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论文_冯杰尧

浅谈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论文_冯杰尧

佛山市碧沃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国家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对于环境的保护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若要想得到长久的经济收益,首先做到的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尽可能少的破坏环境。本文将浅谈一下我国在发展水产养殖时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并对如何达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引言:水产养殖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养殖的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是注重生态环境更加重要。水产养殖业若想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发展的前提,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深入研究合适的养殖方法,为水产养殖的发展提供保障。

1、我国水产养殖业概况

据相关统计,一直到2010年我国的水产养殖的面积已经达到了764.5万公顷,其中的海水养殖达到了208.1万公顷,淡水养殖达到了556.4万公顷。影响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因素是水环境的影响,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危害主要是在养殖的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排放问题以及养殖的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在养殖的水域中投放的人工饵料溶入水中和养殖的生物排泄出的废物:在鱼虾养殖的过程所使用的石灰等。所排放的污染物可能会增加水体中的化学和生化的需氧量,同时水产物的代谢物中的不能溶解的成分会沉积到水底,增加了有机碳含量以及底质氧化的还原能力,释放出硫化氢和甲烷,引起生物种类分布的不同。

2、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2.1 水产养殖废弃物

站在我国水产养殖的规划角度来看,缺乏一定的有序性,大部分水产养殖者不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对规模进行扩大的过程中,没有详细的规划和方法,只是盲目扩大。因此,导致放养密度逐渐增大,养殖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和废物逐渐增加。这些排放物基本为固体废物和化学废物,在一定程度上使氧元素遭到破坏,同时还有可能产生有毒物质,例如氨。在这种情况下,经过长时间的破坏,水产养殖所在区域周围的环境也会遭到一定的破坏,导致区域环境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对环境进行及时治理,这一区域的环境很难被恢复,与从前一样。特别是对这一区域的水源破坏,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2.2 水产苗种

进行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中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其也是保障水产养殖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相关部门在2005年颁布了《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这里明确阐述了水产苗种的生产、销售以及使用时的各项要求。但是在开展水产养殖时,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2.3 水产肥料和饲料

不管是海水还是淡水,水产品几乎均属于异养生物,这些生物的生长一定要向外界吸取养分,才能继续活动。因此需要人工向其进行投料。但是,这些肥料很有可能为水源带来污染。一些营养丰富的废料导致水质富营养化,使水中蓝藻等泛滥,还会导致淡水水源出现水华现象。

2.4 渔用药物和环境改良剂

渔用药物主要作用是防止和治疗水生物生病,促进水产品健康。这些药物主要成分为化学用品,如果正常使用,一般不会为环境造成过大伤害。但是,如果养殖者缺乏专业知识,使用不当,很有可能为水体造成破坏。

3、水产养殖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3.1 外部污染源入侵

在水产养殖中,外源性污染物质大都是植物性营养元素,这些物质中包含了大量的油脂与碳水化合物,进入到水体后便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吸收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产生物由于缺氧而死亡,死亡的生物由于无法及时处置,将会对水体造成更大的污染,最终产生恶性循环

3.2 内因性污染

(1)投入品导致的污染。在水产养殖环节中,投入品大致包括水产饲料与环境改良剂等,它们给水产养殖物提供一些生长所需的氮磷营养元素,促进其健康生长;然而对密度较高的水产养殖种类而言,投入大量的水产饲料与改良剂,会造成水体中残留较多的剩余投入品,导致水产养殖环境发生变化,甚者遭受严重的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底部淤泥的污染。在正常情况下,水产养殖物的碎屑物与生物遗体等分解后所形成的物质,均是水体底部物质的重要来源。底部淤泥的溶解和释放会造成淤泥数量的増加,极易导致二次性污染。除此之外,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需及时更换水质,从当前我国水产养殖现状来看,水产养殖技术还未达到此水平,水体中大量的淤泥累积造成水体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暂时无法改变。

(3)代谢物导致的污染。此类污染极为普遍,水产养殖物在食用了一定数量的营养料后,便会在相应的时间范围内将代谢物和粪便排出体外,排出的物质存在的方式主要有氮磷形式、粪便形式以及尿碱形式等。水产养殖行业是一种高度密集的养殖业,与其他养殖业相比,其代谢物相对较多,水产养殖环境极易被污染。

4、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4.1 对水产养殖进行合理规划

面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无序性,相关监管部门必须要对水产养殖进行合理的监测和规划,使水产养殖行业能够沿着科学正确的轨道前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要根据不同水域的使用功能,结合水产养殖的真正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分配和规划;要考虑水体对养殖水产的承载能力,无论是对于网围精养还是网箱养殖等方式,都要以科学养殖为基础而展开工作;要考虑水体对氮、磷等微量元素的承载力,测量出准确的承载值,以便最后确定出水体的具体养殖容量,方便管理,也可以从基础上保证水产养殖能够可持续发展。

4.2 优化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引起的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养殖模式的不合理。水产养殖户的养殖模式,对环境有着直接影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要实施健康的水产养殖原则,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优化养殖模式的方式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内容:要根据养殖群体对象的生长规律、繁殖规律、生活习性以及生理特征等,选择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如热带虾与青虾进行轮养,先养一批热带虾,起捕后再养一批青虾,这样不仅能够节约了养殖场地,还能使养殖更加有效率;要通过合理的技术控制水体内的病原体的繁殖,以免造成水体污染,降低养殖效率;采取混养的方式,通过生物之间互补的生理特点,减少有害物质的代谢,降低水体污染程度,进而保证可持续发展。

4.3 确立严格的监管机制

水产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要注意其正面以及负面的影响,面对养殖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设立严格的监管机构,制定严格的监管机制,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严格执法,遇到不遵守监管机制的养殖户,要给予严肃处理,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养殖户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水体污染程度检测等,通过检测报告的指标来评定养殖户是否真正遵守监管机制,按照正确的养殖方式养殖,随时随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职责,以此来保证水产养殖业能够健康发展。

4.4 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针对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防控还没有科学完善的技术支持,防控力度小,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不是非常明显,因此,应该将水产养殖的环境问题列入科学治理的范畴,给予重视。还要在水产养殖以及环境保护两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研究合适的科学技术,使水产养殖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对于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对养殖户进行相关科学知识的培训,普及保护环境的技巧,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水产养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实现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5、结束语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利弊共存,虽然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其造成的环境问题也不可忽视,相关部门要通过合理的监管机制、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水产养殖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水产养殖户也要及时优化养殖模式、对水产养殖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水体利用率的同时,达到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水不同品种混养的环境效应研究[J].杨廷宝,王博,林龚娜,安东.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

[2]水产养殖(Aquaculture)对环境的影响[J].杨吝译. 现代渔业信息.2005(07)

[3]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J].朱清顺,周刚,张彤晴,柏如法. 水产养殖.2005(02)

[4]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J].祝景怀. 中国农业信息.2015(03)

论文作者:冯杰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浅谈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论文_冯杰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