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琼达 西藏拉萨市尼木县中心小学 851300
【摘要】在进行小学汉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于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进行广泛应用。摘录策略在小学汉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更加完善的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篇文章将对摘录策略在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摘录策略;小学汉语文;读写结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10-047-01
引言:新课改以来,小学汉语文教师在汉语文课堂上对于内容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所以,汉语文教师经常会将读写结合的奖学方式进行应用。但是,很多教师在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时经常会采用补写、改写的方式,往往对摘录方式有所忽略。小学汉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帮助学生进行汉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而摘录策略恰恰能更加完善的进行落实。所以,小学汉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摘录习惯,让学生更好的读摘录内容进行运用。
1教师传授学生摘录文章的方法
1.1引导学生摘录的同时进行思考
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所以,小学生在不同的摘录阶段思考的内容不同的。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文章摘录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词语和句子的构成。表面上来看这个阶段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避免进行机械式的摘录,形成思考欠缺的现象。在进行叠词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寻找近义词的办法,这样学生就能够了解到运用叠词是为了加强词语的情感程度,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词语的记忆力。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摘录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内容,对于句子采用的修辞方法进行掌握。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句子修辞方式的寻找,并且对于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起到的效果进行了解。高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摘录主要是为了能够对句子的表达技巧和深层含义进行掌握,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对句子、段落的深刻含义进行领悟,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思想。
1.2引导学生在摘录过程中进行想象
文字既是记录事件的符号,也是描绘画面的语言,更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因此,为了赋予文字生命,小学汉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一边摘录文字,一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丰富文字内容,构建美好画面。小学汉语文教师可以创新摘录方法,让学生摘录句子后,画出自己脑中出现的画面,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摘录内容的记忆,还能使学生充分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课文中起到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培养学生主动摘录习惯
2.1让学生从被动摘录转变为主动摘录
大多数小学汉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都会布置课后摘录作业,这会造成学生被动摘录的现象。而被动摘录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用消极的态度对待摘录。因此,小学汉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转变摘录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在高年级阶段,摘录内容通常是表达方式出彩或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小学汉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摘抄的原因及自己的体会都写下来,以便让学生将摘录内容转化成自己的汉语文素材。
2.2将摘录渠道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当学生掌握摘录方法以后,小学汉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摘录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而学生在摘录课外读物时,小学汉语文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要让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素材背后的含义,并对其进行想象及思考,从而与摘录内容融为一体。与此同时,小学汉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而选择课外书籍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鉴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在低年级阶段,可以介绍学生一系列图画故事,像《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故事性强的故事书,学生能摘录这类读物中生僻的字和词,从而积累自身的汉语文知识;在高年级阶段,可以给学生介绍《十万个为什么》《世界未解之谜》等科学性较强的课外读物,学生能从中摘录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从而丰富自身知识量;在高年级阶段,可以给学生介绍《小王子》《老子说》《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等文学涵养较高的课外读物,学生能从中摘录描写形象的段落和引人深思的句子,从而提高自身文学水平,陶冶自身汉语文素养。
2.3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摘录
在引导学生从被动摘录到主动摘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采取一些激励的措施,如奖小红花、进行评比等,这些措施是必要的。但要真正让学生进行主动摘录,就要让学生体会到摘录的乐趣、摘录的好处。学生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时,用心去揣摩文字,久而久之,不仅能模仿和运用,甚至还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摘录的好处,由被动变主动,形成自主摘录的习惯。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给学生摘录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摘录的习惯,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摘录积累不是最终目的,学生在摘录积累后如何运用摘录的材料,这更需要教师的引导。首先要让学生有运用的意识。让学生知道摘录在;笔记本上的词句段只有经常运用,才能变成鲜活探的有生命力的文字,要在自己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中加以运用。二是要让学生有模仿的意识。同样是写春天,有的学生会用风和日丽等四字词语,但更要引导学生把景色写具体。三是要激励学生活学活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尽量通过激励的方式,如表扬平时能活用摘录积累词句的同学,在习作指导中可引导学生学习优秀文章的布局谋篇,在习作讲评时更要发现善于运用摘录材料的学生,予以表扬鼓励等。这样,不仅使学生习得摘录积累的方法,而且使学生养成运用摘录材料的习惯,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汉语文素养。
结束语
读写结合在小学汉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摘录策略的在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使得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更加充分和扎实。教师进行小学生摘录习惯的培养,开拓学生摘录的方法和渠道,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摘录后,将这些素材应用到写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这样就能大大的增强学生的汉语文综合能力,提高汉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汉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摘录策略的意义及运用[J].曹利娟.江苏教育研究.2015(10)
[2]小学汉语文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徐美芳.华夏教师.2015(11)
论文作者:次仁琼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汉语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文教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句子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