电成分波幅普遍、显着地高于高频刺激诱发的脑电成分波幅。(7)基于反基准比率效应范式的有差异前提脑电研究的结果发现,刺激主要诱发了P2和晚期正成分(LPC)两种脑电成分。靶子类型对脑电成分波幅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但是频率对脑电成分波幅以及峰值潜伏期的影响差异显着。被试对低频刺激的P2平均波幅反应以及峰值潜伏期反应显着地高于对高频刺激的。被试对低频刺激的晚期正成分(LPC)的平均波幅反应显着地高于对高频刺激的。

王柳琪, 刘绍龙[4]2008年在《翻译信息加工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联结主义范式的思考与构建》文中指出翻译不仅是语言活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基于认知心理学联结主义范式的翻译过程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是翻译心理研究中的"边缘性"、"高难度"的跨学科选题,这是因为:(1)传统的翻译心理研究更多地建立在计算机隐喻的心理模型之上,而与脑隐喻的联结主义网络模型几乎没有太直接的联系;(2)翻译信息加工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涉及学术性、交叉性皆强的学科,如心理学、脑神经学、语言学、翻译学等,这些都势必增加人们从事此类研究的难度。尽管如此,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视角来审视翻译信息转换的神经心理加工过程,并尝试构建了基于联结主义研究范式的翻译信息转换的神经网络模型。

贾林祥[5]2002年在《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以大量的外文资料为依据,客观系统地介绍和研究联结主义这一认知心理学的新的理论范式,试图阐明联结主义的基本理论,追溯其产生的背景和学术渊源,在此基础上尝试着从神经学的合理性、心理学的合理性及方法论的可行性等方面对对其进行评论,并在评说其功过得失的基础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联结主义是和符号加工理论一道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而产生的认知心理学的另一研究范式,它是哲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系统论、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综合发展和影响的产物,反映了认知心理学的新进展。联结主义以“心理活动象大脑”作为其理论启示,以结构和功能模拟、整体还原的研究策略等为其方法论,通过对大脑的同构型和同型形模型的研究来揭示认知过程的本质。较之符号加工理论,联结主义对认知过程本质的揭示更符合人认知的真实情况。在其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联结主义特别注重和强调神经网络的整体活动以及联结权重的作用,对感知觉、学习和记忆、语言、认知障碍等问题均有较为深刻的探讨,文章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研究,并认为尽管联结主义对认知过程本质的揭示更为合理,也具有一定的神经学的合理性、心理学的合理性和方法论的可行性,但与真实的认知过程相比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对联结主义理论与符号加工理论争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联结主义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认为联结主义不可能代替符号加工理论而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主流,联结主义与符号加工理论的融合可能才是联结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也可能是认知心理学的必由之路。

贾林祥[6]2005年在《试析认知心理学的叁种研究取向及其未来发展》文中提出认知心理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它共有叁种研究取向,分别是符号加工取向、联结主义取向和生态学取向。这叁种研究取向都不能单独说明认知的本质。认知心理学未来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的生态学研究相融合的趋势。

霍涌泉[7]2005年在《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文中提出本文以当前国内外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为主线,以史论结合、文理结合、宏观梳理与微观探析结合、文献分析与理论评述相结合的方法,紧密围绕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识心理学的科学重建现状,总结当代多学科范式和心理学范式研究意识的新特点与新成就。着重就心理学视野下的意识实质问题的理解方式、热点领域和意识的前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重点阐述,力图反映出90年代以来意识问题研究的基本现状和整体面貌,概括心理学范式下的一些关键性基础理论进展。并从元理论视角对当代意识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价值、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开展评述性研究,探讨未来意识心理学发展的深层难题和发展前景。力求体现出准确、丰富、厚重、深入和新颖的研究特点。 近10年来意识研究的“文艺复兴”运动日益高涨,心理学范畴的意识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实质性进展:在研究范式和技术方法上已有了明显的突破;在基础理论方面,意识概念的操作性定义日益明确,对于意识与知觉、注意、记忆、思维以及元认知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切片性”精细研究;对于意识实质的理解和前理论模型的建构出现了不断递进的趋势;有关意识心理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元理论问题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的展开。蓬勃发展中的当代意识心理学研究也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发展困境与挑战,意识世界的科学重建任务仍然异常艰巨。需要进一步确立符合人的意识的新科学观,加强跨学科整合与元理论建设的力度,提升意识心理学的社会实践应用水平。

李炳全[8]2007年在《当代认知心理学新取向之比较》文中认为联结主义、建构主义和行为范式认知心理学是在符号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新取向,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联结主义和行为范式认知心理学继承和发展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而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则汲取了后现代思想。叁者在基本假设、方法论、研究目的、对象与内容方面各有侧重,但相互间也有共同之处。

李其维[9]2008年在《“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文中研究表明以计算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心理学以及联结主义心理学均不能克服离身心智(disembodied mind)的根本缺陷,当代认知心理学正面临着新的范型转换。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将日受重视,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者认为在身心关系上应该坚持生理只是心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的立场,克服生理还原论的危险;应该重新审视基于二元论的生理机制这种说法;心理学传统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有可能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强调认知情境性的基础上达成某种融合;第一代认知科学对意识的研究是不成功的,因为对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研究不能代替意识的研究,同时还应避免以意识内容的研究取代心理学研究的倾向。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动力系统理论关于变量(因素)之间的偶合(coupling)关系完全不同于变差分析中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其动力系统模式可能更有助于破解意识的产生(涌现)之谜,并引发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变革新潮。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将启发人们对身心关系、生理还原论、意识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人工智能对心智完全模拟的可能性等重大问题重新思考。

安娜[10]2008年在《认知心理学的叁种研究取向及其未来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认知心理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它有叁种研究取向,分别是符号加工取向、联结主义取向和生态学取向。认知心理学未来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的生态学研究相融合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语义记忆的联结主义模型述评[J]. 陈宁. 心理科学. 1999

[2]. 认知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的争论与反思[J]. 贾林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个体印象与群体印象形成的认知机制相似性[D]. 陈淑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4]. 翻译信息加工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联结主义范式的思考与构建[J]. 王柳琪, 刘绍龙. 中国外语. 2008

[5]. 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理论研究[D]. 贾林祥.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6]. 试析认知心理学的叁种研究取向及其未来发展[J]. 贾林祥.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

[7]. 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D]. 霍涌泉.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8]. 当代认知心理学新取向之比较[J]. 李炳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 “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 李其维. 心理学报. 2008

[10]. 认知心理学的叁种研究取向及其未来发展[J]. 安娜.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