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紫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宁夏银川 750002)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阴道分娩产妇186例按入院时间分成93例作为对照组和93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重视产程中细节护理,观察二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干预组发生产后出血5例,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17例,干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193-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2]。胎盘娩出后至产后1~2小时发生产后出血最为常见,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类[3]。针对引起早期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自然分娩后产后出血的发生。本文主要观察了护理干预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12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孕妇186例,其中经产妇79例,初产妇107例,年龄在19~40岁,平均28.8岁,孕周为34~41周。以2014年10月收治的93例孕妇为对照组,2014年11~12月收治的93例孕妇为干预组。两组孕妇在临床表现、文化程度、年龄、孕次及孕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93例孕妇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热情接待入院病人,介绍入院须知,病室环境及有关制度。(2)注意产兆,有临产症状时送待产室,破膜者立即听胎心,用平车推送。(3)指导并协助孕妇行乳房护理,纠正乳头凹陷。(4)向孕妇宣传讲解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并指导其学会哺乳方法。每周1~2次通过电视、幻灯及广播,宣传讲解产前、产时及新生儿护理。
1.2.2干预组
93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2.1产前预防
做好孕期保健工作,积极完善各项产前检查,对患有贫血、血液系统疾病、肝炎或其他全身疾病的患者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有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产妇如巨大儿、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肝病、血液病、子宫畸形、前置胎盘、子宫手术史的高危产妇应加强监测,做好各项预防。
1.2.2.2心理护理
针对每个孕妇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化的需求,加强产妇心理护理。产程中让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情绪。针对产妇疑惑、积极给予解释、安慰,可能缓解产妇紧张情绪。严密观察产妇宫缩情况,及时将产程情况告知产妇,并适时鼓励、安慰。各项技术操作注意动作要轻柔,及时与产妇沟通检查目的及检查结果,取得产妇的积极配合。
1.2.2.3产时干预
主要有以下几点。(1)指导产妇进食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不易过饱。(2)根据产妇具体情况,排除胎膜早破、异常阴道出血等情况,鼓励产妇适当活动,采取舒适卧位。(3)第一产程:严密观察子宫收缩、胎心及产程进展情况,保证孕妇保持规律有效的宫缩。如每10分钟至少要有3次子宫收缩,每次宫缩至少持续30秒左右,为防止产程延长及过度体力消耗,避免子宫收缩乏力,要保证产妇休息和睡眠[4]。一旦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及时报告医生,可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加入2.5U的缩宫素缓慢静滴。专人观察,从8滴/分开始,根据子宫收缩情况,以8的倍数逐渐调节,达到40滴/分为止。同时密切关注胎心情况。为防止产妇过于疲乏,适时使用镇静剂,缩短产程。宫颈质硬而厚时,给予地西泮10mg缓慢静脉注射。初产妇可选择在宫口开大3cm时用药,经产妇可选择宫口开大2cm时用药。一方面可松弛宫颈平滑肌,另一方面地西泮镇静、催眠的作用可让产妇休息,从而加速产程进展[5]。(4)第二产程:耐心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过快,合理把握会阴切开术的适应症及切开时机,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迅速给予缩宫素针20U静注,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同时在产妇臀下放置聚血器,准确收集阴道出血量。(5)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后,立即给予产妇腹部按摩,促进子宫收缩,减少胎盘剥离面出血。产后,首先全面检查软产道,子宫颈裂伤者,阴道拉钩暴露彻底,予以缝合,发现阴道血肿,如血肿直径<2m,用可吸收线8字缝合止血,血肿>2cm,必须切开血肿,消除肿块,看清活动性出血部位,止血后缝合,再用纱布压迫止血[6]。阴道裂伤处及阴道侧切处缝合,应在切口顶端0.5cm处缝合,防止回缩的血管漏缝出血。如有活动性出血,先进行血管结扎,然后局部行8字缝合,切口逐渐缝合避免死腔。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娩产后2h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计数资料假设检验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假设检验采取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二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对照组93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17例,干预组93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5例,干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是决定分娩时的四大因素[7]。分娩虽然属于生理过程,但是陌生的环境、分娩的紧张、对疼痛的恐惧等多种因素都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8]。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产前干预及时筛查出高危产妇,积极预防。适时对产妇予以心理干预,使产妇理解分娩的生理过程,减轻对分娩过程的恐惧,让产妇以坚定的信念、平和的心态面对分娩过程。产时干预,密切观察和正确处理产程是防止产后出血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把握好各个产程时限,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积极有效的进行处理,尽可能缩短产程,避免子宫收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产后及时缝合软产道的裂伤,有效止血是关键,减少软产道出血。产后2小时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定时按摩腹部,观察有无肛门坠胀感,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阴道出血,准确计算出血量,常用容积法与称重法相结合,及时纠正失血。分娩完毕后将胎儿抱至产妇处,协助早喂奶,新生儿的有效吸吮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宫腔内积血的排出。如有膀胱充盈,督促协助产妇及时排空膀胱,避免憋尿,以免充盈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阴道分娩的产妇实施产前预防,产时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并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率,确保产妇安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
[2]张艳.产后出血102例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2):266-267.
[3]谢秋玲.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4):591-592.
[4]毛海燕.护理干预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9):91-92.
[5]赵喜梅.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8):1221-1222.
[6]刘春花,刘玉梅,郑冰心.阴道血肿所致产后出血22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3928.
[7]张春芳.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0):1555-1556.
[8]孙红菊,黄翠云.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7):1178-1178.
论文作者:高志萍,叶桂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子宫论文; 阴道论文; 对照组论文; 产道论文; 孕妇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