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中国:上海外国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镜像论文,上海论文,留学生论文,认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3)09-0014-13
“国家形象问题是中国当前最棘手的战略难题”,中国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都与中国的国家形象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①。现实主义大师摩根索曾指出,“在求生存和争权势的斗争中……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与我们的真实状态同样重要。我们身边人的头脑就是一面镜子,我们的形象尽管会被这面镜子扭曲,却仍然决定着作为社会成员的我们的身份和地位”②。
“中国形象”的提出源自于中国与西方的早期接触。本质上,“中国形象”是一种反映西方想象性的建构物。“中国形象作为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他者,与其说是表现中国,不如说是表述西方。”③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需要“孔夫子的中国”等美化中国的乌托邦化的形象,隐喻地表现自身对世俗、现代性的追求。随着西方现代性的确立,其中国形象逐渐趋于负面化。之后,西方的中国形象一直在乌托邦与意识形态想象中摇摆。
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等话语,以此使中国国家形象“妖魔化”,折射西方维护自身制度和文化优越性的内在需要。这些负面形象给中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国际舆论环境。
塑造外国人眼中良好的中国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化解中国“崛起困境”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探讨外国人的中国经历是否成为形成或改变其对中国形象认知的显著变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分析的角度与方法
马可·波罗把中国描绘成遍地黄金,开启了西方对中国的“乌托邦”想象的传统。在门多萨的《大中华帝国风物志》中,“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包含一切美好事物的系统,一种优越的典范文明”④。1615年,在《基督教远征中国史》中,传教士利玛窦在描绘中国人勤劳、温文有礼、尊师重教的同时,也描绘了中国的迷信、算命、酷刑枉法等负面形象。随着西方现代性的确立,面对一个羸弱、腐败的清王朝,西方的中国想象从乌托邦走向意识形态。中国被描绘成一个停滞、衰败、愚昧、缺乏创新活力的负面形象。传教士明恩溥、何天爵等,从基督教文化的立场上,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西方的中国形象是如何生成与建构的,其内在的本质是什么,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赛义德认为,西方文化构筑一个低劣的、堕落的、邪恶的东方形象,使东方成为西方观念与权力的“他者”⑤。中国学者周宁从跨文化形象学的角度,提出中国形象是西方现代性想象的产物,西方交替使用乌托邦化的美好的中国形象来表达自己超越的、颠覆性的社会想象,运用意识形态化的负面中国形象来表达西方对其现代性的整合、巩固性的社会想象。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无论俄罗斯、印度还是日本,均不由自主地使用西方现代化的框架来看待中国,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本质上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的派生物⑥。
一些国外研究机构已经对外国人的中国形象认知进行过系列调查,如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东南亚的亚洲民主动态调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日本《朝日新闻》(Asahi Shimbun)等。但是,已有的调研对象主要以美、日等发达国家公众为主,对发展中国家公众关注不足,对来华外国人群体的中国形象认知的研究尤为缺乏。因此,本文使用问卷和访谈研究方法,对来华外国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进行实证研究,以探索中国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路径。
中国形象是一个涵盖物质、制度与观念三层面的复合型的集体想象。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对中国的美化,因循从物质到制度再到观念的路径;而后期,西方对中国的丑化,也顺延着这一逻辑⑦。中国崛起带来了物质的繁荣,中国形象已经逐步突破“停滞帝国”(物质形象)的话语霸权,然而,“东方专制帝国”(制度形象)与“野蛮或半野蛮的帝国”(观念形象)的话语阴影依然存在。因此,从物质、制度和观念层面上探讨中国形象尤为重要。在物质层面上,本文用在上海的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贫富差距的看法等指标进行衡量;在制度层面上,用留学生对中国政治民主、言论自由、社会稳定等内部问题的看法以及对中国是否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否是负责任大国、对其它国家的援助的性质等对外问题的看法进行衡量。在观念层面上,则采用留学生对中国人文明素质、平等对待外国人意识、“和”文化、关系文化的看法来具体衡量中国的国民性形象。
本研究把留学生的性别、来源国家、所学专业、在中国生活的时间、在中国攻读的学位类型、费用来源、在中国是否有亲戚等设置为自变量,考察其对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的影响。除了以上基本信息外,问卷还询问了留学生以下问题:认为中国的言论自由的好坏;政治民主的好坏;社会稳定的好坏;贫富差距的好坏;是否同意在中国办成事一定要找关系;是否同意中国人平等对待外国人;认为中国人的文明素质的好坏;认为中国在多大程度上是负责任大国;中国在多大程度上是和平发展的国家;中国对亚非拉国家的援助是经济掠夺还是无私帮助;来中国后对中国的印象是变好还是变坏。对于每一个问题,均分成-3、-2、-1、0、+1、+2、+3这7个刻度供留学生选择,其中,“-”代表的是负面看法,“0”代表中立看法,“+”代表正面看法。数字的绝对值则代表正负面看法的程度。
为此,本文选取上海外国留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笔者在2012年5月至7月、2012年11月至12月先后两次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20所上海高校的留学生进行调查。在问卷与访谈的抽样方法上体现“最大差异化”原则。本研究共收集了561份有效问卷,并对48人进行了深度访谈⑧。其中,男性为290人,占51.7%,女性为263人,占46.8%。来自韩国的留学生最多,有82位(占14.6%),来自日本的有78位(占13.9%),来自欧洲国家的有72位(占12.8%),来自美国的有62位(占11.1%),来自非洲国家的有56位(占10.0%),来自越南的有46位(占8.2%),来自中亚国家的有22位(占3.9%),来自中东国家的有19位(占3.4%),来自拉美国家的有13位(占2.3%),来自其他亚洲国家的有104位(占18.5%)。留学生的主要专业分布为语言类(38.1%)、理工或医科类(19.1%)、经济管理类(11.6%)、政治类(9.6%)、教育类(6.2%)、其他人文社会科学(14.1%)。这些留学生在中国生活的时间最长为18年,最短为1个月,其中18.4%的留学生在中国生活半年以下,22.6%的人生活半年到1年半,23.2%的人生活1年半到2年半,12.5%的人生活2年半到3年半,11.1%的人生活3年半到4年半,11.2%的人生活4年半以上。所有留学生中,3.77%的人攻读专科,60.5%的人攻读本科学位,19.93%的人攻读硕士学位,2.15%的人攻读博士学位,还有13.64%的人为短期交流项目。留学生中有36.31%的人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20.21%的人获得自己国家奖学金,还有42.39%的人为自费项目。留学生中有15.76%的人有中国亲戚,其余的84.24%则没有任何中国亲戚⑨。
二、物质层面的中国形象认知
中国经济的成就,折射出西方经济现代化的成功。留学生大多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世界的推动力。西方人进步的自我价值在中国的物质繁荣面前得到肯定与抚慰,同时也有着自我价值被超越的隐忧。谈到中国崛起,一位美国留学生赞叹中国经济能力的强大,她不无忧虑地指出,美国政府欠中国的债务实在太多。但是,她又自我安慰:“其实美国也不必特别担心中国,美国依然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教育可以培养出最聪明的人才,美国可以通过向发展中国家出售高科技技术与产品来维持世界第一的位置”⑩。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问及中国是世界第几大经济体时,61.6%的留学生回答准确,其中有10.5%的人甚至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参见表1)。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留学生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在558名留学生中,49.2%的人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吸引他们来中国留学的重要原因,高于喜欢中国文化的原因(39.25%)和家庭原因(20.9%)。在笔者对48人的深度访谈中,高达72.9%的人表示喜欢中国的物质生活。
在沪留学生普遍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快速,特别是IT业发展迅猛,上海到处都是高楼林立,并具有非常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当然,他们也意识到中国存在的城乡差距,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还相当落后。留学生对中国快速的节奏和工作的高效率也表示赞赏。一位留学生以自己居住的研究生公寓的建设为例,说明中国发展的节奏之快。留学生还对中国的古代文物和建筑、良好的住宿条件、时尚的衣服、中国的美食等表示满意。其中,他们提到更多的则是中国生活的便利,包括网上购物的方便和公共交通的便捷。
对于中国产品,一些留学生的看法是相当正面的。一位巴林男生表示:“来中国之前,一直以为中国的产品不好,因为我们国家的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质量不是很好。但到中国以后,我非常喜欢中国的电子产品,质量很好而且不是很贵。”一位韩国男生则从另一角度指出:“中国‘造假’的产品能贴上名牌的商标,价格便宜,还能当作纪念品,我在北京买的纪念品带回韩国送给朋友,我的朋友都很喜欢。”
但是,也有不少留学生对中国产品的质量表示质疑。一位同学指出,在网络商店上买东西,虽然很便宜,但质量不好,买的一双鞋子穿了两次就坏了。除此之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备受诟病。这位同学还指出,“来中国之前就知道中国的污染很严重,但到中国后,发现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特别是中国的噪音污染尤为严重。自己居住的研究生公寓附近,建筑工地施工有时到深夜,严重影响同学们的睡眠”。此外,留学生对中国的食物油腻,宿舍里洗涤用的水不能直接饮用,上海的高房价等问题也颇有微词。一位日本人指出,上海房价在某些地方已经超过东京了。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表示,中国的经济、教育、军事实力都很强大,希望毕业后能够留在中国。但是,因为房价等高昂的生活成本问题,全家在上海将很难生存,所以他认为留下来的希望渺茫。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并不代表人民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一位朝鲜男生尖锐地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很快,虽然有富人,但穷人更多,穷人的生活水平很低。中国贫富差距很大,除印度之外,中国是世界上穷人第二多的国家。中国人不会享受生活,国家福利也不好。我看到每个中国人都拼命挣钱,生活压力很大,抱怨也很多。中国人有房有车,但生活压力比朝鲜还大。那些没有房车的人又该怎么办呢?在朝鲜,没有房车都是无所谓的。”
总体上,留学生对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存在比较负面的看法。66.2%的人认为,中国贫富差距问题严重,其中24.7%的人认为非常严重(参见表2)。在-3到+3的刻度之间(-3表示贫富差距非常大,+3非常小),留学生对贫富差距打分的平均值为-1.0218,为本研究所有指标中最为负面的一个。留学生对于中国的其他社会问题,如贪污腐败、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农民工生存、房屋拆迁等,也有着较深的认识。
部分留学生对中国存在的各种问题表现出较为理性的认识。一位老挝男生表示,如果老挝也像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话,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男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我很清楚中国存在着很严重的贫富差距,但这种贫富差距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斯里兰卡发展了,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对于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一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女生表示了理解:“中国在维护世界环境方面比欧美做的好,因为欧美已经是发达国家,在他们过去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时候,他们的环境污染也很厉害,比中国还要差。”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面向西方与学习西方的过程。物质层面的中国崛起,本身便是对西方现代性的一种肯定。西方的价值尺度,已经成为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结构。外国留学生对于中国物质层面形象的感知,也潜在地以西方经济现代化的标准来衡量。
三、制度层面的中国形象认知
西方人对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专制”的刻板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政权又成为西方人眼中的洪水猛兽。中国在西方所呈现的是模糊、压抑和充满不确定的“共产主义中国”形象,而西方媒体也着力渲染中国“一党专制”、“合法性危机”、人权问题等(11)。西方人士对中国制度的想象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非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看法。
受刻板印象的影响,分别有43.7%、49.8%的外国留学生对于中国的言论自由和政治民主的评价负面,但也有38.6%、34.4%的人呈现出正面评价,其中持中性看法的占17.7%、15.8%。尽管如此,他们却比较认同中国的社会稳定(均值为0.3351),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中国社会是稳定的。总体上,留学生对中国言论自由、政治民主的看法略趋于负面(均值分别为-0.1498、-0.3333,见表3)。特别是美欧等西方国家的留学生,认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程度低,国家领导人不能直选,没有游行示威的自由。一位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很直接地表示:“我不喜欢中国的政治生活,是因为中国没有自由,有的时候上网发表言论就被屏蔽了,而且不能上FACEBOOK,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可以不再限制上网。”此外,一些留学生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这侵犯了人权。
但是,通过近距离的接触,留学生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认知有了明显的改善。上面提到的那位韩国留学生说:“我来中国之前,对社会主义有点害怕,但到中国之后,发现中国人还是很开放、很大方的,能接受我的很多不同观点。”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的自由民主表示赞同,认为西方的模式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中国正在探索符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模式,中国现在维持了良好的治安与社会稳定,这无疑比很多国家都要成功。一位来自多党制国家尼泊尔的男生指出,“中国的一党执政保证了国家的稳定,相对于多党制来说,这是好事;而且,一党执政并不一定意味着不民主”。
虽然这些留学生对于中国的国内制度的看法总体上略为负面,但是,对于中国与国际体系的接轨,还是呈现出比较正面的看法。这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国际体系,并成为国际体系的“利益攸关者”有相当大的关系。然而,中国崛起势必引发权力的调整与转移,西方深恐其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因此,西方关于“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对非新殖民主义”的质疑不绝于耳。对于跟中国有着亲密接触的留学生而言,他们对于“中国是和平发展的国家”、“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中国对亚非拉国家的援助是无私的”这一系列涉及中国外交形象的问题,基本呈现出正面的态度,其均值都是正数,分别为0.6、0.5397、0.4135,其中持有纯负面看法的仅有25.8%、24.0%、27.0%(见表3)。
大多数在沪留学生相信中国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他们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目标表示欢迎,认为这一目标无论对于中国、美国还是整个世界而言,都是有利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指出中国和平发展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一位美国学生指出,在中国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道路等复杂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容易解决,这会增加中国和平发展的难度。还有的留学生看到目前中日之间存在的众多问题,指出中国要和平发展,首先要处理好与日本的关系。总体上,这些留学生虽然欢迎中国和平发展的目标,但对和平发展的可行性有一定的质疑。
对于中国是否是负责任大国,在沪留学生基本上呈现正面的看法。但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看待这一问题的视角有所差异。来自美欧国家的留学生认为,中国只有按照西方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行事,才是负责任的;因此,他们对于中国是负责任大国的评价相对较低。日本、韩国留学生认为,中国在朝核问题上不够负责任;而朝鲜的留学生则认为,中国虽然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在很多问题上,却要看美国的脸色行事,导致对很多重大问题无所作为。一些非洲国家的留学生则拥有一套与美国完全不同的负责任大国的判断标准。如一位来自布隆迪的留学生指出,“中国在维护南海领土主权上不够强硬,容忍美国的干预,这妨碍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对于西方鼓吹的中国“对非新殖民主义论”,大多数留学生并不认同。他们认为,中国对亚非拉国家的援助既不是无私的,也不能说是一种经济掠夺,那是双方都受益的事情。一位来自几内亚比绍的女生评论道:“我们国家的政府大楼是中国帮助建设的,中国人还帮助我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美国人开发我们的矿产资源,运到别的国家加工生产,但中国直接在我们国家加工生产,还教会我们技术。因此,我觉得中国对亚非拉国家的援助是无私的”。
总体上,外国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不可避免地陷入西方价值框架中。受西方自由民主“普世价值”的影响,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评价略为负面。由于中国在经济制度方面与国际体系接轨,在外交层面上也积极加入相关国际机制,因此,留学生对中国和平与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的评价积极正面。这一评价本身也反映出他们对西方价值标准的肯定。
四、文化层面的中国形象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是西方人的乌托邦梦想。但是,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大叙事中,他们把中国描绘成一个“野蛮或半野蛮的帝国”,认为中国人有着很多民族劣根性,如不讲原则、关系文化、讲求面子等。这种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至今仍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韩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整体被访者中,有92.0%的人认为中国人脏,80%的人认为中国人不顾及他人、民族自尊心强和难以信任,78.9%的人认为中国人阴险(13)。
但是,通过近距离接触,留学生对于中国人的国民性表现出正面的看法。其中对中国人的文明素质、平等对待外国人的意识的分值均为正值,分别为0.3910、0.3135。分别有51.2%、47.9%的人对以上两个问题呈现正面看法,另外,有19.8%、18.2%的留学生呈现中性看法(见表4)。
对于中国人的文明素质,留学生的整体看法是比较正面的。一位来自日本的留学生指出,“来中国后对中国的印象变好了,感觉到中国人还是很文明友好的,这让我很意外,这和在日本接触到的报道并不一样”。两个来自蒙古的女生也谈到:“没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看法很糟糕。因为从2005年开始,许多中国人偷渡到蒙古或者到蒙古工作(主要是农民工),在蒙古做了很多坏事,很吵,随地吐痰、抢劫、偷盗等,有很多恶劣的行为。当我们来到中国后,了解到中国人不全是这样的,只是少部分人才这样。在蒙古的这部分人大多是来自中国的下层民众,不能代表全部的中国人。”
总体上,这些留学生认为,中国人具有谦虚、勤劳、热情、热爱生活的特点。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说,“中国人很热情,尤其是上海人。我接触了很多中国人,有的在经济上资助我,还有的在学业上帮助我”。不少留学生认为,对于中国人的文明素质要区别看待,农村人的素质比较低,而城市人的文明素质较好。当然,也存在一些批评声音,其中提及最多的是关于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地铁上不给老人让座、乱扔垃圾等现象。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女生说:“中国人说话的声音太大,好像在吵架。我刚到中国在飞机场的时候,就感觉说话声音很大,我就以为他们在吵架。”留学生对中国人比较喜欢探听别人的隐私也表示不满。如一位女生指出,“中国人喜欢很奇怪地看着外国人,还喜欢打听事情,会问我为什么来中国,如果有男生和我在一起的话,还会问这个男生是我的男朋友吗”。此外,也有留学生认为,中国人较为冷漠,例如在路上需要问路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都置之不理。
对于中国人是否平等对待外国人,多数留学生呈现出较为正面的看法。一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留学生表示,“中国人很尊重我的宗教,我们戴面纱是可以的,但在美国,人们就没有那么尊重我们戴面纱的权力”。但是,也有的留学生对中国人的平等待人意识存在一些负面看法。一位老挝女生指出,也许中国政府给予外国留学生、交流生物质上的优待,而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并不会把外国人与中国人同等看待。个别没有拿到中国奖学金的留学生对学校的收费制度表示不满,认为他们每月支付的住宿费用高于中国学生,这并不公平。不少留学生认为,中国人对于外国人是有区别对待的,对欧美人会比较尊重,对亚洲人会同等对待,然而对非洲人的态度并不好。一位非洲籍留学生提到,“中国人很喜欢盯着黑人看,有一个黑人去医院看病,医院给他抽血的人问他,黑人的血是不是也是黑的”。
留学生对于中国的关系文化的认识也较为负面。61.4%的人认为,在中国办事一定要有关系,仅有18.7%的人认为不一定需要找关系。而他们对于中国“搞关系”的看法很多来自于与中国朋友的交流,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对于中国的关系文化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一些留学生认为,在他们自己国家办事也需要找关系,因此,讲“关系”是无可厚非的。此外,也有留学生对于中国办事一定要找关系的说法并不认同。一位女生指出,“我申请奖学金的过程中并没有熟人,那些申请失败的人是因为成绩不好。奖学金的评选主要看成绩单,人际关系在里面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西方人的中国形象是一个经过多棱镜折射后的“镜像中国”,其看到的中国是零碎而片面的,甚至是扭曲的、失真的。当外国留学生把镜头拉近,在中国学习与生活时,他们看到的“镜像中国”更为真实与客观,从而摆脱浓厚的负面色彩。根据此次调研发现,61.9%的外国留学生认为,来中国后对中国的印象变得更好了,仅有17.6%的人认为自己的中国印象更为糟糕。在-3(变坏)至+3(变好)的刻度中,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印象的平均值为0.9346,这说明留学生的中国经历有助于显著提升他们对中国形象的认知。
五、身份认同与镜像中国
在沪留学生看到的中国形象是透过多棱镜折射后的一种想象。这个多棱镜由留学生的来源国家、是否有中国亲戚、在中国生活的时间、攻读的学位、所在的专业等复合因素所构成。而留学生的国家身份认同又是决定这一多棱镜底色的关键因素。
此次调研显示,国别身份确实是影响留学生中国认知的显著差异。非洲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形象最好。在关于中国社会稳定、是否平等对待外国人、中国人的文明素质,中国是否是负责任大国、是否是和平发展国家、对亚非拉国家的援助是否是无私的、来中国后印象变好还是变坏的选项中,非洲留学生的评价是所有国家或地区的在沪留学生中最高的。尽管如此,非洲留学生对中国的政治民主和言论自由也呈现出略为负面的评价,在-3至+3的刻度之间,分别为-0.07与-0.04(见表5)。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非洲国家推行了民主化改革,他们已经接受了西方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一直以来,西方媒体控制非洲国家的新闻报道,非洲国家的领导人也大多接受西方教育。因此,非洲一直以“非洲与欧洲”、“非洲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二元认知结构与关系来理解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14),其对中国政治的看法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西方视角。
除日本、韩国外,亚洲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是非常正面的。他们仅对中国的贫富差距给予了负面评价,对关于政治民主、文明素质、负责任大国形象等所有其他问题都给予了较高的正面评价。除此之外,中亚、中东和拉美等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美国留学生对于中国形象的评价虽然远远低于非洲和大部分的亚洲国家,但却高于欧洲国家的留学生。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比欧洲国家更为开放,也更具有活力。之前的一些相关调研也表明,美国公众对中国的看法比预想的要乐观得多。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在2011年1月采用情感温度来评估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0—100度的得分中,中国得分为47.97度,处于好感度的中间区段(16)。美国多博研究会对41位美国公众进行访谈,结果显示,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积极的,被访者多用工作勤奋、有创造力、爱好和平、谦逊、忠诚、有团队精神、守纪律等词汇来描述中国人(17)。
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对中国形象的整体认知却比欧美国家更为负面。这与韩国所感知的历史伤痕以及现在的民族主义情绪有相当大的关系。韩国一直是古代中国的朝贡国。随着中国崛起,韩国人非常敏感,害怕中国“天朝体系”的复活。韩国教科书描述过“中国多次侵略韩国”,形成了韩国人历史记忆中的中国“霸权”的刻板印象。因为意识形态因素,韩国一直将红色中国视为洪水猛兽。相关的其他调研也显示,韩国公众大多认为中国政治缺乏民主,在经济上是韩国的竞争对手,中国产品质量低劣,国民素质低且难以信任(18)。
但是,同样和中国的关系有着历史伤痕,带着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越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却比韩国正面得多,但却远远低于亚洲其他大部分国家。这主要归因于越南与中国具有相同的政治制度。
对中国形象认知最差的为日本,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中,日本都给予了最为负面的评价。应该说,中日的历史伤痕与彼此间的民族主义情绪是所有国家中最为强烈的。在日本,2002年—2003年一年多的时间里,《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产经新闻》等6家主要报纸的中国报道中,“全部是消极报道比积极报道多”(19)。
一国看到的另一个国家的形象,恰恰是自身情结与问题的折射。越接近的国家,越容易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对方的国家形象。而距离越遥远的国家,则越可能戴着欣赏的眼镜来看待对方。日本、韩国等历史上与中国互动最为频繁、表面上最为接近的国家,却有着最为负面的中国形象。互动越频繁,就越可能产生伤痕。如果这些恩怨情结没有得到合适的处理,所聚集的能量将会不断放大。伤痕情结,作为一种非理性情绪,更容易造成镜像中国的严重失真。
关系越接近,评价越为负面的情况也出现在是否有中国亲戚这一变量对留学生的中国形象的认知上。在几乎所有问及的问题中,有中国亲戚的留学生的评价均低于没有中国亲戚的留学生,虽然差异并不显著(见表6)。与中国越具有亲缘关系,对中国的情况越是了解,其眼中的中国形象反而更为负面。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深受西方现代性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影响,他们已经习惯于用西方进步、民主、文明与东方落后、专制、不文明的二元对立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他们容易因为自己身上的中国血统而自卑并加以排斥,因而,他们对西方建构的中国国民劣根性也更难以接纳。通过否定中国,他们以此来证明自己已经成为西方进步、民主、文明的一分子。
六、镜像中国的其他影响因素
在沪留学生的国家身份奠定了镜像中国的底色,他们对中国国内政治制度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所在国对西方价值认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留学生的镜像中国还受到其他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下文将探讨留学生的来华时间、学费来源、所学专业等因素的影响。
1.心理效应与镜像中国
在沪留学生在中国生活时间的长短,是否会影响到他们对中国形象的看法呢?本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时间的推移对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看法或者呈现斜“N”型分布(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或者呈现“V”型分布(先下降,后上升)。其中,对中国的言论自由、政治民主、社会稳定、平等对待外国人、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中国是和平发展国家、对亚非拉国家的帮助是否无私这些问题,留学生的评价基本呈现斜“N”型分布。来中国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评价呈现上升趋势,到半年至一年半的时间段处于高点后下降,直到两年半至三年半这一时期又跌落到最低点,然后开始上升,或者出现新一轮的波动。留学生对于在中国办事一定要找关系、中国人的文明素质、对中国的印象等的看法则呈现“V”型分布,一般也是两年半至三年半这个时间段处于最低拐点(见表7)。
在沪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评价的时间变化反映了一定的周期性特征。刚来中国初期,这些留学生一般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正面印象有所增加。而半年至一年半的时间段,随着对中国的逐渐熟悉,他们又会产生审美疲劳,继而更多地用挑剔的眼光来看中国。直到两年半至三年半的时间段,他们的挑剔心理得到满足后,随着了解的加深,则又出现新一轮的审美周期。
在沪留学生的中国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下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审美周期变化的心理效应。但是,在中国生活达到四年半以上时间的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从总体上说比刚来的时期要正面一些。这说明在中国生活的时间达到了较长一段时期后,他们确实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产生了较为积极的正面影响。
2.利益计算与镜像中国
中国实行奖学金计划,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中国。这个奖学金制度是否有助于提升留学生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呢?拿到中国奖学金的留学生是否比拿自己国家奖学金或自费的学生对中国形象的学生的看法更为正面呢?本研究发现,在有的方面,如平等对待外国人、中国人的文明素质、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中国是和平发展国家,拿中国奖学金的学生比拿自己国家奖学金的学生的看法更为正面,但却不一定比自费的学生更正面。在其他的方面,如对中国的言论自由、社会稳定、来中国后对中国印象变好还是变坏等,拿中国奖学金的甚至比其他群体的看法要更为负面(见表8)。从这些数据来看,实行奖学金制度对于提升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形象,有微弱效果,但并不显著。
如果大部分拿到中国奖学金的是非洲、亚洲等本来对中国印象比较好的国家的留学生,则更说明了奖学金制度对于改善留学生的中国形象的效果的不显著性。因此,有必要检视拿到中国奖学金的主要是哪些国家的留学生。在所有的在沪留学生中,中国奖学金获得比率为36%。从各国或地区拿中国奖学金的留学生比例来看,美国的占24%,欧洲的占32%,非洲的占61%,日本的占44%,越南的占59%,韩国的占22%,中亚的占27%,中东的占58%,拉美的占54%,其他亚洲国家的占24%。其中,来自非洲、越南、日本、中东、拉美等的留学生获得中国奖学金的比率均高于平均36%的比例,也就是说,确实是那些本来对中国印象较好的国家的留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中国奖学金。
为了进一步排除国别因素的干扰,本研究进一步锁定非洲留学生,检测拿中国奖学金的学生是否比其他人群具有更好的中国印象。我们也同样发现,拿中国奖学金的非洲同学确实在某些方面比没有拿到中国奖学金的评价更正面,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评价更为负面的情况。总体上看,奖学金等利益因素,对于提升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形象,有微弱但不显著的效果。
3.思维程式与镜像中国
专业背景是否会影响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形象呢?不同的专业背景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本研究发现,专业背景对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具有显著的影响。教育类专业的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最为正面,在各个具体的指标上,都远高于其它的专业。这可能与教育相信“人的可教化性”的积极理念有相当大的关系。政治类与语言类专业的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评价最低,这与政治对“人性恶”的假设以及对政治权力斗争的批判性思维有关系,而学习语言的人经常接触倾向于报道负面新闻的媒体,也就养成一种批判性思维。理工科与医科背景的留学生关注技术问题,较为缺乏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维,总体上对中国形象的看法较为正面。而经济管理类学生主要关注利益,崛起的中国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机遇,有助于他们提升对中国的正面认知。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关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因此,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认知虽然高于政治、语言类学生,却又低于教育、理工、医科类的留学生(见表9)。
在沪外国留学生的中国经历确实有助于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但是,外国留学生通过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偏见的多棱镜所看到的中国,必然存在失真的成分。本研究发现,留学生的国家身份决定了镜像中国中多棱镜的底色,是影响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的最主要的决定性变量。随着这些留学生在中国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中国形象认知出现一定的周期性波动,说明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审美周期。中国政府推行奖学金制度,对于提升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具有微弱但并不显著的效果。不同专业的留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程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中国形象的认知。
收稿日期:2013-04-28
注释:
①[美]乔舒亚·库珀·雷默《淡色中国》,载乔舒亚·库珀·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沈晓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②[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为了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李晖、孙芳译,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③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2页。
④转引自李娅非《镜头定格的“真实幻像”——在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构造》,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⑤参见[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页。
⑥周宁:《世界之中国:域外中国形象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0页。
⑦参见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6页。
⑧本课题组于2013年2月整理出“上海外国留学生中国观访谈录”(未刊),本文所引用的被访谈者资料均来源于此。
⑨本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均由SPSS17软件统计。
⑩引自本课题组访谈资料“上海外国留学生中国观访谈录”(未刊),以下未专门说明的访谈对话,均来源于此。
(11)孙中有:《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
(12)均值代表的是所有留学生对某一指标的平均态度。标准差代表留学生对某问题的看法偏离平均看法的平均数,用以衡量留学生对某问题看法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小,说明离散程度越低,看法越集中。本文中其它有关均值与标准差的解释与此相同,不再赘述。
(13)董向荣、王晓玲、李永春:《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04页。
(14)胡锦山:《非洲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12页。
(15)表5中的数值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留学生在每一项指标上的平均值。根据这些均值,可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留学生对每个问题的平均看法的差异。这里使用了统计学中的ANOVAFtest检验。从统计学意义上看,如果p<0.05,可以说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如果p<0.01,则国家或地区间的差异更为显著。因此,本图表用“**”号表示该指标在p<0.0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号则为该指标在p<0.05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16)姜泓冰:《中美首次“中国形象”跨国调查显示美国人对中国好感度上升》,《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月31日。
(17)[美]约翰·多博:《美国公众对中国看法的深度分析》,载陶美心、赵梅主编《中美长期对话(1986—200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18)董向荣、王晓玲、李永春:《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19)刘林利:《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页。
(20)为了检验留学生是否有中国亲戚对他们的各项指标的评价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这里使用了统计学中的T检验。通过SPSS计算,是否有中国亲戚对于所有的相关指标确实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
(21)这里也是使用ANOVAF检验,相关内容详见表5注释,第22页。
(22)详见表5注释。
(23)详见表5解释。
标签:中国形象论文;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中国人论文; 乌托邦论文;