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动:尊重教育的内在独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特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全国各区域和城市也将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教育行动计划,绘制教育发展蓝图。作为一项大规模的、由政府推动的教育行动,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强调:教育发展计划及其行动必须尊重教育的内在独特性。下文将对教育的内在独特性做进一步地探讨,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分析教育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直接影响教育计划及其行动的观念偏差,以便于确立教育行动的正确理性前提,奠定教育行动的观念基础。
一、教育的内在独特性及其对教育行动的理性规约
由于教育发展广泛涉及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因此,我们在教育行动中常常会不自觉地以为教育的性质就像其它的社会诸因素的性质一样。比如,有些人往往潜意识地认为,教育即经济,教育即政治,等等。这样一来,教育的内在特殊性被忽视,我们的教育行动也就失去了来自教育内在特殊性的理性规约。在实践中,就出现了把教育规划当成经济规划来搞,把办学校当成办公司、工厂,把搞教育当成搞市场,把教育这种精神文明的建设当成了物质文明建设,把教育任务当成经济、政治任务去完成去评估。当然,缺乏对教育与社会发展诸因素的相互关系的深刻把握,我们是办不好教育的,而如果对教育的内在规律显得陌生,我们就会好心办坏事。在教育行动中,尤其是政府策划和推动的重大而持久的教育行动,更需自觉地充分认识教育的内在独特性,并能以此作为教育发展规划及其行动的理性规约。
在教育行动中,我们要特别关注的教育内在特点是:
1.教育的超前性
教育必需立足现实,但教育是着眼未来的——教育为“明天”培养人。在传统社会里,社会变化缓慢,教育的社会职责主要是“复制”现存社会,其超前特点不明显。在现代社会,社会发展迅速,在“即时经济”、“速度经济”、“信息高速公路”等等构成的环境中,那种“复制现存社会、照着过去办”的教育行不通了。现代教育必须更多地立足于对未来的预测上。因此,现代教育的领导者、实施者必须要有超前意识、超前眼光、超前的思想能力和行动力。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被动适应当前社会的、体现不了超前性特点的教育就是过时的失败的教育。要体现教育的超前性,对教育界人士来说,就是要做到对现实的超越性和对教育事业的创造性。没有具备超越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主体,就不可能使教育事业具有超前性特点。可见,现代教育对教育领导者和实施者的要求是空前的。
2.教育的滞后性
教育的滞后性决定了现代教育必须具有超前眼光才行。因此,理解其客观的滞后性,才能理解其主观的超前性。在教育行动计划中,我们之所以强调要充分地凸显教育的超前性特点,就在于教育过程的周期长,客观上存在滞后性特点。在迅速发展的社会里,由于教育内容(如教材等)需要相对稳定,常规学校教育似乎只能教过去和现在的东西,而等学生经过较长时期的学习后走入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各方面的具体知识又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陈旧率、过时率、老化率很高,致使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差。社会发展越迅速,教育的滞后性越明显。如何解决教育的滞后性所带来的问题,对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来说,是主要的和关键性的。只有切实走上以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之路,才可能解决好这些问题。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如果承认教育存在自身的内在独特性,那么在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相互关系中,我们就要承认教育同时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否则,教育就将在众多的关系里迷失自己。首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主要是精神领域的工作,是头脑和心灵的建构活动,它区别于纯粹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按搞经济、搞政治的方式搞教育,经济目标、政治目标并不等同于教育目标。其次,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对物的改造主要由技术决定,对人的改造则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再次,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教育与现实世俗社会又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要坚守教育理想。教育代表人类的根本利益,教育是社会的良心所在,维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即包括坚守社会的良心地位。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去推动教育的发展,但教育的进步主要由教育者完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要求给学校相应地办学自主权,让教育者按教育规律办事。
4.教育的人文精神性
教育的发展虽然需要相应的物质、经济条件,即“硬件”投入,但是硬件替代不了“软件”,而且硬件的价值必须由软件功能的最终体现来决定。教育虽然具有教人“做事”的价值,但是教育同时也有教人“做人”的功能。教育的专业、职业价值必须与教育的“人”的价值结合起来才行,这就意味着教育具有人文精神性。教育的人文精神性特点规约我们的教育事业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投入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精神建构的问题。教育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它与物质文明建设不一样。我们可以在短时间里建造能经受强烈地震的大厦,大厦一旦建立起来,在“建立”方面我们基本可以“一劳永逸”,接下来只是如何安全、合理使用的问题。而人文精神性的东西则不然,它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它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西西佛斯”的命运一样,必须永远不停地推动手中的大石不可松手,否则大石会一落千丈。教育的人文精神性意味着我们在精神性的工作方面只能“永劳求逸”。而且教育的人文精神性还意味着教育是一项人与人之间、此一代与彼一代之间不可相互替、相互转让的工作。“精神遗产”的继承和转让绝不同于物质遗产的继承和转让,我们不可能像父亲通过一纸遗嘱就可即刻将自己辛苦一辈子留下的遗产转让给自己不努力的后代。思想家可以引导我们思想,但代替不了我们思想,思想的财富只能通过思想去继承和受用。每一代人的精神建构就个体而言都是从零开始的,因此教育就是一项永恒的工作。教育的人文精神性必导出教育的永续性。
5.教育的永续性
教育的永续性指教育是一项持续不间断的工作,是“有待完成而不断完成”的工作。它主要有四层涵义:(1)教育发展的不可断裂性, 它就像一块需不断往上推的石头,一旦倒退,石头就会滚入深谷,令前功尽弃。由于教育的失误往往是带根本性的,后果影响久远(比如“文革”的教育失误留下的后遗症至今还存在),因此我们在制定教育政策、推动教育改革时,既要有魄力又要谨慎。(2 )我们不可能替代未来人解决他们时代的教育问题,我们只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进步基础。因此,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要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要特别注意不要使我们现在的一些做法成为后代进步的问题障碍(即今天的改革是明天的阻力),尤其是制度性的障碍。(3)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我们要判断现在有哪些问题是必须解决、 可以解决的,此问题的解决对彼问题的解决是什么关系,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我们解决问题的价值。(4)在解决教育问题时, 我们要承认我们的预测和判断是有限的,教育问题存在“理性不及”之处,因此,我们要有开放的头脑,勇于修正既定的方案,教育的永续性也表现在行动方案的不断改进上。(5)对个体而言, 教育的永续性就是指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对现代人来说,停止学习就要落后,而落后就要被淘汰。
6.教育的开放性
教育在时间上是承接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教育在空间上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正日益由社会的边缘走入社会的中心。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围墙将被拆除,“开放性”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性特点。 教育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1)受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权利,教育向全民开放,为全民服务,受教育成为大众的基本权利;(2)教育不再仅是政府的事情, 全社会的力量都来参与办教育;(3)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 办教育和受教育的形式是多元的;(4)教育的目的是多元的。 总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以至于现代社会即将进入“学习化社会”。因此我们的教育行动计划务必要有“大教育、大系统、大社会”的眼光。
7.教育的生产性(产业性)
再也不能像传统的经济学那样仅仅把教育作为消费性的事情来看待了。在现代社会,对教育的看法由“消费性”观念转变到“生产性”观念,对政府、个人、学校、社会各行业来说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其实,一个领域有没有生产性、产业性,以及市场性,并非“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而是历史的、发展变化的。它取决于现在的生产领域由什么因素普遍地起主导作用。当生产领域的科学与知识含量普遍提高,以至于生产主体没有足够相应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进入此领域时,当市场的商品需要相当的科技含量才有卖点否则没有竞争能力时,教育的生产性、产业性、市场性作为事实出现于现实生活之中,将比它们出现于受既定观念束缚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们的头脑里要来得快多了。或许教育的这些新特点,早已先于观念而存在了,作为观念的“教育的生产性”特点,不再是创造了什么,而仅仅在于发现和解释了什么。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树立教育的生产性观念是我们在现代社会办教育的重要眼光。
二、教育行动中的观念偏差与理念重塑
1.教育行动中容易发生实际影响的观念偏差
(1)把教育规律当成经济规律, 用发展经济的思路来“指挥”教育的发展
在现实的教育行动中,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形成用经济的眼光、尺度,看待和衡量教育的发展,于是过分强调了教育的功利、工具价值,而忽视了教育的非功利、非工具价值;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性价值而忽视教育的社会性、文化性价值。比如,仅仅把教育视为培养劳动力的工具,仅仅强调教育被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只见“才”不见“人”,等等。另外,还存在把教育工作当成经济工作来做的倾向,把办教育当成办公司和工厂,把教育资源当成经济资源。总之,更多地只是看到教育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而无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
(2)以改革的数量取代改革的质量, 教育改革不是为发展而改革,而是为改革而改革
“改革”已成为时代的最亮丽词汇,成为时代最具魅力的口号,成为了大众话语。由于人们认为,“改革”就是好的,而所谓的改革就是“新东西”、“特色”、“与众不同”。在现实的教育行动中,许多教育改革只是追求新花样,而忽视基本工作和基础工作,常常犯常识性的错误。由于片面强调出新东西,以至于对原有和已有的好东西继承不够,维护不够。教育改革必须为发展和进步而改革,不能仅为改革而改革。改革要强调质量。
(3)“毕其功于一役”的“战争式”教育行动心态
由于对教育的内在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人们常常把教育问题当成“一次性解决”的问题。比如,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行动方针:“今年主要抓教学,要把教学搞上去”,“明年主要抓德育,抓出成效”等等,这些方针大致与“我们要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战争,消灭敌人,进入和平年代”的意思差不多,敌人消灭了,即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战争或许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但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心灵建构问题则是永远存在永在解决之中的问题。教育工作宛如西西佛斯手中不可松懈、须永向上推的巨石,要时时、月月、年年、代代不断地往上推,松懈则不可前进,过分松懈则巨石要滚入谷底,令前功尽弃也!教育的命运就是这样。教育行动不是教育运动,更不是战争,教育改革不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要有持久的耐心。
(4)误把教育发展的条件当成教育发展本身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发展都处于条件艰苦的状态中,因此,在考虑教育发展问题时也就自然更注重条件问题。教育发展当然需要发展的条件,但是教育自身的进步并不完全等同于教育发展的条件。教育发展条件的价值最后应由教育质量来决定。我们在制定教育行动计划时,往往主要考虑教育发展的条件问题,诸如经费和设备问题等,而对教育发展自身的问题不加以考虑或不重视,从而发生本末倒置的现象。这就很可能出现条件令人羡慕,效率令人遗憾的结果。误把条件当目的,其实就是不懂教育为何物。
(5)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多元功能
教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然而,在现实的教育行动中,就社会而言,更多的是看到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学生而言,更多的是看到应试和升学价值,就家长而言,更多的是看到教育的社会职业选择价值。总之,强调的是教育的眼前价值、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诸多长远价值、非工具价值。
(6)强调教育的被动适应性而“抹杀”其超越性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一旦教育遇到比较复杂的矛盾和困难时,教育管理者和实施者往往容易忘记教育的独立价值和社会使命,往往容易使教育行动被运适应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合理要求。比如,在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在很多人看来,所谓“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就是要去适应现实的“市场经济”的一切要求,忘记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权力,不弄清楚什么是应该适应的,什么是不应该适应的,就无条件的去适应。教育在社会市场化过程中是有自己的判断和引导责任的。教育代表社会理性,要从人类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对现实社会及其各方面影响加以评价,不让教育迷失于现实社会之中。因此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是包含教育的超越性的,抹杀其超越性的适应性将使教育失去独立性和方向。
2.“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观念之重塑
(1)立足于以“人”为立场的“大教育观”
我们之所以强调在现时代办教育要有大教育观,就在于教育在今日社会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由于近代以来,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根据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育发展中主要是考虑经济因素,可以说教育是以经济、职业需要为立场的。教育发展当然要考虑经济需要,但是仅仅以经济为立场的教育容易成为经济的被动工具,人将成为经济人。更何况现代经济的发展本身也已经进入了被反思的状态,经济学也要考虑人的价值和目的问题。比如,经济学要考虑道德前提,经济管理也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迫切地表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尽可能从人的根本利益、根本目的出发。立足于“人”的立场的大教育观就是从人出发来考虑教育与社会大系统诸因素的关系,从人出发考虑教育不同层次——物质、制度、观念——的现代化之相互关系问题。教育发展和改革必须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前提,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营造美好的社会为最高理想。
(2)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的建构,新文明的建构自然离不开教育,教育在新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主要有两大方面的任务:(1)教育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2)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教育的内容改革问题,第二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改革过程、教育的结构、机制等的改革问题。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有新的教育发展评价标准。
(3)注重各教育阶段“相呼应”的教育改革“一体观”
教育过程是周期性很长的过程,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整体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解决方式,其效果容易相互矛盾、相互抵消。既然我们的教育行动计划是中长计划,就应该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考虑,以使教育有一个根本性变化,所以教育改革的“一体观”是我们制定教育发展计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使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的各阶段、各环节能相互了解、相互参与、相互合作,是我们在“机制上”要解决的问题。
(4)指向“学习化社会”的教育发展目的观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我国发达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而言的。因为现代城市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为现代城市设计教育发展的蓝图,一定要有高度的社会前瞻意识和前瞻能力。很显然,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制高点就是能否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作为时代到来的一个基本社会前提就是:社会是否进入学习化社会,只有学习化社会才能托起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化社会也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我们要在不远的将来全面实现城市现代化,我们的教育发展目标就必定指向学习化社会。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育规划一定要有“大社会、大系统、大教育”的观念,考虑到城市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公民,而力争建设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的新的学习化社会。我们要致力于突破传统教育的限制,矫正正规教育的偏差,将各种学习机会组织为贯穿个人一生的既统一、开放又有弹性的新体系,以利全民的终身学习。
收稿日期:1999—04—05
标签: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知识经济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