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矿企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近些年,金属矿山也面临着资源需求不断上涨和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升的发展形势,金属矿山技术的进步必须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我国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处于发展阶段,在金属矿山运输系统、自动化方面以及大型化方面已有相关技术和国际相接轨,但在数字矿山开采监控方式、矿山现代化管理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笔者通过本文提出了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我国金属矿山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以集中化、智能化以及连续化等为发展重点,以期望我国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金属矿山;采矿方法;创新;实践
引言
矿产资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矿产资源有着极大的关联。由于我国社会发展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因此需要有效解决供需矛盾,应对能源危机问题。
1地下金属矿山开采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金属矿山的开采基本分为地上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类,地下开采的难度一般较大,我国大多数矿山基本都投入了机械自动化开采设备,相较于传统开采技术,机械自动化的引入提高了地下开采的安全性,实现了连续开采的可能;采矿过程就是通过采准、切割、回采工序将金属原矿从地下矿山中开采出来,其开采难度主要取决于矿石的硬度,硬度较小的矿体开采可采用平行连续化的开采,而硬度较大的矿山就需要阶段化分段式的平行连续开采,这就需要各个工程段协调配合才能实现连续开采。
相较于国内的金属开采,国外开采技术基本实现了机械的全面调配,设备配套完整性高,从凿岩到开采集装都有完善的一体化流程,在地下开采的先进技术上也基本装配了无人力劳动的液压化、无轨化开采设施,自动化水准基本是国际的认证标准,所以,我国的金属开采矿业还处于发展增强阶段,为完整实现连续化开采需要注意关键技术的具体应用。
2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方法的选用原则
2.1经济性
矿山地质中针对金属的找矿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勘查周期长等特点,并且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给地区范围内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所以,针对其勘探环节,相关部门需要充分遵从经济性原则,确保用于矿山地质勘探的资金得到合理而高效的利用,最大程度上控制资金损耗和浪费,提高金属找矿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勘探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2创新性
通过工作实践中的不断总结,结合各种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和设备,针对找矿方法加以创新,确保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具有更强的科学性与针对性。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政府相关部门已然意识到对矿山地质所应用找矿方法加以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金属勘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创新性原则,强化创新力度,充分弥补传统找矿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利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促进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的发展。
2.3统筹兼顾
作为金属找矿工作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兼顾性原则,对勘探工作形成良好的统筹规划。在具体开始勘探工作之前,需要明确地区范围内金属整体的分布特征,做好分析与总结,充分融合当地地形地貌特点,强化工作方案规划,从多方面入手确保矿山地质找矿工作的有效开展,使金属矿山的开发和利用呈现出更好地高效性与科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3.1加强勘探技术创新
科技发展带动产业进步,金属勘探技术水平在持续强化,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行业发展。在传统勘探工作中,工作人员主要应用激发极化法和重磁电法等展开勘探,而因为新型勘探技术不断涌现,实现了对一些常规勘探方法的替代或改进,对地面高精度勘探技术、三维地震技术等的应用,都获得了十分优质的勘探效果。此外,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给矿产地质找矿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助力,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对新型传感器的利用,大幅提高了金属的勘探水平。通过对金属勘探创新力度的持续强化,融合更为先进的勘探方式方法,保证各项新型技术得到充分利用,为深部找矿工作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3.2改良矿山地质环境的化学措施
很多的金属矿山被开采之后,地表土壤的酸碱度会改变,水系和空气受到污染。针对矿山环境的治理,还要使用一些化学措施。当土壤的碱性较大时,可以使用硫酸亚铁以及碳酸氢盐等物质,减少土壤中的钠离子,并不断合成钙离子,削弱土壤的碱性。当土壤的酸性较大时,可以利用石灰水降低酸性,减少酸性物质的产生,让土地的酸碱度平衡。治理水和空气污染,也可以向被污染的水源投入化学物质,改善水源酸碱度,把水中的金属污染物进行中和,达到治理水源的目的。水源与土壤的改善,通过大气循环系统,间接改善空气质量。同时,政府应及时通过合理的化学措施中和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3.3开采绿色矿山的露天采矿法
在国外的大型金属矿山采矿过程中,都会应用露天采矿法,这种采矿方法的采矿数量大,采矿效率高以及安全系数较高的特征,能够有效提升采矿工作成果。而在我国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我国金属矿床区域的地形极为特殊,因此对露天采矿方法的使用提出了限制。倘若在地上开采过程中采用露天开采方法,能够保证金属行业绿色矿山的开采形式更加安全,由于露天采矿法损失率和贫化率的经济指标相对较优,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露天采矿法仍旧是最为经济的采矿方法。
3.4采矿装备水平向智能化和大型化发展
传统的采矿装备主要是通过采矿设备的进步实现的,在以往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采矿设备智能化和大型化的趋势也是相对明显,尤其是没有作业空间制约的露天采矿设备,在工作质量数量达到上千吨时,露天采矿设备的种类也呈现多样化。露天采矿装备的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在某种层面上也改变了当前露天采矿的方式和工艺,并推动了采矿技术的实际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露天矿资源最大的产量也就在四千万吨到五千万吨之内,普通的矿产所采用的是10立方米以上的电铲和载重在170吨以上的开车,最大电铲斗容是在五十立方米,爆破的炮孔直径在四百毫米左右,每一次的爆破规模也在60万吨到80万吨之内;在采矿场地中的台阶高度通常都在十五米左右。然而国内的最大露天矿的年产量在八百万吨到一千四百万吨之内,电铲斗容大多数的容量是在四到十立方米,运输卡车的自身载重也都在二十五到八十吨之内,通过相关实践证明,在露天采矿中的设备还是需要采用大型装备,只有大型装备才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矿产开采,并且也会给采矿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结语
地下采矿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也会给矿山的地质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后果。针对地下采矿带来的破坏性后果,政府以及采矿企业要及时做好改善措施,同时,政府要严格管理采矿企业,防止矿山乱挖乱采现象发生。采矿企业也要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的修复,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学亮,殷文静.地下采矿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探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01):149.
[2]何兰军,张林生.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问题探讨[J].安徽地质,2015,25(01):65-68.
[3]王勇宏.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析——以大同高家窑煤矿为例[J].华北国土资源,2017(03):110-111.
论文作者:秦立杰1,靳惠源2,陈广瑞1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矿山论文; 金属论文; 技术论文; 露天论文; 地质论文; 方法论文; 地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