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芳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734100
【摘要】目的 探究对脑梗塞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2015年上半年在我院进行脑梗塞治疗的12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分别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语言、肢体运动功能及完全康复例数,同时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配合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其FMA评分基本相同,护理后研究组语言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与常规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研究组患者完全恢复率为38.10%,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随诊工作的配合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护理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情况,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益处,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理解,对其配合程度较高,可提高治疗效果及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脑梗塞;应用分析
脑梗塞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且患病率较高等特点[1],而患者在接受及时治疗后,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但治疗后患者易出现语言及肢体运动障碍,有研究显示[2],脑梗塞患者治疗后,仅有10%左右的患者可完全恢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有学者指出,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2015年上半年在我院进行脑梗塞治疗的126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015年上半年在我院进行脑梗塞治疗的患者,共计126例,男性73例,女性53例,年龄(68.26±6.19)岁,全部患者经检测均诊断为脑梗塞,并伴有一定的语言及肢体运动障碍。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63例,研究组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龄(67.15±6.31)岁;常规组男性37例,女性26例,年龄(69.24±6.0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治疗方法经计算差异无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治疗后生命体征监测及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对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体位护理,治疗后,多数患者存在肢体运动障碍,需长期卧床治疗,护理人员应使患者保持正确且舒适的体位,一般情况下使患者保持侧卧位,以避免患者出现肌肉痉挛等症状,且需要每2h变换患者体位,以防止出现压疮;2、运动康复干预,护理人员应在保证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并由其家属配合,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促进血液流动,避免出现瘫痪等症状;3、进行语言护理干预,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喜好,采用相应方式刺激患者视觉及听觉,鼓励患者进行聊天等语言交流,同时可避免患者出现智力减退等并发症;4、心理护理干预,由于该疾病发病急,病情危重,患者及其家属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降低对治疗及护理过程的配合程度,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有效的沟通,对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解释,以避免患者及家属因对治疗过程不了解而引起的不配合行为,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能积极的面对疾病的治疗情况[3],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5、饮食干预,由于该疾病主要由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因素引起,因此,应避免患者过多的食用高脂肪、高能量等食物,使患者较多的食用高纤维素类食物,配合药物治疗,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益处;6、预防复发并进行随诊,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对其进行相应指导工作,督促其按时服用降压降脂类药物,并叮嘱其家属,若患者出现头晕、口齿不清或单边肢体麻木时,应及时就医,并于患者出院后,每个月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等工作。
1.3 对比项目
采用FMA评价法对患者语言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其中完全恢复病前水平例数,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配合程度。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达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患者FMA评分级完全康复例数
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其FMA评分基本相同,护理后研究组语言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与常规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研究组患者完全康复率为38.10%,高于常规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患者FMA评分级完全康复例数
2.2 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及配合程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85.71%,与常规组满意度65.08%相比,明显较高(P<0.05),且对随诊的配合度52.38%,均高于常规组31.75%(P<0.05)。
3. 讨论
脑梗塞作为一种老年人常见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而在患者被成功救治后,常会引起语言及肢体运动功能出现障碍,并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影响其正常生活[4]。本次研究对63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其语言及肢体运动FMA评分分别升高至81.15±4.26及65.15±5.15,说明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对患者恢复有益,尤其对患者进行视觉及听觉刺激,在提高患者术后语言功能恢复水平的同时,还可避免患者出现术后智力减退等并发症,而进行体位及运动护理,为患者日后完全恢复提供了基础,研究组患者完全恢复率为38.10%,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相关报道数据。而对患者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压力,对患者积极的面对治疗及护理过程,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及随访工作的配合程度及满意程度。
总之,采用综合性护理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情况,增加其完全康复的几率,同时患者对护理方案更为理解,对其配合程度较高,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及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杨晶.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1959-1960
[2]钞雪林,袁也丰,刘卓琪,等.社会心理因素对中年脑梗塞发病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3):654-656
[3]樊忠荷.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4,20(1):132-133
[4]赵亚.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39
论文作者:赵晓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脑梗塞论文; 常规论文; 程度论文; 语言论文; 功能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