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导致慢性胃溃疡采用阿奇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汤守荣

湖北十堰市竹溪县天宝乡卫生院内科 4423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幽门螺杆菌导致慢性胃溃疡采用阿奇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的患者筛选2015年——2016年发病期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3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患者70例,B组患者62例,A组采用阿奇霉素三联疗法治疗,B组采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A组治疗达到94.29%(66/70)有效率,与B组治疗93.55%(58/62)有效率比较略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2.86%,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29%,经比较分析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三联疗法在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导致慢性胃溃疡的效果与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的效果差异不显著,但不良反应少,且经济使用方便,可作为二线治疗幽门螺杆菌导致慢性胃溃疡的方案推广。

【关键词】:

慢性胃溃疡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学习压力大等都具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等造成近几年胃溃疡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胃溃疡具有易反复,易迁延等为特点,多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酸、胃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存在胃灼烧感、呕血症状。胃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患者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率,是近几年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1]。本文主要观察分析幽门螺杆菌导致慢性胃溃疡采用阿奇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的患者筛选2015年——2016年发病期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3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资料整理分析,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的患者筛选2015年——2016年发病期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3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无相关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患者伴有严重并发症;患者近1周内使用质子泵抑制类及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存在精神、意识障碍。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患者70例,B组患者6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信息,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基线信息比较

1.2方法

A 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三联法治疗,阿奇霉素,治疗前3天口服用药,每天1次,每次500mg;奥美拉唑口服用药,每天1次,每次40mg;阿莫西林口服用药,每天2次,每500mg。

B组采用克拉霉素三联法治疗,克拉霉素口服用药,每天2次,每500mg;奥美拉唑口服用药,每天1次,每次40mg;阿莫西林口服用药,每天2次,每500mg。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一周,然后停药,一个月后复查。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疗效判定[2]

患者治疗效果通过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实验室检查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进行判定: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胃镜检查提示溃疡愈合,实验室检查提示幽门螺杆菌呈阴性,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提示溃疡愈合面积超过75%,实验室检查提示幽门螺杆菌呈阴性,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胃镜检查提示溃疡愈合面积超过50%但不足75%,实验室检查提示幽门螺杆菌呈阴性,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胃镜检查提示溃疡愈合面积不足50%,实验室检查提示幽门螺杆菌呈阳性,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A组治疗达到94.29%(66/70)有效率,与B组治疗93.55%(58/62)有效率比较略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慢性胃溃疡的发生与患者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关系,是临床常见的胃肠疾病。胃溃疡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伴有胃痛、胃胀等情况,食欲不振,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发生胃穿孔、出血等严重情况,可引发患者出血性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3]。

克拉霉素三联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4],其中奥美拉唑是一种传统的临床质子泵类抑制剂,具有弱碱性脂溶性,可以有效的抑制患者胃酸的分泌。而克拉霉素的使用剂量较大,给患者的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同时剂量的较大使用患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给治疗增加可一定的痛苦。而阿奇霉素作为广谱的抗菌药物,口服用药后其药物的半衰期较差,治疗效果虽然略低于克拉霉素,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且药物使用方便,经济,用后不良反应少[5]。

本文研究显示,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A组治疗达到94.29%(66/70)有效率,与B组治疗93.55%(58/62)有效率比较略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2.86%,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29%,经比较分析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阿奇霉素三联疗法在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导致慢性胃溃疡的效果与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的效果差异不显著,但不良反应少,且经济使用方便,可作为二线治疗幽门螺杆菌导致慢性胃溃疡的方案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鹏.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溃疡的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7):84

[2]邓德新.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治疗体会[J].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12(3):44-45

[3]王广鹏. 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诊疗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2):15

[4]孙杰.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的临床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12-1013.

[5]刘洪军,孔伟. 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77-178.

论文作者:汤守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  ;  ;  ;  ;  ;  ;  ;  

幽门螺杆菌导致慢性胃溃疡采用阿奇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汤守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