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报业七种区域化发展模式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七种论文,报业论文,区域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的报业市场处于区域分割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报业企业很难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因此,报业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试图打破报业市场的区域化分割。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而且地区间发展也很不平衡。不仅城市和农村存在巨大的鸿沟,而且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同一区域不同城市之间发展都很不平衡。因此,一些中心城市或区域,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当它们的传媒业市场发展比较繁荣之际,其他城市或区域的传媒业市场才刚开始起步,中国的这种区域不平衡状态决定了中国传媒业的阶梯式发展,即当一些新兴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促进中国的传媒业发展上一个台阶。目前,我国的一些次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也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其传媒业市场尚处于培育期,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其传媒业市场必将成爆炸式增长,如广东省的东莞市、佛山市,浙江省的宁波市、温州市,江苏省的苏州市和山东省的青岛市等目前就处于这个阶段。
在传媒业市场的区域化分割状态下,很多传媒集团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纷纷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拓展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报业集团实施的区域化发展战略主要有如下模式,这些模式各有自身的优缺点。
跨地域合作办报
目前,跨区域办报的主要实践有:一是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报业集团联合创办《新京报》;二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法制日报社合作主办的《世界报》;三是上海文广集团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合作主办的《第一财经日报》;四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合作主办的《每日经济新闻》。
跨区域合作办报的优点主要有:一是可以直接把优势报纸的经验进行跨区域复制;二是优势报纸可以直接去占领一些规模很大的市场;三是可以积累在不同区域办报的经验。
缺点:一是在中国当前的传媒管理体制下,不具备可操作性。目前,新闻出版总署下令停止跨地域合作办报,这种方式在政策上已经不具备可推广性;二是需要合作双方在理念和观念上高度一致,但是合作双方常常不一致;三是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董事会等相关制度,而由于传媒企业尚未真正转变为现代企业,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从目前环境来看,跨区域合作办报的风险很大,成功的几率很小,因此,报业寻找新的既为政策认可、风险又不大的跨地域合作办报形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地市组建跨媒体的传媒集团
目前,主要有佛山传媒集团和牡丹江传媒集团。佛山传媒集团是整合佛山市所有的传媒资源而建立的横跨广电、报纸、网络和杂志的总资产20多亿元的大型传媒集团。牡丹江传媒集团是在牡丹江广电集团公司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牡丹江报业集团而成立的。现在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音像出版、网站等多种传媒资源,涵盖广告、影视、网络、印务、出版发行、传媒教育、旅游、国际贸易等多种业务领域的综合性传媒集团。
该模式的优点主要有:一是能够充分整合区域内的传媒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二是能壮大自我实力,联合起来办大事。
缺点:一是由于旧有体制惯性的影响,很难整合,也很难形成合力;二是可能会利用自身的区域垄断优势来阻止外来优势传媒集团的进入,不利于本地传媒业市场的发展。
中心城市传媒集团在次中心城市创办的地方版
当前,中心城市的优势报业集团看到次中心城市的传媒业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进入次中心城市。在次中心城市创办地方版是一种主要途径。目前,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新快报在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大都创办了地方版。其中尤其成功的是南方都市报,它成功地实施了“2+5”战略。
创办地方版的优点:一是能够实现报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如各地方版的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和广东省新闻都是一致的;二是能够成功占领一些次中心城市市场;三是能够积累经验、积累资金和培养人才。
缺点:一是仍然受制于政策限制,发展受到制约;二是不能满足报纸的区域化特征,导致有些地方版“卖好不叫座”,即发行量很大而广告很少;三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由于地方版没有成为真正的利益主体,其责权利不相对称,其动力机制不足,造成管理上的难题。
省级党报和地市级报纸的合作
目前,省级党报与地市级党报的合作主要有两家:一家是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吸纳了宿迁日报加盟;另外一家是西江日报加盟南方日报。虽然新华日报和宿迁日报的合作早于南方日报和西江日报的合作,但是二者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肇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远远好于宿迁市,肇庆市的传媒业市场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宿迁市的传媒业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
省级党报和地市级报纸合作的优点有:一是可以复制优势报纸的经验,提高地市级报纸的整体质量;二是优势报纸和地市级报纸可以联合激发当地的传媒业市场,促进当地传媒业市场增量的爆发。
缺点:主要体现在目前双方的合作还只是战略联盟的一种方式,尚未成为股权式的利益共同体。
省报和县级报合作
目前,省报和县级报合作的典范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9家县级报的合作。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具体做法是:在资产评估的前提下浙报集团投资4000万于杭州周围的9家县市报,以净资产收益率来考核县市报当年的盈利水平。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成效显著,2004年9家县市报的经营资产的回报率是27%,2005年净资产的回报率是33%。目前9家县市报中效益最好的是永康,一年广告收入2000万元,占当地GDP的0.14%,大大超过0.03%的平均水平,其净利润达到1000万元。
该种模式的优点是:一是能够直接把省级报纸的办报经验和经营管理经验复制到县市报,大大提高县市报的质量;二是采取股权合作的企业制度,能够形成真正的利益关系;三是双方合作能够极大地激活当地的传媒业市场,促进传媒业市场快速发展;四是省级报纸和县市级报纸的合作能够对地市级报纸形成合围之势,在未来和地市级报纸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缺点:一是不是所有省份或区域的县市的传媒业市场都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很多省份的县市级传媒业市场尚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育,所以这种模式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省份或区域才有可操作性;二是这种模式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这也不是所有的报纸都能做到的。
地级报纸和县级报纸合作
地级报纸和县级报纸合作成立地方性报业集团,这方面的代表主要有佛山日报传媒集团、无锡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等,浙江嘉兴日报也与嘉兴市属下的几家县报进行合作。这种模式主要产生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市。佛山日报报业集团又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佛山日报整合其旗下的各家报纸,并采取一系列举措,致力打造“珠江报系”,通过整合《南海日报》、《佛山晚报》资源,创办都市类综合性日报《珠江时报》;把《顺德报》更名为《珠江商报》。
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一是通过整合区域内的报业资源,优势互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二是能复制优势报纸的办报经验,提高整体办报水平;三是能壮大自我实力,联合起来办大事。
缺点:一是由于旧有体制惯性的影响,很难整合,也很难形成合力;二是可能会利用自身的区域垄断优势来阻止外来优势传媒集团的进入,不利于本地传媒业市场的发展;三是如果不按传媒发展规律的要求进行整合,可能会把有些原本发展很好的报纸拖入困境。
报业联盟
报业联盟早在2001年就已经出现,西北五省区的主流都市报组建了一个互动联盟,成员包括三秦都市报、兰州晨报、新消息报、西海都市报、新疆都市报5家报纸,联盟成员在新闻宣传、广告经营、报纸发行等方面进行了合作。2003年和2004年出现的报业联盟主要有:河北省11家地市级党报组成的区域性联盟、中国主流媒体房地产宣传联盟、全国城市报业发行网络联盟、中国主流媒体汽车联盟、中国地市级党报广告“五强联盟”。2005年报纸联盟大量出现:全国主流媒体教育联盟、中国主流媒体美丽联盟、中国汽车媒体大联盟、珠三角报业广告联盟、浙江省地市级强势媒体广告联盟、东北副省级城市党报集团联盟等6家。
报纸联盟的主要优点有:一是能够在现行政策条件之下进行跨区域合作;二是各家报纸的风险较低。
缺点:一是由于联盟多是以协议的形式组成的松散型的组织,很难发挥实际作用;二是报业联盟实际是一种垄断行为,不利于竞争,中国报业的主要问题不是竞争过度,而是竞争不充分,因此,应尽量避免报业联盟这种限制竞争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