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促进,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也得了广泛的应用。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降低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实现监督和控制,从而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本文先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概述,阐述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基本要求,并分析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以期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在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对电能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因此电力工程和其他相关电力系统也同样也与时俱进,向自动化方向发展。通过对计算机的使用,对部分信息内容进行处理予以控制,实现电力工程各步骤控制和管理的自动化,使工作质量及效率得以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在促进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基础上,也为电力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电力自动化概述
基于信息处理与网络通信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工程中,不仅可以增强电力系统中远程管理和监控的水平,同时也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要想合理地在电力工程中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应当满足以下条件:①确保达到电力工程各环节技术要求,针对电力设备与系统展开实时监控,如果在电力系统中发现电能运输的问题,需要尽快采取措施解决,以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②保证技术安全,以免受技术因素影响而引发事故,为施工工作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基于此,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③不断强化数据收集与处理的能力,具备对异常数据辨别的能力,提高电力系统自身的可靠程度;④电力系统运行应稳定,同时节省运行的成本,减少能源的消耗。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2.1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的应用
从电力企业现行的发展状况分析,现场总线技术在诸多电力工程中均有所涉及。现场总线技术,引入了数据模型。利用变送器,能够对电量数据进行搜集,发送具体的信号。根据该模型,还可对信号作出处理,最终给出精准的判断。现场总线技术,并非对现场数据或是信息作出分析,更多的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各类数据。电子工程在日常的活动中,电力装置均有明显的综合性。它将传感器、控制系统、数字通信以及计算机技术集合起来。现场总线技术,可以适应系统以及不同数据提出的变化需求,为信息共享提供诸多的便利。
2.2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
即以计算机为支撑的电网调度系统,可以对电网实际的运行状况作出动态地监控,对设备潜在的故障进行处理,并分析其安全情况。换言之,借助计算机技术处理各类信息,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使电网系统可以有效地运行。借助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有助于防范和规避电力工程中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同时还可减小电网损耗,将电网损伤降低至最小,使电网可以顺畅地工作。除上述外,电网调度技术同时也能够对某些突发事件进行处置。所以,促进电网调度技术日渐地走向自动化,这是必然的趋势。
2.3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
也就是将通讯技术、计算机进行全面地整合,对信息数据作出均衡地处理。同时,也可以对变电站相关信息加以搜集,使变电站设备以及整个电力系统均可完成重组。借助变电站技术,可以适应电网不同程度的建设需求,同时也可以让操作变得更为简单。监控某些数据时,也可以对系统中某些单元模块有无故障作出识别,使其能够在安稳的状态下运行。
2.4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引入了电力系统本身的监视功能。借助存储技术,结合对象函数,能够对电力工程进行自动化运用。利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电力工程可以得到较好地监控,增加对数据的输入以及传输速率,为数据管理降低额外的压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已被视作监控系统中相当有利的主导技术,并受到广泛的认可。
2.5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光互联技术,借助电子交换以及电子传输技术,可以对网络作出拓展,同时对编程结构予以重组。该项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控制,让电力系统变得相当的灵活。电容负载,对光互联技术有极大的影响,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监控需求。另外,光互联技术同时也能够进行高级应用或是对电网进行分析,为调度员日常的调度工奠定可靠的基础。电力工程中,光互联技术已有较为普遍的运用。它能够提升处理器本身的干涉力,让设备有相当高的抗磁干扰力。同时,电力系统也能够变得更为安全,拥有更完善的功能。可见,将光互联技术引入到电力工程中,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内应用
3.1现场总线技术
电力工程现场环境内,想要将不同电力设备自动化装置紧密连接,进而构建多元化及数字化电力系统网络体系。该电力系统网络体系有效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相结合,借助系统化系统技术体系,该体系被称之为现场总线技术。按照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来说,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内应用十分广泛,对变送器所发出的电量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整合,进而做出精确判断,真正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内应用。
3.2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该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具体指监督并控制电力系统,在对计算机储存技术应用的同时,强化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发展。而传统数据库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因此电力企业也应当与时俱进,对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予以深入研究,注重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状态予以及时地了解,还能够确保设备运行的更加安全。该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自动化监督,不需要数据库数据的输入,还能加快传输的速度,为数据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极大便利。现阶段,对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应用的效果十分理想,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该技术也同样会不断完善,进而更好地满足电力工程监督控制的具体需求。
3.3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光互联技术是利用电子交换和电子传输技术,对网络进行拓展并重组编程结构,具有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控制数据等功能,从而实现电力系统更加灵活。光互联技术不受电容负载的限制,能够不同条件下对监控的需求。除此之外,光互联技术具有高级应用和电网分析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为工程调度员的调度工作提供依据。还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最为广泛,它可以加大处理器的干涉能力,使设备具有更强的抗磁干扰力,能够实现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电力工程的功能可信,因此,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自动化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点。在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的背景下,不仅可以使用电效率全面提升,还可以降低设备使用。由此可见,要想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就要充分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增加电能产量,为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通过对电力工程相关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希望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推广运用提供有力保障,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娄进.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13):50+69.
[2]臧悦姌,刘欢.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0):135-136.
[3]刘飞鸣.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民营科技,2012(12):226+220.
[4]杨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7):153.
论文作者:黄景满,黄晓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互联论文; 电网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