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耿爱红

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耿爱红

耿爱红

(山西省儿童医院 山西太原 030013)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心理影响因素,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心因性疾病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心理表现、特点,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8例患儿中17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9例明显改善,2例患儿无好转。结论:影响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临床依据儿童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培养儿童正常的心理素质,预防和治疗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儿童;心因性疾病;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184-02

心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心理素质引起的无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和精神症状。儿童期心理发育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并且多数儿童情感多变、冲动,其调节能力较差,如果一旦遇到不良刺激,极易容易发生心因性疾病[1]。在临床中不同的个体其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这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困难。本文作者结合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心因性疾病患儿临床资料,具体分析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心理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心因性疾病患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男性10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5.78±1.02)岁。

1.2 临床表现

抽搐9例,并表现为全身强直,口角歪斜,四肢抽动和单个肢体抽动,均无意识障碍;瘫痪3例,表现为下肢强直,不能屈曲和行走;胸闷5例,呕吐4例,气喘4例;晕厥2例,幻视1例。

1.3方法

1.3.1诊断  9例抽搐,3例瘫痪,2例晕厥,1例幻视患者均未癔症;5例胸闷,4例呕吐,4例气喘均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1.3.2治疗 所有患儿均给予心理暗示治疗,辅助给予维生素药物口服,并且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给予相应治疗。

1.3.3原因

1.3.3.1家庭因素 ①通过对临床儿童资料的调查分析,大家庭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低,单亲家庭最高。同时祖辈领养的过分溺爱,从而使儿童独立能力差,依赖性较强,容易引起内向、脆弱、任性、偏激等异常心理。②通常父母的教育方法以说理教育少,以打骂为主的较多。例如儿童因考试成绩较差,父亲打骂后产生孤僻、内向,从而表现出凶猛、头晕症状[2]。③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容易形象儿童胆小退缩的性格。例如父母经常吵架,儿童受到惊吓,出现原始应激反应,哭闹、喊叫、面色苍白、屏气。④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家庭教育儿童的受到受到限制。通常贫穷家庭文化素质差,对儿童缺乏科学合理的管教,与儿童的交流较少,从而使儿童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同时经济条件差的儿童在学校有自卑感,往往产生内向、孤僻的心理[3]。

1.3.3.2学校因素 ①教师对学生的管教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心理。教师的不同管教方法,会使学生出现不同的行为特征,并且也会影响学生心理正常发育。经常受到批评的儿童,对学习、学校产生厌恶,早晨上学会出现反复呕吐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儿童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发生冲出,产生偏激、易怒行为,从而出现全身强直、口角歪斜、四肢小抽动。③我国教育体制,使学生形成了较重的学习负担,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结果

28例患儿中17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9例明显改善,2例患儿无好转。

3.讨论

3.1 护理干预

3.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1.1.1良好的服务态度 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护理技术,还要保持良好的护理服务态度,以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同时护理人员通过自身的语言、行为去影响患儿的感受和认识,从而取得患儿信任,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

3.1.1.2有效的沟通 护理人员积极与患儿沟通,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患儿树立积极地治疗自信心,使患儿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积极与家属沟通,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为临床护理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沟通过程中尽量用亲切的昵称,并通过语言技巧,鼓励患儿身心放松,学会倾诉自己的内心感染,有效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4]。由于心因性患儿有较强的心理暗示性、多疑性格特点,故暗示治疗要有统一认知,以免引起患儿的怀疑。

3.1.2提高疾病的认识 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儿和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其清楚认识疾病。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向患儿讲解相关检查和护理的重要性和目的,告知患儿临床注意事项,使患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3.1.3提高社会支持 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可以为患儿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通过本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引起儿童心因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和家庭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与家属之间的交谈,讲明发病诱因,并且要求一定要避免各种诱因的再次发生。这样可以改善家长的消极情绪,以免家长的不良情绪影响患儿。同时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积极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来,尽量得到家属和学校的支持[5]。

3.1.4温馨舒适的环境 舒适温馨的环境对患儿的心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消除患儿不良情绪,使患儿保持愉快心情。同时在病房、走廊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摆放花草,并且粘贴卡通图片,营造温馨的、舒适就医环境。同时保持病房每天通风,温度湿度适宜,保持新鲜的空气,避免不良刺激因素影响患儿。

3.1.5指导患儿进行自我心理护理 对于年龄稍长的患儿,护理人员培养患儿自我心理护理能力,指导患儿自我调节心理不良情绪。例如出现烦躁、悲观、厌世时,应该告诫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我们可以战胜疾病。可以通过培养患儿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患儿的自我调节情绪能力。

3.1.6加强患儿随防 患儿痊愈出院后,护理人员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儿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并且与家长随时沟通,告知家庭护理的重要性。同时出院时可以发放相关宣传手册,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护理,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从而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治疗效果。

3.2 体会

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发作病因较多,不同的患儿其致病因素也不同,并且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因此,临床应该具体分析儿童心因性疾病发作的病因,从而依据患儿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消除不良因素,加强对患儿心理护理,使患者在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成长。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并且给予子女相应的关心和爱护,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家长要重视以家庭为中心,医护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的重要性。总之,培养儿童正常的心理素质,改善家庭与学校环境及改变患儿的认知是预防和治疗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陶国泰.儿童少年精神医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60-263

[2]魏金铠,栗克清,高顺卿等.现代儿童心理行为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3-55.

[3]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4-46.

[4]裴竹英,包新华,吴希如.儿童型因性疾病的临床特点[J],中华儿科杂志,2013,40(5):265-268.

[5]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11):308.

论文作者:耿爱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耿爱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