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的贫困与反贫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论文,美国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借助于经济上行的驱动力与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美国在治理和遏制贫困的长路上如今终于看到了光明。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目前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06年美国人口贫困率从往年的12.6%下降到了12.3%,成为最近10年来美国人口贫困率降幅最大的年份,也是布什总统入主白宫以来首次出现下降的年份。不过,由于贫富差距依然保持着扩大的趋势,美国未来治贫的道路肯定不会平坦。
美国式的贫困人口
尽管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贫困问题却照样一直困扰着他的经济与社会肌体。按照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统计数字,当今美国仍然有365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在美国,贫困线主要是以家庭规模和家庭总收入这两个因素来确定,并且每年都要重新测算、核定。以4口之家为例,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贫困线(1965年)规定,税后年收入3223美元以下的皆为贫困家庭;到2005年,贫困线则划到了税后年收入19350美元以下,而2006年则为20614美元。除了家庭贫困线之外,还有个人贫困线,并且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核定。如2005年个人贫困线为9570元(税后年收入),2006年则为10294美元。
从贫困者的结构分析,美国的贫困人口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首先,少数族裔是贫困人口的集中营。其中拉丁美洲裔的劳动者中穷人比例最高,有20.6%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黑人人口的贫困比例为24.3%,而亚裔和非拉美裔白人的贫困比例分别为10.3%和8.2%。其次,贫困者的家庭许多是单亲家庭。在所有的低收入家庭中,30%是双亲家庭,49%是单亲母亲家庭,21%是单亲父亲家庭。其中有2/3的贫困儿童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第三,贫困者多数来自某些低收入行业。在所有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者中,30%的人来自零售业,37%来自服务行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的贫困线标准指的仅仅是贫困家庭的现金收入,不包括穷人所享受的各种福利。正是因为这些福利项目的存在,许多美国穷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悲惨”。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46%的贫困户拥有房产,并且一个典型贫困户所拥有的房子,平均有3个卧室、1个车库、1个阳台;97%贫困户家里有一部彩电,50%有两部或更多彩电;76%有空调;75%有1辆车;30%有2辆车;73%有微波炉;62%有有线电视;33%有洗碗机。从营养消耗来看,美国贫困家庭儿童的平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消耗量和中产阶级家庭儿童完全一样。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蛋白质消耗量甚至超过健康标准一倍。
形成上述独特贫穷“景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贫困线标准高于许多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年人均收入低于370美元的人口为绝对贫困人口,其中,年人均收入低于275美元的人口为赤贫人口。由此可见,以美国标准划定的贫困与其他国家中的贫困相差悬殊,不可同日而语。正是如此,美国传统基金会的报告认为,以绝对贫困的标准来衡量,在工业化国家中,美国是贫困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还须指出,与发展中国家许多贫困人口的长期贫困不同,美国贫困人口往往是暂时处于贫困当中。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从2000年至今,低于一半的贫困人口“连续贫困”4个月以上,只有20%的贫困人口“连续贫困”超过一年。引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力量在于,美国的贫困人口并不是人们所说的懒汉、不工作的人。缅因州经济政策中心调查抽取了缅因州的300户贫困家庭,结果发现,被访者中大部分都有全职工作,在双亲家庭中,52%是两个人都工作,21%的被访者从事两份以上的工作。也就是说,是加倍的工作与劳动让他们从贫困者的阵营中走了出来。
驱逐贫困的制度力量
美国如今能够拿到如此让其炫耀的治贫和脱贫成绩单,归根结底是由其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自小布什执政以来,美国经济在克服短暂的衰退后持续复苏,于2003年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在2004年达到高点,当年经济增长率为4.2%。此后,2005年为3.5%,2006年为3.3%。而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今年至少将达到2.9%。经济增速的加快一方面扩充了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和家庭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社会福利保障的能力。
不可否认,美国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减少贫困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从第三十六任总统约翰逊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号角并推出了社会福利的伟大社会计划以来,美国历任总统都在自己的任期内极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如里根和老布什的改革抚养家庭未成年儿童援助福利计划、克林顿政府改革家庭福利保障政策等。因此,今天美国面向穷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非常完善。
具体而言,美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会保险,主要有老年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伤残保险、遗族保险等五类;另一类是公共援助与福利,即由政府提供现金和实物福利的项目,主要有抚育未成年儿童家庭援助、补充保障收入、公共医疗补助、食品券和儿童营养项目、一般援助、社会服务和儿童福利服务、住房补助、教育补助等八项内容。特别是,美国对于贫困人口的教育援助项目极具特色,这些项目有针对贫困家庭的“学校免费早餐午餐”项目、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联邦培尔助学金”项目等。可以说,在市场失败的地方,美国政府积极介入,托住社会安全的底线。而为了支持各种各样的贫困人口资助项目,目前联邦政府每年的福利开支都在5000亿美元以上。
当然,政府在面向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方面并不是大包大揽。由于美国目前有许多帮助穷人的非官方组织,因此政府大力提倡和推进社会福利保障的民营化与市场化,基本主线是福利改革由联邦向各州、由政府向私人分权。联邦政府允许各州通过与慈善组织、宗教团体或私人组织以签订契约的方式来实施福利项目。这种由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社会福利责任的模式有效地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促进了社会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布什政府值得可圈可点的福利改革方案是其在上台伊始提出的《为自立而工作法案》。该法案确立了福利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帮助每一个家庭达到最高程度的自立和自足。为此,新法案一方面对福利救济金领取者采取了严格的时间和工作小时等限制,要求成年领受者在获益两年内须积极工作,而领受期限也限定为5年。这使救济从原先的无限制终身福利转变为一种有限制的临时福利,并将重点放在督促和帮助失业者再就业方面;另一方面,大幅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的比例,同时大力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为此,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大力增加为穷人提供就业培训、教育、就业交通等方面的福利性开支,使人们具备走出家庭自谋生路的条件。
布什政府福利改革的另一项最新尝试是将重点放在帮助福利受援者加强婚姻关系并培养他们具备成功婚姻的技巧。布什上台后,认为美国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促进健康的婚姻关系。政府每年为各州提供数亿美元资金,用来设立和实施有关项目来降低非婚生子女出生率,提高已婚家庭子女出生率,并鼓励各州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方式鼓励健康的婚姻关系。包括建立一个婚姻委员会或特别工作小组、开展对婚姻问题的研究、提供婚姻技巧培训、帮助“脆弱家庭”等。这些措施使福利领受者的数量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单身母亲就业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依旧严峻的贫富差距
虽然美国的贫困人口比例出现了令人乐观的下降,但另一个严峻事实是,美国的贫富差距却在不断地扩大。这里包含着两层含义:与贫困人口减少同步,富裕阶层的收入日益增加,同时,中产家庭与贫困者的收入呈现递减状态。
从二战到197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分配一直维持着平衡增长趋势,但这种局面到1980年代早期被打破,贫富差距在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内不断拉大。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和预算与政策选择中心这两个智囊机构共同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过去20年中,在美国的38个州,最富裕的20%家庭的收入比最贫困的20%家庭的收入增长得更快。最富裕家庭的收入平均增幅为62%,而最贫困家庭的收入增幅是21%。报告还发现,在最富裕的20%的家庭中,最有钱家庭的收入增长得最快,最有钱的5%的家庭在过去20年里的收入增长了66%~132%。同样,2006年美国最富裕的1/5家庭握有全国50.5%的税前收入,而占美国人3/5的中低收入家庭合计拥有26.5%的税前收入。
单个劳动者的收入状况也表明了同一结论。比如在1979年,高收入工人薪水相当于低收入工人的3.7倍,而现在已扩大至4.7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美国大公司总裁的平均工资2006年为1080万美元,相当于普通工人平均工资29544美元的364倍。另据彭博新闻社报道,2006年华尔街20个收入最高的基金经理的平均工资为6.575亿美元,是美国人平均工资的2.2255万倍。
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推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动者工时与工资的刚性化压抑了其收入提升的空间。过去几年中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快速提升,但由于联邦政府非常不情愿提高工人的最低工资,因此工资和就业机会增长率没能同步上升。目前,美国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5.15美元。按一周5天、一天8小时计算,一年下来不到1万美元。事实上美国有330万人每小时挣不到5.15美元。因此,与平均工资相比,现在的法定最低工资可能处在三四十年以来的最低点。
其次,技术的进步抬高了受教育程度高、技术精湛及经验丰富的人的报酬,同时形成了对低技术工人的惩罚。在这一点上,连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承认,技术变化会使雇主更乐意聘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加速工会力量的衰落、大幅增加公司CEO的薪水等。而一个最直观的事实是,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降低了对程式化工作岗位的需求,但是大大提高了高技能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也提高了他们的市场价值。统计表明,自1990年代初以来,凡是可以应用电脑工作的职业就业率都下降了。
第三,经济全球化导致美国劳工市场结构和收入关系的快速变化。一方面,美国对外劳务外包日益扩大,结果是扩大了劳工供应,降低了劳工的价格,明显提高了资本的收益。在企业的股票大多数为富人持有的前提下,自然最终收入更加向顶层集中。另一方面,全球化打破了技能与工资的传统联系。许多工作技能不高的美国人,其工作往往面临国外低工资工人的激烈竞争。美国与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美国与印度等国贸易的完全开放,对在国内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如服装、制鞋、纺织、玩具等职工冲击很大,这些工人只好转到国外工人竞争较小的行业,如建筑、娱乐、餐饮及饭店业,进而削弱了美国本土工人在工资问题上与老板讨价还价的能力。
分析家认为,美国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局面还要延续下去,最终是否会导致严重的社会与政治后果,要取决于经济变化的速度和总体形势。如果劳务必外包是渐进式的,企业员工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学习另一项技能,加上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可维持高就业水平,那就万幸。如果经济发展放慢,美国人对全球化的疑虑就会加深,对收入不平等的忍耐可能达到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