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回顾及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中国论文,生态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10-0007-07 生态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的客观形势,也体现了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1]。对中国而言,生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但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不仅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而且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一点,生态产业是实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生态产业的发展不仅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而且也成为学术界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政府在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本文在对生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剖析生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对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回顾的基础上,对生态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展望。 一、中国生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生态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宏观环境背景发生了变化,进一步促进了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产业发展的方式、模式、内涵等都体现出新的特点。这里分别阐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征。 1.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生态农业发展的示范县建设。截止到2014年底,建立了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多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200多处、循环农业示范市10个;同时,在全国范围内2498个县(场、单位)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4亿亩次;此外,设立国家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06个,辐射带动面积达到5亿多亩。农村沼气项目进展顺利,已发展了户用沼气4200万户,沼气工程近10万处,有效地除了农村的粪污、秸秆以及生活垃圾。年均处理粪污、秸秆、生活垃圾量将近20亿吨,其中粪污17亿吨。同时,根据农业生产中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等诸多问题,重点推行了一系列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与模式。 2013年农业部在辽宁、河南、湖北、广西、甘肃等省区分别建立了5个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秸秆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2015年,农业部开始在推行浙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建设。 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农业环保和农村能源工作,截止到2014年底,已建成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和农村能源管理推广体系,前者包括2个国家站、33个省级站、300多个地级站和1700多个县级站;后者包括不同层面的组织结构,即1个国家级、41个省级、343个地市级、2675个县级和9976个乡级机构。这两大体系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环境监测与管理、污染防治和农村能源等领域的生态建设。 (2)生态农业发展变化的特点。首先,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逐渐扩大到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再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示范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又在5省区开始了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生态农业示范县、示范市建设是通过将某项技术应用于该区域,提升该区农业生产水平,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的目的在于,力争在未来3~5年内实现“两减少、三基本”目标。①通过试点省建设,要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制度设计和长效机制方面创新出一些规律性、系统性的成果,为全面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探索路径、完善模式、积累经验。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构建生态农业技术的孵化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示范推广。 第二,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不断提升。2002年,农业部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地形特点,遴选出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等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和配套技术。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其发展模式与技术不断提升。从最初单一的模式与技术(已经成熟)的示范,逐渐发展到多种技术的集成,再进展到多种新技术、新成果的综合应用,以及多种模式与技术的系统化示范。 第三,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对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此,国家需要制定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以推动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会出现新的模式或技术、新的组织、新的管理方式,原有政策中的相关内容可能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因此,需要调整与完善相关的政策,从而更好地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随着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些重要指示和纲领性文件,这些政策性文件呈现出明显的不断完善的特点。 2.生态工业发展现状 生态工业是一种基于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基本原理,通过构建产业节点之间的耦合,实现物质和能量的高效组合利用,以及产业与环境之间稳定协调的发展形态。生态工业在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原则技术上,在实践中表现为三个层次:即产品、企业以及企业间。在这三个层次中,企业间通过生态链条中的节点之间的耦合,建立闭路循环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生态工业园区。因此,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形式。 (1)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概况。与其它工业园区相比,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按照清洁生产的技术要求,遵循循环经济理念,以及工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实现的路径是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产业链条中的不同节点耦合起来,从而建立一个闭环生产系统,达到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的目的。 截止到2014年底,通过验收、批准与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有26家,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有59个。通过验收批准命名的26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均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从行政区域分布来看,江苏省9家、上海市7家、山东省4家、天津市2家,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辽宁省各1家;从验收批准的时间来看,2010年相对较多,有8家;2013年有5家,2014年有4家,2008年、2011年、2012年各有3家。 从批准建设的59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有35个,占59.32%;中部地区15个,占25.42%;西部地区9个,占15.25%。从行政区域分布来看,涉及22个省市区,其中最多的是江苏省,有13家,占了22.03%。 (2)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特点。1999年以来,原国家环保总局就开始探索生态工业促进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的路径,并且启动了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并于2001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贵港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实践表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推动污染物的排放,并有力地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纵观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园区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园区内的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型企业,技术含量低;第二阶段的园区内的企业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征。以上两个阶段的园区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园区内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彼此独立,在园区内是以“点”的形式孤立存在,“点”与“点”之间缺乏连接机制,因此,彼此之间就没有形成资源、能源与物质的有效流动,从而导致了整体资源利用效率的地下,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第三阶段的园区则是生态工业园。园区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另一方面实现产业之间的有效衔接,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下一个产业的原料投入,实现了产业之间的循环。 (二)中国生态产业发展的问题剖析 由于生态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较早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可能不适应新的形势,暴露出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里分别剖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以及生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中,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基本出发点,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但是,随着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2]: (1)关注生产功能较多,对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关注不足。从中国生态农业的实践来看,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产出为主,对农业自身所发挥的生态服务功能(如碳汇、旅游、景观等)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2)对种植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耦合重视不足。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种植业为核心的,这种基本格局需要其他产业部门(包括服务业、加工业等)的大力支持,但如何实现产业部门之间的耦合,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找到好的途径与措施。 (3)生态农业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需要。根据生态经济的相关原理,中国生态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力推广,模式不断完善,技术不断丰富。但对生态农业的理论的研究处于滞后状态,以至于影响指导生态农业实践的效果。在研究中,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模式及结构组合关注较多,但对技术耦合、模式搭配以及结构组合的适宜程度、搭配比例以及各个环节的关键配套技术等研究不足。 (4)生态农业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缺失。随着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管理方式与之匹配,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农业管理的标准化体系,从而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5)盲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问题突出。不同区域生态资源条件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不同,农业生产的传统不同,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来选择适宜当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技术、管理方式等,但在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明显存在着盲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外出考察之后,认为其他地方的模式效果不错,不考虑区域的实际,盲目引进推广外来模式,结果导致生态农业发展的失败,也加剧了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2.生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鼓励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生态工业园区作为第三代工业园区,其健康发展需要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关政策的落实方面来看,目前多停留在宣传和引导层面,落实不到位,更缺乏实施有关政策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接地气的方案;同时,还没有从宏观调控、财税金融优惠、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出鼓励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 (2)支撑生态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体系创新机制不具备。生态工业发展中,废物资源化利用、生态效率提高、节能减排中的关键是技术的创新。但从目前我国生态工业发展的技术来看,还没有建立起关键技术体系创新的机制,从而对生态工业发展链中的物质流动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改造的支撑力度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先进理念、管理方式和工具的有效集成,影响了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率。 (3)缺乏完善的保障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融资体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条件,因而需要一个完善的融资体系。而由于缺少鼓励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体系,导致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融资体系缺失,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得不到保障,从而制约了一些规划项目的落实,特别是影响了对技术开发的投入,造成了产业链条中的“断链”,影响了整个园区的整体效益的实现。 (4)生态工业园区标准体系不完善。从前面的分析看出,生态工业园区分布在全国不同的省市区,既有发达的东部地区,也有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生态工业园区因地域分布的差异,其发展水平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如果继续依据原来颁发的三个生态工业园区标准来指导和考核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情况,就难以满足目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我国生态工业园区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借鉴国际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结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实际,进一步调整并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标准,尽快建立起生态工业园区的标准体系,以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工业园区的需要。 二、中国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回顾 为了促进生态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作者对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系统梳理归纳如下: (一)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回顾 1.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 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需要制定与之配套的政策;同时,生态农业发展的不通阶段,都会出现新的特征,要进一步发展,就要对原有政策中与生态农业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创造出一个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气候。 随着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些重要指示和纲领性文件。2010年以来的有关政策梳理如下: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具体实施措施包括:通过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以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动高效肥、有机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加大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力度;开展高标准农膜和残膜以及农药包装物的回收等试点工作,以减少白色污染以及农药包装物对水体、土壤的二次污染。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精神,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指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采取综合施策,降低农业投入品的强度,将农业生产规范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同时,通过农业废弃物转化利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通过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生态修复,提高耕地质量;在“生态红线”规制下,严格管理耕地和水资源。 2.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政策演变的特点 总体来讲,我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呈现出明显的不断完善的特点。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纪之初出台的相关文件相比,2010年之后的政策都明确了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具有了明确的方向与内容。这些变化表明,我国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方向、重点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 (二)促进生态工业发展的政策回顾 1.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相关政策 国家推动生态工业园发展的政策逐渐完善,推动力度越来越大。2003年首次推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指南(试行)》并在同年出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试行)》,对示范园区的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进行了规范。2005年出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试行)》,进一步强化了2003年发布的管理和规定,2006年针对行业性生态园区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园区提出具体的验收的基本条件和指标。2007年出台了《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商务部和科技部将联合推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同年,出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推进示范园区的申报建设。其中的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商务部和科学技术部成立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三部门联合推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对我国工业生态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之后的2009年、2011年以及2012年都连续出台相关文件来推动相关示范区的发展。 2.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政策的演变特点 通过分析推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可以发现,政策的演变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更加关注工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的绩效评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期初的政策,多关注最基本的生态工业园区定义的界定,对有关规划、命名等做出相应的要求;随着生态工业示范区园区建设工作的推定,更多地关注对生态工业园区验收指标的定量化,并提出验收考核指标体系;二是更加关注工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的绩效评估。期初,关注较多的是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申报,而对建设监督、后期的评估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目前,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则更加关注了绩效评估;三是更加关注了理念的应用、案例的剖析以及经验的总结。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需要先进的理念、理论与技术的支撑,出台的相关政策开始注重了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理念的运用,以及对已有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其建设的成功经验。更好地推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 三、中国生态产业发展趋势及展望 (一)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展望 1.生态农业发展应实现“六大转变” (1)从传统的狭义生态农业向现代广义生态农业转变。中国的生态农业的发展一直是局限于农业内部,是一种狭义的生态农业,一方面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无法解决农业发展过所面临的优质耕地资源、清洁水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因此,需要逐渐建立现代广义生态农业模式。即发展生态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有机地结合,立足于优质农产品的加工,建立生产、加工与销售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网络型链条;同时,构建产业化的种、养、加及废弃物还田的食物链网结构,以形成良性“循环经济”结构框架。[2] (2)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的多功能转变。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一直注重采取不同的模式、技术以及生产工艺,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横向耦合,从而实现高产的目标。在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单单是生产农产品,还提供了生活、生态等其他很多服务功能,如调节大气化学成分、调蓄洪水、净化环境等。因此,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切实注重生产功能之外功能的发挥。 (3)从传统精华的单纯继承向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融合相统一转变。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进程中,农业生产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精华。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特别重视传统精华的继承与发扬,但在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之后,再仅仅依靠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就难以发挥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因此,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注重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态技术,通过将这些技术进行集成,从而发挥技术综合优势,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4)从单一关注产品数量向产品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在农业生产力低下阶段,农产品供应不足,但品质较好;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土地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得有效保障,但是农产品的品质却因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杀虫剂等化学品,以及工业发展对耕地资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而下降。国家在农产品供应,特别是粮食安全方面,过多地强调数量安全,对质量安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导致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因此,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走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道路。 (5)从单一的关注生产环节向规模化与产业化转变。当前,单一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难以推广,不但带来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产业化将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但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较低,为此,应放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立足区域特色,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扩大种植规模,以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时,建立起农产品标准体系,以规范基地生产;通过品牌工程的创建,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以及循环体系。区域自然保护区、水源区、农业区、工业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区域间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规划之时,必须以整体的观点进行科学布局。同时,要对农业区再进行更详尽的规划,以确保在整个农业区域中体现出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及生态功能。在生态农业过程中,应重新构建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切实关注秸秆、粪便、垃圾、污水、农产品加工废料、甚至大气二氧化碳等循环利用。 (2)加强区域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集成。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不同,所面临的生态资源条件不同,需要的技术体系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生态集成,从而发挥出技术的综合优势,将生态环境保护寓于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既保障粮食稳产高产,持续提升主要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在水环境质量敏感区域,特别是南方水网地区,重点开展以农业自身污染防控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提高投入品的利用效率,扩大替代品的应用面积;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开展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实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重点开展以农业生产节水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在养殖业集中的地区,重点开展以养殖业粪便处理利用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提高畜禽养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点开展以生态恢复重建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减少水土资源的流失和破坏,改善农业生态和生产条件。[3] (3)创新经营机制,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基地。首先,转变经营主体,建立示范基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为载体,以当地最突出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成果转化。多种产业、多种技术系统集成、优化设计,建设一批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其次,转变土地经营机制,建立耕地流转机制。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水土资源的约束,因此,要实现规模经营,必须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以及投入机制。为此,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原则,探索土地流转的新形式,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满足发展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土地规模。其三,要转变运作机制,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农民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的路径,把利益机制逐步纳入到规模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4)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首先,确保生产地生态环境安全。产地生态环境安全是确保保障农产品的根本。因此,应制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标准和规范,梯级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防治农产品产地污染,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其次,加快制定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制定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产前(农业投入品)、产中(生产过程)、产后(产品的加工、包装等)的质量监督、管理都能与国际市场接轨,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其三,强化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测监督。建立一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挥其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检测点,及时快速对农产品进行检测。其四,实施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充分发挥国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头辐射作用,根据区域实际,积极培育若干区域性的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品牌,以此带动全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其五,搞活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流通。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利用现代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各种农业信息网络服务资源,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信息平台,发展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业。其六,强化生态农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政府、金融、保险等部门需要转变职能,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同时,要建立与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从而提高生态农业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5)注重水土资源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4]。耕地资源、水资源是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资源基础,必须注重水土资源的保护。首先,以土地生产率为准则,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其次,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改善耕地质量。其三,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加强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其四,以“三条红线”为原则,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保障。为此,要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为着力点,明确节水的重点区域,并注重不同区域的技术开发与集成;同时,要以区域水环境保护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切实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清洁灌溉水资源,从而实现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双安全”。 (6)建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3]。首先,科学规划生态农业分区。明确区域内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重点目标和农业产业适宜发展模式和规模,以促进不同区域在国家总体规划框架下,编制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确保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与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十三五”规划相协调。其次,建立生态指标约束机制。以区域整体为对象,构建水资源、耕地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数量与环境质量保护的农业生态约束指标体系,确保“生态红线”。通过对区域资源的详细调查,建立资源动态变化数据库,同时,强化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红线”意识,逐步建成资源保护与利用考核办法,以加强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三,建立与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准确界定补偿主体与对象,科学制定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机制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土地承载力的畜禽养殖准入与退出机制,以及土地流转、确权、交易等保障机制,将生态农业建设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其四,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强化对地方政府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绩效评价与量化考核工作,建立监测评价与定位跟踪体系,突出地方政府主责地位。以各级农业资源环境管理部门为主体,对不同区域模式生态农业的运行效率、生态效益进行客观评价,构建现代生态农业长效考评机制。 (二)生态工业发展展望 1.生态工业的发展会更加关注综合效益的提高 生态工业发展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的协调与提高。传统工业的发展往往把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而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结果导致了生态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即工业的发展是以牺牲大量生态资产为代价的。生态工业要求能源和原材料综合利用、物质闭路循环、倡导以服务功能为导向、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来最大的功能服务,是一种有质量的发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工业的发展将会更加关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 2.生态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体系将会进一步完善 技术支撑是实现生态工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需要在清洁生产、废物资源化、再循环利用、物质和能源集成、污染治理、生态无害化、园区的运营管理以及生态化改造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的创新,逐渐构建与完善生态工业发展中技术体系;同时,充分考虑这些技术体系的经济合理性,更好地应用于生态工业领域。 3.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将会进一步明确 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继出现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可以说,生态工业园区是它们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前二者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定位和政策支撑,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也理应得到政策保障。从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看,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必须以坚持生态为主导,而且需要更加明确地提出生态工业园区内产业发展的生态目标,突出以生态为主的发展定位。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构建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体系,以推动生态工业园区成为新一轮的“政策先行区”。[5] 4.生态工业园区将会逐步走向区域化 生态工业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各产业的协调和在产业内部的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否则会带来区域不同行政地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同质化异常严重,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未来园区的建设将会走向区域化。因此,需要在区域层面规划、设计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实现不同行政区域生态工业园区之间的区域经济链的构筑等。 5.生态工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将会更加完善 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需要政策和法规作为保障。因此,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实际,加强延伸生产者责任政策、产品导向的环境政策、行政代执行、环境准入等制度建设,构建促进生态工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以解决生态工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更好地推进生态工业及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 6.生态工业发展将会实施绿色认证制度 生态工业的发展需要关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如果要使工业产品顺利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需要有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为此,应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制度。一是实施绿色认证。二是采用绿色标志。我国在推动生态工业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认证,获得进口国家或者国际认可的绿色标志。[6] ①两减少、三基本: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基本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及废弃农膜有效回收处理。标签:农业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互联网农业论文; 工业污染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三农论文; 农村论文; 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