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及其客观性:一种反思_客观性论文

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及其客观性:一种反思_客观性论文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及其客观性:一个再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客观性论文,自我意识论文,对象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2)01-0007-07

如何认识和把握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关系,是认识论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具有基 础性的理论问题。从最直观的意义上看,对象意识是人对外界事物的状态、属性、特点 、结构和规律的认识,即对“物的尺度”的认知性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自我意识是 人对自身状况、特点、属性以及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的认识,是对人的“内在尺度 ”的认识。人的任何认识都是一种“关系”,是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统一。对象意识 与自我意识的关系要比它的直观意义复杂得多。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作为一对矛盾表明 ,意识一开始就是二重化的,既指向对象又指向自身,既指向外部又指向内部。意识本 身又成为意识的对象,形成了“思维的思维”、“反映的反映”、“意识的意识”。换 言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这一矛盾直接显示出思维尺度的特殊性,即人的尺度与物的 尺度的矛盾与统一,内部需要尺度与外部客观必然性尺度的矛盾与统一,反思尺度与对 物的反映尺度的矛盾与统一。这一问题如此之深刻,以致马克思之前的众多哲学家都没 有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而现代科学、哲学和实践又日益凸现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问题 在于,在以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中,我们仅仅把认识归结为对对象的认识,即对世 界的认知性关系,完全忽视了对自我意识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更没有把对象意识与自 我意识作为一对矛盾来展开研究。自我意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一 个中介环节,它本身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只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才真正 解答了自我意识这一千古之谜。忽视对自我意识问题的研究,就不会真正理解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在认识论上所造成的革命变革。本文力图站在现代实践和科学的基础上重新审 视自我意识及其与对象意识的关系,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

一、哲学史上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观念

在古代,第一次提出自我意识及其与对象意识关系这一问题的,是古希腊著名智者普 罗泰戈拉。按照普罗泰戈拉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 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1]这一思想至今仍然激起人们的兴趣和争论,同时 又一直受到曲解。长期以来,“人是万物的尺度”一直被看做是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 义的代名词。实际上,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至少包含两重含义: 其一,人的感觉依赖于人的身体状况。普罗泰戈拉认为,“物质是流动的,并且在其流 动中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代谢,而感觉则由于年龄和其他身体条件而不断地重新调整和变 化。”“人们在不同的时间,由于自己的不同状态而有不同的感受。”[2](P131)其二 ,人是他所创造的事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指出:“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原因,由于一切 事物有赖于物质本身,所以物质能够成为[对我们的]一切事物。”[2](P131)这就是说 ,“事物”并不是物质本身,而是对我们而言的,即“人为事物”。因此,“人是万物 的尺度”实际上是指“人是事物(人为的)的尺度”。这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键和 核心。可以看出,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时,普罗泰戈拉并没有否认物质的客观存 在,同时,他还强调“知识就是感觉”。因此,简单地把“人是万物的尺度”定性为主 观唯心主义是不妥的。实际上,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出了自我 意识及其与对象意识关系的问题,并为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导致了 希腊化时期“自我意识哲学”的产生。换言之,古代哲学以研究万物的“始基”开始, 即通过对象意识来把握世界,却以“自我意识哲学而告终”。当然,这种“自我意识哲 学”并没有解决自我意识及其与对象意识关系问题,并最终导向怀疑主义。

同古代的自我意识哲学相反,近代唯物主义忽视了“自我”和“自我意识”及其能动 性、特殊性,并提出“人是机器”。这就从“人是万物的尺度”倒退到了“物是人的尺 度”。近代唯物主义因此受到了马克思公正的批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 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3]所谓“只是从客体的或者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本质在于,排除了人对世界 的实践关系以及人运用内在尺度去改变物的尺度这一能动性,把人与世界的认识关系仅 仅看成是被动反映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近代唯物主义强调的是对象意识。在近代唯物主义看来,人的认识是对 世界的反映,“感官是我们一切认识的来源。”[4]但是,近代唯物主义所说的反映只 是直观的,即反映仅仅是同“实相”相符。正如洛克所说:“我们的知识所以为真,只 是因为在我们观念和事物的实相之间有一种契合”[5]。反映当然包含与实相相符,但 反映同时又是运用概念和逻辑,由现象到本质、由直接到间接的运动过程。近代唯物主 义仅仅停留在与“实相”的相符上,一步也不肯离开“实相”,并认为“超过这个界限 ,则我们便一无所知,至于事物的内在组织和真正本质,则我们更是不知道的,因为我 们根本没有达到这种知识的官能”[6]。恩格斯指出了近代唯物主义的这一缺点:“它 只限于证明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来源于感性的经验,并且重新提出下面这个命 题:感觉中未曾有过的东西,理智中也不存在。”[7]可见,尽管近代唯物主义坚持了 反映论,但这只是一种片面的、机械的、直观的反映论,即仅仅从感觉的形式出发,把 一切思维都看成感觉的组合、加减,而判断认识真理的标准,只是同“实相”相符。因 此,在近代唯物主义那里,主体、自我的创造性、能动性、选择性都被抛弃了,意识、 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跳跃性、建构性都成为无意义的废话。

近代唯物主义并没有完全排斥自我意识。洛克提出了认识的两类经验:外部经验与内 部经验,指出了事物的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区别,并认为内部经验和第二性的质 都直接与自我、自我意识有关。笛卡尔提出“我思”概念,并把自我意识等同于理性, 认为“我思故我在”。问题在于,无论是洛克还是笛卡尔,以至整个近代唯物主义仅仅 把自我意识看做是对自我的认识,即内省、我思,而不理解既不能离开自我意识来考察 对象意识,也不能离开对象意识来考察自我意识。对自我的意识立即会转化为主体的一 种思维活动。因此,用所谓的内省方法考察自我,只不过是把自我封闭起来,仅仅局限 于自我。

与近代唯物主义相反,德国古典哲学通过高扬“自我意识”这一具体途径达到了主体 及其认识的能动性。康德在哲学史上首先明确地把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作为一对概念提 出来,并从自我意识的角度考察对象意识,把对象意识看成是自我意识所建构的意识。 在康德看来,对象意识由自我意识构成,是自我意识运用先天形式对质料整理的结果。 他把自我意识看做是人的“统觉”的综合运用,一种充满能动性的活动。按照康德的观 点,统觉就是自我意识,是意识的统合统一性,统觉只能由自我进行。“在一切观念里 ,联结是惟一不能从对象来的。由于综合是主体的自我能动性活动,所以,它只能由主 体自身做出来。”[8]先天形式与质料的联结只有通过自我意识即统觉才有可能,才成 为一个整体,因而自我意识建构了对象意识,从而使认识成为可能。黑格尔高度评价了 康德的统觉或自我意识观念,指出:“凡是与自我的统一性发生关系的事物,都必受自 我的感化,或转化成自我之一体。所以,自我俨如一洪炉,一烈火,吞并销熔一切散漫 杂多的感官材料,把它们归结为统一体,这就是康德所谓纯粹的统觉。”[9](P122)因 此,康德充分强调了自我意识及其作用。

费希特抓住康德的统觉、自我意识作为自己“知识学”的出发点,并把自我意识哲学 推向极端。谢林又把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哲学发展为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 认为,“自我意识是一种行为”,“是一种绝对自由的行为”[10]。它表现为不断地为 自己设定界限和限制,又不断超越这种限制的创造性活动。黑格尔集自我意识思想发展 之大成,他把整个精神的发展都归之为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活动,绝对精神先是外化为 自然界,然后经过对自然界的否定,在精神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意识到自我并返归自我 。无疑,黑格尔“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思维的结果”是“陷 入幻觉”[11]。所以,德国古典哲学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体及其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但是,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仍有合理之处:其一,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是人与动物 的根本区别。在黑格尔看来,“动物也是具有潜在的普遍性的东西,但动物并不能意识 到它自身的普遍性,而总是只感觉到它的个别性。”“只有人才具有双重的性能,是一 个能意识到普遍性的普遍者”[9](P81),而这一区别的分叉点,“即在于当他知道他是 我的时候,当我说我时”。因此,黑格尔把是否具有自我意识,是否能“我说我”,作 为动物与人之间的质的区别点。其二,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是多层次的,并具体地分解 了“我”,认为“在‘我’里面就具有各式各样内的和外的内容”。在黑格尔看来,依 据这内的与外的内容的性质不同,可以区分出“感觉的我”、“表象的我”、“意志的 我”,如果把这些我都抽象出来,就是思维的我,因为“这一切活动中都有我,或者也 可以说这一切活动中都有思维”[9](P82)。其三,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 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由自在向自为,不断展开自身,而每一步的发展都充满着矛盾 ,同时它又不断扬弃矛盾,使自己不断发展。

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自我意识及其作用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成为当代哲学重点思 考的内容之一。胡塞尔的意识的“意向性活动”,皮亚杰的图式建构论,弗洛伊德的“ 本我”、“自我”、“超我”以及存在主义的“存在”,都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但是 ,这些观点只是就人与世界的某一环节、某一方面来说具有合理性,并没有揭示出自我 意识及其与对象意识关系的本质。完成这一任务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时间上看,马 克思主义哲学后于德国古典哲学而先于当代西方哲学;从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却 是“晚出的哲学”,它以巨大的综合性和超前性科学地解答了自我意识及其与对象意识 的关系问题。

二、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本质、结构和功能

与以往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活动出发揭示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及其关 系本质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自我”之所以形成,人的意识之所以二重化为对 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其根源就在于实践活动本身的对象性与自觉的目的性。所谓实践活 动的对象性,是指实践不会从无中产生,它必须指向对象,实际地改变客观事物,变更 它们的形式;实践活动的自觉目的性则是指,实践是按人的方式、人的需要来进行的, 实践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实践目的,而且在实践活动实际开始之前已经观念地形成了具体 的实践目的。换言之,在实践过程中既存在“物的方式”,又存在“人的方式”,而实 践则是以“人的方式”来改造“物的方式”,使“物的方式”服从于“人的方式”活动 。具体地说,从实践本身看,一方面,实践是主体实际改变外界的“物”的活动,另一 方面,实践又是主体意识到的对象,主体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即主体自身的活动成为主 体的认识对象;从实践目的看,一方面目的必须服从客观的条件,为对象所制约,另一 方面,目的又必须在实践开始之前在人的头脑中观念地存在着,并以它来调整人的活动 ,规定自我运行的方向,成为一种自我意识到的、必须服从的“意志活动”;从实践结 果即产品看,一方面,产品是客观的物,独立存在于人之外,另一方面,产品又必须满 足人的某种需要,具有“人的方式”。

因此,实践内在地包含两个方面:对对象的了解和对实践者自我的了解,对物的控制 和对自我的控制,既是指向外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又是指向内部的改造主观世界 的活动。实践对物的改造、对客观世界的控制以及指向外部世界的活动,要求并形成着 对象意识;反过来,实践对实践者自我的了解,对自我的控制以及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又要求并形成着自我意识。人的“自我意识”与动物的“自我认定”由此发生了质的差 别,人与动物在这里分化。所以,意识之所以发生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二重化,归根 结底,是实践结构本身发展和分化的体现。实践不仅产生意识的二重化,而且形成了活 动的二重化:一方面是对物的控制和调节,另一方面是对人的控制和调节。实践所形成 的意识和活动的二重化过程,又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以某种社会的方式固定下来,从而 具有坚固的社会性。这就是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及其关系的本质。

自我意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展示新的内容。人类历史越往前追溯,生产就越不发 达,自我也就越不独立,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 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集体”[12]。只是在生产力比较 发达之后,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之后,个体的“自我”才开始独立出来,此时才 有了严格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才会在“实存的自我”基础上形成“体验的自我”、 “思维的自我”,才有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费尔巴哈的“我欲故我在”以及弗洛 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等等。马克思把人对世界的改造看做是自我的 本质力量的体现,认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 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3](P127)由此可 见,被唯心主义神秘化了的“自我意识”并不神秘,它扎根于平凡的实践活动中,通过 对象性的存在表现出来,并随对象性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从结构上看,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有着各种区别,但根本的区别是他反性和自反性, 即对象意识是他反性结构,自我意识是自反性结构。所谓对象意识的他反性,是指认识 对象是他在的,是对自身之外的对象的反映。他反性结构决定了认识的路线必定是由自 在客体、经验客体再到观念客体。对象意识使自在客体在意识中展开,通过各种抽象过 程,形成简单的规定,进而形成观念中的具体。所谓自我意识的自反性,是指认识对象 是认识自己。如果说对象意识回答“物是什么”,那么,自我意识则要回答“我是什么 ”,而且必须由我来认识我自己。这似乎是一个自我循环式的思维:要回答我是什么必 须由我来进行,而我必须由我是什么来定义。这一结构特点就是自反性,或者说是以自 我二重化为特征的。换言之,自反性认识以自身为认识对象,自反性结构必定是二重化 结构。现代心理学特别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 始终是个人和人类的认识中心之一。无论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还是社会对人类的认识 ,都与对象意识有着结构上的差异,这就是我要认识我,必须把我二重化,形成“客体 的我”和“主体的我”,或者“被思的我”与“反思的我”。这就产生与对象意识不同 的活动结构。

从结构上考察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二者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其统一性表现为, 二者都有主客体结构,都是对象性活动,因而都有一个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 其差异性表现为,对象意识以环境为客体,客体是外在的,而自我意识以自我为客体, 把自我从思维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反性结构。自我意识的自反性或者通过别人的自我反 观自己的自我,或者通过自己的对象性活动“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或者通 过自我的历史活动来认识自我。不管怎么样,这里都存在着把自我二重化的过程。自我 意识既可以是对自我的意识,也可以是对反映的反映,对思维的思维,这既视其二重化 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又取决于对象意识的发展。但是,在这种复杂的变化中,自反性的 二重化结构并没有改变。因此,要把握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根本区别,就要抓住他反 性与自反性这一本质区别。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矛盾的形成,这种他反性与自反性结构立足于“客观过程的两个 形式:自然界(机械的和化学的)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动”[14]。自然界本身的活动和人有 目的的活动都是客观的,但前者是自在的,后者是自为的。这种区别形成了意识中的他 反性和自反性:物的客观存在、实践活动的对象性形成对象意识,而自我意识则通过实 践目的的形成,并通过目的对手段的调节表现出来。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具体活动过程,它们在意识活动中的作用就体现为二者的功能 。从横向看,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统一构成了反映和认识,反映和认识并不是客体单 向决定的,它形成于客体与主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它不能不反映主体、自我的运动;从 纵向看,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构成了一级反映与二级反映的关系。

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功能是不同的,首先是指向性上的不同。 一般来说,对象意识指向人的外部世界,而自我意识指向人的内部世界。认识总是要有 对象存在的,但认识具体指向哪一部分信息,按照什么思维线路来把握信息,却是由自 我意识来调节的。自我意识使思维集中于与自我的需要、利益有关的事件和关系,使符 合人们需要的认识得到广泛的传播,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这就对认识的 发展起到某种指向作用,从而规定着认识目标的确立。由此可见,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 的功能是不同的,对象意识揭示“物的尺度”,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特点;自我意识揭示人的“内在尺度”以及人怎样改变世界,揭示人怎样赋予世界以人 化的形式,世界在什么样的意义上成为人的世界。这两种指向性在实际改造世界的活动 中统一起来。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功能的不同还体现在反映等级性的不同上。从意识活动的等级性 上看,对象意识是对客体的一级反映,而自我意识则是二级反映。反映的等级性是反映 的特点之一。人的心理不仅具有针对外部世界的方向性,而且具有针对自身的方向性, 所以,它既能反映物质客体,又能反映这种反映客体的过程。换言之,由于人的意识是 自我意识,所以人不仅能够进行一级反映(第一序列的反映),而且能够进行二级反映, 即自我反映(第二序列的反映)。所谓一级反映,也就是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处理、加工 的过程,是主体对不同于自身的客体的认识过程,它是感性的、经验的,并在此基础上 进行理论加工,然后输出认识结果的过程;二级反映则把这一过程作为认识对象的反映 过程,亦即主体把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过程分化出来、独立出来,对这一过程本身进行反 映,所以,它又是对反映本身的认识过程。通常我们所说的经验总结、思想小结、自我 批评,就是二级反映的过程。这种二级反映导源于人的类本质性和实践活动的对象性, 它是自反性认识结构的活动过程。反映还可以继续等级化,产生对二级反映的反映,即 三级反映。原则上,这种反映的层次性可以无限地进行,但在每一个时代,由于实践和 现实的制约,反映层次性的深化就会出现某种“间断性”。

从一级反映到二级反映本身就体现着人的认识的进步。一级反映产生的是关于客体的 知识,表现为各门具体科学中所揭示的物的属性、运动规律等等内容。二级反映产生的 是关于知识如何运动的知识,亦即关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程序的知识,通常所说 的方法论、知识论、元逻辑、元科学等等,都属于二级反映的过程。20世纪,人类对语 言与符号、指称与意义、形式化与内在逻辑结构以及方法论本身产生了巨大兴趣,这本 身就说明并凸现了二级反映的意义。

三、自我意识和客观性

从形式上考察,自我意识也就是对不同于客体的主体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的意识, 它的职能在于揭示主体感觉、知觉时空、思维模式、内在尺度的特殊性。这就产生一个 悖论,即客观性是指人的认识中“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 ,而自我意识的存在则表明,认识也依赖于主体,依赖于人,依赖人类。自我意识与客 观性这一悖论的特点就在于,既然客观性是人的认识中“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 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那么,人类、主体就无法把握它;既然人只能从主体、从人类 的角度来认识世界,那么,这一客观性必然依赖于主体。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难以解 决的认识论问题。

现代科学表明,人的感觉、时空坐标、对客观事物的读数系统都是立足于三维的、宏 观的系统。在三维宏观系统中,主体、客体、仪器具有天然的统一性。人对世界的认识 是从闵可夫斯基四维时空流出发的,人的生存空间和知觉空间则是三维的,这是人的自 我意识的天然尺度、天然坐标和天然背景,并成为人的自我中的固有特点和属性。但是 ,人的三维性、宏观系统又限制了人的认识,它使人不能直观宇观和微观系统。人的直 接经验、直观层次是有界限的,但这又不是人的认识界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物理 学上,人不能看到和直觉地想像第四维,可是在数学上,人能想像第四维。可见,人只 要自我意识到三维性、宏观性的特点,就可以超出这种自我的限定,而进入更深的层次 。

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与客观性也不是相悖的。具体地说,自我意识对对象的选择并不是 一次完成的,它在不断地与外界“反馈”、“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反馈调节、纠 正、过滤着主体选择过程,既检验选择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主体需要,也检验其是否符 合物的尺度。同时,社会条件也规范着这种选择,没有历史发展所凝结的社会条件就没 有选择。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 ’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 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15],而且包括人的感觉以及人本身,也是“全部 世界历史的产物”[13](P126)。更重要的是,实践确定具体的选择,选择必须由对象性 活动实际地落到实处,成为可经验的。

但是,自我意识与客观性之间又确实存在着矛盾,这是一个基本出发点,因为自我从 “自己出发”,而物按自己的规律运动,它们本身就是矛盾着的。全部人类认识和实践 都是为了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自我意识与客观性的矛盾,人类也是在解决这一关系 和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每一时代只是在一定层次上、一定范围内解决这一矛盾 。因此,承认这一矛盾并不是为了压抑自我意识的作用,相反,只有不断发挥自我意识 的作用,才能不断解决这一矛盾。

这里,有一个对客观性的理解问题。恩格斯曾经详尽地谈到客观性的特点,至今具有 经典意义。按照恩格斯的观点,要从实际的认识过程来探索客观性。“我们宁可从我们 的思维已经探索到和每天还在探索的东西中,来认识我们的思维究竟能探索到什么东西 。这从量上和质上来说已经足够了”[16](P332)。因此,应结合认识运动来探究客观性 ,从认识实际把握的规律性、共同性的东西出发,而不是从别的原则出发另外再寻找客 观性。这是其一。其二,客观性是有方向、有中心的。在恩格斯看来,客观性并不是某 种纯粹的东西,人只能从“地球中心”出发,以地球为方向来考察世界的客观性,因而 这一客观性只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对我们来说,除了以地球为中心的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气象学等等,不可能有别的”[16](P339)。认识活动总是有方向、有中心的 ,我们只能从人类角度、“以地球为中心”来认识世界,离开了这一方向性,就既无认 识可言,也无认识的客观性可言。其三,客观性是认识中的普遍性、规律性。恩格斯认 为:“一切真实的、穷尽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 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我们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 并且使之确定起来。”“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就是规律。”[16](P341)所以,个别 中的特殊、有限中的无限、特殊中的普遍,这就是以“规律”的形式出现的认识中的客 观性。客观性并不是“纯粹”的,它是反映在认识中并在各种具体认识中具有普遍性、 规律性的东西,它不依赖于人的认识而发生,同时又具有相对性,即相对于人的活动而 言。

可见,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自我意识与客观性的矛盾,就应从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辩 证关系出发来解决这一矛盾。现代科学的发展更加突出了自我意识与客观性的矛盾:人 们只有通过仪器才能观察宇观和微观系统,离开射电望远镜、光谱分析仪、电子加速器 等,人根本无法经验它们;而通过仪器观察时,这一观察已经被仪器中介了,此时人们 已经把宇观和微观尺度转换为宏观尺度。这是一种“关系中的关系”,即人们观察到的 只是被仪器限定的关系,而且不同的仪器表现出不同的关系,诸如测不准、相对性、坐 标性等等,说的都是同一个问题。正确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辩证的思维。

玻恩的“投影”与“不变量”的关系,应该看做是辩证思维在现代物理学中的运用。 在玻恩看来,从宏观进入宇观、微观发生的变化可以用“投影”与“不变量”关系来说 明。所谓投影,是指每一次具体的相互关系,即物理的一次观察或测量所涉及的并非自 然现象本身,而是它在一个参考系中的面貌或射影。换言之,投影是主体、仪器、客体 特定的相互作用的表现。之所以叫投影,只是自然现象通过这种关系个别地表现出来, 它并非是自然现象本身,而是一种变形的、受到各种关系制约的表现形式。所谓不变量 ,是指各种不同投影中的共同规则。在每个物理理论中,总有一种规则把同一物体在不 同参考中的射影联系起来:这规则叫做变换律,而所有这些变换具有构成一个群的性质 ,即接连进行两次变换的结果等于进行一次同类变换。不变量就是对任何参考系都具有 同一数量的量,因此它们与变换无关。显然,“投影”与“不变量”的关系,也就是辩 证思维中现象与本质、关系与规律、形式与内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现象、关系、形 式、个别是多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只是曲折地表现内在的东西,只是相互作用的表现, 这就是“投影”;而人的认识从个别进入一般,从关系进入规律,就把握了关系中内在 的本质的东西,这就是“不变量”。只不过玻恩用它们来解决人们由宏观系统进入微观 、宇观系统所产生的认识矛盾,从而使它们具有现代物理学意义罢了。实际上,人的认 识总是不断由“投影”深入到“不变量”,然后,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原有的“不变 量”又成为在新的更高层次下的“投影”,认识由此向更高的本质运动。这一过程表现 为由个别到特殊再到普遍,表现为由现象到本质、由一级本质进入到二级本质的运动。 认识的这种运动不断解决着自我意识与客观性的矛盾。

如果说辩证思维从理论上解决了自我意识与客观性的矛盾,那么,实践活动则实际地 解决自我意识与客观性的矛盾,即实践检验、调节着自我意识对客观性的认识。从过程 上看,自我意识与客观性的矛盾具体展现为目的、手段、结果矛盾的运动。马克思始终 把实践看做是目的、手段、结果,即自我意识与客观性的矛盾运动过程,认为实践过程 是“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做发挥力量的手段 ,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17](P203)。因此,全部过程只能是,自我意识意 识到自己的需要,并以此确立目的。为了达到目的,自我意识转化为“理性的狡计”: 一是认识到客观性,即物的机械的、化学的、物理的属性;二是使物的属性按照“目的 ”运动起来,其中物的一部分属性被“目的”转化为工具、手段,另一部分属性转化为 对象;三是使作为手段的“物”与作为对象的“物”按照目的运动起来,相互作用,从 而按照人的需要改变物的形式,使物满足人的需要。

问题在于,自我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以客观性为前提。“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 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有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 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17](P56-57)。所以,目的、手段、结果的实现都是 立足于客观性基础之上的,它们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达到统一。从根本上说,人们是通过 实践这种对象性活动及其对象性的存在来印证自我,人的自我只能由这一历史性活动所 显现。整个人类认识史、实践史以及人类本身的发展史都表明,人类的发展通过实践的 发展而展现出来,自我意识与客观性的矛盾是这一运动过程中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解 决也只能以实践活动以及辩证思维为基础和出发点。

收稿日期:2001-04-18

标签:;  ;  ;  ;  ;  ;  ;  ;  

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及其客观性:一种反思_客观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