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 探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2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比分析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死亡率(3.57%)、致残率(7.14%)均优于对照组(13.39%、24.11%),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从接诊到入院治疗的间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缩短接诊到治疗的间隔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脑卒中;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A
脑卒中是急诊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为脑血管硬化、闭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及脑部功能性障碍。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1],严重威胁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选取22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资料,对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获得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2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2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区间为46-82岁,平均年龄为(62.31±2.33)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区间为47-83岁,平均年龄为(62.45±2.67)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排除标准[3]:(1)患有恶性肿瘤、贫血症状;(2)严重肝肾功能异常;(3)合并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综合症、严重脑部疾病;(4)由于某种原因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查看,并确定其意识是否清醒,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定和评估。确定病情后,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立即送患者入院,并交由相关医护人员处理。
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首先,在接到患者家属急救电话后,指导患者家属保持患者静卧位姿势,抬高头部,并将其口腔中异物清除,保持患者呼吸道顺畅。
待医护人员达到现场后,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若患者有意识或处于轻度昏迷状态,则立即送患者入院接受治疗;若患者处于重度昏迷状态,则立即实施院前急救。给予患者机械辅助吸痰,同时清除患者呼吸通道内杂物,保持其呼吸道顺畅。与此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患者降颅内压药物,维持颅内情况稳定。待患者生命体征和疾病症状稳定后,立即送患者入院接受治疗。
在送至医院途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保持患者的呼吸功能顺畅,避免吸入异物导致呼吸功能障碍。若患者在转院途中病情恶化,则立即给予针对性的对症治疗。并与相关科室的专家和医生取得联系,做好入院抢救准备工作。
最后,患者送至医院后,选择最简单且针对性较强的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诊断,根据具体情况实施进一步抢救,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其送至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抢救后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从接诊到入院治疗的间隔时间进行计算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急救结局比较
观察组的死亡率为3.57%、致残率为7.14%,均优于对照组的13.39%、24.1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从接诊到入院治疗的间隔时间比较
观察组:从接诊到入院治疗的间隔时间为(30.12±3.62)分钟,对照组:从接诊到入院治疗的间隔时间为(45.69±4.55)分钟,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脑卒中是急性突发性的心脑血管疾病,从拨打急救电话到入院接受治疗的间隔时间越短,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越低,且预后效果越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是一套完整的急救模式,在急救开始前,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对其病情进行判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抢救方案。在转移患者途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可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联系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做好急救准备,可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缩短急救的准备时间,为临床治疗和抢救赢得更多的宝贵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死亡率、致残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从接诊到入院治疗的间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4],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缩短接诊到治疗的间隔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巧红,肖丹,李冬娜,等.院前家庭急救对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4(5):410-412.
[2]马骏.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5):106-108.
[3]钟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2):88-89.
[4]敬杰,李晓飞.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09-210.
论文作者:陈霞,胡欣惠(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1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路径论文; 死亡率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情论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1月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