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钻井分公司
摘要:安棚碱矿长期高压注水开采,存在多套压力体系,石膏、芒硝、碱的溶解、蠕变、结晶等对钻井施工造成不利影响;通过现场试验,制定了BC35井钻井液体系和维护处理措施;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钻井液抑制性强、防塌性能好,克服了CO32-、HCO3-污染,解决了泥岩造浆、垮塌,碱层污染,高压水层等问题,满足高效、安全、环保钻井的要求。
关键词:碱井;芒硝;CO32-;HCO3-;抗污染
安棚碱矿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安棚乡,是已知国内探明的最大天然碱矿床,碱区面积10.74平方公里,天然碱可采储量4849万吨。BC35井是中源化工部署在安棚碱矿的开发井,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安棚鼻状构造东北翼。设计井深2601.7m,实际完钻井深2668m。
1、地质简况
(1)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上寺组(厚约310.0m):上部为浅黄色松散表土,浅黄色砂砾层,浅黄色含砾细粒流砂与浅黄色粉砂质粘土呈不等厚互层;下部为灰色泥岩与红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
(2)廖庄组(厚约655.0m):岩性主要为浅黄色含砾砂岩、浅灰色细砂岩与灰色、深灰色、紫红色泥岩、灰色白云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灰色或紫红色泥岩中含石膏晶粒或薄层、条带,称含膏泥岩或泥质膏岩,底部可能存在芒硝岩或泥质芒硝岩。
(3)核桃园组一段(厚约620m):主要岩性为灰褐色、浅灰色泥质白云岩与灰色、深灰色白云质泥岩,灰色细砂岩,深灰色、灰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
(4)核桃园组二段(厚约985.0m):岩性主要为灰色白云质泥岩,褐灰色、灰褐色、浅灰色泥质白云岩、白云岩,深灰色泥岩,褐色或深褐色油页岩,常呈互层状,内夹灰白色粉砂岩。
(5)核桃组三段(厚约103.7m):岩性主要为灰色白云质泥岩、灰色或深灰色泥质白云岩、白云岩、深灰色泥岩、褐色油页岩,常成互层状。有多层薄层灰色粉细砂岩,可能有细或中粒砾岩层。该段发育8号碱层。
2、工程简况
井身结构见表1。
表1 BC35井井身结构
3、钻井液技术难点与对策
(1)泥岩膏泥岩垮塌问题:
廖庄组上部未压实含膏泥岩极易吸水膨胀、掉块垮塌,形成“糖葫芦串”井壁,导致井眼“不畅”,可能使后续钻井过程中发生漏失复杂、甚至诱发埋钻事故—携砂能力相对不足、形成砂桥,堵塞环空,泵压异常,造成部分或全部失返。
对策:使用大分子聚合物增强抑制能力,控制其水化分散、造浆,加入适量降滤失剂、尽可能降低其吸水膨胀程度。
(2)芒硝,碱层污染问题
廖庄组底部、H1段地层极可能存在含膏泥岩、芒硝夹层、H2、H3段钻遇碱层的可能性极大,出现污染现象。可能造成井眼不畅,易诱发井下复杂及事故。
对策:①提前准备,认真观察、分析,一经确认,及时足量加入抗盐能力强的处理剂,提高PAC141使用浓度并加入其它抗盐剂等。
②发现污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CO32-、HCO3-污染影响,钻达H2段后,密切观察钻井液流动性变化情况——通过流变参数、滤失量动态变化等进行初步判断,并通过室内化验分析予以确认污染的类型,通过现场小型试验。
(3)井深1500~2500m有17个主力碱层,碱矿在开采中,反复注水吞吐、地层压力极不稳定—“闷压”高达(17-23)MPa,泄压后仅有(7-8)MPa;一旦钻遇碱层溶蚀通道,就会突发溢流或漏失等井下复杂情况。碱岩的主要成分为Na2CO3、NaHCO3,易溶于钻井液中,在污染钻井液的同时,也造成地层承载能力下降,井壁稳定性变差,导致井壁垮塌、卡钻具等井下复杂。
对策:原则上先压先堵后打,加强坐岗观察,发现溢流,立即关井观察,并配制压井液。同时井场储备足量的加重剂和堵漏材料。
(4)渗透性漏失和“缩径”阻卡复杂
“小井眼”阻卡。H2段以下至H3上部地层以泥岩及细-粉砂岩、白云岩类等为主,岩性致密、稳定,(1400~1900)m井段钻井过程中,大多呈现不同程度的渗透性漏失和“小井眼”阻卡。
对策:保持低粘低固相不分散钻井液体系,用好“四级”净化设备、最大限度地清除劣质固相;及时加入适量随钻封堵材料。
4、现场钻井液维护与处理
4.1钻井液体系配方
(1)一开
钻井液体系:膨润土聚合物钻井液;
配方:6%膨润土浆+0.5%PAC141。
(2)二开
钻井液体系:膨润土聚合物钻井液;
配方:(8-10)%膨润土+0.3%纯碱+(0.2-0.8)% PAC141+HV-CMC。
(3)三开
钻井液体系:聚合物防塌抗盐钻井液;
配方:(4-6)%膨润土+(0.3-0.5)%纯碱+0.1%NaOH+(0.5-0.8)%PAC141+(0.2-0.8)% KPAM +(0.3-0.5)% HV-CMC +(0.5-1.5)% NH4HPAN +LV-CMC(1-1.5)%+1%SFT。
(4)四开
钻井液体系:聚合物防塌抗碱污染钻井液;
配方:(4-8)%膨润土+(0.3-0.5)%PAC141 +(0.5-1.5)% LV-CMC +(0.5-1)%HV-CMC+(0.5-2)%KJ-1+1%SFT+(1-3)%润滑剂ZRH-2+(1-2)%单封+重晶石
(5)五开
钻井液体系:抗碱污染盐水钻井液;
配方:(4-8)%膨润土+盐水+(0.3-0.5)% PAC141 +(0.5-1.5)% LV-CMC +(0.5-1)%HV-CMC+(0.5-2)%KJ-1+1%SFT+(1-3)%润滑剂ZRH-2+(1-2)%单封+重晶石
4.2分段钻井液的配制、维护与处理要点
(1)一开、二开井段
开钻后将配制好的浓度为0.5%-0.8%的PAC141胶液加入膨润土浆中,提高大井眼携带和悬浮岩屑的能力,钻至井底,用高粘度钻井液充分循环,清扫井眼,待振动筛无返砂时,起钻下入套管固井。
(2)三开井段
①扫塞前加入适量纯碱,开钻后将浓度为0.5%-0.8%的PAC141胶液加入到钻井液中,按比例加入(0.3-0.5)% HV-CMC,(0.5-1.5)% NH4HPAN,LV-CMC(1-1.5)%降失水,调节流型;
②完钻后,充分循环钻井液,用高粘度稠浆清扫井眼,确保井底清洁,待井筒内干净后,起钻下入套管固井。
③控制泥浆性能在如下范围:ρ:1.10-1.25 g/cm3、FV:35-50s、API失水量<10mL/30min、PV:10-22 mPa•s、AV:16-30 mPa•s、YP:4-10Pa、pH值9、含砂量<0.5%。
(3)四开井段
①钻进过程中用PAC141控制地层分散造浆、对钻屑进行包被、絮凝,提高抑制性;使用抗盐降滤失剂LV-CMC、HV-CMC、KJ-1控制API滤失量;
②加入SFT、单封封堵微裂缝、降低滤失量,稳定井壁。
③井下出现溢流时,逐步提高密度到1.25-1.30g/cm3左右压井;
④钻井液流变性差时,及时进行钻井液滤液分析,预防CO32-、HCO3-污染,按比例加入抗盐降滤失剂;
⑤控制泥浆性能在如下范围:ρ:1.15-1.30 g/cm3、FV:35-60s、API失水量<8mL/30min、PV:12-22 mPa•s、AV:20-35 mPa•s、YP:8-14Pa、pH:9、含砂量<0.5%;
(4)五开井段
①加入盐水,预防碱层溶解过快,防止造成井下复杂;
②钻井过程中用大分子聚合物PAC141对钻屑进行包被、絮凝;使用抗碱降滤失剂LV-CMC、HV-CMC、KJ-1控制API滤失量;
③加入ZRH-2来改善钻井液的润滑性能,降低磨阻,保障井下安全;
④加强坐岗,发生溢流及时提高钻井液密度。
4.3实钻钻井液性能
实钻钻井液性能见表2。
表2 实钻钻井液性能
5.结论与认识
(1)该钻井液体系抑制性强,能抗住石膏、芒硝、碱和其他盐污染,防塌性好,能满足碱井施工要求。
(2)抗碱污染盐水钻井液能有效保护储层,加入抗盐、抗碱类处理剂,钻井液性能稳定,有利于安全高效钻井。
参考文献:
[1]肖俊峰.无固相钻井液技术在安棚油田的应用,《钻井液与完井液》.2002(6):77-79.
[5]肖俊峰.安棚油田钻井液配套技术,《钻采工艺》.2006(5):102-104.
论文作者:李明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泥岩论文; 钻井液论文; 灰色论文; 芒硝论文; 白云岩论文; 体系论文; 深灰色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