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联合旗帜走合作之路创建创新红叶--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纪要_中国社科院论文

高举联合旗帜走合作之路创建创新红叶--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纪要_中国社科院论文

举联合的大旗 走协作的道路 立创新的宏业——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业论文,纪要论文,代表大会论文,中国论文,大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1995年12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党校、军事院校和实际工作部门社科信息五大系统及热心社科信息事业的企业家共100余名代表聚会一堂,共商发展我国社科信息事业大计。学会首次吸收企业家参与社科信息领域活动,增强了学会和社科信息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大会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李惠国主持,会议听取了上届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易克信关于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及五大系统代表的工作汇报;通过了将“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的决议;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学会章程;着重讨论了社科信息事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科信息需求的变化、探索社科信息和市场经济接轨的途径和方法;选举产生了学会第三届理事;新一届常务理事会聘任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成员,并增设了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及企业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继续担任学会理事长。会议期间,还邀请了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乌家培教授作了“信息网络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学术报告。

易克信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自1991年4月召开以来,正是我国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社科信息事业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既面临新的挑战,又面临新的机遇。四年多来全国学会举办的活动不多,但几大系统和地方学会的工作却很有生气。四年来,全国学会举办了两次社科信息优秀成果评奖活动,通过评奖,使社科信息工作人员从中受到鼓舞,明确了努力方向,并带动了各系统学会和地方学会的评奖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会举办了全国“社会科学信息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科学信息工作”征文评奖活动,对活跃社科信息基础理论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学会自1993年起,参与组织了3次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就文献资源开发、图书馆管理、自动化建设、人员培训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流了经验。《情报资料工作》作为学会会刊,其编辑和出版是学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会刊编辑部克服资金不足、人员少的困难,在编委会的指导下,多方设法组织高质量的稿件,开展学术争鸣和征文活动,追踪报道热点问题,使刊物质量逐步提高,发行量保持万份。学会各系统和地方学会在四年间采取多种形式、有声有色地开展学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党校、新闻、军事院校系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人员培训、图书馆评估、成果评奖、馆长联席会、现代化网络和数据库建设等活动,在各系统真正起到了纽带和协调的组织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此次大会公布了学会第二次成果评奖的结果,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金。这次评奖的范围是1987—1993年期间完成的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获奖的项目有:学术专著类——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学术论文类——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调研报告类——三等奖1项;计算机软件类——三等奖1项。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国琦受评委会委托向大会汇报了评奖工作的情况。为表彰会刊编辑部卓有成效的工作,常务理事会特向编辑部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会议通过讨论充分肯定了学会的工作成绩,同时不无忧虑地指出,我国社科信息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适应迟缓,无论在体制或管理的改革方面,还是在信息手段现代化建设方面都还步履蹒跚,缺乏大联合、大协作、大工程、大手笔的举措,在和其它信息行业的竞争中相形见绌、缺乏活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历史时期,社科信息工作者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已成为与会代表共同关心的问题。

与会代表在“举联合的大旗,走协作的道路,立创新的宏业”的认识方面取得了共识。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加强应变能力,把学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社科信息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已成为广大社科信息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为此,新的一届理事会对今后的规划和本届的工作重点初步提出了设想,并将以求新、求实的精神和工作态度,采取各种措施,逐步予以落实。

(一)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扩展服务领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科信息工作必须突破只为科研、教学服务的单一服务格局,充分发挥其多元化的服务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尤其应更加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并把触角伸向企业和企业信息部门。本届大会已打破了社科信息系统传统的旧格局,吸收热心社科信息事业的企业家参加。学会今后应逐步拓宽社科信息服务范围,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及参与市场竞争提供适用信息,为帮助企业信息部门规范工作程序、提供业务指导发挥作用,这将促进学会的造血功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二)数据库和网络化建设是实现社科信息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数据库和网络化建设方面,四年来,虽然各系统,尤其是军队院校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大都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网络化建设是文献信息工作实现服务手段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蓬勃兴起,加大了我国信息工作现代化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必须结合国情,使距离逐步缩小。为了实现我国社科信息服务手段现代化,我们必须加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学会将充分发挥跨系统的组织、协调作用,举联合的大旗,走协作的道路,使社科信息工作逐渐实现由地区网向广域网发展,最终与国家网、国际网相连。为此,各系统都应把数据库建设和网络建设放在重要工作位置,明确任务,进行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争取财力上的支持,统筹规划,稳步发展。

(三)大力培养跨世纪的专业人才,搞好队伍建设。

我国社科信息队伍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及技术人才方面,都尚不能适应21世纪信息工作现代化的需要。信息工作是一种群体工作和必须满足不同用户信息需求的高质量服务工作。社会科学信息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保障,就必须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专业人才,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能够打通中西,并在多学科领域信息开发中视野开阔、出入自由、整合自如;在满足用户多样化、多层次信息需求方面能够纵横捭阖、快刀破竹、薪火相传。在技术人才的培养上,要具有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实现服务手段现代化的行家里手,改变社科信息工作在这方面人才奇缺的现状。学会为提高队伍素质,将积极组织和开展社科信息工作人员的各种培训,促进人才成长。

(四)积极探索部分社科信息工作走信息产业化的道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和发展信息产业,走信息产业化道路,是繁荣信息事业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为社科信息工作提供了机遇,我们必须打开“围城”大门,为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深加工、多层次、系列化、具有针对性的各种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瞄准市场,对需求量大的信息产品进行规模生产,既创造社会效益,又创造经济效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全面增长,信息产业将蓬勃兴起,社科信息将在信息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应以精良的信息产品熔铸社科信息的风帆,迎接我国信息产业大发展高潮的到来。

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鼓劲的大会、务实的大会。学会在新一届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将充分发挥跨系统的组织、协调和人才密集、信息汇通的优势,为振兴我国社会科学信息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标签:;  ;  

高举联合旗帜走合作之路创建创新红叶--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纪要_中国社科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