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工艺设计要点论文_闫晓敏

城市综合管廊工艺设计要点论文_闫晓敏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之一,其建设、运行及管理与城市居民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建设中,应当在掌控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建设等相关技术基础上,全面遵循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的原则,增强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工作投入,科学合理组织设计,确保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可以将自身功能与作用更好发挥出来。

关键词:综合管廊;工艺设计;要点

一、城市综合管廊的特点

①可以实现百年工程目标,减少重复拆建所造成的经济浪费和建筑固体垃圾。城市综合管廊属于一次性建设工程项目,在综合管廊内对管线进行补充、更新或者是扩容时,不需要多次路面开挖,这样相比传统管线埋设方法来说,不仅延长了道路使用的年限,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造成影响。②对道路地下空间的利用率比较高。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道路担当起了交通和空间两大功能,其中空间功能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越来越重要。为了保证城市绿化环境,原有的架空管线都已改建成地下管线,其中包含:电力线、电话线及其他通讯管线等。针对这种日趋复杂的地下管线,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和修建,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道路地下空间,且确保管线布局合理,这些对提升城市管线的使用效率有积极的作用。③实现管线的统一管理,城市综合管廊的修建为各种专业管道带来巨大的方便,它可以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监测,大大提高了市政部门的管理效率,避免出现行业垄断,对加快城市化进程有相当重要的作用。④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破坏。城市综合管廊的修建不仅为各种专业管线的维护和检修提供了方便,而且有利于解决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效解决我国每年的雨季城市里看海的奇特景观现象。

二、城市综合管廊设计优势

1、能够对城市管线实现统一管理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中包含有很多专业管线,在城市统一管理与监督下,可实现各种类型的管线统一管理与维护,这对于增强城市管线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

2、有助于增强城市地下空间的使用效率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内部人均土地占有量越来越小,土地资源相对于先前更加紧张,导致城市内部能够利用的空间更加稀少。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全面美化城市形象,城市各种类型的管线必然将进入到地下工程中,特别是传统的通讯线、电力线、电话线等一些架空管线必然将转移到地下,这就会导致城市地下管线数量越来越多,电线类型越来越繁杂,也必然增加城市地下各种类型管线规划设计难度。对城市综合管廊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城市中各类管线的有序布置,从而大大增强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使用效率。

3、经济效益较为明显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在初期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但是等到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成功之后,就可节省下很多后期维护费用,因此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还是非常显著的。首先,在补充、更新各种类型管线时不需将已铺好的路面挖开,这不仅可以降低各种管线施工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可防止道路开发给城市周边植被带来的破坏,可省去大量的修复、管理及维护费用;其次,若采用传统的方式将管线放置到地下,由于地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管线非常容易受到土壤中各种复杂成分的腐蚀。如将城市各类管线均放置到城市综合管廊中,可有效保护各种类型的管线,大大延长各种类型管线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各种类型管线的更新维护成本;第三,若采用传统管线埋设方法,管线设计过程中较难把控住管线埋设与安装的具体位置,所有管线的埋设均须将路面挖开,对整个城市交通带来较大影响,而采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方式则可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各种类型管线的增设、维修及管理均在人工可控的范围内进行,可有效防止开挖带来的损失,降低城市管线建设投资。

三、工艺设计要点

1、确定入廊管线

城市综合管廊工艺设计首先必须确定入廊管线种类。根据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确定设计范围内的管线种类以及管径大小、数量等,为下一步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管线原则上应敷设于地下空间。已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该区域内的所有管线必须入廊”。因此,入廊管线应包括规划范围内所有管线,包括天然气管线、污水管线等均必须全部入廊。

2、确定管廊断面

根据管线情况确定综合管廊的分类(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管廊),同时结合建设场地情况,确定施工形式(明挖法、盾构法、顶管法、浅埋暗挖法)。新城区道路宽阔、障碍物少、建设施工场地充足,考虑节省造价一般采用明挖法。老城区街道狭窄、建筑密集、施工面小较多采用盾构法、顶管法和浅埋暗挖法。目前城市综合管廊在城市新区建设较为常见,因此本文主要以明挖法做为重点进行研究。采用明挖法施工的城市综合管廊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预制结构,大多采用矩形断面,其优点为施工或预制简单、方便、速度快、造价较低,应用较为广泛。按照《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对净高、净宽、检修通道、管道安装间距的要求,根据纳入管线的种类及规模、建设方式、预留空间等确定管廊标准断面。其中应注意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蒸汽介质的热力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电缆同舱敷设等设计要求。

3、确定平面布置

根据管廊标准断面和市政道路设计图,确定管廊的平面位置。一般情况下管廊设置在道路的一侧,在道路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下方。当城市道路中间设置较宽的绿化带时,也可设置在道路中心。根据综合管廊规划确定控制中心的位置,以及连接通道与管廊的连接节点位置,确定综合管廊的人员出入口位置以及节点形式。控制中心与综合管廊的连接通道可兼作人员出入口。

4、确定竖向埋深

根据工程勘察报告中的冻土深度、道路设计要求、管廊节点设计以及城市雨、污水的排水坡度要求,综合确定管廊的设计埋深。

5、确定防火分区

综合管廊防火分区一般按照200米进行设置,实际设计当中大多采用150~180米设置防火分隔。其中天然气管道舱室的排风口设置是一个需要重大考虑的问题。天然气管道舱室的排风口与其它舱室排风口、进风口、人员出入口以及周边建(构)筑物口部距离不应小于10m。天然气管道舱室的排风口在实际设计中还需避让市政道路中的公交站点、道路交叉口等人员密集的区域。

6、确定送风口及排风口

综合管廊的送风口及排风口的设置一般要结合防火分区进行设置。送风口及排风口设置在防火分区的两端,从一端送风,从另一端排风,可以使管廊内的空气有效地流通,达到通风的效果。

7、确定分支口

综合管廊根据市政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分支口,其中包括综合舱分支口、电力舱分支口、燃气舱分支口、排水舱分支口以及消火栓分支口等分支节点,根据管道种类设计节点形式。

8、确定逃生口

综合管廊的逃生口可单独设计,也可结合排风口、进风口、吊装口和人员出入口设计。电力电缆和天然气管道的舱室,逃生口间距不宜大于200m。普通热力管道和其他管道的舱室,逃生口间距不应大于400m。蒸汽介质的热力管道舱逃生口间距不应大于100m。

结束语

综 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政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综合管廊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建设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市政配套管线还是传统的直埋方式,布局不够合理,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好城市综合管廊设计工作相当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魏乃永,安卫华,张萌.综合管廊及交通环廊结合项目的智能化设计要点[J].电气应用,2013(12):92~96.

[2]牟方堃,郑明明,窦安华.城市地下快速交通公路及综合管廊工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智能建筑,2014(11):105~107.

论文作者:闫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城市综合管廊工艺设计要点论文_闫晓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