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 152500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所达到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住院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相等。对照组脑出血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治疗组脑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在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依从性、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化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于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其依从性,还使得并发症的出现减少,对患者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0 to Dec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70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namely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with equal number.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take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the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take clinical nursing path,after the end of nursing,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after different nursing in patients for the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compliance,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linical nursing path can improve patients for mastery of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to improv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and compliance,but also makes the complications reduced,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word] cerebral hemorrhage;clinical nursing pathway;effect
在临床中脑出血是急性的脑血管病变[1],属于神经内科中一种常见性的疾病,其特点是起病较急、病程发展非常迅速,为患者的机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如果不能在发病时就采取积极有效地救治,通常都会导致不良预后的出现,例如肢体或是智力障碍等,造成致死以及致残的几率较高[2]。而往往患有该病的患者又会伴有其他的全身性的疾病或是内科基础的疾病[3],在生活中其自理能力也较差,还有一部分的患者在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以及依从性方面的能力都比较低下,本文就对于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所达到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治疗方法
1.1患者的基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按照住院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相等。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45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64±7.21)岁,本组患者符合关于脑出血的判断标准,并由CT或核磁共振进行了确诊。出血的部位分别为:有11例患者为脑叶出血,9例患者外囊出血,8例患者为内囊以及基底节出血,7例患者为丘脑和其他的部位出血。治疗组3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46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3±7.34)岁,本组患者符合关于脑出血的判断标准,并由CT或核磁共振进行了确诊。出血的部位分别为:有10例患者为脑叶出血,8例患者外囊出血,9例患者为内囊以及基底节出血,8例患者为丘脑和其他的部位出血。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即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脑出血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即依据医生的吩咐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护理,为患者和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同时完成康复性的功能锻炼。治疗组脑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
1.21首先要简历临床护理路径小组,主要组成人员包括患者的主管医生、护士以及护士长,护理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小组内的呈有通过讨论研究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评估汇总,同时要以国内外的一些脑出血护理的成功案例为借鉴,制定出一套与患者相适宜的治疗护理措施,并根据方案做出临床护理路径表,由医生和护士分别填写,以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具体的操作方案。
1.22临床护理路径表中包含的内容有如下:患者入院须家属知以及在住院的期间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向患者以及家属在不同阶段的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同时还要有对患者饮食做出知道,并帮助其进行康复锻炼;每天都要对患者的病情和在接受治疗后的病情的变化进行检查,留意常备药物的状况,并给与患者心理护理,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与家属一起为患者营造适合康复的氛围;患者的每日基础护理工作要加强,帮助、促进患者的自理能力恢复;患者在出院后要对其进行出院后的护理指导,如遇到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饮食的知道等等。
1.23由患者的责任护士严格实施临床路径表的内容,对于已经完成的项目做好签名标记,同时依据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病情的变化作出详细记录,而护士长则要监督执行的情况,做好巡视检查的工作,及时发现不足,对临床路径表进行调整。
1.3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的实验中所得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了统计学的分析,其中的计量资料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卡方检验,最后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束后,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依从性、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化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护理的模式中,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就是临床护理路径,它的护理理念与基础不同,其是以患者为中心展开人性化的护理,从患者入院开始直至出院,都形成了一体化的护理方案,并科学的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护理方案对于患者自身的合理性,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本文研究中,护理结束后,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依从性、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化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总而言之,对于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其依从性,还使得并发症的出现减少,对患者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金兰,陈玉霞,彭红霞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1):13-14.
[2]王小玲,武爱萍,陶莉等.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20):143-144.
[3]王丽华,刘振宇,周俊英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5):783-785.
论文作者:宋凤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路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疾病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