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农耕教育思想论文_殷子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农耕教育思想论文_殷子丰

殷子丰(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古城小学 甘肃 酒泉 735300)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部门的教学改革推动,特色数学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亮点。本校根据自己的地域特色,收集了古农具,建立了农耕文化体验区,根据这个有利条件,笔者在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将农耕教育在小学教学当中进行了有效渗透。让小学学生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从而寻找小学数学学科学习的乐趣,这对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状况,让学生能亲身经历与现实事物亲密接触,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次笔者根据实际教学探究,浅谈以下几点。

关键词:农耕文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38-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但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先辈们传下来的生产生活工具、用具逐渐流失,农村学生对这些物件也逐渐陌生了。本校根据本地域的特点,将本地区的农耕文化与校园实际教学相融合,在校园里设置相应的农耕文化体验区,将教育与体验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状况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

一、重视农耕文化与数学课堂的有效建立

乡村是我们农村学校之根。教育学生植根农村,热爱农村,记住乡愁,让学生学会服务是我们古城小学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来,校领导一班人根据学校实际,建起了学校设施农业生态园、设施养殖区和特色林果园。在校园内开辟了梨园、杏园、菜园,并承包给各班学生管理。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会种植、养殖,从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与艰辛,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享受收获果实的喜悦。通过经常性劳动实践锻炼,使同学们拓展了知识,培养了同学们劳动的兴趣、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提升。通过体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做到劳逸结合,还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本地区的文化特色,这对于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将农耕文化教学思想渗透于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重视问题的预设

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进行更加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围绕所要教学的知识,学生习得的技能和思维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应在课堂当中提升师生间的互动教学质量,因此设置高效的教学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课程形式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将学生无法理解和难以掌握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且将其与校园类的农耕体验活动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引导,提出一些有创设性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个人体验

学校立足实际,把田园农耕文化引进校园,建起农耕文化体验区,教师与学生进行农耕体验能够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这也是当前本校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这能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课堂氛围更活跃,同时在课堂当中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认知,从而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教学理念和数学定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能更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笔者以五年级上册“分数的认识”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分数,将其带入到大棚种植区域内,让学生采摘西红柿,并让学生进行分西红柿的活动。课堂学生通过小组分西红柿的体验,每个人都非常开心快乐。这时笔者将分数的相关教学内容导入到课堂当中,并且设置了一些与分数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简单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得到整个西红柿的几分之几。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通过学生真实体验,使学生体会不忘本,知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更好地学习兴趣。

(三)合理运用本地区农耕文化物品进行教学

本校设置的农耕文化体验区,记录着乡村历史的沧桑变化,时代的更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更多的体会本地区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有效认知。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学习,使笔者向学生展示了本地区独特的轱辘车轮、纺线车轮、石磨等,并且笔者将学生带入到农耕体验室,真实接触这些物品。这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本地区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有真实体验。对于本节课程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笔者又将学生带入到,种植体验区域,其中有许多漂亮的种类不同的蔬菜叶子,笔者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事物。这时学生发现他们都是非常漂亮的轴对称图形,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在课堂当中的表现也更加积极。旧物品,记录着老一辈人的智慧结晶,也传承着乡村文明,通过农耕文化渗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也能更好地继承和振兴本地区特色文化。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应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农耕文化体验内容与数学学科相互结合,将农耕教育思想渗透与数学学科教学当中,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本机区域内的农耕文化特色。在数学课堂当中借助农耕文化体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参考文献

[1]佚名.乐探小学数学课堂农耕文化的渗透[J].创新时代,2018.

[2]王义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农耕教育思想[J].新课程学习(中),2012(12):58-59.

[3]焦芸.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农耕文化的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5):77-77.

论文作者:殷子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农耕教育思想论文_殷子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