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位建筑工程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面对着日益积累的市场竞争,建筑工程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有效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工程相关的施工技术,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1软土基施工技术
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所面临的施工环境千差万别,尤其是地质条件方面,存在不同种类的地基类型,其中较难处理的便是软土地基。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较差,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沉降不均匀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的处理。首先,在工程施工之前,应当对施工地点的土壤条件、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为进一步的处理好软土地及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选用科学的处理方法,主要的处理方法包括换填垫层、化学加固等技术方法;最后,在确定好相应的处理方法后,要切实做好相应的施工工作,打牢工程建设的基础。
1.1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需要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要为居住者提供便利的居住条件,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增加电气装置,需要施工企业掌握电气接地技术。当前,大多数建筑物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的运用电气接地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护建筑内的电线线路和电力设备,防止因雷雨等灾害天气导致的雷击、线路短路等问题。
1.2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实现有效的防水也是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倘若不能做好建筑物的防水工作,建筑物出现渗水、漏水等问题,将会导致建筑物的质量受损。建筑物的顶部、建筑内部的洗手间、浴室等处是需要防水的重点,必须有效做好这些部分的防水工作,对于建筑物其他部分的防水工作也不可大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合格的防水材料,科学的运用建筑防水施工技术,针对那些容易渗水、漏水的地点,例如边沿、拐角等部位进行重点防护,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1 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的工期一般都比较长,这就给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带来较大困难,主要问题有:一是图纸技术较差,技术性不够全面且缺少科学性,有些工程项目图纸审核不够严谨细致,导致技术环节与现场实际施工误差很大,使得施工质量无法保证;二是施工预算不规范,没有正确运用相关技术计算,导致预算不准确,与实际支出有很大出入,使得实际施工成本上升,造成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三是工程材料以及设备技术准备不充分,由于专业检验技术缺乏,使得工程材料以及设备技术的检查不够全面,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故障频发;四是现场基础施工中的技术不合理,尤其是在道路施工中,由于基础施工不合理而导致现场有很多污水,直接对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2 管理问题
在现场施工的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管理问题,例如施工人员甚至是施工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存在不满,完全从个人主观意愿行事,并因此而擅自进行一些违规的活动,给整个施工团队带来了很多麻烦,这不仅拖慢了施工进度,更直接对施工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有,部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很多漏洞,或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再加上有些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在工作中不按照安全要求规范操作,虽然佩戴了安全帽,但还是造成损伤;工程竣工后对工程安全状况没有进行认真检查,这也是很多工程事故都是发生在最后阶段的原因。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方法
3.1 制定合理的现场施工组织计划
科学合理的现场施工计划,是做好施工现场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主要根据现场施工计划来展开。在制定现场施工计划之前,设计人员应首先进行施工现场调研,并严格按照流程要求认真记录每一项实际调研情况,再根据招投标的要求,设计施工图纸,同时结合地质勘测结果,完成对现场施工计划的编制工作,力求计划书与实际施工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在现场施工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计划书的内容应涵盖工程基本情况、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施工计划,同时还要建立周计划、月计划、总体施工进度以及施工重点与要求说明等。
3.2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很多施工队伍的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工作主要是施工调度以及施工人员管理,假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差的话,就不能很好理解管理要求,可能会发生不服从管理或不认真执行管理要求等问题,因此,现场施工管理应围绕“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与安全知识培训,联系现场施工情况,开展安全教育,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不执行安全施工要求的严重后果,从而理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以组为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业务知识与安全知识考核,实行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制度。
3.3 建立规范化施工责任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一般都很长且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多种技术且技术要求比较高,只有建立规范化施工监督机制,才能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一是要建立责任监管机制,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同时,要注意规范化监督机制,将监督与管理密切联系起来,使得现场施工监督到位有效,从根源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资源消耗,而且使建筑质量得到保障,从而保证了施工工作如期完成。
3.4 建立完善的奖罚机制
在实际施工中,之所以存在施工人员不重视现场管理的现象,主要是多数施工人员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事故就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工程质量那是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事,与自己没关系,对于现场存在的问题,如果提出来可能得罪人,而且不一定被采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企业不仅要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具体环节,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奖罚机制,对于认真遵守规定以及发现安全隐患的施工人员,应及时给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对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对策的人员,应适当提拔重用,而对不遵守规定或不服从管理者,应进行教育批评,并酌情给予惩罚。只有做到奖罚分明,才能调动起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从而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保障建筑施工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建筑施工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实践中去,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当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督、制定有效的奖惩机制等手段,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煤炭技术,2012,08:237-238.
[2]姚洪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15,11:74.
[3]李雪丽,王战伟.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5,13:87+89.
论文作者:王选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