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三角关系与国际格局的互动_军事论文

美印三角关系与国际格局的互动_军事论文

美印中三角关系互动与国际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格局论文,关系论文,国际论文,美印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探讨美印中关系的切入点是2005年7月美国与印度公布的关于核能合作协议的联合声明①。为了实现该声明的目标,美国要修正已执行30多年的国内外核不扩散法规与原则②。印度为了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以及美国的合作,似乎要放弃冷战以来的不结盟原则与独立外交政策。这些将对两国各自“国家安全”战略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印美核协议虽然解释不了中印美的所有政策调整与转变的缘由,但作为一个标志,反映了中印美三角关系的互动不但互相影响,而且会塑造国际能源、核不扩散与军购的新格局。

为展开本文的分析,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印美核协议的历史背景。迄今为止,为了证明协议的合理性、必要性,许多美国与印度的官员赞赏印度核不扩散的立场与历史。印度的横向扩散记录较好,是因为印度转移技术的案例较少。但是,印度的纵向扩散记录较差,是因为印度利用进口的民用技术制造核武器。印度不仅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并在1974年和1998年进行了核试验。印度利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民用核技术与材料在1974年进行“和平核试验”③。这些因素导致美国在1975年推动国际《核供应国集团》,并在1978年通过国内《核不扩散法案》。此外,还有其他大量核不扩散法律、法规和具体措施的制定都跟以上这些事件有关。为改善两国政治、经济与军事合作并减少障碍,美国在2005年7月的联合声明中表示愿意与印度进行核合作④。为此美国不得不修改国内法律与国际机制,并于2006年12月在美国国会通过印美再进行核能合作的议案⑤。但是,直到2007年6月印美两国在是否应该允许核试验及核燃料处理的分歧还存在⑥。虽然2007年8月印美的立场调整导致了旨在深化核合作的《123协议》的签署,但在双方发表协议后,印度的四个左派政党都表示反对,美国国务院强烈警告印度不要再次进行核试验,所谓“中国威胁”又开始引起争论,同时中印专家都表达了对西方意图与干涉的怀疑。这种分歧反映了这两个国家互不信任,也说明在美、印、中三国关系中,除了中印间的不信任以外还存在其他的猜疑。

迄今,人们习惯于认为美国是现存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其实不然。美国在印度成为核国家之后却与印度进行核能合作,实际上使美国成为修改相关国际规则的挑战者。本文拟分析美、印、中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三个层面的战略意图,以及各自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对未来的三国关系及国际格局进行展望。

美国加强同印度合作的意图与制约

(一)美国的战略意图与优势

1.美国加强同印度合作的政治目的。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对伊拉克与阿富汗的外交政策遭到越来越严重的失败。基于这一负面影响,布什政府希望印美核协议对美国的政治与外交政策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⑦。美国意识到通过印度的崛起,能够深入南亚、印度洋与亚洲的腹地。有中国学者认为,美国对印度的让步有四个主要动因:首先,美国把印度视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及“天然伙伴”⑧;其次,美国想利用核合作拉拢印度制衡中国;第三,美国想将印度纳入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之中,并鼓励印度加强核出口管制制度;第四,印度是世界第六大能源消费国,减轻印度对伊朗、苏丹、委内瑞拉和缅甸的能源依赖是美国能源外交的重要内容⑨。

2.美国加强同印度合作的经济目的。在印美关系之中,美国正在把商业利益列为首位。印度计划在2012年前引进8座核反应堆。美国企业都希望抓住扩大核市场的机会⑩。印美核协议成为美国打开印度市场大门的钥匙。2006年11月,国会通过印美核合作议案之前,美国派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代表团访印。在250名成员中,30名代表美国核能企业。核反应堆公司包括美国西屋电器公司(Westinghous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美国BWX科技公司(BWX Technologies,Inc.)和美国钍动力公司(Thorium Power)。印度目前所需能源有三分之一是进口的,因此印度需求美国WM Mining保证每年会把500吨铀出售给印度(11)。2020年,印度计划大量提高能源生产量,而美国企业希望抓住其大部分市场。

3.美国加强同印度合作的军事目的。印美核协议跟美国国防企业与军事合作有密切关系。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和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等国防企业也作为美国2006年11月访印贸易代表团的一部分(12)。从1998年印度核试验开始,美国为了制裁印度,终止了美国国防企业与印度的合作。从2001年解除制裁以来,美国国防企业再次把战斗机、潜艇与其他武器卖给印度。印度为实现军事现代化,在2006至2007年间将军费开支提高到200亿美元左右。因此,印美核合作议案在美国国会通过之后,波音公司(Boeing)与其他美国公司就立刻表态赞成(13)。印度打算购买的126架战斗机跟核协议的成功也有密切关系。此外,为加强海军,印度也打算购买“3艘航空母舰、20艘护卫舰、20艘搭载直升机的驱逐舰,以及大量的导弹巡洋舰和反潜巡洋舰”(14)。印美核协议不只带来军事经济的利益,而且美国将会深化自己在印度洋的军备培训和影响。比如,2007年9月4日,印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五国海军在孟加拉湾开始了为期5天的代号为“马拉巴尔07”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15)。此次军演有3艘航空母舰加入,并且引起了中国的关注。

(二)美国的劣势与面临的制约因素

1.政治层面的劣势与制约因素。从政治的角度来讲,美国签署印美核协议的双重标准很突出。国际核不扩散条约已经面临朝鲜与伊朗的挑战。伊朗已经指出,按照美国的逻辑,核武器只能在其盟友的手里,而不能存在于朝鲜、伊朗等所谓“邪恶”国家之中。美国试图利用国际制裁迫使朝鲜与伊朗放弃核项目。但是,美国与印度进行的核能合作说明,如果一国拥有核武器的决心足够强,就能最终获得核武器和国际认可。除此之外,如果说,印美核协议有反华目标,结果也与此目标恰好相反。从2001年布什政府开始解除制裁,中国也开始改善中印关系。每次印美宣布一个新的合作措施之后,中印也制定相应的新的国防或政治协议。有学者指出:“美国一直承认其目标是利用印度来制衡中国。中国感到最好的回应是加强中印交流”(16)。

2.经济层面的劣势与制约因素。在经济领域,虽然印度表示对美国战斗机与其他军备感兴趣,但两国还没签订购销合同或公布任何购买保证。为了保持传统的讨价还价立场,印度继续找其他的供应国。美国民众舆论也越来越担心印度的劳动力价格会增加美国工人的失业率。美国也不一定能够比得上其他更早进入印度技术市场的国家(17)。2004年俄罗斯向印度塔拉普尔反应堆提供了核燃料,美国表示了强烈反对(18)。但是,到2005年美国不但支持这类的合作,而且保证美国要向同一个核设施提供核燃料。因此,2006年3月,俄罗斯宣布向印度塔拉普尔反应堆提供60吨核燃料的计划时,美国只能沉默地当旁观者(19)。

3.军事层面的劣势与制约因素。虽然美国深入印度军事市场,但其不一定能够保证对市场的供应。相反,跟民用核能市场一样,美国也面临俄罗斯、法国、以色列与英国等国家的竞争。事实上,印度的大部分军备来自于俄罗斯与法国。因此,购买美国的军备就会带来重新培训与军队调整等负担。核协议的制约缺点也会导致不稳定的地缘现象。印美2007年8月签署的《123协议》缺乏关于印度进行核试验的条款,并且要求退还核燃料和核设备的规定也比较模糊(20)。协议发表后,辛格总理在13日指出:“核协议绝不会影响印度进行核武器试验的权利,这一权利是印度的神圣主权,任何外力都不得干预”(21)。虽然这些话是针对印度国内的,但是也会引起巴基斯坦和其他邻国的关注,甚至引起南亚地缘政治局势的新动荡,而这种不稳定也可能扩大到世界范围内。

印度增进同美国合作的需求与制约

(一)印度的战略需求与优势

1.印度增进同美国合作的政治需求与优势。有中国学者指出:“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印度渴望进入世界大国体系的最大资源之一”(22)。印度一直追求摆脱历史上的殖民地身份,并赢得世界的核武器国认可。在印美联合声明中,虽然印度未被美国称为核武器大国,但是这种承认是核协议的核心。对印度来讲,印美核协议会作为崛起大国的标志,会带来其他大国的认可,也会促进实现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

2.印度增进同美国合作的经济需求与优势。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核协议有助于印度核能源的发展。印度签订核协议的利益在于摆脱“核孤立”与制裁,推动国内核能事业的发展,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促进能源多元化并解决国内铀矿资源贫乏的问题(23)。据预测,到2020年印度的人口将超过中国,但印度的能源已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基本需求。印度的14座核电站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24)。今后,世界核能供应国的数量会上升,这将加强国际核能市场的竞争并降低核能价格。但是,从经济交流的角度来讲,并非美国独家把印度看作世界上最后开发的市场(25)。实际上,法国与俄罗斯也能提供反应堆,而且澳大利亚与哈萨克斯坦都能提供铀。

3.印度增进同美国合作的军事需求与优势。印美核协议的范围足够影响印度的核武器能力。有些分析家强调印度核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在于贫铀,而另一些分析家则强调问题在于铀开采缺乏(26)。无论如何,1998年的核试验引发了印度铀进口的国际限制,并强制印度必须做出民用与军事核项目发展的选择。印美核协议签订后,印度不必再做选择了。除了核材料以外,美国提供的高技术也会应用在印度军用项目中(27)。虽然核材料的数量较易查出,但民用和军用技术难于辨别。印度1974年“和平核试验”的基础是建立在加拿大提供的民用反应堆与美国提供的民用重水之上的。根据2006年美国核不扩散的非政府组织“军控协会”和“科技与国家安全研究所”估计,受到核能援助后,印度未来每年有能力制造50枚核弹头。

(二)印度的劣势与面临的制约因素

1.政治层面的劣势与制约因素。虽然许多西方分析家把印美核协议视为印度的成功,但印度国内却对此激烈批评与反对。进行1998年核试验的人民党利用反美与维护主权的情绪来攻击执政府,把印美核协议称为“羞辱”和“失败”(28)。印美2007年8月发表《123协议》后,印度的四个左派政党在20日的联合声明中指出:“鉴于国内普遍反对印美核协议的声浪以及大多数议员反对核协议的事实,政府不应该继续推进印美核协议”(29)。反对核协议的左派担心美国会通过将印度纳入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来遏制印度的核势力。并认为,此协议会带来美国对印度的各种干涉(30)。部分民众也认为协议是回到殖民阶段的第一步。科学家与政府官员认为协议是印度再次投靠帝国主义国家来维持“国家安全”。冷战时期印度一直奉行不结盟政策,但现在加入了结盟国家的框架(31)。斯蒂芬·科亨指出:“印度认为华盛顿还多少保留了一些殖民主义者的习气,因而非常想要证明给美国看,印度不再是受压迫的殖民地了。”(32)

2.经济层面的劣势与制约因素。美国对印度的干涉不仅表现在政治层面,而且也在于经济决策层面。2005年9月,印美公布联合声明的两个月之后,在美国的压力下印度在联合国支持惩罚伊朗的核行动。美国国会把核能合作与经贸交流跟印度投票决策结合起来。印度投票决策使印伊之间的摩擦明显升温,威胁两国的天然气管道计划与其他经济和政治合作。此外,印美核协议公布后,印度分析家也指出,合作会带来比较严格的购买条件,并会影响印度的独立政治与经贸外交(33)。实际上,双方已经开始讨论F-16战斗机、F-18舰载战斗机、第五代F-35战斗机及P-3C侦察机的购买条件(34)。

3.军事层面的劣势与制约因素。虽然印度在国际制裁的情况下还获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但印度的军事基础是外来的。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提供的核能设备,是印度核武器与导弹项目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印度来讲,印美核协议的最敏感代价在于美国的军事干涉。不少印度分析家估计,美国想通过印度来加强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如果印度作为美国的军事基地或允许美国在印度洋扩展其部署,美国就能建立更强大的亚洲前哨(35)。2000年初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指出:“从阿拉伯海的北边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36)。而美国也把印度洋作为部署海军基地、保护台湾的阵地、控制亚洲能源运输的地域与实现扩散安全倡议的中心。2006年12月,美国国会正在决定核合作的前景时,美国政府强烈鼓励印度派兵到阿富汗去。协议签署后,这种趋势将会变得日益明显。

中国处理同美、印关系的考虑与制约

(一)中国的战略考虑与优势

1.中国处理同美、印关系的政治考虑与优势。中国不是印美核协议的参与者,但此协议会促使中国考虑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印关系与美印关系是紧密相连的。2005年6月印度与美国的国防部长签署了包括军事演习、国防技术贸易、导弹防御系统合作与国防战略交流的《印美国防关系的新框架》。2006年5月,中国与印度也签署了类似的国防合作协议。2005年7月,印度与美国宣布核能、空间与经济合作的声明。2006年11月,中国与印度也公布了有关核能、空间与经济合作宣言。公布的时间比美国国会通过印美核能合作的议案早几个星期。可见,印度能以美国来制衡中国,同时能以中国来制衡美国。

2.中国处理同美、印关系的经济考虑与优势。随着印美2005年7月的联合声明与核能合作计划,2006年12月胡锦涛访印时也提出中印核能合作的愿望。中印宣言跟印美宣言有紧密的关系,这是因为两个宣言不但内容相近,而且都需要依据国际政策的变化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印美刚提出核能合作,巴基斯坦立即开始请求同样的待遇。对中国来讲,美印核协议提供了中印、中巴发展核能合作的机会。中国已经承诺继续向巴基斯坦“恰希玛—Ⅰ”核电厂提供援助,也要协助实施“恰希玛—Ⅱ”的计划。之所以印美难于反对中巴合作,是因为印度与美国都需要中国的同意才能修正《核供应国集团》法规。

3.中国处理同美、印关系的军事考虑与优势。虽然印美核协议经常被称为制衡中国的工具,但是中印军事力量与国防战略的发展方向是难以预测的。印美签署国防合作框架一年后,中印也建立了类似的合作。自198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军备高技术出口管制年年递增。印美核协议和美国的南亚平等外交政策都指明,美国不仅向印度提供机会,而且也向巴基斯坦提供购买更多美国军事高技术设备的机会。例如,为了得到巴基斯坦对印美核合作的默认,美国国会通过印美核合作议案的同时,也向巴基斯坦出售了数千万美元的军备。中巴的军事合作与技术交换历史悠久。美国把军事装备卖给南亚国家之后,它们可以转手倒卖,这样就很难控制最终的军火购买者。

(二)中国的劣势与面临的制约因素

1.政治层面的劣势与制约因素。虽然中印关系正在改善,然而对有些印度官员与军人来讲,历史上的中印摩擦与怀疑还继续存在(37)。改善关系会减少未来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但是,边界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支持2007年8月发表的《123协议》的印度政党和专家往往提到中国对印度左翼反对派的影响,而反对协议的印度政党和专家往往提到中国对印度的威胁(38)。而且,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与对印度洋的海上意图加深了印度的“中国威胁论”观点(39)。这类观点导致有些印度官员和分析家认为美国会代替印度制衡中国或提供安全保证。中国也面临印美核协议对其他无核国家立场的影响。日本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生产的钚材料易于被转移为制造核武器。日本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而印度的设施则享受免受监督的特殊待遇。面临朝鲜威胁,坚持核不扩散原则立场的日本也有理由要求与印度同样的待遇。

2.经济层面的劣势与制约因素。印美核协议的签署使印度得到美国的政治承认、经贸优惠、军事交流与科技培训。因此,中国也面临着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印度在亚洲与印度洋的威慑能力与通道控制能力也会自然上升。这个趋势不表示印度很快就会超过中国的实力,但印度与美国对印度洋的共同控制会威胁中国能源与经济通道。马六甲海峡成为中国的最大经济威胁之一。能源与经贸通道是中国经济的命脉。尽管中国正在增加与中亚和俄罗斯的陆上能源管道,但印美在印度洋的垄断地位会威胁甚至阻断中国在印度洋海域的贸易通道。对70%以上由海上通道输入进口产品的中国来讲,这将意味着海上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

3.军事层面的劣势与制约因素。印美核协议对中国最大的损害在于军事领域。为了得到国际援助,印度在2006年5月决定将22座反应堆之中的14座定为民用、8座定为军用(40)。民用设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但军用设施则保持保密等级。最引起争议的是印度的两座快中子增殖反应堆被列为军用,而且其所产生的钚材料也能无限制地用来制造核武器,并不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41)。印度现在拥有约50~60枚核弹头,而中国拥有约400枚核弹头(42)。有些分析家早在2002年即估计,印度想在2030年前把武器库中的核弹头增加到200枚(43)。2007年6月,美国“科技与国家安全研究所”也透露巴基斯坦在库沙布核武器设施正在建造生产钚材料的新重水压力反应堆。这种进展提供给印度增加核能力的新理由(44)。虽然印美双方表示希望签订《禁止生产核武器裂变材料公约》,但是这个目标难于实现(45)。中国在90年代已经停止生产制造核武器的裂变材料,但印度与巴基斯坦却在继续生产。如果印度在未来拥有比中国更多的核弹头,中国应否再开始生产裂变材料?

中美印三角关系与未来的国际格局

(一)中国面临不容忽视的印度的崛起与美国的影响,尽量避免美印联手对付中国的态势出现

中国学者认为:“美国的政策设想是通过改善同印度的关系建立一种力量‘均衡’的权力结构,利用印度来制约中国”(46)。为了避免印度制衡中国的策略得手,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努力减轻所谓“中国威胁论”。这些措施包括:中印于2004年4月签订的关于空间技术、高技术项目、导弹防御和民用核技术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后续步骤》(47),2005年4月制定的关于战略合作的《中印共同联合声明》,2005年12月的能源合作协议与2006年5月关于军事合作的《中印国防部防务领域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最突出的合作是2006年11月胡锦涛访印时签订的核能合作协议。中印发表了联合宣言,制定了2010年前实现每年400亿美元贸易与核能合作的目标(48)。中印2006年的联合宣言跟印美2005年的联合宣言有许多相似之处,集中体现于核能合作方面。从此可见,印美的核协议不仅未能造成中印关系发展的障碍,反而促进了双方的合作。

(二)印度进行核试验打破了核不扩散的国际体系,改变着以往的国际格局

2006年承认印度为核武器拥有国之后,印度立即摆脱了核孤立。许多追求核武器的国家纷纷对核不扩散格局提出挑战。这次妥协之所以意义深刻,是因为印度的核武器项目都是从进口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的民用核能技术与援助转化而来的。其他一些国家也希望按照印度的模式通过进口民用核能援助来制造本国的核武器。很多分析家估计伊朗正在模仿印度的民用核道路来实现其核武器大国之梦。而且,为了实现印美核合作,国际《核供应国集团》必须同意改变其原有规定。如果这个集团为了印度修改规定,巴基斯坦与以色列也会要求同样的待遇。核不扩散条约的成员国也会再次考虑核武器项目。因此,印美合作不仅改变了核不扩散格局,而且世界的大国关系格局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

(三)中、印、美三角关系的互动,将影响未来的大国关系格局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而中国与印度的快速发展使它们将成为21世纪的超级大国。但是,中印两国在世界的排名与影响力方面的差距还很明显。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论坛首脑会议、“10+3”首脑会晤等,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49)。印美核协议成为印度实现“有声有色”大国地位的主要支柱(50)。尽管如此,印度许多官员对印美合作与核协议表示怀疑。为了提高自己的国力,印度愿意与美国合作,但并不意味着它愿意充当美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工具。2005年9月,印度对联合国惩罚伊朗问题上的让步并不表明印度政策的转变,而是一种临时调整。2007年2月,印度、伊朗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协议是三国实现能源合作的里程碑,此举证明了美国遏制印伊关系的失败。在印伊或印中的关系中,印度都将保持独立自主的政策。2007年6月印美核合作谈判的僵局及美、印、中三国不少专家和官员对2007年8月签署的《123协议》的反对都反映出怀疑并没有被消除,而且这种怀疑会威胁核合作的根本可能性及生存力(51)。

印美核协议与国际格局是互相影响与互相塑造的。在美、印、中三国互动中,印美核协议虽只是一个具体措施,但这个文件却反映了三大国关系的发展趋势。了解并掌握了这三个“21世纪超级大国”的发展趋向才能预测国际政治、经济与军事格局的转变,认清国际格局多极化时代的开始。印美核协议推动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并给世界带来了新的现象。尽管如此,塑造这个新现象的通道在于摆脱根深蒂固的历史怀疑。二战后,随着冷战的结束与九一一事件的发生,美国对国际政治、经贸组织、核不扩散体制、军备购买与制裁的影响十分巨大。而过去,美国经常把要修改这些原则与规范的国家叫做挑战者或“改变现状国家”,总是激烈批评它们对国际体制的损害。而现在,要修改原则与规范的最大挑战者并非中国、印度或其他国家,却是美国自己。这是21世纪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变化。

注释:

① “India-U.S.Joint Statement”,Press Release,Embassy of India,July 18,2005.http://www.indianembassy.org

② Ashton B.Carter,“America's New Strategic Partner?”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 2006,p.33.

③ 赵青海:《美印核合作及其影响》,载《国际同题研究》2006年第4期,第25页。

④ 王德华:《龙与象——21世纪中印崛起的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吴永年、赵干城:《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⑤ Sharon Squassoni,“India's Nuclear Separation Plan:Issues and Views”,CRS Report for Congress,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The Library of Congress,March 3,2006,p.1.

⑥ Amelia Gentleman,“India and U.S.Try to Rekindle Stalled Talks on a Nuclear Pact”,The New York Times Online,June 1,2007.http://www.nytimes.com

⑦ Jairam Ramesh,Making Sense of Chindia:Reflections on China and India,New Delhi,India Research Press,2005.[印度]杰伦·兰密施:《理解CHINDIA:关于中国与印度的思考》,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⑧ 《核印度“专政”》,中国日报网站,2006年12月21日。

⑨ 赵青海:《美印核合作及其影响》,第25页。

⑩ 同前引。

(11) Ruth David,“Cashing in on India's Nuclear Future”,Forbes Online,December 15,2006.http://www.forbes.com

(12) Ibid.

(13) Ibid.

(14) 郑瑞祥、荣鹰:《印度崛起与中印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15) 《马拉巴尔07引发规模空前关注,重点在马六甲》,2007年9月6日。http://news.nen.com.cn

(16) Jehangir S.Pocha,“China and India on the Verge of Nuclear Deal:It Would Enable Buying,Exchange of Technology”,The Boston Globe,November 20,2006.

(17) Ashton B.Carter,“America's New Strategic Partner?”,p.43.

(18) Sharon Squassoni,“U.S.Nuclear Cooperation with India:Issues for Congress”,CRS Report for Congress,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The Library of Congress,July 29,2005,p.2.

(19) 赵青海:《美印核合作及其影响》,第27页。

(20) “Agreement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Regarding Peaceful Uses of Nuclear Energy(123 Agreement)”,Bureau of Public Affairs,U.S.State Department,August 3,2007.http://www.state.gov/r/pa/prs/ps/2007/aug/90050.htm

(21) 任彦、管克江:《印度“核内讧”迁怒中国》,载《环球时报》2007年8月22日。

(22) 吴永年、赵干城:《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第177页。

(23) 赵青海:《美印核合作及其影响》,第26页。

(24) 同前引。

(25) 郑瑞祥、荣鹰:《印度崛起与中印关系》,第194~224页。

(26) Sharon Squassoni,“U.S.Nuclear Cooperation with India:Issues for Congress”:Ashley Tellis,“Atoms for War?:U.S.-Indian Civilian Nuclear Cooperation and India's Nuclear Arsenal”,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June 2006.

(27) “Agreement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Government of lndia Regarding Peaceful Uses of Nuclear Energy(123 Agreement)”.

(28) “India's BJP Says U.S.Nuclear Bill Humiliating'”,The New York Times Online,December 10,2006,http://www.nytimes.com

(29) 任彦、管克江:《印度“核内讧”迁怒中国》。

(30) [美国]斯蒂芬·科亨:《大象和孔雀:解读印度大战略》,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18页。

(31) 吴永年、赵干城:《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第160页。

(32) [美国]斯蒂芬·科亨:《大象和孔雀:解读印度大战略》,第86页。

(33) Anirudh Suri,“Update:Indian Questioning of US-India Nuclear Deal”,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August 17,2006;Kapisthalam,Kaushik,“India Should Take It Slow with U.S.Weapons”,Defence News,April 25,2005.

(34) “U.S.Offers F-35 Fighters to India”,Press Trust of India via The Hindu Online,July 23,2007;Ashton B.Carter,“America's New Strategic Partner?”,p.43.

(35) 郑瑞祥、荣鹰:《印度崛起与中印关系》,第216页。

(36) 王德华:《龙与象——21世纪中印崛起的比较》,第205页。

(37) C.Raja Mohan,“India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 2006,p.30.

(38) 任彦、管克江:《印度“核内讧”迁怒中国》。

(39) 巴忠倓:《外国国家安全战略辑要与评析》,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际安全战略研究工作委员会,2003年,第52页。

(40) Sharon Squassoni,“India's Nuclear Separation Plan:Issues and Views”,p.17;《核印度“专政”》,中国日报网站,2006年12月21日。

(41) 赵青海:《美印核合作及其影响》,第24页。

(42) Jeffrey Lewis,“The Ambiguous Arsenal”,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Vol.63,No.3,May/June 2005,pp.52—59.

(43) 郑瑞祥、荣鹰:《印度崛起与中印关系》,第217页。

(44) Jane Perlez,“U.S.Group Says Pakistan is Building a New Reactor”,The New York Times Online,June 23,2007.http://www.nytimes.com

(45) “India-U.S.Joint Statement”,Press Release,Embassy of India,July 18,2005.

(46) 张敏秋:《中印关系研究(1947~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9~310页。

(47) 赵青海:《美印核合作及其影响》,第24页。

(48) 《中印两国21日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全文]》,新闻中心,2006年11月22日。

(49) 王德华:《龙与象——21世纪中印崛起的比较》,第197页。

(50) 郑瑞祥、荣鹰:《印度崛起与中印关系》,第212页。

(51) Amelia Gentleman,“India and U.S.Try to Rekindle Stalled Talks on a Nuclear Pact”.

标签:;  ;  ;  ;  ;  ;  ;  ;  ;  ;  ;  ;  ;  ;  

美印三角关系与国际格局的互动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