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研如何引领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以“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陈述”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学习论文,为例论文,教学目标论文,高中数学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教研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研员为合作伙伴,以区域为本的研究活动.因此,区域教研应包含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实践层面应以理论学习为指导,理论学习层面应以实践操作为依托.
从目前区县乃至省市级教研部门开展的区域教研活动来看,多数属实践层面,而理论学习层面的较少.我们认为,区域教研活动在重视实践操作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引领教师开展理论层面的学习.只有以实践操作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内容的学习,才有利于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使教师不仅知道在实践中如何进行操作,而且还明白为什么这样操作,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
一、学习内容的定位
在区域教研活动中成功开展理论学习,学习内容的选择是关键.区域教研选择的理论学习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一是选取的理论问题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失的;二是教育教学中重要,但教师又普遍不重视的;三是教师认为简单,但往往又做不好的;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教师来说,这些问题能够满足他们的专业成长需要,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困惑,使其在学习中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陈述”作为学习内容.一是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因为区域教研活动的时间一般比较短,要在短时间内让教师对相应的理论问题有一个比较透彻的认识,所选问题只能是微观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教学目标的撰写看,多数教师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撰写,不能把三维目标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从教学目标的内容来看,有的目标表述模糊混乱、不准确,空话、套话连篇;三是从教学目标的作用看,目标对课堂教学的定向功能太弱,缺少可操作性和可测性,有的甚至就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复制粘贴,没有自己的思考.
在区域理论学习中,我们把教师作为问题讨论的主体.活动前,我们要求每位高中数学教师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分析当前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上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教师不仅明确教研活动中要讨论什么问题,而且带着思考参与活动.
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强调要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这样,让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主体地位得到尊重,积极性自然就会发挥出来.教师对问题讨论的思路与方法有了选择权,在学习活动中就会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主动精神.和教师一起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就不会处于茫然状态或是随机式的即兴发言,而是有条有理、有理有据,并有深度,从而使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
二、理论学习的过程
为确保理论学习的顺利进行,在活动前教研员对教师的思考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其调查结果预设问题研讨的思路与方向,把要研讨的理论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初步形成一个待研究的问题链,在正式活动中再予以确定.
之后,教研员综合教师的意见提出五个待讨论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的研讨.
问题一: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之间有何关系
教研员首先引导教师对《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的意义进行研讨,明确总目标对学生达成时间的要求.其次是引导教师对课程总目标和6条具体标准进行研讨,明确课程目标具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然后引导教师对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要求进行研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画出直观图(下图),最后引导教师概括出如下结论:
1.课程目标具有宏观性,统领“单元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课程目标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2.在一定程度上,单元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在面上有一定的广度,具有中观性,它既为实现课程总目标服务,又引领着课堂教学目标,学生需要通过一定课时的学习才能达成.
3.课时教学目标是单元目标的细化,比单元目标更具体、更实在,操作性更强.
问题二: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之间有何关系
通过对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关系的研讨,教研员引导教师明确,课时目标也应具有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然后,集体讨论课时目标的三个维度,教师用图示直观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右图);最后引导教师概括出如下结论:
1.课堂教学目标是为实现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而服务的,它也应蕴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2.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的关系是:①知识是载体;②技能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过程与方法理解和掌握的;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隐藏于知识的理解、掌握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同时它又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技能的形成和方法的获得过程.
问题三:《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水平分类表”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有何启示
在教研员引导教师对教学目标水平分类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弄清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划分课时教学目标领域;②各种不同目标领域中水平划分的标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③每一水平为什么还要提供一些行为动词.最后引导教师提炼出如下结论:
1.《课程标准》以三个维度来划分课堂教学的目标领域是建立在课堂教学目标具有这三个维度的基础之上的.
2.各个领域规定的几种水平只是一个大致划分,相互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因此,在目标水平的确定上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并结合“教学内容解析”来把握,才能做到恰当和准确.
3.《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必须用行为动词来说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的行为方式.
问题四:如何为三维目标构建一个数学模型,从数学模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教研员要求教师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把问题数学化.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一是希望教师通过该问题的研讨对课时目标之间的三个维度的关系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二是培养教师数学地研究问题和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引导教师给出下图,并从图中获得如下统一认识: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的课,其教学目标的这三个维度是有差异的,有的重知识与技能,有的重过程与方法,有的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问题五:制订教学目标有哪些步骤
在上述研讨的基础上,教研员与教师一起确定教学目标的几个步骤:
1.确定目标领域;
2.确定目标在该领域中应达到的水平;
3.确定达成相应水平时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
4.选定恰当的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
三、理论学习的作用与价值
引领教师开展理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教师从中体验理论问题研讨的思路与方法,学会对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要让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把研讨成果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通过本次区域理论学习,可以使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课程目标为统领,以单元目标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正确确定目标领域,准确定位目标水平,体现目标达成的过程,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避免抽象、空洞说词,目标直指学生的学习结果.在陈述时,教师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学生在学习后会进行哪些判断,会分析和解决哪些问题,会掌握哪些技能,等等.
我们认为,开展常规的教研活动是教研员的基本职责,理应认真、努力做好,但教研员还应承担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成就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研活动中引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教研员应带头并引领教师做好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这样既可促进教师的发展,又可提高教研员自身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