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3)08-0044-06
一、什么叫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一般说来,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市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来表示。这种城市化可以称之为“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
实际上,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当人口向城市转移到一定程度,即城市化率达到一个很高水平时,经济社会仍会持续进步,城市化也会持续发展,但这个时候,城市化发展的形态会发生改变。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超过80%以后,城市人口发生了逆向流动,即人口由市区向郊区回流,富人们纷纷到郊外居住,人们称之为“逆城市化”或“郊外化”。显然,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仍在进步,城市化也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不过,这已经不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而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城市化,这种城市化可以称之为“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那么,在发展中国家,比如在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否越高,经济社会就越发达呢?笔者认为,恐怕不能一概而论。近十几年来,我国许多省区大面积地推行“地改市”、“县改市”、“乡改镇”体制,但这种改制并没有改变那里的社会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还有一些城市调整了区划,用行政办法把郊区乃至郊县划为市区,一夜之间把大批农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表面上看,城市人口增多了,但从实质上看,城市化程度并没有明显变化。比如,笔者所在的合肥市2002年调整了市辖区的行政区划,撤消了郊区,扩大了市区,在四个新市区中,最大的包河区,辖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的比例已达66%,但包河区的绝大部分地区仍是农村,农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并不具备市区的基本特征,而是仍带有明显“二元结构”特征的“概念市区”。因为这种用行政办法扩张的市区,改变的只是将“郊区”换为“市区”这个名称上的“概念”,而不是郊区的经济社会结构。撤销郊区、扩大市区对城市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绝不是完成了城市化,而是刚刚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城市化。显然,在这样的市区推进城市化,已不再仅仅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而应该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了。
可以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形态有两种模式: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显然,前者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也可以称之为人口城市化;后者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也可以称之为社会经济结构城市化。世界城市化史已表明,城市化的演变过程就是人口城市化向社会经济结构城市化的转变过程,即是当人口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进入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同社会仍在进步、经济仍会发展一样,城市化还会持续发展。但是,由人口城市化向社会经济结构城市化的演变,并非是不可逾越的过程。也就是说,并非是人口城市化率达到很高程度以后,才可能进入社会经济结构城市化的新阶段。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教训,面对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条件,在我国,这个演变过程是可以改变的,甚至说是应该改变的。这里所说的新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信息化的发展,二是城市主导型的区域发展。
在以IT为代表的信息化发展条件下,人的经济社会活动可以跨越空间,人们为了追求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不一定聚集在大城市,有的场合,甚至在交通便捷、环境雅静的中小城市更为适宜。在信息化带动下的新型工业化时代,交通运输条件已很发达,产业的空间布局将会发生由“集中型”向“网络型”的新变化,由此而出现的就业与人口的空间布局,也并非一定都是向大城市集中。比如,位居全球500强之前列的沃尔玛公司,总部并不在美国的大城市,而是在阿肯色州的一个叫班顿威尔的小镇,但其直接经营的4249家连锁店,却散布在全美和世界许多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国家及地区的经济社会结构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反映在城市化的发展形态上,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将会上升为城市化的主流,带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推进。
城市和农村作为区域的两大空间要素,总有一个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支配性作用。当农村因素起支配性作用时,区域经济就是农村主导型的增长模式;当城市因素起支配性作用时,区域经济就是城市主导型的增长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实际上是农村主导型的增长模式,“三农”问题的出现,表明这种模式在我国已走到了尽头,必须向城市主导型区域增长模式转变。实际上,沿海发达地区早在改革开放后不久,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就开始了由农村主导型向城市主导型的转变,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由农村主导型向城市主导型增长模式的转变,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十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的绝大多数省区都提出实施城市化战略,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作用不仅受到普遍重视,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这些情况标志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已进入城市主导型的新阶段。必须指出,城市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增长并非单纯强调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而是强调城市化的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我国的城市都很重视集聚效应,但许多城市只是靠企业、人口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形成的地域集聚效应,而不是靠城市本身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城市化效应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聚效应,结果导致城市规模迅速膨胀,而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力却增长很慢,西方国家的“城市病”又在我国的一些城市重演。
因此,城市化战略并不只是人口规模的城市化,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城市化;也并非只是在人口规模意义上的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推进社会经济结构意义上的城市化。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城市主导型的区域发展条件下,积极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过程中提高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可能更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相比,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既会加快城市化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更会提高城市化的质量,避免西方国家所出现的“城市病”。显然,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一种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社会文明程度高、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化。
二、如何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1.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所谓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就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空间联系的加深,城乡资源配置和分工体系不断优化,从而导致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联动调整,不断提升城市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层次。对城市来说,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将会得到优先发展,这些产业的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层次的提升,将会增强城市产业对区域的辐射力,拉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对区域来说,那些与城市相关的产业亦即城需型产业将会得到新的发展,比如城需型农业、城需型建筑业、城需型制造业、城需型服务业等,城需型产业的发展又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的多元化、高度化和市场化程度。这样,就能从产业层次引导区域经济逐步融入城市经济,从广度上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而且,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区域的这些城需型产业又会逐步深入城市企业的市场层次、组织层次和管理层次,通过城市企业在市场、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带动,实现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重组,又从深度上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可见,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表现在城市方面,是城市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表现在城市周边的区域方面,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这两方面的转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的联系程度越高,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程度也就越深。产业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只有基于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换,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才可能进入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在城市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是必然的趋势。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能得到较快的发展,也就在于区域经济增长进入城市主导型的新阶段,城市产业对区域的辐射力增强,区域产业逐步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逐步提高,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断地推进。
2.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从表面上看,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但从实质上看,城市化是区域劳动者就业结构的城市化。因为城乡差距不仅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劳动条件和劳动收入的差距。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不仅是为了分享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还包括对劳动条件和劳动收入城市化的追求。所以,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社会经济意义,还在于直接推进区域劳动者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大批“城市农民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步入就业结构城市化转型的潮流。当然,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最重要的是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通过城市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不断扩大城市的就业容量,既能使城市劳动者在总体上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又能有一定的余力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但更不可忽视的是,农村地区如能有效地推进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产业结构的另一面是就业结构,两者具有同向变动关系。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必然会导致区域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大量的事实表明,农村地区或是发展现代农业,或是发展城需型产业、非农产业,都能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收入,农民可以就地实现劳动条件、劳动收入的城市化或准城市化,也就在实质上实现了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而且,还可以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改善就业结构城市化的空间质量。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或大中城市的郊区,相当多的农民已就地实现了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可以说,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主要是发生在城市,但并不只限于城市,如果农村地区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农民随之实现了劳动条件和劳动收入的城市化、准城市化,劳动者在农村地区也可以实现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又是农民大国,就业问题和城市化问题都是中国现代化的难点问题,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既可以扩大城市的就业容量,又可以为农民就地实现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创造条件,对突破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就业难题和城市化难题,都具有巨大的作用。
3.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所谓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是在不改变城乡空间存在的前提下,优化城乡布局的空间关系,拓展城乡经济的空间联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空间影响作用,提升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空间结构城市化转型并不只是追求城市规模,而是强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形成城市圈或城市经济圈的空间结构,城乡分割的二元空间结构逐步演变为城乡融合的一体化空间结构。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主要是通过空间开发实现的。经验表明,在“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区域,推进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有两种空间开发模式:一是通过发展城市,依靠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来带动农村发展的空间开发;二是通过发展小城镇,依靠小城镇拉动农村发展的空间开发。前者是城市作为区域中心的合乎梯度规律的顺向带动,可称为城市带动式的顺向空间开发模式;后者是小城镇发展对农村发生突变的推动,可称为农村突变式的逆向空间开发模式。从我国各省区的情况看,这两种空间开发模式都有合理性,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单纯依靠前一种空间开发模式,限于城市的辐射能力,空间结构城市化转型的带动面不会很大;如果单纯依靠后一种空间开发模式,限于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空间结构城市化转型的发展水平不会很高。比较符合实际的是,应将这两种空间开发模式有机结合,走农村突变式的逆向开发模式与城市带动式的顺向开发模式相结合的双向开发模式,可能会更有效地推进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比如,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迅速成长和小城镇的普遍发展,就是这种双向开发模式有机结合的成功典型,这里的城市经济圈已初步成形,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4.思想观念的城市化转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转型,归根到底是人的城市化转型,而人的城市化转型,归根到底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城市化转型。思想观念的城市化转型主要是政府官员和普通居民这两部分人群。对城市的政府和官员来说,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由农村主导型向城市主导型全面转变的客观趋势,树立现代城市的发展理念,政府对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都应坚持城市主导型的发展方向,着眼于城市功能的培育,不断地完善城市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善于建设城市、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政府官员也要从角色定位到工作方法,从思维模式到实际问题处理,都应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成为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积极推进者。对普通居民来说,必须克服落后的传统意识和城市文明意识,比如小生产的意识、小市民的意识乃至小农经济的意识,树立现代市民意识和城市文明意识,增强对现代城市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适应性,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国民心理素质。这样,政府官员和普通老百姓在思想观念上向着城市化方向转型,就会实现人的城市化转型,从而会铸就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新思路、新办法,推进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三、构建城市经济圈,开拓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新思路
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并不单纯追求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而是更强调城市化的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打破城乡分割局面,最大限度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而要达到这样的宏观效果,构建城市经济圈是最佳的选择。因此,在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政府最现实的办法是突出中心城市的发展,从构建城市经济圈入手,积极开拓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新思路。
城市经济圈是城市与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空间联系结构,它是由城市的通勤圈演变而来的。所谓城市的通勤圈,是指居民到达城市中心区可以当日往返、便于工作和生活的最大空间范围,一般以行车里程表示。生活经验表明,这个最大空间范围的单程最大行车时间以1小时为宜,所以,一般把城市通勤圈又称之为1小时经济圈。由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与周边区域经济社会联系的加深,城市通勤圈的内涵逐渐丰富,从城市工作圈、城市购物圈、城市商业圈、城市生产力布局圈,逐步演变为城市经济圈。显然,城市经济圈的空间范围不仅与城市规模和城市的经济功能相关,更与城市同周边的交通便捷程度,以及交通工具的先进性和使用的普遍性相关。随着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等级的普遍提高,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大量兴建,行车时间大为缩短,加之汽车社会拥有量的大幅度增加和社会公众对汽车使用普遍性的扩大,城市经济圈也就突破了城市通勤圈的原本意义,空间范围也普遍扩大。在有高速公路的城市,仍然以1小时的行车里程计算,城市经济圈的最大空间半径大多会超过100公里。
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空间范围的扩大,不仅会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而且会影响城市化的模式,在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下,构建城市经济圈对推进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演变,既是最现实的选择,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的第二部分指出,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和思想观念的城市化转型实现的,而城市圈的形成和空间范围的扩大,正有利于推进上述四个方面的城市化转型。
(1)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空间范围的扩大,会全面深化和拓展城市与区域的空间联系,畅通城市与区域间的商品流、劳务流、资源流、技术流,将会增强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吸引力、辐射力,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优化城市与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和分工体系,城市与区域之间就会逐渐形成具有密切联系的产业分工格局,区域产业发展将会逐渐融入城市经济圈,从而推进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2)随着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空间范围的扩大,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性会逐步增强。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会吸纳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为进城“打工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这样,一部分农业劳动者会异地实现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又会带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农业和非农产业发展,这些产业相对于农业而言,劳动条件会有很大改善,劳动收入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这样,一部分农业劳动者便会就地实现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3)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空间范围的扩大,既可以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带动区域农村地区的空间开发,又可以带动卫星城市、小城镇的发展,从而会深化区域农村地区的空间开发,这样,在城市经济圈的空间范围内,城市带动式的顺向空间开发同农村小城镇突变式的逆向空间开发共同发展,从而会推进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4)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作用,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空间范围的扩大,必然会多方面地传播和扩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都会发生深刻影响,从而会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的城市化转型。
可见,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空间范围的扩大,对推进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演变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深刻影响,其结果必然是:既会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又不会导致城市人口的急聚膨胀;既会提升城市化的质量,又会避免在一些国家出现的“城市病”。显然,这样的城市化模式更加符合中国农村人口多、城市化任务重的国情特征。因此,城市经济圈是推进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最佳空间形态,在21世纪初期,各类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发展战略应该进行新的转变,积极实施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不少省区都在推行甚至已完成了“地改市”的行政转制,从绝大多数城市的改制效果看,这一举措虽然没有形成城市化的结构转型,但却是推行这种结构转型的良好起点。因为“地改市”、“县改市”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构建城市经济圈的行政障碍,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作用得到了确认。但是,又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不少城市在行政转制中极力扩大市区规模,搞“摊大饼式”的城市规划,掀起了不小的“城市热”。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城市发展是推行规模优先战略,还是推行品质优先战略?
如果孤立地看城市的发展,规模固然是城市影响力、发展力的基础,在城市化进程中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不仅是合适的,而且也是必然的,特别是在城市化水平低、城市规模不经济的不发达地区,扩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更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如果从城市经济圈的角度看城市的发展,答案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城市经济圈对城市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城市集聚效应,而不是城市规模。许多城市虽然都很重视集聚效应,但却只是依靠企业、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形成的空间规模效应,而不是靠城市本身所发生的城市化效应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聚效应。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效应是城市的外部效应,而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作用,正是取决于这样的外部效应。经验表明,增强城市的这种外部效应,主要并不是依靠城市规模的外延扩张,而是城市品质的提升,包括打造城市的个性、形成城市的特色、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等。城市经济圈为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发展提供了空间条件,各类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应从城市经济圈的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放弃规模优先战略,推行品质优先战略,在提高城市品质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规模的适度扩张。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推行城市品质优先战略都具有同样的意义。从城市化的角度看,品质优先实质上是结构转型优先,而在城市圈的框架下,结构转型优先才最具有可能性。因此,在21世纪初期,各类地区都应注重构建城市经济圈,努力开拓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思路,走出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收稿日期]2003-07-17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城市空间结构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