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台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许奎

桥梁墩台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许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在桥梁结构中墩台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承载结构,主要负责对象为上部荷载,对其进行承受与传递,并且可以有效提升整个桥梁的稳定性。在本文中,阐述了桥梁墩台,研究了桥梁墩台施工控制技术。

关键词:桥梁工程;墩台;施工控制技术

针对墩台而言,它是桥墩与桥台的统称。在桥梁工程中,墩台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为桥梁上部结构提供有力支持等,与此同时,风力与水流冲击等作用于墩台,因此,必须对其施工管理做到足够重视,以此提升上部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证桥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1]。

一、桥梁墩台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墩台施工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路工程中,对于桥梁上部结构等,墩台施工质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当开展施工时,墩台位置以及所应用的材料等必须达到相关标准与要求,并且对其进行全面、详细检查,从而为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2]。墩台施工形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现场就地浇筑混凝土墩台与钢筋混凝土构件墩台。前者特征与优势突出,施工流程较为简便,所应用的机械工具比较少以及操作难度小等,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不过,目前众多大型机械技术迅猛发展,预制装配构件的应用率不断提升。

二、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

(一)模板工程

从现浇混凝土墩台工程的角度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在对模板进行选择时,需要将桥梁施工实际情况作为重要依据,并且结合工艺特征,当下主要应用的模板材料有两种,即木模板以及钢模板。针对木模板而言,加工难度小、样式灵活度高,不过在安装与拆卸过程中,比较容易损害,同时重复应用的可能性小。钢模板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正是因为如此,能够重复使用,方便安装与拆卸,所以将其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同时这一类型模板的形式较为多样,包括整体吊装模板以及拼装式模板等[3]。当开展桥梁墩台模板施工时,必须不断提升模板稳定性,加强承载力,并且对于不同部位的性能与形状等,都需要达到设计标准,提高模板表面的平整度。

(二)高桥墩模板

在这一施工过程中,若是搭设支架,将造成人力与材料等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所以,在开展施工时,合理应用已经完成浇筑操作的墩壁,使模板依附于它,与墩身同步升高,应用率较高的高桥墩施工方法较多,比如爬升模板以及滑升模板等[4]。在滑升模板方面,内部与外部模板将其组成,在这中间完成墩壁混凝土的浇筑,在支架上安装模板,实现支架与顶杆的连接,顶杆被埋于墩壁混凝土中,并且在两者之间设置千斤顶。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应用千斤顶,同时顶起支架与模板,随着模板的逐渐滑升,混凝土浇筑逐步进行,并且具有连续性。在墩壁预埋件上,通过千斤顶完成爬升模板支架的设置,形成墩台混凝土强度之后,可以松开爬升模板和墩台台身,同时应用千斤顶,将其缓慢顶起,使支架达到新的施工位置,方可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由此高效完成整个桥梁墩身施工。针对翻升模板来说,三层模板系统构成,同时对混凝土接料平台进行有效设置,并且随模板升高,结束上层模板混凝土施工后,拆除第一层,进行上翻操作,成为第四层模板,以此类推,直到墩身混凝土整体施工完成。

(三)混凝土浇筑

尚未进行桥梁墩身混凝土浇筑时,清理墩台顶面,保证其洁净度,同时将存在于表面的浮浆凿除,修理好连接钢筋。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合理调整浇筑速度,将相关配料以及浇筑层厚度等作为重要因素,最终确定。对于桥梁墩台混凝土浇筑施工而言,它是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正是因为如此,当开展施工时,必须充分应用多项措施,严格控制水化热,有效防止因为内外温差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优化混凝土集料各级粒径颗粒的分配情况,可以在允许范围内应用粉煤灰等,使混凝土配比中水泥用量有所减少,减小水分与石灰的比重。对水泥水化热进行严格控制,在选择墩台施工材料时,必须选择符合相关要求与标准的材料,主要是标号与水化热都较低的水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浇筑层厚度,使混凝土更快散热,并且将冷却管设置于混凝土中,达到通水冷却的目的,在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方面发挥重要辅助作用。在开展墩身混凝土施工时,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施工现场管理,在规定时间中检测各种情况,比如模板位置以及保护层尺寸等,一旦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调整,有效降低混凝土施工变形发生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充分满足所提出的要求与标准。若是浇筑面积大,前层混凝土初凝的难度较大,要确保墩台整体性,需要应用合适的施工方式,即分块浇筑,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分块的面积与高度,面积需要超过50平方米,而高度必须小于2米。

三、装配式墩台施工

在这一施工过程中,干扰较多。桥梁建设速度较快,省时省力,控制预制构件质量的难度较小,所以其应用范围得到有效扩大。目前,在该施工中,应用率最高的包括柱式墩以及后张法装配墩。

(一)柱式墩

该类型施工主要包括双柱式以及板凳式等,在施工工艺方面,第一步所要做的是预制构件,在此基础上完成安装与连接,进而做好混凝土维护与缝隙填充。针对柱式墩而言,在其施工过程中,必须使所有墩以及台的高度等充分满足所提出的要求与标准,严格控制基杯口周边与柱边的空隙,必须小于2厘米。在将墩台柱吊入基杯后,需要保证柱身竖直,如果发现其过长或者过重等,都需要应用相关措施将其固定。

二)后张法装配墩

基础以及装配墩身等构成了该施工,在施工时,必须保证实体段墩台与墩身灌注过程中拼装构件孔道相对位置施工,同时完成张拉孔道与工作孔的预留。针对构件水平拼装缝,对水泥砂浆进行充分应用,当起吊装配墩身的时候,需要精确测量纵向与横向中心线位置,如果测量无误,即可将吊钩放开,在施工过程中,侧重孔道检查,为其畅通性提供重要保障。

四、墩台顶帽施工

这一施工在桥梁工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可以为桥跨提供重要支撑,在开展施工时,需要保证顶帽位置的准确性,使高程充分满足相关设计标准与要求,有效防止因为顶帽施工偏差导致后期桥跨结构安装问题出现。顶帽施工时,第一步需要将钢筋吊装在墩台旁边,同时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当对模板进行施工管理时,直接将顶帽模板设置于墩身模板,提供重要支撑。对于顶帽施工所产生的荷载,若是墩身模板无法承受,需要对钢管架进行设置,做好顶帽模板施工。在顶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在第一时间校核顶面垫石位置,保证其准确度。在开展顶帽作业时,充分应用两种方法,分别为预埋支座与锚栓孔,其前提是,焊接固定顶帽骨架、预留孔模板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桥梁工程墩台作业时,需要将其实际情况作为重要依据,结合相关特征,完成施工方案的制定,并且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模板与混凝土施工更是如此,加强现场管理,不断引进新型技术与材料,保证施工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淮海.桥梁墩台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3):117+119.

[2]杨辉,郑盼,王涛.桥梁墩台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3):80.

[3]张敬之.桥梁墩台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12):118+120.

[4]孙恒.公路特大桥墩台施工定位精度估算[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02):207-211.

论文作者:许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桥梁墩台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许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