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 7434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骨科患者便秘的影响效果。方法:对126例骨折患者排便情况及便秘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31.5%,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其发生率为1O%,前后比较,差异显着(P< 0.05)。结论:表明适当的护理干预(指导健康饮食、手法按摩及早训练反射性排便等对策)可减少便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骨科患者;护理干预;便秘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206-02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对不同的患者来说,便秘有不同的含义。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正常,但粪质于燥,排出困难;或粪质不干,排出不畅,可伴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反胃、大便带血等症。
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高达90%,骨科患者由于创伤、卧床、疼痛等因素导致生活习惯和排便方式的改变,极易发生便秘,影响患者的尽快康复。若不及早干预,对患者的饮食、睡眠和骨折的康复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院骨科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6例卧床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少了便秘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患者均为骨科卧床患者,其中男93例,女33例,年龄8~85岁,平均49.5岁;耻骨骨折46例,股骨骨折43例,胫骨骨折37例。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63例和一般护理组63例。排除习惯性便秘者、药物所致便秘者及已有明确直结肠器质性疾病所致便秘者。
1.2 方法 护理干预组从患者入院起,即针对患者心理、饮食、活动、排便、药物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一般护理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护理,不加任何干预,只进行对症性处理,如出现症状,给缓泻剂、灌肠等。
1.3 便秘诊断依据 (1)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排便时间间隔72 h以上。(2)便秘干硬,甚至如羊屎、团块。有的大便并非干结而排便困难,并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之便秘和大肠实热者。
2 便秘的临床分析
2.1 环境及姿势的改变 骨折后患者需保持特殊的体位,如四肢骨折后卧床牵引,骨盆、脊柱受伤后需平卧硬板等,改变了排便的姿势和习惯,从而导致便秘。
2.2 伤口疼痛 疼痛这一不良刺激可使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胃肠功能;或患者怕痛,不愿活动,从而导致便秘。
2.3 药物影响 对胃肠道有影响的药物,如吗啡、抗胆碱素类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弱或消失;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致使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导致便秘。
2.4 饮食因素 食量减少,摄取的水分、粗纤维类食物减少导致便秘。
2.5 活动减少 因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或卧床期未进行功能锻炼,致使胃肠蠕动减慢,从而导致便秘。
2.6 脊髓损伤 致使肠道的神经机能受到破坏而发生机能失调,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如截瘫患者),从而导致便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饮食护理 提高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多给患者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对骨折早期的患者,应进食易消化、清淡的饮食,且宜少量多餐。含油脂多的食品,可起到润肠作用,如蜂蜜60 g、麻油3O ml,加糖或盐少许,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也可将黑芝麻30 g、胡桃肉30 g,捣烂,用蜂蜜拌匀,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这些都有助于润肠通便。
3.2 多饮水 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能促进患者排便。便秘患者每天至少应饮水3000-4000 ml。
3.3 适当运动 对骨科患者,应鼓励其对未受伤侧肢体做功能锻炼,同时顺肠蠕动方向作腹部按摩。教会患者做提肛收腹运动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发生。
3.4 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规律,定时进餐,定时排便,定时使用便盆,患者在排便时应减少人员流动,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如用屏风遮挡等),保护患者的隐私。另外,还要依靠条件反射来帮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告诉患者有便意时应告知护理人员或家属,避免抑制大便。
3.5 热敷腹部 热敷腹部可促进肠蠕动(注意防止烫伤),预防便秘。
3.6 手法按摩 除给予饮食指导和应用缓泻剂,训练反射性排便外,还可应用腹部按摩促进排便,每日2次~3次,由护理人员操作或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按摩时可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在腹部,依结肠走行方向,先由右下腹至右上腹,在由左上腹至左下腹达耻骨联合上方作环行按摩。起到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的作用,以减少便秘的发生。
3.7 特殊部位骨折便秘护理 脊柱、骨盆骨折:急性期应考虑有无内出血,因此,除了在饮食上加以指导外,不宜做腹部按摩和使用便盆。早期形成便秘不可避免,可采用开塞露或临时使用缓泻剂。脊柱骨折患者急性期过后,可使患者先侧卧,将枕头及便盆依次放在患者背部和臀下,再帮助患者翻身仰卧在枕头和便盆上,然后垫起双腿,使患者舒适。
3.8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患者便秘的发生。可依据患者不同个体、文化水平、配合治疗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以下教育:(1)向患者解释便秘的危害性以及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的重要性;(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长期应用泻药的危害性,若长期使用泻药导泻,易造成对泻药的依赖性,导致肠蠕动反应降低,并使肠道失去张力,自主排便反射减弱,造成患者更为严重的便秘,不利于患者康复。
4 结果
两组便秘发生情况为干预组63例,发生便秘者5例(8%);对照组63例,发生便秘19例(30%)。干预组便秘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说明护理于预可有效降低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5 讨论
正常的排便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及排便控制器与盆底肌肉的协调运动。绝大多数患者的便秘与排便环境、习惯改变有关。骨科卧床患者多属意外伤害,发病突然和对预后担心,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及应激反应,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致使肠蠕动减弱,食欲下降,摄入水分减少,从而导致便秘。许多骨科患者所处病房患者较多,白天羞于排便,经常有意识制止便意,使直肠渐渐失去对压力刺激的敏感性。加上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份吸收过多而干结,造成排便困难;另外由于脊髓损伤致使肠道神经机能受到破坏而发生机能失凋,导致肠蠕动减慢或消失90% 以上的患者均会出现便秘。
我们针对患者的心理、饮食、活动、排便等尽早进行护理干预。入院后及时介绍病房环境,介绍同病室病友,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加安全感,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解释便秘的危害性,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便盆,尽快建立床上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应定时给便盆,日久可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患者排便时屏风遮挡,减少室内人员流动,保护患者隐私,减少顾虑,并告诉患者有便意时应告知护理人员或家属。避免抑制大便,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并教会其做提肛运动、收腹运动以及顺肠蠕动方向环形按摩腹部等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了便秘的发生。本研究显示:实验组便秘发生率为8% ,而对照组为30%。
在63例干预患者中,其中3例患者经过以上护理干预未达到预期效果,3天后仍无排便,此时我们通过用甘油合剂灌肠,润滑肠道,有利于大便充分软化,达到彻底清除肠道的目的,从而解除便秘,达到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术后应尽快指导恢复饮食、饮水,注意合理、科学的饮食结构,嘱患者按时排便,说明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并配合手法按摩,及早训练反射性排便等对策,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为骨科疾病的尽快愈合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石敏,张秀琼,周永霞等,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年05期。
论文作者:雷小慧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患者论文; 骨科论文; 发生论文; 便盆论文; 肠道论文; 饮食论文; 腹部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