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志贤博士

专访李志贤博士

一、李志贤博士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World Confederation of Institutes and Libraries for Chinese Overseas Studies;[1](2019)在《《华侨华人文献学刊》第一辑至第六辑目录汇编》文中研究说明

曹书[2](2019)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现代经济体系改革的日益深化,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权利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化解该项“非对称性矛盾”已然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紧迫的现实需求。为此,国家通过资源税改革及中央财政专项拨付等方式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纵向补偿,形成了补偿机制“纵多横少”的格局。但是财税体系的纵向补偿因周期性与有限性无法独力扭转资源型城市颓势,还须为资源型城市脱困振兴提供长效性横向补偿机制。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当中将“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予以重点强调,指出“围绕煤炭、石油及其他矿产等重要资源,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快完善资源开采、生态治理等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资源输入地通过共建园区、产业合作、飞地经济等形式支持输出地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加快建立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长效机制。”可见,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获得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横向利益补偿之正当性已经得到国家认可,资源型城市要避免矿竭城衰的悲剧,必须构建切实可行的横向补偿机制,引导非资源型城市利益回流,让资源红利反哺当地。但在当前,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问题仍停留在战略与指导思想层面,其具体机制的构建问题亟待学界破题。横向补偿研究的滞后主要表现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权利义务关系、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具体补偿方式等要素尚未制度化、权利化与法律化,一套科学合理的横向补偿法律机制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提供理论基础与权利依据,以权利结构为指引设计横向补偿技术性措施,并在确权入法中引导和鼓励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与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间建立约束性横向补偿关系,落实横向补偿效应,从而推动资源型城市利益横向补偿向权利化、法律化及常态化的补偿路径倾斜。截至目前,法学界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理论研究还很少,无法为操作层面提供有效支撑。本文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法律机制展开研究,其目的即是为了从经济法学角度填补这个法律机制短板。因此,该项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现实迫切性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主文部分共分为六章,形成递进与总分的逻辑结构。首先以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为开端,指出横向补偿机制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紧接着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在前三章所述内容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方式展开论证,包括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三种类型。具体要点如下:第一章——“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资源型城市纵向补偿的不足、横向补偿机制的价值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作用。首先,界定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尽管人们对“资源型城市”一词早已熟知,但其具体内涵与外延却在随情势变更而不断变动,对其作出限定实有必要。同时,经济发展停滞、社会保障落后及生态环境恶化构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障碍。因此,本文在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有必要将资源型城市的基本范畴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清楚;其次,明确横向补偿机制的应有之义。补偿机制在各学科及同一学科不同领域均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并衍生出众多的研究范畴。究竟是哪一学科最早将补偿机制作为一种专业术语加以使用,现已无从考证,但近些年在法学领域对补偿机制的研究持续升温却是不争的事实。法学的初期研究领域主要在于国家合法行为对公民损失的行政补偿机制,而后开始转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各要素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补偿机制开始分化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等机制类型,各自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与演进。故此,在本文深入研究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对横向补偿机制的限定也十分必要;再次,提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找准现有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为法律机制研究提供价值依据。从现实国情角度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与过度开采,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迅速崛起,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长期开发后的资源型城市也必将面临资源储备量递减甚至枯竭,资源型城市也随之衰落,并引发了产业升级转型、下岗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不足、生态环境修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仅靠资源型城市自身是无法承受的,也不该让其独立承担,亟待外部大量的资金、资本及其他带有活力的生产要素投入。相较而言,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要远高于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在资金、资本及优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实际享有者。因此,本章揭示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滞后与非资源型城市“受益板块”的高速发展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提出“两类城市的损益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观点,并在梳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机制之后,发现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所在,为后续法律机制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第二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构成”。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机制的权利化意义、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生成的可行性,以及横向补偿权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等问题。首先,明确由横向补偿机制向法律机制蜕变的路径。法律机制是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范工具,法学领域业已关注法律机制在资源型城市补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对法律机制的含义、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的路径以及权利作为法律机制核心的认识等方面仍未深入,只谈法律机制之形,不谈法律机制之魂,造成机制与法律机制混为一谈。因此,在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具体措施之前,应率先对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路径予以界定,并对横向补偿权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描述出该法律机制权利化的具体形态;其次,证明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权最早出现于因资源开采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所进行的补偿实践,但资源型城市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多重保障义务对传统补偿权提出了挑战。考察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有助于更准确的理顺新型补偿权的内在法律逻辑,指导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举措的设计;再次,揭示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由于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属于现有行政区域关系的横向化,主要以横向补偿权为核心的法律机制来完成,故而将横向补偿权称为该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此外,与传统生态补偿权不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权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且错综复杂,因此在阐述横向补偿权基本内涵与权利结构的基础上,应在不同类型利益关系中界定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第三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的原则、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及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三方面。首先,在进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时,具体的横向补偿措施与补偿标准应当依据一定的原则设定。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须遵循区域利益协调、社会福利增加、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四大原则。其中,区域利益协调原则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社会福利增加原则为横向补偿措施的评价原则,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则为横向补偿行为的适用原则;其次,总体设计横向补偿方式。基于前述分析,资源型城市确实存在“资金、公共事业与生产要素跨区域补偿”之客观需要,且该横向补偿客观需要具有显着的层次性。⑴资源型城市公共事业横向补偿因主要围绕民生改善,可被界定为满足生存需要的补偿,即生存性补偿方式,其在横向补偿方式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⑵对资源型城市资源价值、生态保护、公共事业及经济可持续的资金横向补偿虽可对资源型城市系统生存与发展各方面予以全面补偿,但无法做到按需补偿,是在保障资源型城市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发展机会的适当补偿,即兼具生存性与发展性的适当补偿方式;⑶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需要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接续产业的选择,关键在于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科技及企业家才能等优质生产要素的引入,非资源型城市在良性资产充裕度和优质生产要素活跃度等方面均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这些优质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补偿属于发展性补偿方式。本文认为,基金、公私合作PPP模式及对口合作三种制度的功能性与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客观需要具有一致性。三种制度与具体补偿领域相结合,能够形成横向补偿基金、横向补偿PPP项目和短缺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三大横向补偿方式。三大横向补偿方式只有紧急结合,形成合力,方能全方位保障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有效输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及生态保护等多元任务的落实;再次,设定横向补偿标准。在将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确定为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后,本文深入探讨了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第四章——“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首先,指出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资金不足”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价格与价值剪刀差、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产业升级与转型及民生福祉的提升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但资源型城市现有的地方财政收入及中央财政纵向补偿规模与上述事权并不匹配,资金缺口很大,亟需另觅补偿资金来源;其次,归纳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如前所述,资金缺乏是资源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绝非某类资源型城市所独有。就此而言,中央财政专项划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应急措施。早在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评选之前(2007年),国家就着手设计能够全覆盖各类资源型城市的基础性、长效性的资金补偿筹措机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并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管理试行办法》,希望在2015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结束之季由准备金制度接力,继续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保障。但时至今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仍未出台,中央财政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也已疲态尽显。那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在理论上如何设计的?是否在实践中已有试点?相关指引迟迟无法出台的原因为何?存在哪些缺陷?上述疑问均须作出准确解答;再次,总结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横向补偿基金具有多元的资金来源、分散的资金用途与多变的资金管理三大典型特征,将有效弥补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既有相同点,又存在显着的差异。二者的相同点体现于资金用途的分散性,即所提取的资金均被用于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接续与转型、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生态环境治理、民生福祉的改善等资源型城市系统问题的解决,而非专门用于某方面问题的风险处置,这是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之间形成合作关系的基础。二者的不同点在于:⑴资金来源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源于当地资源型企业,准备金的多寡与企业的资源开采数量正相关;横向补偿基金则由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组成。其中,原始资金来源于非资源型城市政府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非资源型地区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额的提成及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积累资金为原始资金的投资收益,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所形成的基金由中央政府集中用于资源型城市系统建设。⑵资金使用方面。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所负担的任务过重,有些任务并非仅凭资金支持即可解决,还须其他方式配套进行。同时,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对政府与市场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分工作出了明确划分,但分配给资源型企业的负担过重,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过轻;横向补偿基金在使用上须明确补偿基金的专用性与适当性,并须强调“哪些问题应该由政府承担、哪些方面要由市场实现”,充分考量政府与市场能力范围的前提下实现其责权利的平衡。⑶资金管理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不具备增值功能,横向补偿基金则应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投融资市场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总之,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与横向补偿基金的异同关系,二者方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共同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金的充裕。第五章——“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本章主要讨论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及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首先,挖掘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中,不仅可以通过设立横向补偿基金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的资金补偿,还可以由非资源型城市优质社会资本方与资源型城市政府间通过PPP项目实现资本补偿,以大幅度提升资源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公共服务的效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PPP模式的精髓,这一精髓决定PPP模式具有横向补偿的品质;其次,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资源型城市能够运用PPP模式在与非资源型城市公私合作中实现资本的跨区域补偿,横向补偿PPP项目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主要方式。与一般PPP项目相比较,横向补偿PPP项目更加强调公私合作对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效果,这种补偿效果的落实须依赖横向补偿PPP项目评审对象的合理设计,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及相应合作类型、实施主体、采购方式、特定融资方式及评估方式五个方面;再次,规范与重构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作为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先行者,国有资本应起到样板作用。但是,横向补偿PPP行业有效市场的形成更须充分激发民营资本的参与热情,PPP制度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同时,也应清醒的意识到,由于资源型城市营商环境的恶化、机制体系的陈旧及支付与消费观念的落后,致使非资源型城市民营资本对该区域的PPP项目必将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民企的谨慎态度主要源于因股权变更限制所导致的横向补偿PPP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和资本运营效率偏低问题。作为平衡政府与民企对股权变更限制与自由的重要工具,我国PPP模式锁定期制度应发挥消除民企参与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顾虑,确保横向补偿PPP行业形成有效的市场环境。第六章——“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本章主要讨论对口合作的源流与横向补偿效应、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与缺陷,以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首先,梳理对口合作的源流,抽象其横向补偿效应。在横向补偿中,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通过资金、PPP项目方式对横向补偿权予以具体化,还可以结成对口关系,以对口合作机制促成二者间的横向补偿关系。对口合作源于对口支援,但并非仅限于对口支援的适用范畴,将对口合作机制引入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结对关系中,能够起到横向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效应。其次,指出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对口合作横向补偿应然效果以“飞地经济”为理论基础,但其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还须配备可行性路径。当前,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对口合作主要以中央积极参与和地方主动对接为主要推动力,但存在“领导力与执行力”不足的风险;再次,设计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法制化能够为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政府间对口合作提供稳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法制建设的内在逻辑品质是从实践经验出发,发现规范对象的内在规律性、存在使命与本来面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实然与应然的结合才能够理解法制建设对于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协调发展战略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的法制化是其“领导力与执行力”的长效来源,但地方立法对“对口关系”方互补共赢的规范力度不足,无法胜任该法制化要求,唯有跨区域经济法制建设才能满足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法制化的客观需要。为此,须在地方协同立法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的综合性立法与专门性立法,以便真正落实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的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实效性。

黄威捷[3](2019)在《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第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文本,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蓝本,有关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在历史教育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选用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的第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这套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媒介语为华语,采用同心圆史观,以国别划分单元,以历史事件为纲,再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册。该书还特别重视学生对历史发展在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学习与理解。二、该书编入了大量的中国史,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史。在马来西亚本国史部分还突出强调了马来西亚华人先贤对该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贡献。这些都表达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三、学术界对于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历史教育的研究比较少,对于其选用的历史教科书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笔者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量化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第一部分交代了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和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以及独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设置与历史教科书的演变过程。第二部分介绍了第三套华文独中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体系,其下分为课文系统和辅助系统两大块,并详细讨论了前者的导言系统、正文系统、正文阐释系统和后者的年代表、单元复习、地图、图片、表格、评量系统。第三部分统计了该教科书各类别的主要内容的所占比例,另选取了马来西亚史、世界史和中国史来探究各自的特点。最后一部分概括总结了这套教科书在体例编排和内容选取上的特点,还获得了其在结构体系和课文内容中的联系、马来西亚华人在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方面的一些启示和思考。

林敏萍[4](2019)在《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文中指出马来西亚华文中学因拒绝接受《1961年马来亚教育法令》改制建议,而成为国家教育体制外的华文独立中学,已公认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生命得以延续与存在的文化堡垒,不仅是马来西亚特有的教育体制,也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办学经验,此独特性与了解其在体制外生存的何以可能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即采用跨越三十多年的三次全马独中调查报告(1983年、1992年、2016年)统计数据之比较分析,以及对14位现任资深独中校长的访谈分析,辅以社会学为分析视角,揭示独中在国家体制外生存的历程与状态,最后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以即将服务的独中为例,量身定制其教育蓝图,并供其他独中作为未来发展的参考。本研究完成对独中五十多来于体制外生存状态的研究与揭示,获得的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五项:一、本研究发现从独中1961年拒绝改制及其后十余年垂死挣扎的经历中,作为社会运动的独中教育为求生存,与教育渐行渐远,失去方向,而濒临死亡。直到1973年独中复兴运动提出“走自己的路”,遵循《独中建议书》所提出的独中办学四大使命和六大方针,以及独中工委会的扶持,让独中从濒死边缘重生。二、独中办学者在独中办学路线、课程设置、教学媒介语之争议,是一场原则与权宜的长期拉锯战。由于在国家教育体制外办学,造就了独中课程设置的自由多元性,但依然摆脱不了政府课程的牵绊。本研究认同《独中教育蓝图》所强调的课程领导策略,改革现有课程结构、优化课程标准及推动校本课程,将有助于独中往正确的教育方向发展。本研究建议董总应借鉴社会学介入的方法,积极寻找有意愿的独中成为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实践的突破口。三、本研究从调查报告分析发现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董事会的决策权牵涉广泛,而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与教师,则几乎没有参与决策权。本研究建议独中行政管理应分散权力和加强制度化管理,减少诉诸于人情与关系的“人治”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本研究同时也揭示资深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主要有三: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是一场权力的博弈。四、本研究发现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及其家庭年收入偏高的现象,独中渐成为再生产理论中“教育机构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的一分子。本研究吁请独中办学者需省思独中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教育公平促进功能的维持,同时提醒独中教育工作者对于家庭背景处于劣势者应给予更多关注与协助,并对有关弱势学生在原有课程内容与教学法等作出相应调整。五、从调查报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但尚需对教师教育进行长期且有系统的规划,并积极推动校本师资培训。此外,统计结果也显示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因此本研究提出解放教师的时间,并真正赋权予教师,让他们成为独中接下来十年教育改革工程的中坚力量。有鉴于每一所独中的精彩与不死韧性,就是来自它的独特性,本研究最后提出各独中应为自己量身定制教育蓝图的建议,才是独中未来生存之道。本研究最后综合前四章研究发现与揭示,在参考《独中教育蓝图》框架与内容的基础上,以研究者博士毕业后即将服务的丹中为例,为其量身定制一份教育蓝图,主要提出以课程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经费筹措方式双管齐下,即“选课走班”与“丹中教育基地”,让丹中走出自己的路,并提供予其他独中作为参考。

程丽如[5](2018)在《香港TVB电视剧的空间研究》文中提出在自然地理意义上,香港人多地少,空间资源稀缺问题一直很突出。它长期被英国殖民,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与现代、市井与小资融合性的都市空间结构。这种空间结构,同时隐喻着香港的社会空间关系。透过对香港都市空间的解读,可以准确把握香港的社会空间内涵和社会权力关系。近年来,随着香港和内地之间越来越频繁而深入的文化交流,香港、内地的空间关系以及人们的空间观念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香港TVB电视剧与香港文化息息相关,切实地关注香港本土生活和本土议题,一直见证和记录着香港的都市空间变化历程,是解读香港都市空间最好的影像文本。它在不同历史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形象地反映出港人对于香港都市空间的焦虑和自身身份认同的矛盾心态。因此,从空间的角度解读香港TVB电视剧,对于思考和理解香港社会现状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本文所进行的探索也有助于拓展中国电视剧空间批评理论的研究思路。“港味”即香港意味,一直用在香港电影研究的语境之中。香港TVB电视剧的创作同样离不开“港味”美学风格。本文针对香港TVB电视剧语境下的“港味”进行了创新性的阐释和延伸。香港TVB电视剧的“港味”的第一层内涵,是地道的香港市井气息与国际化都市摩登气息的交织、碰撞与融合,第二层内涵则是港人始终不变的勤奋乐观向上的精神。“港味”透过香港本土化的都市空间呈现出来,香港所拥有的各种空间为香港TVB电视剧创作者提供了灵感来源和背景素材。读懂香港TVB电视剧呈现的都市空间所蕴含的审美意味,便真正理解了香港TVB电视剧的文化意义。本文以空间理论作为研究香港TVB电视剧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石,并结合电视剧艺术理论、大众文化理论和媒介理论等,主要围绕香港TVB电视剧的都市空间形态特征和叙事艺术空间展开具体而细致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其空间形态和空间观念的演变做深层次的探讨。香港TVB电视剧的产业运营机制和“港味”表征的描述则是上述两大部分内容的背景铺垫和补充。最后针对香港TVB电视剧该如何保持和延续港味,如何维系和拓展其生存空间,实现港剧的复兴,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李华文[6](2017)在《民国后期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与基层社会(1937-1949)》文中研究表明民国后期的潮汕地区战事连绵不休,灾荒频繁剧烈,当地社会陷入秩序失范的困境之中。在乱世灾荒的时代环境与海内外潮人的故土家园情怀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呈现出与凶年灾祸不相吻合的时代及地域特征。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事业可分为民间的慈善赈济活动与官方的民生救助举措两大部分。其中,民间善举占据主导地位,而官方救助则相对逊色。民间善举的主体力量是海外潮侨与潮汕本地善堂善社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潮人团体,前者是潮汕慈善事业最主要的物质支援者,后者则是一线赈济与救助工作的实施者。至于官方救助举措上,则延续了以往政权的一些民生政策,虽无太大成效,但仍在抗战胜利后的善后救济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事业而言,无论是民间慈善活动还是官方民生举措,其内容大致都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赈灾救荒、施济饥贫;二是兴办慈善教育事业与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三是容留并救助老幼病残废与孤寡鳏独贫等社会弱势人群;四是其他一些日常善举与公益惠民活动。在此期间,官民协作、共办慈善是当时潮汕慈善救助事业的一个普遍特征。同时,全面抗战时期,海内外潮人毁家纾难、捐输救国,实现了人道善心与民族情感的合二为一,这又是特殊时代环境作用的结果。另外,“神事”式善举的存在与发展也成为了潮汕慈善事业中一个值得多方探讨的问题。民国后期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数以万计的灾黎饥贫得以凭此度过劫难、延存性命,进而能够生有所依、死有所栖。而更重要的则在于,海内外潮人的慈善救助活动对于秩序失范的潮汕地域社会来说,起到了一种秩序修补的济世作用。然而,仅凭人道慈善之力,却终究未能将极度失范的潮汕社会重新拉回至正常化的发展轨道中,从而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崔靖娟[7](2016)在《唐玄宗开天时期宫廷物资供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宫廷的物资供给包括赋税性供给、掠夺性供给、自给性供给、购买性供给等,具有多样性、变化性、强制性、剥削性以及强烈的政治性、明显的地域性、浓重的胡化色彩、方式的关联性等特点。各不相同的物资供给方式均有相对应的管理系统,机构庞大、各司其职,共同维系着宫廷日常生活消费的正常运行。物资供给与消费之间有着十分复杂而紧密的关系。物资供给的充盈程度和分配方式影响宫廷消费水平的高低;物资供给的充足程度还影响统治者消费观念的变化,统治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物资供给,而最高统治者唐玄宗在宫廷物资供给的过程中又起着极其重要的导向性和决定性作用;宫廷消费对物资供给也有着很大的反作用,它不仅影响着物资供给的种类和方式,奢侈性消费还刺激着聚敛之臣的产生,进一步造成政治上的腐败,加速了大唐国运的由盛转衰。宫廷的奢侈性消费使得社会的消费风气由俭入奢。大唐开天时期,巨大的宫廷物资供给虽然在某些程度上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但对社会经济并没有质的促进作用,奢侈性消费造成了巨大的物资消耗和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增长。开天时期宫廷购买性物资供给比例的加大,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林宛莹(LIM WOAN YIN)[8](2014)在《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文中认为根据2013年资料调查,马来西亚华人在国家人口的比例上约占21.9%①,这些海外华人,他们在国籍身份上虽是马来西亚国民,但是其文化背景却是中国。马来西亚华人族群至今保留着源自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中国海外“文化遗产”的特性,这是不置可否的。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要坚持保留这些传统?他们又是如何保留并发扬这些传统?同时,这些文化传统又是靠什么途径和媒介被传承下来?并对他们的生活以及伦理价值观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人作为一个马来西亚华人,拟探讨以上问题以促进中马两国的文化交流。以“文学经典”作为探讨以上问题的切入点,主要的原因是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文学的价值通过文学的教诲功能体现,文学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文学经典之所以会流传到马来西亚,其价值主要在于道德教诲功能。中国的文化传统曾经在中古时期辉煌一时,并在亚洲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除了马来西亚之外,对中国文化接受的国家还包括越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在传承以及接受上大多也是透过对“文学经典”的学习和解读,但是唯独马来西亚的华人却保留了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传统文化。文学经典透过“人”这个媒介流传到马来西亚,而这些文学的经典性恰恰正是其作为文化传统的载体。“文学经典”不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文化史上也是不可被忽略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可以为以上的问题找到原因和答案。这些文学经典的流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伦理流传”,因为马来西亚华人对这些文学的接受主要是其伦理价值,这些价值不但深入血脉,代代流传,同时反映在他们日常的伦理价值观和思想行为上,代代相传,对他们的人生起了重要的影响。本论文拟对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流传与影响做一个系统研究,结合分析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来探讨流传与影响的状况。首先界定中国文学经典的范围以及书目,梳理中国与西方对“经典”的不同理解,进而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概念。探讨其传播到马来西亚的背景渊源以及伦理环境,并结合客观环境做调查和资料收集,接着探讨其传播的媒介与途径以及影响。探讨马来西亚华人是如何推广这些经典以达到流传和教育作用,并说明他们是透过阅读这些作品来维系家族的情感、舒解原乡情怀、文化情结以及建立个人的伦理价值系统。马来西亚华人为什么选择这些中国文学经典,其对整个民族的意义是什么?本文关键是要解决中国文学经典在亚洲的复兴与回归的实质,最后从比较与借鉴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学经典具有伦理价值的显着特征,归纳其在马来西亚,甚至与整个亚洲的社会人文发展中的积极意义。本论文分六章来论述有关问题,另外还加上前后的导论和结语。导论主要论述本选题的现实意义,并简要回顾了中国境内与境外外对于东南亚华人、马来西亚华人以及中马关系与汉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特别就近年来国内对与东南亚华人以及马来西亚华人的研究作出梳理,并发现目前国内尚且没有文学经典与马来西亚的关系系统研究,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文本流传以及文化交流研究。另外,一些关于儒家思想对马来西亚的影响研究则多数集中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现代化方面,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的系统研究几近没有,此外,文献综述也对马来西亚在汉学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分析以及指出目前仍存在的部分问题。本文的研究特色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提出文学的伦理本质观念,说明中国文学经典以“伦理”为本的特色被马来西亚华人传播与接受,并与实际的伦理环境结合产生出一套更适合当地华人生存所需以及遵从的伦理规范,使中国文化传统透过文学作为载体在马来西亚得以转化和再生。第一章旨在分析“文学经典化”的伦理过程。探讨“文学”如何在时间和空间的流动中变成“经典”,并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被接受与传承,渐而转化成人们的伦理价值观与行为思想,本章旨在证明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正是使其成为经典的主要条件。透过阐释“经典”与“文学”的关系,梳理出中西方对“经典”的不同理解,以及分析“文学经典”之定义。证明中国文学经典在漫长的岁月中流传到马来西亚,并成为马来西亚早期移民以及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华裔终身学习的智慧来源,他们接受这些经典作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伦理接受的过程,他们把文史哲不分家的中国文学经典作为立身处世的伦理典范,恰恰就是接受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第二章主要梳理中马文化交流的历史和伦理背景来探讨“文学经典”得以在马来西亚传播保留的具体条件。文章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是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伦理纽带,从中马关系建交的历史渊源到近现代;二是从马来西亚华人身份的转变谈起,分析因环境和环境因素而不得不转变的“伦理身份”问题,其血脉中深沉的文化价值系统却依然是“中国”的,这些价值系统透过对中国文学经典的研读而被保留,从而起到“寻根”与“安身立命”的作用以及探讨“马华文化”的特殊性、;三是从马华社会的移民文化去分析马来西亚华人如何在“归化”与“同化”间作出伦理选择,并在“传承”“创新”“超越”的发展形态上,复兴出一套在地的与儒释道合一的道德价值系统。第三章主要从移民的文化交流、华夏家园意识和身份的伦理传统来分析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再生的条件与动力。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甚至是整个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备了传播的环境与土壤以及再生的条件与动力。华侨华人人口的分布成了传播的必备条件之一,换句话说,文学经典的传播与中国人民侨居国外的历史过程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文学经典透过“人”作为媒介,因着环境的需要而不断被接受与转化,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发展出另一套更适合当地的伦理价值。马来西亚境内流传的文学经典主要靠早期的移民,由于对于自我身份的眷恋以及家园意识的坚持,在华人社会和群体之间,透过阅读和推广中国文学经典来保留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同时也透过这些经典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积淀,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因此这些文学经典不但对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四章在马来西亚所传播的文学经典很多,从儿童启蒙读物到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民间各类机构,人们对中国文学经典都不是陌生的,尤其是对于儒学的研究与应用,其影响层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本章主要运用传播学和流传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梳理出文学经典流传的类型,探讨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认为有必要传播中国文化?他们又是透过哪些文学经典来吸收与学习的?这些文学作品为什么被认为是经典的?这些文学经典的核心价值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是什么?他们从中吸收又转化成什么?并将之分类成:一、儒家文集;二、经典文选;三、古典小说;四、童蒙读物四大类进行分析与阐述这些经典在马来西亚流传的层面和现象。中国文学经典的沿袭作用就是帮助马来西亚华人解开身份的困惑,找到一种处世为人的伦理准则。对每一个马来西亚华人而言,阅读文学经典成为每一个人教养的一部分,是修身养性的途径之一,也是伦理道德教化的文本教材,马来西亚华人是通过对中国文学经典的阅读来进行自我的伦理教化,他们认为那些传统经典中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灌溉和滋养着心灵,使人们有涵养与情趣,而且经典中的圣哲格言,在为人处事方面也给予指引,是一个人追求幸福的必备条件之一。第五章探讨文学经典的传播媒介,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来探讨,包括学校、华人社团与报业、民间信仰团体以及同乡会馆组织等,主要是解决这些文学经典是靠什么途径和媒介被流传与接受转化的问题。首先是学校教育与课程设置,结合课程编辑的调查与统计,另外是社会组织和学术研究会,包括华人社团与报业、民间信仰团体以及同乡会馆组织等。从报章杂志以及一些社团如华人文化协会、华社资料中心、孔学研究会、朱熹学术研究会、孝恩园儒学研究所等不时举办各种有关中国文化和文学经典的国际研讨会等来归纳整理出文学经典在地的传播方式。第六章重点研究放在探讨中国文学经典所承载的伦理价值体现。结合传播学的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同时也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法(field work)、实地参与考察法、全面考察法以及比较法。从马来西亚华人的衣、食、住、行等家庭教育到社会集体意识来说明影响的深远。这个部分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说明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民间信仰、传统节庆和文化艺术。论文的结论在对前面各部分观点的总体归纳基础上,再次评价中国文学经典的价值。归纳出三种内涵:一、从中国传统到马华传统;二、中国文学经典的价值确认;三、中国文学传统的再生。主要证明只有回到中国文学经典,才能找到亚洲的文化特色,并立足于世界的舞台。透过中国文学经典的流传,马来西亚华人在解读以及吸收的过程在无形中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接受其实是“伦理接受”,并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伦理价值观。说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有着独特的生命历程的。“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在其本质上的“伦理特性”和“道德教诲”功能。中国文学经典具有永恒性的经典价值和生命力,其伦理价值和道德教诲功能不但值得我们去挖掘,同时更要把这些“文学经典”推广传播到世界各国。以及说明文学对于社会发展以及人文发展的重要性,要走向复兴之路,唯有回到文学经典。笔者以为,研究与发扬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伦理价值,不仅能够提升人类的道德修养和美德,同时更能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来回望和找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会产生积极面。本文以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接受为依据和考察,再一次证明文学的道德教诲功能,同时也希望借此让这些文学经典的精髓能够更被重视和推广。

陈丽华[9](2011)在《“客家”身份的建构——殖民体系下的香港新界与台湾六堆》文中研究表明"客家"族群在香港新界和台湾六堆有不同的历史形成背景。两地在19世纪末期以后分别受到不同殖民政府的统治;在不同的政治社会背景下,"客家"身份建构呈现出差异;由于两地历史经验的不同,"客家"身份形成的时间与对地方社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藉由比较新界与六堆两地客家族群与认同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差异与联系,有助于更进一步思考近代殖民经验对于族群身份建构的意义。

李宝华[10](2010)在《建筑形态的灵活处理与中国书法“结体之变”美学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点、线、面是艺术形式的基本生成要素。分析这些抽象的基本要素是对艺术形式认知的一种途径。西方抽象主义鼻祖康定斯基在其经典着作《点·线·面》中对这三种艺术元素的属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如果我们逐渐使点从它通常活动的狭窄范围中分离出来,那么它内在的、至今仍然沉默的特性就会发出越来越有力的声音”、“就外在的概念而言,每一根独立的线或绘画的形就是一种元素。就内在的概念而言,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其中的内在张力。实际上,外在的形并不具有一件绘画作品内容的特征,而这种力度等于活跃在这些形中的张力时才成为其内容”。令每一个点、每一根线都具有它自己的活的精神,这样一幅画才获得内在的生命力。在中国书法的点和线中具有同样的道理。每一点、每一画都具有各自的神态。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描写书法笔画的神态是说:“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这里所说的就是行笔如泉水喷注,顿笔如泰山安然。笔画纤巧像新月出现在天空,结构疏密像群星分布在银河。对于建筑来说,研究建筑形态的构成同样可以由点、线、面这些基本要素入手。所不同的是,在建筑形态中,这些基本要素处于三维空间中,它们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演变为具有内容、形状、质感等特性的实体元素。研究建筑形态设计可以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东方艺术,其行草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突破了汉字形的束缚。研究中国书法的“结体之变”可以为建筑形态的灵活处理提供不少有益的启发。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先从中国书法的抽象美和建筑的关系开始二者的研究。第三章主要是分析了“书势”及其四大要素的特征,同时分析了它们与建筑形态设计灵活处理的美学相关性。然后分析了“势”和“形”的互用关系。该章是论文的主体所在。第四章分析了中国书法“结体之变”的五种主要方法及其与建筑形态设计灵活处理的美学相关性。最后一章是思考与结论。本论文整篇都贯穿着“形”与“势”这二者相互关系的问题,“形”是外在可见的事物,“势”是“形”所含的内在张力不同程度活跃的结果。一个是表象,另一个是内涵。

二、李志贤博士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志贤博士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2)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范畴与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类型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困境与成因分析
    第二节 补偿机制的分析
        一、补偿机制的语义分析
        二、纵向补偿机制与横向补偿机制的区分
        三、本文语境下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的涵义与特征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辩考
        一、纵向补偿机制的实效与资源型城市的补偿预期不契合
        二、仅靠市场亦或自愿协商无法驱动横向补偿
        三、横向补偿法律机制:对市场与自愿协商“不健全”的法律回应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核心构成
    第一节 由机制到法律机制的蜕变
        一、机制与法律机制的法理界分
        二、权利化: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生成的核心步骤
    第二节 横向补偿权的证成
        一、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可行性
    第三节 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
        一、横向补偿权的含义与特征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宪法逻辑
        三、横向补偿权的权利结构与类型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
    第一节 横向补偿的原则
        一、区域利益协调原则
        二、发展成果共享原则
        三、多元主体参与原则
        四、比较优势互补原则
    第二节 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
        一、横向补偿基金先行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筑巢引凤
        三、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催动经济振兴
    第三节 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
        一、确定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二、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
        三、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
第四章 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体系
    第一节 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
        一、国内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理论与实践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
    第三节 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
        一、与横向补偿基金相关的立法规范及缺陷
        二、横向补偿基金中原始资金的来源
        三、横向补偿基金的用途
        四、横向补偿基金的运营模式
第五章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
    第一节 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
    第二节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
        一、横向补偿PPP的项目范围、合作类型及具体方案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实施主体
        三、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采购方式
        四、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估方式
    第三节 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重构
        一、我国PPP锁定期制度的现实缺陷
        二、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修正
第六章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
    第一节 对口合作的源流及其横向补偿效应
        一、由对口支援到对口合作的演进
        二、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间的对口合作
        三、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效应
    第二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
        一、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理论基础
        二、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现实障碍与应对思路
        三、基本思路的缺陷
    第三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
        一、省内经济法制的自足与对口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空白
        二、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经验借鉴
        三、国家层面立法的应有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3)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第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概念界定
        华文教育
        华文独中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内容、范围与方法
    五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及独中历史科教科书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简述
        一 从旧式私塾到新式学校
        二 二战前英殖民政府的管制时期
        三 从战后殖民政府到马来亚联合邦独立前夕
        四 曲折中的独中复兴之路
    第二节 华文独中初中历史科课程标准的设置和教科书的演变
        一 华文独中初中历史科课程标准的设置
        二 华文独中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演变
第二章 华文独中第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体系
    第一节 结构体系概述
    第二节 课文系统
        一 导言系统
        二 正文系统
        三 正文阐释系统
    第三节 辅助系统
        一 年代表和单元复习
        二 地图、图片与表格
        三 评量系统
第三章 华文独中第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主要内容概述
    第二节 马来西亚史部分:凸显华人族群对本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第三节 世界史部分:配合了以马来西亚为中心的同心圆史观
    第四节 中国史部分:突出文化史,淡化政治史
第四章 华文独中第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特点及启示
    第一节 结构体系和课文内容中的联系
    第二节 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06 年版)
附录B 华文独中第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目录、正文及补充文标题明细表
附录C 华文独中第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地图、图片和表格统计明细表
致谢

(4)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为社会运动的教育:独中的改制与救亡图存
    第一节 华文中学的被迫改制
        一、英国殖民时期的华文教育
        二、华文中学被迫改制历史背景之追溯
        三、华文中学的改制过程
    第二节 独中的救亡行动
        一、独中的致命之击:1965年直升中学政策
        二、独中复兴运动的掀起
        三、独中的图存关键——独中建议书与招生运动
    第三节 独中工委会的扶持
        一、成立行政部
        二、组织办理独中教育工作会议
        三、开拓独中生升学之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原则与权宜的拉锯战:独中的办学路线与课程设置
    第一节 双轨制与母语教育路线:196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双轨制路线
        二、母语教育路线
    第二节 国民型、混合、董教总路线:197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兵分三路的办学路线
        二、以国民型式办学路线的两所独中救亡重生实例为戒
    第三节 各自为政与各取所需:1980年代及之后的独中课程设置
        一、全面实施6年中学学制
        二、政府课程所占比例依然吃重
        三、自由多元的课程内容安排
    第四节 因人因地制宜:独中校长与独中课程设置
        一、校本课程的自由
        二、兼顾政府课程的无奈
        三、英文国际班的诱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权与人治:独中的学校管理层
    第一节 失衡与不全面:独中决策权与管理制度
        一、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
        二、独中行政管理制度化不全面
    第二节 行走在钢索上:独中校长与董事的关系
        一、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
        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一场权力的博弈
    第三节 愁与筹:独中学校管理层的共同烦恼
        一、董事教师学生联手度过独中改制初期的经济困难期
        二、及时因应外界需求
        三、办学经费运用与筹措:独中校长的份内“外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弱势的学校主体:独中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独中学生与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缺失
        一、独中学生不具校政参与决策权
        二、独中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不足
    第二节 全马独中学生概况分析
        一、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
        二、独中学生家长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及家庭年收入偏高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学生培养的看法与态度
    第三节 全马独中教师概况分析
        一、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
        二、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教师寄以厚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的实践计划:一份独中教育蓝图
    第一节 吉兰丹中华独中现况分析
        一、学生现况分析
        二、教师现况分析
        三、硬体设备现况分析
    第二节 学生发展:丹中教育愿景、理念与目标
        一、丹中教育愿景与理念
        二、丹中教育目标
    第三节 课程发展:课程体系决定学校形态
        一、课程结构改革
        二、课程意识提升
    第四节 教师队伍建设
        一、职前培养
        二、在职培训
        三、善用外援讲师与志愿者
    第五节 学校治理结构与策略
        一、董事会
        二、学校行政层
        三、丹中教育基地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香港TVB电视剧的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研究对象
    二、香港TV电视剧与空间批判理论研究现状
第一章 TVB电视剧概况及其港味表征
    第一节 TVB电视剧的优势与运营机制
    第二节 港味与TVB电视剧的港味表征
第二章 TVB电视剧的都市空间形态
    第一节 TVB电视剧的自然地理空间
    第二节 TVB电视剧的社会文化空间
第三章 TVB电视剧的叙事艺术空间
    第一节 TVB电视剧的影像空间
    第二节 TVB电视剧的创作与故事空间
第四章 TVB电视剧的发展趋向与变革
    第一节 TVB电视剧的衰落趋势
    第二节 TVB电视剧的传播发展变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6)民国后期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与基层社会(193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乱世暖流:民国后期潮汕地区的社会概况与民间慈善缘起
    第一节 烽火连天的年代
        一、连续不断的战事
        二、纷乱繁杂的政争
    第二节 灾害肆虐的社会
        一、自然灾害概况
        二、自然灾害特征
    第三节 民间善举的历史缘起与时代因应
        一、潮汕慈善事业的历史发展概况
        二、潮汕慈善事业兴盛的社会条件
第二章 遍及内外:施惠潮汕的民间慈善团体与慈善人物
    第一节 海内外潮人慈善团体
        一、国内潮人慈善团体
        二、海外潮人慈善团体
        三、潮人慈善团体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海内外潮人慈善群像
        一、国内潮人慈善群像
        二、海外潮人慈善群像
第三章 家国天下:全面抗战时期潮汕地区的民间慈善与官方救济
    第一节 民间慈善救济活动
        一、战时灾荒救济
        二、慈善教育事业
        三、日常慈善公益活动
        四、海外潮人捐输救国
    第二节 政府的民生举措
        一、制定政策法规,设置救助机构
        二、赈灾救荒,施济饥贫
        三、官民协作,共施赈济
        四、教育与卫生工作
    第三节 抗战时期潮汕慈善救济事业的若干问题
        一、战时潮汕慈善救济事业的基本特征
        二、关于潮汕日伪政权赈济工作的思考
第四章 故土乡情:国共内战时期潮汕地区的民间慈善与官方救济
    第一节 海内外潮人的慈善救助活动
        一、赈灾救荒之举
        二、慈善教育事业
        三、其他一些慈善公益活动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民生赈济举措
        一、第六工作队在潮汕地区的善后救济工作
        二、地方当局的其他一些民生举措
第五章 秩序修补: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活动与基层社会秩序
    第一节 农耕国度: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状况述略
    第二节 慈善之桥?潮汕社会的失范状况与海外潮人的理想构架
        一、失范的潮汕本土社会
        二、海外潮人善行的理想与现实
    第三节 神事与慈善:海内外潮人善行背后的另一幅图景
        一、神事是潮人慈善活动的一部分
        二、神事是潮人善举过程中的一种仪式与规范
        三、神事式慈善救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余论 民国后期潮汕地区慈善救济事业的历史审视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唐玄宗开天时期宫廷物资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唐代经济和财政的研究
        二、关于唐代消费和宫廷的研究
    第二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赋税性供给
    第一节 赋税性供给的方式
    第二节 赋税性供给的管理
第二章 掠夺性供给
    第一节 掠夺性供给的途径
        一、土贡
        二、进奉
        三、朝贡
    第二节 掠夺性供给的管理
第三章 自给性供给
    第一节 非加工品供给
        一、供给物资来源
        二、供给物资种类
    第二节 加工品供给及其管理
第四章 购买性供给
    第一节 购买性物资的种类
    第二节 购买性供给的管理
第五章 物资供给与消费的关系
    第一节 物资供给与消费水平
    第二节 物资供给与消费观念
        一、成由勤俭
        二、破由奢侈
    第三节 消费对物资供给的影响
        一、消费影响供给种类和方式
        二、奢侈性消费产生聚敛之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的缘起
        1. 问题的提出
        2. 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 中国境内研究现状
        2. 中国境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 研究的基本思路
        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文学经典化”的伦理过程
    第一节 关于“经典”
    第二节 “文学经典”的定义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马来西亚之旅
第二章 中马文化交流的伦理背景
    第一节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伦理纽带
        1.1 中国与马来半岛的历史渊源
        1.2 中马建交与文化交流
    第二节 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转变
        2.1 从“华侨身份”到“华人身份”
        2.2 “马华文化”传统
        2.3 从“传统文化”到“文化传统”
    第三节 马华社会的移民文化
        3.1 归化与同化之间的伦理选择
        3.2 文化传统与儒释道合一
第三章 中国文学经典再生的条件
    第一节 移民与文化交流
    第二节 华夏家园意识
    第三节 移民身份与伦理传统
第四章 文学经典流传的形态
    第一节 儒家文集
    第二节 经典文选
    第三节 古典小说
    第四节 童蒙读物
第五章 文学经典的传播媒介
    第一节 华文学校
        1.1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诞生
        1.2 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的课程
        1.3 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的功能
    第二节 华人社团与报业
        2.1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
        2.2 马来西亚华文报业
    第三节 华人宗祠与宗教团体
        3.1 华人宗祠
        3.2 宗教团体
第六章 文学经典再生的伦理土壤
    第一节 民间信仰
    第二节 传统节庆
    第三节 文化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客家”身份的建构——殖民体系下的香港新界与台湾六堆(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殖民政府的人群分类
    二、土地改革与社会结构变化
    三、客家人政治势力的变动
    四、政治移民与客家意识
结语

(10)建筑形态的灵活处理与中国书法“结体之变”美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状况综述
        1.3.1 国外建筑形态研究状况简述
        1.3.2 国内建筑形态研究状况简述
        1.3.3 国外中国书法研究状况简述
        1.3.4 国内中国书法研究状况简述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和方法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5.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书法的抽象美与建筑
    2.1 中国书法简介
    2.2 中国书法的独特性
        2.2.1 中国书法是独立艺术
        2.2.2 中国书法是纯化的艺术
    2.3 中国草书的热抽象性
    2.4 热抽象艺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2.4.1 热抽象艺术对包豪斯的影响
        2.4.2 热抽象艺术对当代建筑师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书法“结体之变”的主要目的-“书势”与建筑形态设计
    3.1 “取势”与建筑形态设计
    3.2 “书势”的四要素与建筑形态设计
        3.2.1 运动性
        3.2.1.1 “书势”的运动性
        3.2.1.2 建筑形态的运动性
        3.2.1.3 二者的共通点
        3.2.2 速度性
        3.2.2.1 “书势”的速度性
        3.2.2.2 建筑形态的速度性
        3.2.2.3 二者的共通点
        3.2.3 趋向性
        3.2.3.1 “书势”的趋向性
        3.2.3.2 建筑形态的趋向性
        3.2.3.3 二者的共通点
        3.2.4 力
        3.2.4.1 “书势”的力
        3.2.4.2 建筑形态的力
        3.2.4.3 二者的共同点
    3.3 “借势成形”与“依形赋势”
        3.3.1 书法的“借势成形”
        3.3.2 建筑的“借势成形”
        3.3.3 二者的共通点
        3.3.4 书法的“依形赋势”
        3.3.5 建筑的“依形赋势”
        3.3.6 二者的共通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法“结体之变”的主要方法与建筑形态设计
    4.1 “呼应”与建筑形态设计
        4.1.1 书法的“呼应”
        4.1.2 建筑形态的“呼应”
        4.1.3 二者的共通点
    4.2 “揖让”与建筑形态设计
        4.2.1 书法的“揖让”
        4.2.2 建筑形态的“揖让”
        4.2.3 二者的共通点
    4.3 “点画之变”与建筑形态设计
        4.3.1 书法的“一画之变”
        4.3.2 建筑形态的“一画之变”
        4.3.3 二者的共通点
        4.3.4 书法的“点之变”
        4.3.5 建筑形态的“点之变”
        4.3.6 二者的共通点
    4.4 “纵横之变”与建筑形态设计
        4.4.1 书法的“纵横之变”
        4.4.2 建筑形态的“纵横之变”
        4.4.3 二者的共通点
    4.5 “正偏之变”与建筑形态设计
        4.5.1 书法的“正偏之变”
        4.5.2 建筑形态的“正偏之变”
        4.5.3 二者的共通点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思考与结论
    5.1 关于建筑艺术借鉴中国书法的问题
        5.1.1 借鉴存在可能性
        5.1.2 借鉴的方法
    5.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李志贤博士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华侨华人文献学刊》第一辑至第六辑目录汇编[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World Confederation of Institutes and Libraries for Chinese Overseas Studies;. 华侨华人文献学刊, 2019(01)
  • [2]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 曹书.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3]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第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研究[D]. 黄威捷.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D]. 林敏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香港TVB电视剧的空间研究[D]. 程丽如. 厦门大学, 2018(07)
  • [6]民国后期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与基层社会(1937-1949)[D]. 李华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7]唐玄宗开天时期宫廷物资供给研究[D]. 崔靖娟. 山东大学, 2016(02)
  • [8]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D]. 林宛莹(LIM WOAN YIN).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9]“客家”身份的建构——殖民体系下的香港新界与台湾六堆[J]. 陈丽华.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01)
  • [10]建筑形态的灵活处理与中国书法“结体之变”美学相关性研究[D]. 李宝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标签:;  ;  

专访李志贤博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