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耀全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西场镇第三初级中学 536129
【摘要】近些年来有很多专家提出教学方法的变革,究其原因与传统教学下学生能力的发展被削弱有很大关系,仔细思考确实如此,传统灌输式教育下学生很少进行自主式思考,导致学生的数学能力较弱。而在教育的发展下出现了具有新的形式和内容的新教材,其对传统教育发出警告,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我们提出了问题导学法,但由于地域经济开发程度不同、学校的资源分配存在不合理,所以在农村实行问题导学法还是有较大难度。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法;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22-01
问题导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利用情景创设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但就实际的应用层面来说,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问题导学法存在的问题尤为显著,各地发展水平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反映出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对当前的问题进行研究,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学生感受到培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转变。
1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特点
1.1强调问题的引导
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要求数学的教学与老师的结合程度是比较高的,我们老师必须要拥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的题目。在设计的题目上,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范围。在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可以设计专门的题目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设计教学场景,刺激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帮助他们在问题的解决中建立自我探索的学习模式,感悟和认知在实际解决数学问题中所应该具备的数学技巧与思维、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以此获得的学习经验。在实际的问题导学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冲传统的知识单项传输的模式转变为互动式的教学,老师不能单一的讲授题目注重问题的导学作用。在问题导学教学中最直观的感受:教育方法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自身首先就要具备创新性的教学思维,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学生作为一个课堂的核心。同时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做到问题设计有理可循。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必须自己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自己要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1.2问题设置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按照课本上的流程进行教学,这只是对课堂教学的顺序做一个大致规划,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灵活地进行教学。所以说,在问题导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在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数学问题解答过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而灵活性的题目能够为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提高更大的发挥空间,针对不同的单元和章节,问题的设置也各有差异,就也是问题导学法为什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原因。在问题导学法中教育方法并没有一成不变,通过问题我们可以不断创新的思维,扭转传统的教育模式。
2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传授单一知识点的学习模式已经不再是数学学科建设和学习的主要目标了,将问题导学法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是数学教育的核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老师是问题导学教学活动的核心,在农村初中数学的教育中,常常因为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局限性,从而导致问题导学法不能顺利地进行。因此怎样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强化教师地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学习中对于学生知识面、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是缺乏化学实验环节。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已经拓展到了能力的综合培养,这也是农村数学教师应该关注的一点。同时,实行问题导学法也要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所以学校方面也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加大对其的开发应用。在这基础上农村初中数学老师还可以利用不同渠道的资源并且加以利用,在设计问题时将其进行修改拓展,使其更加丰富。然后将这些所得到的教学资源应用到问题导学法地教学过程中去。
3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导学法应用分析
3.1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设计问题地解答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老师设计地问题,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最后选取几位得出答案的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步骤、思路和答案和大家分享,在经过大家的交流之后得出最后的正确的答案,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在解答中出现的问题。在问题解答的过程管理上,教师一定要承担起组织者的责任,在完成条件上做出一定的评价。最后在得出答案时可以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额外的奖励,最后,让老师了解到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在学习的情况下保证每个成员的参与感。最后,教师在问题导学法的帮助下正式带领学生了解当堂需要学习的知识。问题导学法就是一个桥梁,通过问题拉近学生与学习知识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3.2结合生活实际,开展问题导入
对于老师课堂上遇到的重难点知识,在老师问题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不按照实际对问题整体进行编排和设计,学生在课上就没办法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对于老师的问题设计来说:问题导学下的教学模式对于问题应该更加科学、客观的设计,老师可以借鉴生活实际来设计问题。只有在学生自己理解和教师问题引导教师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效地适宜问题导学法。而且,老师应该制定好跟他们相对应的多方面的评价体系,问题导学法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预期教授目的。举个例子,学生往往对“菱形与平行四边形”这两个概念难以区分,教师在问题设计上应该让学生首先明晰“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这两个概念。老师可以借助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东西,比如三角板、地板上瓷砖的形状等例子对这两各概念进行解释,学生很快的就能够掌握这一课时的学习。
4结束语
通过问题导学法,我们强化了学生在教学中自主学习环节的重要性,还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可以说,问题导学法让我们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大有脾益。虽然目前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在农村初中数学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只要相关从事教育人员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紧抓教育的教学质量,就能够改变当前的状况。
参考文献
[1]赵红霞.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导学法应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1):210-210.
[2]顾新峰.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4):5-6.
[3]张春金.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6):59-60.
[4]彭小俏.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2018.
论文作者:温耀全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学法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农村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